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23
23寫給姜先生的第二十三封情書
年少的時候喜歡一個人,就只想着喜歡,見到了,就歡喜。不考慮将來,也不會去想從前。因為總覺得往事不可追,也無法改變。而将來難以預料,不知道明天是什麽樣子。只想着這一刻,能見到便足夠。
後來大了,才漸漸知道,喜歡一個人,會在乎他的過去,因為想知道以前的他是什麽樣子的?過得好不好?會憧憬有他參與的未來,将來的他會是什麽樣子?自己能夠跟得上他的腳步嗎?他會不會在受傷的時候,躲到自己的懷裏放心地哭出來?他會不會在快樂的時候,迫不及待地同自己分享那一份喜悅?不止是剛剛在一起的時候,以後的很多很多年,他分享心事的時候,依然能夠不做掩飾地與自己說出心裏話。
小說的看多了,就感嘆現實的不如意。可有時候現實看多了,便會突然理解小說所謂的種種不盡如人意之處。小的時候,總被人說,有人說,小說是不可靠的,小說裏的完美世界,是作者的虛構,并不存在。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考後,便覺得這世界永遠都存在着“有人說”這種東西。至于究竟是“誰”在說,無從考證。
這個世界,總是讓“有人說”這個東西,阻礙許多人前進的道路。也總是“有人說”你不能這樣,你要那樣;你不能那樣,你要這樣……聽得多了,耳朵便習慣了,自身也沒有免疫力。只要有人說,便證明你不是一個人,只要你不是一個人,便沒有什麽對不對,符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只要跟着“有人說”走,便就好像跟着大衆走,自然錯不了。就算錯了,人多力量大,又能怎樣?
好像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會同情那些堅持自己的道路與心意,從而孤軍奮戰的人。他們站在世界的另一端,孤獨地與龐大的人群做鬥争,只是想要堅持自己的心意。嘲笑別人堅持自己時的孤單,就是在嘲笑曾經只身奮鬥的自己。一個人可以很強大,也可以很渺小,有時候,真的是沒有資格堕落。
不明白為什麽很多人覺得無所事事?難道人生很長嗎?難道你沒有想過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嗎?浪費時間與生命的人,時間也不會大方的對待他,生命更不會饋贈他什麽。
有時候一想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卻因為自己能夠通過努力而取得,自己卻沒有努力時,會有遺憾,會後悔。然“悔則有餘,虧又無益。”錯過的終将錯過。
請求姜清落給我講講自己的故事,也只是為了能多一點了解你,然後寫出貼切的文字。但還是喜歡那句話——距離産生美。如果真的了解透了,可能寫的就不是情書了。但是,也不可能完全了解的。
2016年4月7日,何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