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意欲何為
意欲何為
先皇後母家人丁不旺,唯一的兄長在二十五年前病故,留有一遺腹子。然而,國舅夫人不知道在哪裏遇上一個道士,之後便将丈夫病故的原因怪罪到了懷有身孕的妾室身上。
若非先皇後派去的人發現情況不對,那位妾室怕是要被國舅夫人虐待致死。先皇後将那妾室帶出國舅府,等到孩子安然生産之後,便放了那妾室自行離去。
然而,即便是生母離去,國舅夫人依舊是不肯接受這趙家唯一的孩子。先皇後顧念國舅夫人悲傷過度而生了執念,就将那個孩子養了十年,之後将他送去趙家原籍請了名師教授。
而因為顧念國舅夫人的心情,那位遺腹子的名字便是沒有人再提起。直到四年前國舅夫人病逝,皇帝方才封了那位遺腹子為平津侯。
只是那位平津侯除了冊封之時進宮謝恩之外,便再沒有回過京城。聽聞是投了軍,但也沒有多少人去在意一個姓名都不怎麽被記住的人。
然而,這樣被衆人遺忘的一個人卻是毫無預警的再一次出現在衆人的視線之中。
“趙恩清……父皇這是要做什麽?”李璟想着。
舅舅家的那位表哥也是在他進京謝恩的時候,在母後那裏見過一面。只是她當時還小,印象并不深刻,只是記得他是一個很腼腆的青年。
母後曾提起過,說他十五歲之時便離開老家投了軍。若非母後着人打聽,怕是連他在那裏投軍都不知道。
母後本想留他在京城,但還是被拒絕了。之後,李璟也未曾再關注過這位表兄。
如今父皇卻是讓他直接接管了西南水軍,斷了開國公對西南水軍的掌控。
李璟思考了片刻。“他們于家怕是……”純妃傳遞消息的事情雖然是巧合,但之前他們傳遞了何種消息,李璟并不知道。
在此之前他們于家本身是否出了什麽事?又是否和她的那幾位皇兄有關?這一切李璟都不清楚。
只是就目前的情況看來,純妃的事情雖然湊巧,但很有可能也在父皇的意料之內。
劉玉試探的問道:“殿下,是否需要小的再去打聽?”
Advertisement
李璟動了動手指,沉思了片刻,後搖頭道:“不用,若是父皇想要讓我知道,不用刻意打聽。平津侯立有軍功,即便是有些出人意料,但也無可厚非。如今成為衆矢之的的怕是張翰林了。”
一旁的張嬷嬷也是迎合的點頭說道:“張翰林這兩年除了翰林院的差事之外,便是在承啓宮教授燕王殿下。也未曾見他有什麽重要的差事要忙,不知道是如何被陛下看重的。”
“也許……”李璟心裏突然生出一個可能,然而也僅僅是瞬間閃過,她并未有抓住。“也許是父皇覺得他真的是一個可造之材吧!不然當初也不會讓他來教授阿淼。”
然而事實又是如何呢?不過是翰林院見皇帝要給長公主身邊的燕郡王找一個小先生,翰林院的人便将最不起眼的一個人推了出來罷了。
這一點,李璟也是知道的。若非看在柳太傅說張賢通是個有真才實學的,她不會留人。
今次朝中認命官員約有三十餘名,張賢通和趙恩清雖然有些讓人出乎意料,但并沒有人注意到其背後的含義。
衛王府
“雖然開國公府失了對西南水軍的掌控,但好在水軍對京中影響并不重要,而且我朝與海氏之間已經達成了盟約,起碼近十年裏海氏不會構成威脅。如此一來,水軍在誰的t手裏,對朝局不會有太大影響。”衛王府的幕僚向李則琪分析道。
李則琪有些煩躁的手指敲着桌面。“水軍如何,本王并不在乎。而是那開國公府,本王好不容易通過于鋒程得了開國公的好感,想要由他在朝堂上舉薦本王主持議和,誰知道那丫頭竟然在這個時候給本王使絆子。如今開國公府失了在西南水軍的掌控,自是明白父皇在敲打他們于家。如此一來,之前本王在于家做的功夫全都白費。”想到開國公将世子于鋒程送去祭祖,這明顯就是讓他遠離朝局,也算是向父皇表明于家的态度。
軍中雖然不僅僅只有于家,可父皇敲打于家若是因為他的緣故,那……
究竟是誰?是誰使了手段,讓父皇對他生了戒心?
“查,給本王查清楚。”李則琪越想越覺得不安,他拍桌下令道。
“諾!”
滕王府
“那個張賢通究竟是從哪裏冒出來的?”滕王李則軒罵道。
滕王府管事回道:“小的查過,他出身明州當地士族。之前只是翰林院的一個小翰林,兩年前被長公主要去做了燕郡王的坐席先生。”
這次吏部空缺,經過多方疏通,本應是現在任職吏部郎中的陳家一戚族接任。誰能想平白跑出來一個張賢通。
“邵陽?”滕王咬牙說道。又是邵陽!因為有她的存在,父皇下旨不再立後;因為有她,母妃堂堂皇貴妃竟是沒有執掌鳳印的資格。如今,一個侍郎之位,背後也有她的影子。若非因為她,父皇又怎麽可能會想到一個小翰林?
李則軒也曾埋怨過自己的母妃,為何都是女人,他的母妃卻是留不住父皇。明明他是所有皇子之中母家最為尊貴的,卻是比不過一個李璟受到父皇的關注和寵愛。
他們兄弟幾個為了讨皇帝歡心,竟然還要去巴結一個小女娃。而更讓他們惱怒的是,李璟完全不将他們這些皇兄真正看在眼裏。
呵!可這又能如何?她不過是一個公主,即便是嫡出又能如何?父皇在如何疼愛又能如何?難道父皇還能将這天下交給一個女人不成?!
總有一天他會讓父皇後悔……
-
瞧着那些原本還算是交好的同僚,口中說着祝賀的話,可眼底抹不去的嫉妒和陰郁,連升四級的張賢通心頭苦笑。
看着他們旁敲側擊着想要試探其中緣由,張賢通強扯着笑,他又如何說他自己也不知道呢!不然定是要讓他人以為自己是得了便宜賣乖。
然而他這個笑在別人眼裏卻是有種故作高深的意味。
那些翰林院的官員心頭暗咐:當初為何不是自己去長公主那裏給燕郡王授學呢?
他們卻是忘了當初選人的時候,他們是如何對這個哄孩子卻沒有什麽前途的差事避之不及。
就職之前,張賢通來找李淼告辭。見着李淼正在承啓宮的庭院內烤着魚,也不說話,湊上前開始幫着李淼反轉烤魚。
李淼本以為是管從中,擡眼看是張賢通,便問道:“先生什麽時候到吏部任職?”
張賢通回道:“明天。”
“可是見過翰林院的同僚?”李淼悶聲問道。
“見了。”張賢通笑了笑,面上沒有本該有的意氣風發。
李淼手上一頓,奇怪道:“先生似乎不太高興?”
“殿下理應明白的。”張賢通帶着一些無奈。說起來當初來這裏的時候,他自己也是不情願的。
可經過一段時間,張賢通卻是發現這件差事其實也不壞。燕郡王十分好學,即便是面對他這樣一個小翰林,卻一直都是将自己擺在學生的位置上。
而那位長公主殿下,也會時常過來在一旁聽他授課。除了提過希望他能給燕郡王說一些朝堂上的事情之外,便再沒有過多的幹涉。
逢年過節自己這裏還能得到燕郡王以學生名義送來的禮物,倒是讓他捉襟見肘的日子好過了不少。
李淼了然的點了點頭。“先生辛苦了,雖然人言可畏,可先生只要無愧本心就好。只是以後你在吏部任職,不能輕易進內宮,學生怕是要很少在與你見面了。”
張賢通輕笑道:“再過兩年,殿下就要出宮開府,到時候自然能夠經常見面。”無愧本心?這也是他曾經常同李淼說的,如今卻是要被同樣的話來安慰。
李淼聞言卻是一愣,出宮建府?啊~他怎麽就忘了呢!再過兩年,他就要離開皇宮,離開姑母了。就在他想要說什麽的時候,管從中正好抱着從禦膳房配好的調料回來。
他見張賢通在,忙是躬身道:“見過張大人,祝賀張大人榮升。”
張賢通沒有發現李淼的不自然,也是向管從中拱了拱手。“多謝!”
管從中放下配料,上前接過李淼手裏的烤魚。“殿下,不是說要先用配料腌制一會兒嗎?”
李淼抿了抿唇,站起身。“前後有什麽不一樣嗎?”
“這腌制一會兒,入味。”管從中解釋着。
管從中看着被熏黑了一半的魚,不知道能不能挽救一下。張大人手裏那條倒是瞧着好一些,也不知道是誰的功勞。
李淼站在一旁等着管從中重新處理烤魚,張賢通這時才終于問出聲:“殿下怎麽想起動手烤魚了?”
“這些日子姑母一直吃藥膳,我想給她換換口味。”李淼說道。
管從中暗暗嘆了口氣。今天禦書塾不授課,長公主去了陛下那裏,殿下無聊便在澄園釣魚。
這等了一個多時辰,好不容易釣了兩條魚,殿下說要給長公主補身體。原本交給翊宣宮的小廚房就好了,可殿下非得是要親手做。
殿下除了在長公主生病的時候用勺子攪了攪熬好的粥,哪裏會做膳食?無奈,管從中便想起烤魚了,想着只要讓殿下動手反轉魚身也就好了。結果……
張賢通看着自己手裏這賣相并不怎麽好的魚,有些不知道說什麽才好。長公主再如何疼愛殿下,怕也是吃不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