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33章
老茍和齊臨一夥人也注意到了這動靜, 二話沒說直接怼到了陳默前面,伸手将他擋到身後,“你誰啊?知不知道這是學校, 誰放你進來的?”
“就是, 你拍什麽呢?”
尤其是老茍, 他對陳默最初的印象就是在新聞頭版頭條,他身世帶了些離奇色彩, 當初被找回來的事情足足在新聞上挂了好幾天,所以老茍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人估計又是為了這事兒來的。
攝像大哥都讓這群敵對意味非常濃厚的大小夥子驚了一跳。
連忙解釋:“別誤會別誤會, 我就是先來打個招呼。”
“沒事。”陳默撥開面前的幾人, 已經猜了個大概, 看着攝像, “學校同意你來的吧?”
“是是。”
高大的男人連連點頭,說:“就之前你簽過的那個同意書,用于宣傳和教育意義那活動。我是這次負責你的攝像, 我叫張彪。”
“哦,你好。”陳默簡單打了個招呼,在攝像表情剛松下來時, 又突然說:“我記得學校說過,這個活動不會影響學生的日常生活。”
“确實是這樣。”
張彪并未否認, “我們其實也就簡單捕捉一下你們的日常,比如說上課狀态、業餘安排什麽的, 平常你們都不會發現我的, 打個招呼是讓你知道開始了而已。可能後面會有些問題采訪, 但這都在基于你們學生本人同意并且有空閑時間的時候。時間持續半月, 我們也需要積累一點素材不是。”
果然, 說明情況後攝像很快消失。
但學生也都知道,教育局有一個短期高中記錄片要在學校拍,選中的幾個學生都是學校的佼佼者,例如目标清北的高三學生,例如剛進高一滿懷期待的新同學,高二有兩個主要出鏡者,陳默和楊舒樂。
被學校選中的原因,是因為從兩人身份特殊,而且所謂的命運并沒有讓他們向生活低頭,這樣的勵志角度出發。
加上陳默還有一個“黑馬”這樣的身份加持。
Advertisement
除了主要的幾個人,宣傳記錄片一般也會放上例如教室、操場這樣的全景畫面。
所以從這天開始,陳默發現身邊的人都開始各種扭捏造作起來。
比如老茍每天洗頭。
前排的人上課,從頭到尾背就沒有塌過。
女生會偷偷在下課的時候補唇膏。
陳默有時覺得好笑。
其實一連幾天,他都沒什麽感覺,偶爾會有那種鏡頭對準自己的不适感,但這個張彪很少會出現,算是個隐形人,陳默也就當他不存在了。
直到差不多一周後。
陳默走哪兒都感覺有人看自己,連周末出校門,都未能幸免。
他一開始還以為是錯覺。
“什麽錯覺。”老茍拿着手機遲疑看他道:“你……應該是火了?”
陳默接過手機就發現,教育局這個紀錄片壓根不是什麽随便拍拍,他們有聯合教育頻道下面的公衆號平臺,定期放那種拍攝的勵志小視頻。最近幾期全是一中的,特地開辟的一個新單元,叫——《綏城一中,無數造夢者的學府》。
挺正經一名字。
頭一期就放了高三那位學長學到瘋狂抓頭發的鬼畜視頻。
下邊的評論也很鬼畜。
【綏城一中啊,确實挺牛的,每年升學率高到恐怖。】
【這哥們估計在想,這世界快點爆炸吧!!!】
【論頭禿是怎麽形成的。】
【調侃歸調侃,不過說真的,高三至今是我的噩夢。總之加油吧,現在的一切痛苦都是值得的。】
……
比如高一學妹抱着書穿過林蔭道的美好下午。
評論也是千奇百怪。
【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我要長這樣,不至于畢業多年依然單身。】
【趁着還沒開始吃高三的苦,趕緊先享受享受年輕的人生。】
至于一個教育頻道旗下的賬號,為什麽畫風這麽不嚴肅,老茍給他科普說:“其實他們頻道以前出過一個很火的紀錄片,專門記錄一個高三的特訓班。你知道最後那個班上了清北的一共多少人嗎?十五個,變态吧,但是那個紀錄片看下來非常痛苦和壓抑。人現在與時俱進開辟了新道路,你看這閱覽量,不知道趕超多少知名賬號了。”
老茍說他火了,是有原因的。
因為最新一期就有他。
最新一期也是這個單元算小合集的一期,每個人都有出鏡。
視頻一共一分半,陳默總共占據了不到十秒鐘。
畢竟其他主角人物不是在埋頭苦讀,就是青春活力四射。
陳默的生活顯然不符合單元的主題思想,所以前期沒有單獨剪輯成一期出現,而且這個最後的視頻裏,到了他的畫面格外短。
最先出現就是張彪第一次拍他時怼近的那張臉,看起來又冷又兇。
後面的畫風又直接來了個兩極反轉。
有他出現的時候不是趴在課桌上看不見臉,就是端着個保溫杯喝水走神的畫面。
結果評論卻炸了。
【有人發現這視頻裏有一哥們兒格外與衆不同嗎?】
【他确定是在上高中?不是在養老?】
【我掐指一算,三十七秒出現的那張臉不就是我高中時代理想的早戀對象?冷冷盯人的樣子直喊帶感。】
【你們這單元應該多拍拍他,簡直是暴殄天物。】
【這帥哥身上有一種反勵志的氣質,笑死,你們是怎麽選上他的,臉嗎?】
這一期的閱覽量一直蹭蹭往上漲。
到了後面,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所謂知情者的爆料。
【不養老,一中校霸,一拳能将你打進醫院謝謝。】
【一點都不勵志,也就是從年級中游一下蹿進年級第九,嗯,平平無奇。】
【确實,也就以一己之力,換掉了一中最牛實驗班的數學老師,僅此而已。】
……
有種躁動者的狂歡感。
這股熱度,連平臺上面的高層都有些驚動了。
“是個熱度點。”高層肯定說。
結果這單元的負責人一臉抱歉道:“這學生不合适。”
“有什麽問題嗎?”高層不免疑惑,“我們又不是什麽三俗八卦平臺,一旦将人推火,成為高中代表性人物,加上自身能力加成,對他将來不管是高考還是擇校百利而無一害。”
負責人還是搖頭,一臉無奈。
“真不行,有人打過招呼了,拍他就原原本本拍就行,不要過多的往他身上包裝東西。”
高層得知打招呼的是席家之後,直接放棄了。
只是說:“可惜。既然想低調,又何必同意參加這活動?”
“您不知道。”負責人說:“這學生身上的經歷有些波折,給咱們和一中牽線的也就是席家還在一中讀書那位,應該是和這個叫陳默的學生關系還行。借此機會提醒過我們,說陳默當初被找回來就是輿論裹身,這種時候,讓大衆在輿論裏重新認識他更适合他的定位。”
高層顯然和席家熟悉,很快了解來龍去脈,失笑,“倒是會選地方,借着咱們的手,給同學鋪路。這關系怕不是還行,應該挺不錯的。”
負責人跟着笑笑:“換個人重點推吧,這個叫楊舒樂的,他那一期反響也還不錯。而且人很配合。”
高層接過來看了看。
當下就拟了未來之星四個字作為主題,讓他們圍着這個叫楊舒樂的學生全面去挖掘。
而陳默并不知曉這一出。
也不知道關于楊舒樂看似和上輩子沒什麽出入的軌跡,從這一刻開始已經徹底偏離。
他只是從周圍各種各樣善意的目光和調侃裏,隐約猜出席司宴當時建議他參加這活動的用意。
而陳默的初衷,一開始只是清楚,自己既然借了媒體的力量引開了陳建立這個麻煩。這種時候,不參加比參加更為被動。
他不喜歡那種感覺。
拍攝還在繼續。
而陳默也終于因為話題度太高,被剪了單獨的一期放上平臺。
标題名稱——或許還有另一種高中生活。
這一期的主題只有一個人。
最開始這人戴着一頂藍色的毛線帽蹲在路邊,像是煙瘾犯了似的,叼着根棒棒糖的塑料棍咬在唇邊,看起來有些漫不經心。
但他不知看到了什麽,突然揚起笑臉,眼睑都跟着微微下彎。
那個笑容裏,是他和朋友勾肩搭背,偶爾吐槽。
是他裹得像個球,寫作業時甚至會冷到将手縮進袖子裏,然後在旁人的吐嘈聲中跳起來打人。
是他桌面上永遠擺放的菊花茶,是一張張在校霸名聲裏看起來壓根不會做,實則也規規矩矩寫完的試卷。是每一科任教老師,尤其是新來的數學老師苦口婆心讓他走競賽路,但也每次都找借口岔開話題之後離去的背影。
灑脫和世俗,張揚和低調,紳士和痞氣。
這些原本矛盾的雜糅特質,你都能從這樣一個人身上找到影子。
陳默真正意義上再次出現在大衆眼裏。
就是這副模樣。
不是什麽鄉村走出的“勵志典範。”
更不是豪門遺落在外的真少爺,人們不關心他姓什麽,只知道這個少年,他叫陳默。
陳默這裏熱度正高時,另一邊的物理競賽營已經有不少人受不了退出了。
大多人都是覺得壓力太大。
“宴哥。”同宿舍但是不同校的男生,忍不住問坐在椅子上還在看一本英文課外書的人說:“今天又走兩個,你都沒什麽感覺嗎?”
席司宴關了書,“每走一個要都有感覺,那情感得多豐富。”
這話說得也不會讓人覺得冷血。
畢竟在這裏的人,都屬于競争者,更何況是席司宴這種只拿這裏當跳板,會不斷往上的萬裏挑一的所謂天才。
“我要瘋了,我覺得我壓根就不适合競賽這條路。”趴在上面一張床的男生先頹喪一波,又說:“你們看最近那個熱度很高的高中生活集錦沒有,裏面有個叫……叫什麽來着?哦,陳默,對,就是他,你們看沒有?我也好想像他那樣擺爛。”
這話一出,這個平日裏氣氛很嚴肅的宿舍熱鬧起來。
“看見了,好像人也挺牛逼的吧,我看有人說他年級前排。”
“這人那心态才是真厲害,這種人其實比你我都适合競賽,大心髒。”
說到這裏,有人想起什麽,轉頭。
“宴哥。你不就是一中的嗎?認不認識他?”
被好幾道目光注視的人,單手撐着頭,笑笑:“認識。”
“靠,說說啊,很熟嗎?”
席司宴的視線掃向放在桌子一角的手機,上面不斷閃爍着其他人的信息提醒。
席司宴:“也就一般熟,沒事從不聯系。”
他伸手将手機翻過來蓋上。
也徹底阻斷了其他人探聽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