第4章 老實人王麻子
距離王興鑫來虔化縣已經兩個禮拜了,昨天王麻子那樣一鬧,易九奇的心情都沒有了,不過就是這個feel,備爽。易九奇也不管向易春他們昨天沒有工作到,又得加班加點的幹了,徑直往新單位去了。
縣委常委會上,于念慈率先提出意見,“各位同志,我建議對紀工委書記的任職要慎重,我推薦向易春同志任職,主要基于向易春同志多年的基層經驗,可以有利的處理積年上訪陳案,蓮花鎮政府黨委書記入常也符合慣例,符合組織用人規範。”這倒是,作為虔化縣政府所在鎮,蓮花鎮待遇好,經濟發達,才有油水給王麻子榨,要真窮的響叮當,還沒人鬧呢。“以後的工作,我們要更加注意,更加注重團結發展。”于念慈這樣搶白,也是順着王興鑫的思路,畢竟是在虔化廣播電視臺大聲宣傳的,而且也确實是有必要的舉措。
曾清泉內心是反對這樣的舉措的,明顯這樣自己的任務就會更重,于念慈是正縣長,主捉的經濟,在一個農業縣,經濟的問題是沒有,哪裏有積累問題的可能。作為主管教育的副縣長,教育不公等問題才是虔化最大的麻煩。秉持耕讀傳家的苦境中原老表們,最在乎的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底下的矛盾多,處理難。“我同意,但是還不夠,還應該給紀工委拔高規格,紀委書記入常還說的過去,紀委副書記入常就有違組織傳統。”常委的位置确實不夠,這帽子不能随便給的。
王興鑫和易九奇的內心難得的一致,按你們這樣搞,可以,以後誰還能正常工作,一個王麻子就占據了一個鄉鎮的工作時間,多幹多錯,不幹還好。人常說要搞民主監督,民主監督,但凡有民主監督的地方,政府辦事的效率就不會高,瞻前顧後還怎麽甩開膀子加油幹。易九奇以前想的是,這麽多束縛,正顯英雄本色。現在想的是,誰做誰SB。同樣的位置,王興鑫淡定的說,“同志們,這段時間忙嗎?”
于念慈一點訝異,随着曾清泉們一起複合道,“挺忙的,都挺忙的,可謂白加黑,五家二,加班是常态啊。”
“這樣就不對啊,我們身心疲憊,還怎麽投入工作,虔化縣明明白白的落後了,我們更不能把精力集中在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上,要迎頭趕上。”王興鑫看着眼前的常委們講道,這兩個禮拜,幾乎是要命,看着這些人忙,王興鑫意識到,虔化縣又在徘徊中度過了,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又加大了。而積累矛盾,處理矛盾,正是前幾任得以榮升的新裝,在場的常委們一致傻眼了,這哥們,是要幹什麽?
“我提議,把紀工委的規格再拔高一點,讓他有獨立的辦公室,獨立的人員,專門負責處理問題,具體選址,我們就讓曾清泉副縣長負責。”王興鑫早知道曾清泉的态度,讓曾清泉負責也是有意而為。于念慈确覺得,看走眼了,本來常委會上的事情,就該提前打招呼,曾清泉的态度,他也知道,不過王興鑫這樣做想幹什麽呢?他可是對向易春有過許諾,要借這個機會把他弄上來入常的。
易九奇當然不知道這些,但是他輕松的調入了紀工委。果然如李子洛想的那樣,他去的是個閑差,堂堂紀律工作委員會,管理黨員的地方,要一個無黨派人士,那就是不待見了。還是附加內心極度鄙視的那種。
第一天,居然是入職培訓,易九奇內心一陣郁悶真正的日常工作大多只需要高中文化就好,紀律工作委員會,憑借着良好的工作态度,他也是極為了解這裏的,主要是基于自己工作态度比較差,需要看看哪裏是紀工委的紅線,打死我也不踩。
大為意外的是,在縣委負責培訓的竟然會是副縣長的曾清泉。培訓的人員還有紀委的所有同志。曾清泉講話比較啰嗦,易九奇沒有心情聽,反正我又不升官,但是最後,易九奇記住了。
“明代有一害,叫言官,負責彈劾官員,有的時候連吃飯穿衣都要管,沒有被彈劾的官員是神。我們這些年發展的慢,問題累積的多,但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那畢竟是極少數,我們的主流還是好的,我們的紀委工作,要捉住主流,捉大案要案,形成威懾力。”曾清泉說道。這也是紀委精神,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被處理的是少數,被教育的是大多數。易九奇感覺自己的春天來了,不幹活還有錢拿,人生一片圓滿。
很快,中儲糧調集了一大批糧食,對取消農業稅造成的預收糧食進行了補償,當然,王興鑫也借機得到了糧食生産的具體情況,而不少的幹部,也借此機會,用粳米換糯米,交易的背後總是有油水啊。但是總體上很得人心。紀委書記牽頭挂帥下,一批大案要案得以處理,當然背後的故事就是王興鑫捉住機會,機會常駐紀工委,紀工委也着實輝煌了一把,易九奇無事一身閑,并沒有給王興鑫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借跑腿的機會,倒是和曾清泉有了不少接觸,無他,要個無黨派人士傳遞信息,幫忙處理問題,涉及到切身利益,神仙都不會坐以待斃,何況見慣利益鬥争的一等官。一句我不是當員不了解情況就可以打發很多人,易九奇想,還是領導水平高。
不滿意的,就屬王麻子了。身為一個實誠人,第二天,王麻子真的去了蓮花鎮鎮政府等候我們的易九奇大少爺,王麻子自問架子夠大了,中午十點鐘來蓮花鎮鎮政府,王麻子自我感覺良好,生動的诠釋了一個人是怎麽SB的,沒人搭理他,還覺得自己有威嚴,問了個人說,易九奇還沒有來上班。王麻子暗罵一句,靠,牛氣什麽,王八犢子。等到下班還不見人來,王麻子人品爆棚,又問到一個老油條。
“也許上午去縣裏了,下午就會來了。”老油條明知道等到花開了,易九奇也不會來,還不忘叮囑王麻子,下午肯定會來的,不然可以去紀工委投訴的哦,就差和他說,這事和拜佛一樣心誠則靈。可憐的王麻子,蒼老的心靈再次受到了傷害,下午拜佛一樣的來了,等到最後才發現,我們的易九奇大少爺,早去了紀工委上班,壓根不鳥這茬。
反了他了,不給他添堵,就不是我王麻子。
好了,接下來的踢皮球比賽開始了。
Advertisement
王麻子找到了,向易春書記,向書記熱情的接待了王麻子,并且對王麻子的遭遇深表同情,一起回顧了易九奇不守dang的紀律,不講道德的革命被坑史實,最後深表歉意,易九奇不守dang紀是有的,但他不是dang員啊,不講誠信,但是不違法違紀啊,這就沒有處理的理由,至于去縣政府紀工委幹活,那是臨時工,會回來的,你可以耐心的等。總之,易九奇做事是不地道的,處罰是不可以的,人呢,你是可以等的,至于我,能做的事情是nothing的。不過你可以去縣紀工委找他,還可以溫柔的投訴,不要擴大影響啊。可憐的王麻子,不知道王興鑫早已經開過小會,對待王麻子這樣的人員,有必要采取軟釘子的友好态度。王麻子在得到這樣肯定的态度之後,幾乎立馬表态,要去縣紀工委讓他好看。
好了,球傳到了縣紀工委的手裏了。作為偷工減料,磨洋工,耗時間的資深政協委員,曾清泉早就準備了滾氣球大法,嚴鎮以待。
王麻子來到縣紀委,專門早熟悉的門路,熟悉的人員,卻沒有得到熟悉的回答。“我要投訴,投訴蓮花鎮的易九奇。”王麻子信心爆棚,越是上級,越會覺得多大點事啊,越會讓下級滿足王麻子這樣一點點小小的過分要求。本來這時候要先問問易九奇是不是dang員。無奈,曾清泉不僅是良好的制度設計者,更是一個堅定的實幹家。縣紀委對待這樣的問題,形成了統一的答複:“去縣紀工委。”
“縣紀工委不是這裏嗎?”王麻子詫異的道。
“搬走了,在南門,崇文塔附近。”每一個紀委工作人員友好而面無表情的答複他。
作為上訪專業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碰瓷老祖宗,王麻子想那就去專門說理的地方,比如縣紀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