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兄妹倆一起吃了飯後, 褚欣恪送欣然下山。
“下次有事打電話給我就好,我也不是每天都在,別白跑一趟。”
不是每句話都适合說出口, 有些話可能只适合放在心底。不管怎麽樣, 欣然永遠都是他的妹妹, 他生氣也好, 傷心也罷, 最終的最終,他永遠只有那一個選擇, 就是原諒。
下車前,欣然給了他一個擁抱,無言的,可她相信,不論她心裏在想什麽,褚欣恪都能感受到。
“哥, 你多保重。”
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的無奈,一邊在尋找自己,成就自己,一邊又惶恐不安着。
褚欣恪摸摸欣然的頭, 嘴角的笑容還像從前一樣溫暖。
“回去吧,到家後別忘了給我個短信。”
欣然點頭上了車, 車子發動後,她看了一眼反光鏡,鏡子裏的他正往這個方向看過來, 挺拔的身姿和他身後的軍綠色吉普,在山谷中莫名蒼涼。
回程的路上,她突然感到心酸,因為人生真的是越長大越孤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沒有誰會永遠陪伴。
他們從親密的兄妹,變成了不常見面的親人,很多話也不再能輕易的說出口。她擔心他的工作,擔心他會出危險的任務,可再多的擔心都是無濟于事,因為她知道,為了屬于他自己的理想,即便某一天光榮犧牲,他也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悔意。
到家後,邱靜婷知道欣然去了兒子部隊,難免會問起褚欣恪的情況,也關心他們兄妹是不是已經合好了。
“我哥在那挺好的,正在訓練那些新兵呢,就罰他們在操場上跑步,幾十圈幾十圈地跑。”
欣然也沒說其他的,就說了些褚欣恪和那些新兵們的趣事。
“這小子,這麽狹促,帶個兵還這麽整人家。”
說是這麽說,可她那滿臉的笑容,完全看不出她對那些新兵的同情。
Advertisement
“我早就說了,你哥不會真生你的氣,現在放心了吧?”
她拍了欣然一下,又從沙發上起身去開電視機。
“你的節目快開始了,回來的正是時候,剛好能陪我一起看。”
欣然微笑着,不再去解釋節目屬性的問題。之前她還強調,那不是她的節目,她只是主持人之一,是節目的工作人員之一,可是在家裏,在認識的,熟悉的人的嘴裏,大家都習慣這麽稱呼。
反正也不是什麽嚴肅的事情,既然長輩高興,那就随他們去吧,如果什麽事情都那麽較真的話,反而增添了他人的煩惱。
在錄了六十期的《綜藝正大》後,欣然離開了這個節目,投身到了電視臺新推出的一檔新聞欄目裏,擔任了出鏡記者。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轉變,還得益于她之前在《東方時空》的經歷。
用“得益”這個詞,能明确表達出她對于新工作的喜愛之情,盡管其他人并不這麽認為。
從九十年代初開始,首都電視臺一直致力于新聞改革。《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的相繼出現,正是新聞改革的成果。而欣然現在加入的新節目,《新聞調查報告》,則是新聞改革的第三步,是首都電視臺逐步走向深入的标志,表明了首都電視臺正向國際大臺邁進。
《新聞調查報告》的制片人方磊和陳歌分別來自《東方時空》和《焦點訪談》,在籌備期,他們要要找合适的出鏡記者。
在他們的構思中,出鏡記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将是調查行為的主體,也是一個節目的結構元素,他是調查行為的實施者、調查過程的表現者,是節目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
記者在調查當中,要提出問題,求證問題,得出結論或者判斷,這個結論将完整地揭示出事情的真相。
因此,出鏡的調查記者,必須要有新的獨家發現,這種發現對揭示事實真相具有推動的作用,能夠深化節目的主題。
“你看國外的那個新聞裏頭,為了吸引觀衆或者怎樣的,她會有一個兩個的所謂美女記者。很嚴肅,很深刻,或者很感人的一個故事,配上一個長得挺漂亮,挺文藝氣質的女記者,那種沖擊會不會更強一些?”
任何節目總是從無到有,每一個細節都需要考慮,需要商議後做出抉擇。
“這個可以有,也不是什麽選擇上的問題,新聞工作嘛,也不分男女,像我們這個節目,又不要上前線,去什麽危險的地方,女記者的話,有合适的可以定下來。”
對于方磊的想法,陳歌沒什麽意見,他側着身子抽着煙,吞雲吐霧的樣子有種“指點江山”的味道。
“我這裏呢,倒是有一個人選,不過我也不知道對方願不願意幹這個,可能會嫌苦啊,畢竟是年輕姑娘嘛。”
方磊說的就是欣然,欣然畢業後就在《新聞時空》做主播,和方磊有過合作,平時說話、交談中,大家難免會交流一些觀點之類的,對欣然這個年輕人,方磊還是挺看中的,只不過欣然現在正在《綜藝正大》,那是臺裏的香饽饽,他自己提出來後都覺得這個可能性很低。
“哦,你說的人選是誰?不管是誰先問問看,等有了确切的答複再說。”
方磊找到欣然的時候,本以為需要費一番口舌,沒想到欣然一口答應了。
這下輪到方磊咂舌了,“我這還有好多話沒說完呢,你可要想清楚,這個出鏡記者可不好當,我們做這個新聞節目,不是窩在城市裏頭,絕大多數時候都是要去那些偏遠的地方,還是挺苦挺累的。”
之後欣然的回答,就成了方磊一輩子也忘不了的話。很久之後他參加了一個談話節目,說起《新聞調查報告》時,他就說了欣然的那句話。
只見她笑的雲淡風輕,明明年紀也不大,才二十來歲,可她眼內,就仿佛歷經了世事一樣。
她說的是,“如果只圖安逸,我就不會選擇這個專業。我學新聞的初衷,就是想傳播真實。”
她不是汲汲于名利的人,如果僅僅是為了名或利,以她現在的背景,有千萬種渠道可以獲得。
上輩子她努力創業,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做默默無名,泯滅衆人的人,這輩子她選擇新聞專業,除了實現自我價值外,還為一個理想,一份“大義”。
方磊點了點頭,本來以為欣然年輕,現在事業發展又挺順利,一個嬌滴滴的女娃,肯定會貪圖安逸舒适,思想覺悟不一定有多高,沒想到事實讓他刮目相看了。
“我果然沒有看錯你,當初你主持《東方時空》的時候,我就斷言你以後肯定會出息,可我今天才發現,我還是看低了你。”
一個人有“出息”還是挺容易的,基本上只要實現自我價值的,都能稱得上有“出息”。如果在有“出息”的基礎上還能對他人,對社會産生影響,那就算得上是有影響力的人了。
現在臺裏很多電視工作者,包括方磊自己,也是完成了第一步。
無疑,他作為知名制片人,手裏出過幾個不錯的節目,肯定是“出息”了,可他依然在追求更高的目标,做出更好的節目,他想找的,也就是欣然這種,有目标,有理想,肯吃苦的年輕人。
“這樣,你現在在《綜藝正大》,關于工作變動的事,我去跟臺裏協調,反正你已經同意了,接下來就看我的了。”
“謝謝磊哥。”
不用她出面自然能省她不少麻煩,說實話,《綜藝正大》這個團隊,是一個非常團結一心的團隊,大家平時相互交流,相互尊重,齊心協力做好每一期節目,要離開她也很舍不得,也不知道怎麽開口合适,現在由方磊去說,那就再好不過了。
制片人是三天後找欣然談話的,他當時的神情很是惋惜。
“這件事挺突然的,上面領導對你的工作做出了調整。臺裏出了個新的新聞節目,考慮到你之前有過相關經驗,要調你過去幫忙。”
也不知道方磊是怎麽操作的,《綜藝正大》的制片人在跟欣然說起的時候,顯然并不知道欣然私下裏已經同意了的這個情況。
“欣然,你不要有什麽心理負擔,聽說那個新聞節目,還在籌備中,是臺裏花了大代價的,讓你過去也不見的是壞事。”
在制片人的想法裏,《綜藝正大》才是年輕人夢想中的節目,在這個節目裏主持過的,無不獲得巨大的財富。
觀衆的熟悉和認可,使他們很快成了國名主持人。
不說其他,單說欣然在《綜藝正大》的這一年,就獲得了不少觀衆的喜愛,每周節目播出後,都能收到全國觀衆從五湖四海寄來的信件,大家在信裏表達着對她的喜愛之情。
如果不是來《綜藝正大》,制片人相信,欣然絕對不能獲得這樣的成就。
現在臺裏要調她去其他節目,制片人惋惜的同時,也只希望欣然能欣然接受,也不至于讓他這個制片人難做。
“我服從臺裏的調任。”
一句話,制片人得到了解脫,其實他也不樂意去做什麽疏導工作,萬一對方朝他哭哭啼啼的,那不是也耽誤功夫嘛。
“這樣就好,欣然,我們一起合作的這一年還是很愉快的,現在臺裏給你十天時間做交接,新人也很快到位。你放心,我确實是打聽過的,那檔新聞節目在臺裏很受重視,這對你來說,又是個好機會也說不定。”
不過新聞部和他們不是一個部門,只是有這麽個消息,其他的制片人就真的不清楚了。現在節目還處于保密階段,他也是想給欣然吃顆定心丸。
“主任,我明白,你放心,不管在什麽崗位上,我都會努力工作的。”
還有十天,她又将開啓新的工作旅程,她知道,這将是一個全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