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顧表哥是真好
顧表哥是真好
最開始, 王平只要了一碗黃米粉子。
結果一碗吃完,反而把王平的饞蟲勾出來了,他又來了一碗, 兩碗吃完, 他又來了兩碗。
這個年代的人普遍能吃。
說實話,王平還吃得下, 不過他注意到還有人排隊等着他的碗, 他不好再吃。
一共就花了四毛錢,他吃得心滿意足,打定主意明天再來。
另一邊,李環是有正式工作的, 不過不是在紙廠, 昨天李環跟着對象來吃黃米粉子, 只吃了一碗,她就說夠了。
畢竟是認識不久的對象, 又是對方請客, 她不好意思放肆吃。
昨天她問過老板, 說今天還會來, 她就早早的過來,勢必要吃個過瘾。
吃了一碗不夠,李環把碗遞給老板, 豪氣十足, “再來一碗!”
老板微笑着接過碗。
然而李環一轉頭, 看到了自己對象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
李環的臉刷的一個就紅了:要糟!好不容易遇到條件好, 長相不錯的對象, 不會就這麽無疾而終了吧?
她爸可是放話了,如果這個相親對象還不滿意, 就只能讓她嫁給他那個下屬了。
讓李環意想不到的,她的對象羅陽展顏一笑,“那我也不裝了,老板,我要吃三碗!”
李環和羅陽這才發現,原來他們在吃的方面,還是挺合得來的。
Advertisement
姜秋雲她們并不知道這段小插曲。
姜秋雲看到錢盒子裏面并沒有票。
“沒人願意出糧票之類的嗎?”
陳棉有些小尴尬,“是我和顧珊不好意思問。”
姜秋雲:“那我來收錢吧。”
陳棉和顧珊就看着姜秋雲收錢,“大爺,黃米粉子一毛錢一碗,您有票的話,也可以用票來抵,不管是糧票、布票還是糖票都行。”
大爺本來已經把錢掏出來,聞言又放回胸前的口袋,轉而從褲兜裏掏出幾張票,“我有糧票。我正愁糧票用不完呢。”
大爺後面的,是一個大媽,“我有布票!還有縫紉機票要不要?”
姜秋雲:縫紉機票她是很想要,不過她很清楚,縫紉機票太稀罕,她怕被舉報。
“縫紉機票暫時不要。有糧票、布票或糖票可以拿來換。一斤糧票換一碗、三尺布票換一碗、一斤糖票換兩碗。”
大媽只好把縫紉機票收回去,拿了布票給姜秋雲。
門衛大叔拎着燒開的水過來,又拿着自己的飯碗,“給我來一份黃米粉子。”
姜秋雲不肯要他的錢。
門衛大叔就掏了糧票給她。
姜秋雲哭笑不得,只好給他多加了一勺。
等到門衛大叔送來的水用得差不多,姜秋雲準備回家拎開水,顧鶴北來給她們送早餐來了,主動要上樓拎開水。
這一天,她們賣到九點,雖然黃米粉子還有一兩斤,然而沒開水了,只得收攤。
陳棉把收來的票點了一下,大部分是糧票,其次是布票,糖票最少,只有兩張一斤的。
這也正常,糖是稀罕物,就算是有單位,發的也不多,大部分留着自己家用,有些還有親戚想要,能拿出來換黃米粉子的,真的不多。
其實她們的黃米粉子賣得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她們的糖放得足。
花上一毛錢,既吃飽了肚子,又能甜一甜嘴,劃算。
陳棉數了一下,收到二十二塊三,再加上收來的票,等于賣出二十五元。
陳棉:“怎麽會比第一天兩倍還多。明明還剩了那麽多?”
姜秋雲笑了,“今天帶的碗比較多,客人懶得回去拿碗,因此也不用給客人送半勺,可不就多了。”
陳棉:“有道理,看來我們還得多準備點碗。秋雲,你遇到有瑕疵碗,一定要記得搶。還有熱水瓶,還要買兩,不,三個。當然,還有糖。”
她們今天擺攤,就用掉差不多一斤糖,她們剩下的糖,只有兩斤半了,按這速度,三天都不夠。
陳棉把今天收來的兩斤糖票拿給姜秋雲。
“幸好秋雲的腦子活絡,想出可以收票。要不還真不知道去哪裏弄白砂糖。”
雖然沒有糖,她們也能按斤賣,不過那樣的話,利潤就低很多,只能賺個辛苦費。
記好賬後,陳棉回家休息,顧珊不想打擾姜秋雲和顧鶴北,也準備回家。
姜秋雲拉住了她,“顧珊,你又不睡覺,回去幹嘛?我這裏有火,你一邊烤火一邊做題,多好。”
自從姜秋雲他們找食堂大叔買剩飯起,她們也不用從隔壁大媽那裏分那些帶火的竈灰,她直接自己去提。每天早上提一次,中午提一次,一天都是暖和的。
顧珊:“可是,顧表哥難得過來……”
顧鶴北當即表示,“我馬上要出去買菜。”
顧珊想起自己不生火,凍得流鼻涕,也就不跟姜秋雲客氣。
她留下來,跟着姜秋雲一起看書做題。
姜秋雲拿了本數學參考書,做上面第一單元的習題。她特意計了一下時,一套題目,她需要四十分鐘做完。
做完後,姜秋雲起身翻了一下火,又烤了一下手。
雖然她有火盆,但是坐着做題的時候,手和腳都會覺得冷。
暖好手,她才對了一下答案。
畢竟是沒學過的內容,又與姜秋雲上一世學過的有很大的不同,姜秋雲錯了三道題,扣了五分。
姜秋雲很不滿意。
顧珊姍拿過她的試卷,卻滿眼羨慕。
“姜秋雲,你的數學太厲害了,到時我不會的,還要麻煩你指點。”
姜秋雲:“顧珊你的語文比我好,到時我也需要向你請教。”
姜秋雲看到顧珊又開始抄書,就問顧珊有沒有興趣投稿。
顧珊的語文比姜秋雲還好,姜秋雲建議她試試出語文試卷。
事實上,劉主編問起她語文和英語怎麽樣,姜秋雲就說了自己的成績,劉主編就幫她聯系了另外兩家雜志的主編,讓姜秋雲有空的話,也給他們投稿。
顧珊的眼睛亮亮的,“投稿?我可以嗎?”
姜秋雲:“顧珊你的語文比我還好,肯定可以的。”
顧珊現在抄書賣,一本書一般兩到五毛,她的字寫的好,很多老師找到,也就多給她一毛。
然而她抄一本書,不吃不喝也要二十多小時。
自然比不上投稿試卷賺得多。
顧珊把抄書的本子收起來,另外拿出個草稿本,“那我試試,謝謝你,秋雲。”
正好,蔡老師給姜秋雲寄過來的試卷也到了。
裏面就有高一的語文試卷,姜秋雲就拿給顧珊參考。
同時,顧鶴北帶來的參考書,還有一本語文的,她也拿給了顧珊。
顧珊沒出去過試,更不像姜秋雲,見識過後世的各種題型,故而她做起來,比姜秋雲謹慎很多。
兩個小時的時間,顧珊都用來預習第一單元,她找姜秋雲借了字典,把不認識的字一個個标好,又反複背誦第一單元的課文。
而姜秋雲,已經把顧鶴北帶來的三套試卷都做完并弄懂了。
姜秋雲去給顧鶴北幫忙做飯的時候,顧珊還在努力,只是她也說了,她不會在這裏吃飯。
姜秋雲沒有勉強。
陳棉會按天給顧珊發糧票,顧珊又找她換成紙廠食堂的飯票,顧珊不至于餓肚子。
中間顧鶴北弄了一條紅燒魚,聽到姜秋雲說想吃面,他又把昨天剩的雞湯雞肉煮上了面。
姜秋雲吃得心滿意足。
飯後,她又跟顧鶴北分食了一瓶黃桃。
她想用裝黃桃的玻琉瓶子裝熱水。
顧鶴北要收拾碗筷,姜秋雲把顧鶴北誇了又誇,顧鶴北幹活更有勁。
她就是這種人,不喜歡自己的另一半太懶,也不會所有事都依靠另一半。
陳棉和顧珊拎着大半桶剩飯來了。
她們曬好剩飯,又把曬幹的剩飯炒好,提着去磨坊了。
顧鶴北說要出去一趟,姜秋雲以為他回招待所休息。
她拿出蔡老師寄過來的數學試卷,做第一單元的題目。
做完一套的時候,顧鶴北回來了,還拿着兩塊花玻璃。
姜秋雲才發現,外面下雪了,她看到顧鶴北的手都凍青了,“我不是給你織了一雙手套,怎麽不戴,是壞了嗎?”
顧鶴北從衣服兜裏掏出了手套,手套看上去還很新,沒怎麽戴過:“手套沒壞,是我怕玻璃把手□□壞,就沒有戴。”
真傻。
姜秋雲連忙讓他烤火,又去給他倒開水。
家裏只有一個杯子,姜秋雲臨時從系統買了一個,給顧鶴北倒水。
“顧鶴北,你喝杯茶,休息一下,順便烤烤火。”
顧鶴北看着杯子,眼睛有了笑意:“特意給我準備的杯子?”
姜秋雲:……
她只是不習慣讓別人用自己的杯子。
因為外面下雪,姜t秋雲把曬着的米飯往裏面移了一下。
顧鶴北暖和了一下,就給姜秋雲換玻璃。
姜秋雲都不知道顧鶴北什麽時候量的尺寸。
姜秋雲房間的窗戶,有一塊玻璃缺了一個小角,顧鶴北給她換了一塊新的。
除了那一塊破了的,姜秋雲的客廳還有另一塊玻璃,雖然沒有缺,但因為尺寸不合,漏風,顧鶴北也一起給換上了。
姜秋雲給顧鶴北豎起了大拇指,“顧鶴北,你真能幹,這一下房子裏暖和多了。”
姜秋雲看着自己的眼神滿是佩服,顧鶴北的心暖暖的。
正好陳棉和顧珊從磨坊回來。
陳棉和顧珊也誇了顧鶴北幾句,弄得他都有些不好意思。
“我再去買一車煤。”
姜秋雲:“你先休息着,煤等天氣好了再去買就行。”
然而顧鶴北已經下樓了,“天氣預報還有好幾天雪下。你放心,我讓你蓋上,煤就不會淋濕了。”
姜秋雲拿他沒辦法,只好囑咐:“那你戴好手套,別再凍着。”
回到家,她看到陳棉和顧珊都在燒火了,都打趣地看着她。
陳棉:“有對象的人,就是不一樣。”
顧珊:“顧表哥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