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原委
大隊人馬從設伏的宅院出來,回到了辦案行署駐地。王太監迎出來時,看見隊伍中的霞姑詫異了一下,然後還是先上前對劉萬財道:“果然不出劉老哥的預料,你走了以後,有個廠中的執事,偷偷出了行署給人送信。不過,這人在圍捕時居然以刀刺喉自戕了。”
劉萬財問道:“那他送信的下家可曾找到?”
“卻是有的,只是有些關礙,咱們回堂上再說。”
等回到大堂,王太監讓人給霞姑看座上茶,然後屏退手下,這才謝道:“那天要不是仙姑施手,只怕咱家性命就交待了。請仙姑受我一禮!”說完就拜了下去。
霞姑倒是淡淡一揮手,說道:“我來你們這兒,只是想問問你們有什麽線索麽?”
劉萬財和王太監聞言略有錯愕,對視了一眼,劉萬財開口道:“恕我直言,這妖人只怕您知道不少,不妨兩家交換下消息如何?”
“你們有把握能勝過這人麽?他如今把玄君七章符箓煉得已經差不太多,只怕你們勝他不得。”
劉萬財忙道:“不瞞您說,這妖人今中了我們的局,要不是他脫身太快,只怕早被佛狼機轟殺了。不過這妖人也是受了傷的。”說完,他讓夏元化把裝在盒裏的血衣給霞姑看了。
這女冠看完之後點點頭,說道:“我門中有規矩,不能說本門中事。我只能講講那家夥是怎麽回事。”
“他煉的法術,都出自一本叫《玄君七章》的妖書。這書的原本已經被我門中人給毀了,但之前已經有不少抄本秘傳,其中最有名的叫《太玄真君七章秘箓解》。這妖人八成煉的就是這個。”
“這妖書有一種說法,是說本經源出自天方國,據說是天魔所授,其中妖術都是接引天魔降世之類的法術。宋末蒙古興起,有個中土道人跟着蒙古軍馬到了天方,結果看到了妖術本經。他為經中妖術所惑,于是自稱‘玄君’,抄錄其中一些秘術并自創符箓,寫成了《玄君七章》。”
“也有人說,真正的玄君是漢末道家,得天書七章,就此寫成秘經。因為後世流傳散逸,到宋末已經殘損不堪。前面說的那道人不過是他們法脈,他是到天方後,偶爾發現這天方經書和七章秘經頗有淵源,才采漏補遺,用天方妖術補齊了這玄君七章。”
“我自己覺得可能是後者,原因我就不講了。總之,這妖人一旦能使出完整的妖術,我門中人就會有所感應,所以今年上我才來到京中搜尋妖人。”
“這妖人學的,的的确确是完整的秘術,所以他如今法術修為,都比我強得太多。要不是我有克制之法,只怕也不是他的對手。因此每次交手,都被他輕易脫身。”
說完,霞姑看着他們,做了一個“該你們講”的神情。劉萬財看看王太監等人,于是從夏元化的遭遇講起,一直講到今天設局之事。
霞姑面無表情地靜靜聽完,略略思索了一下,開口道:“那蹑虛子肯定已經死了,他們這一脈的妖人每次争搶秘箓,都是生死之博。那家夥得了蹑虛子的妖書,這才湊全了秘箓。所以他從今年三月之後,才被門中感應到,因此派我前來。”
Advertisement
劉萬財點頭道:“難怪仙姑您每次總能趕到,原來是有感應之術。不過看來這妖人倒是從不在自家施法,所以不知道他落腳地方。王公,今天你們追蹤那內鬼,倒是到了何處?”
王太監臉上露出苦笑,說道:“倒是個麻煩去處——那背主的賊子去了昭應玉虛宮,把一份信給了一名道士,之後那道人倒是沒見出來,我擔心這道士又找了其他人送了出去。”
昭應玉虛宮!
這的确是個麻煩去處,因為這是今上嘉靖爺身邊常伴的陶仲文大真人的宮觀!廠衛哪裏敢上門搜查?
“是麻煩!可是我等若是不向上禀報,萬一妖人混入宮中,危及聖躬——”
王太監連忙叫住,說道:“你我還是分禀二位大人吧。”
“好!也請仙姑在我們這裏暫候一二,萬一妖人再次現身,也好有個助力。”
霞姑卻站起身來,說道:“我的感應之法,不能為外人見,我還是先告辭,等有發現,再來找你們。”
劉萬財忙道:“萬一是我等先有發現,該如何找仙姑您呢?”
“妖人施法,我自然會到。對了,之前一次我與他交手,劃破他衣服,掉下來這個。”
她伸出手來,手心是一枚白玉盤螭的配飾,只看玉色便知道絕非凡品。劉萬財接過這玉螭,點點頭道:“我等會仔細尋訪,還請仙姑保重。”
這玉螭看樣式倒有些像是內造,劉萬財想,只怕這妖人非富即貴吧——可千萬別真是玉虛宮的道人!
到了第二天,廠衛兩家大佬傳回話來了。
“玉虛宮乃真人福地,絕非妖人所在,只怕廠衛中人別有用心。茲從今日起,停止查探妖人一案,改請陶天師于宮中作法禳之;廠衛查此案者,各罰俸三月。”
這是宮中那位至尊的玉音原話,劉萬財趴在地上聽着,心裏早涼了半截。
☆、轉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