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
第 1 章
東山巷是臨安的一個不怎麽出名的小巷子,在這個古街不斷被開發的時代裏,東山巷顯得格外默默無聞,仿佛是一個被歲月遺忘的角落。
但是這條小巷子裏有很多古老的傳說,甚至有老人家說,東山巷的“東山”是《山海經》中《東山經》所指向的那個“東山”。
但那些都跟現在的東山巷沒關系,對于東山巷的居民們而言,這就是一條巷子,僅此而已。
“小楚啊,你晚上真不開門?”
這是楚辭第不知道多少次聽到這個問題,他看着面前拿着一瓶醬油的老奶奶,無奈地笑笑:“我晚上有別的工作,真開不了門,真不好意思啊陳奶奶。”
陳奶奶笑了笑:“沒事,我就問問,有點別的活幹幹也挺好的,把日子過得好點。反正大家夥晚上也不怎麽出門,你早點關門也不礙事。”
“對了。”陳奶奶說着,壓低了聲音,“小楚,你晚上要是要出門也小心些。”
“我知道。”楚辭也學着她,壓低了聲音,帶着些許笑意道,“巷子裏頭那些傳說我從小聽到大呢,放心吧陳奶奶,我有分寸的,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嘛。”
“你也別嫌奶奶唠叨,老人的話得聽啊……你過得好些,你爺爺也安心。”陳奶奶的聲音裏帶着一絲嘆息,她看着面前的青年,目光落在他似乎很久沒打理了的、有些過于長的黑發上,嘆了口氣,“你要樂意把雜貨鋪開起來也挺好的,你要是有別的想幹的事就去幹,大家夥也不好意思把你栓在雜貨鋪裏,雖然缺了這鋪子确實要适應一陣子……”
“我挺想把鋪子開下去的,這是我自己的想法。”楚辭笑着說,“真的,陳奶奶你別擔心。快回去做飯吧,別咱回頭聊過頭了錯過了飯點。”
陳奶奶嘆了口氣,慢騰騰地走了,走到拐角處的時候回頭看了一眼,看到青年把門口的東西收起來準備關店門。
太陽的餘晖灑在他身上,別提多好看了。
楚辭關了門,收斂起臉上的笑容。
他走到櫃臺前坐下,安靜地等待着,看着櫃臺上的臺歷。
等到太陽的餘晖散去,天徹底暗了下來,臺歷上的“2029年9月14日”開始慢慢變化,最終兩行字出現在臺歷上。
Advertisement
門內時間:2029年9月14日-臨安
門外時間:1929年5月3日-滬江
一只胖胖的黃貍花二樓一路跑下來,跳到了櫃臺上,先看了一眼日歷,然後去蹭了蹭楚辭的手,張口是很稚嫩的小男孩的聲音,他說:“我記得上上星期的時候說的是5月1日,上個星期是5月2日,所以是按一周比一天這麽算嗎?”
楚辭把他從桌子上抱下來,輕撫着他柔軟的毛:“你都開口說人話了,咱都穿越了,更不科學的事情應該也不會不存在。待會看看就知道是不是5月3日了,然後就能知道這個時間差了。”
“也對,兵來将擋水來土掩。”貓說着,哼唧哼唧地把腦袋湊到楚辭的手心裏,蹭來又蹭去,弄得楚辭哭笑不得。
貓是楚辭三歲那年撿的,撿到他的時候他顯得可憐巴巴的,看樣子快沒氣了,但是楚辭不知道怎麽回事,偏要養他,于是一養就是好多年。
貓大名叫詩經,是楚辭的爺爺楚和平取的,小名叫靜靜,楚辭取的。
楚辭大了一點以後對楚和平同志的取名藝術表示了無語。
人叫楚辭,貓叫詩經,真的很難評。
只是誰也沒想到,本來以為可能活不了幾年的詩經活得比誰都好,甚至現在楚和平去世了他還活蹦亂跳的,長壽得不像只貓,像貓妖。
結果楚辭料理好爺爺的後事,失魂落魄地回家以後,詩經突然說人話了,把楚辭吓了一跳。
……合着真是個貓妖。
那個日歷也是那個時候出現的,準确來說是詩經從不知道哪個角落裏叼出來的。楚辭當時還為詩經因為這個日歷而炸毛感到不解,直到半個月前太陽落山後,日歷上的字忽然發生變化,他開門出去發現外面不對勁,他才知道這個日歷的奇怪之處。
但楚辭當時已經很波瀾不驚了,被詩經弄的。
畢竟養了快二十年的貓主子突然說話,明晃晃地告訴你他是個貓妖,而且親口告訴你他還是建國前成的精,任誰都會驚訝……驚訝到麻木。
總之當楚辭讓自己冷靜下來和詩經正常相處之後,日歷又鬧了幺蛾子,但他當時已經在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後徹底麻木了。
就這樣,楚和平同志留給楚辭的平安雜貨鋪成了一個可以跨越時間的雜貨鋪。
第一次來到這個時間的時候,楚辭還鬧了個小烏龍。
當時他正平靜地恍惚着,沒注意到有個看上去約莫十二三歲的學生模樣的少年進了雜貨鋪,直到那少年指着烤腸機裏的烤腸問他要多少錢,他才回過神來,下意識地脫口而出:“三塊錢……”
那少年一下子愣住了,難以置信地發問:“三個銀元?!”
楚辭:?
銀元?什麽銀元?
他懵圈的大腦在瞥見日歷上的“門外時間”以後冷靜下來了,回憶了一下以前上學的時候閑來無事研究的民國貨幣體系,迅速思考了一下,最後有些猶豫地說:“三個銅圓,或者拿一張今天的報紙給我也行,給你兩根。”
這趕鴨子上架的他完全不知道物價啊!天知道合不合适!
那個少年聽了這話,又看了兩眼放在那個奇怪的機子裏的烤腸,咽了咽口水,立刻打開包從裏面掏出了一份報紙:“老板,這個行嗎?”
楚辭拿到報紙掃了一眼,看到了上面的日期。
——1929年5月1日。
他翻了下報紙,又向少年确定道:“今天的?”
“對!今天的滬江日報,我在學校剛看完的。”少年眼巴巴看着他,“老板,這個換你兩根烤腸夠了吧?”
楚辭收了他的報紙,給他弄了兩根烤腸,把人送出了門。
然後他就把門關了。
笑話!他一個21世紀的人在1929年開店,還毫無準備,誰知道會因為雙方認知裏的貨幣不一樣鬧出什麽亂子來!還是先把貨幣換算一下再說吧……
這樣想着,楚辭把門好好地鎖好了,抱着詩經上了二樓——這棟小樓的一樓被改造成了雜貨鋪,二樓則是住人的地方,還有一層小閣樓,算是楚辭的私人領地。
楚辭決定先好好睡一覺,有事明天再說。
但是第二天醒來,他發現那個日歷上的字變了,變回了“2029年8月29日”。
他推開門,外面俨然是21世紀的臨安東山巷。
雖然楚辭很想把這當成一場夢,但是詩經對着那個日歷龇牙咧嘴的但又拿它沒辦法的樣子讓他清楚地認識到這不是夢。
為了避免下次開門到1929還手忙腳亂的,楚辭特意去惡補了一些民國常識,好歹不至于出現三個銀元一根烤腸這種烏龍來。
第二次開門去1929的時候,上回一張報紙換了倆烤腸的少年又來了。
看到在門口探頭探腦的少年,楚辭沒忍住笑了出來:“要進來看看嗎?”
少年點了點頭,手裏攥着一張報紙進了雜貨鋪,小心翼翼地問:“老板,今天的報紙還能換東西嗎?”
楚辭愣了一下,随即笑道:“當然可以,至于要什麽,你可以自己挑一挑。順便我能知道你的名字嗎?我叫楚辭。”
“我叫沈修遠。”少年把手裏的報紙放在了櫃臺上,而後目光在雜貨鋪裏看了一圈,期期艾艾地問,“老板,你的意思是我什麽都可以挑嗎?”
楚辭竭力把自己心中的震撼壓了下去,随手翻了一下沈修遠拿來的滬江日報确定了日期是1929年5月2日,便看向沈修遠,很是溫柔地說:“當然,什麽都可以。”
沈修遠,這個名字他很熟悉,高中歷史書知識拓展的熟悉法。
路漫漫其修遠兮的“修遠”。
他出生在滬江,十八歲那年跟着一隊人穿過層層封鎖到了延州去,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過。
他在延州治病、救人、寫文章。
他死在1945年的春天。
楚辭對像沈修遠這樣的人向來有用不盡的包容心,別說沈修遠想用一份報紙換一件東西,就算是十件東西,甚至更多他也沒意見。
詩經有些憂心地在楚辭耳邊小聲問:“讓他這樣随便挑真的沒問題嗎?”
“我又不差這麽點錢,大不了再賺,反正家裏就我倆要吃飯。”楚辭說。
詩經仍然很擔憂:“但是生産日期……”
楚辭:……
他和詩經對視一眼,雙方的眼睛裏都充斥着“完蛋”倆字。
但幸好沈修遠沒有細看,他兜了一圈下來發現不少東西他弄不太明白,最後選擇換了一根烤腸和一把糖。
楚辭看着他離開,果斷關了門。
雖然已經搞清了貨幣的問題,但是他真的一點也不想開門!他下班了!
而今天,是第三次開門了。
如果門外真的是1929年5月3日,那楚辭認為他真的掌握了這個日歷的部分規律。
這樣的話……雖然他是個普通人,但也能做一些小事。
而且他的國家并不普通,他也許可以向祖國爸爸尋求幫助。
不過現在……
他的目光落在櫃臺上那盆他新買的文竹上。
這是一個不是很貴,但是很合适的禮物。
這次楚辭一開門,就看到了等在門口的沈修遠和一個和他長得很像的青年。
楚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