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姜秋雲租房
姜秋雲租房
第二十三章
一班的班主任是他們的熟人, 語文張老師。
張老師說:“因為鄭老師家事,我臨危受命,接下來的兩年時間, 我期望同學們都能努力學習, 不掉隊!”
重點班配備的,都是全校最優秀的老師。與之相對的, 重點班的壓力, 自然也不是普通班可以比的。
很明顯的一件事就是,下課時間,沒有人打鬧了,一個個連下課時間也不放過, 抓緊時間看書。
一班繼續了原來三班的抄書傳統, 老t師給贊助手工釘成的本子。
姜秋雲郁悶了, 她的書,她每次要用的時候, 得一個個問, “我的數學參考書在誰哪裏?我的語文參考書在哪裏?”
顧珊借姜秋雲的第一本書抄完了, 又找她借了一本。同時, 不管是顧珊抄完的書,還是顧珊抄書的本子,都又被人借走了。
姜秋雲被任命為副班長, 顧珊為學習委員, 班長是一個家住縣城的男生。
除了副班長, 姜秋雲同時被張老師任命為語文課代表。
姜秋雲苦笑, 她的語文在分班前, 是班上第三名,然而分班後, 尖子生如雲,她已經被擠到将近十名。但是張老師說了,“姜秋雲我相信你,你的語文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張老師的偏愛如此明顯,讓同學們羨慕不已。
特別是英語老師鄭老師暫時沒來上班,代課老師給他們班代課,代課老師直接就指了姜秋雲為英語主課代表。
姜秋雲苦笑,“不好意思,老師,我已經是語文課代表。”
代課老師卻說:“姜秋雲,讓你當英語課科表,是你們英語鄭老師的意思,而且,我們學校也沒規定,同一個學生不能任兩門課的課代表。”
Advertisement
姜秋雲:我竟無言以對。
李豔紅向她豎起大拇指。
等到數學課要上課了,李豔紅就說:“姜秋雲,你說數學老師,會不會也讓你當課科表了?畢竟你數學全校第一來着。”
姜秋雲淡淡:“你想多了。”
她應該不會這麽倒黴吧?
等到數學課,數學老師石老師是個很怕冷的小老頭,穿了兩件外套,三件襯衣。
小老頭姓石,在安排課代表的時候,果然掃過姜秋雲,“姜秋雲,你是全校月考數學單科第一名。我聽說你已經是兩門課課代表了,我就不安排你當數學的課代表了。不過,數學,你也得用心。”
姜秋雲站起來乖巧答是。
小老頭卻反手指了李豔紅:“李豔紅,你來任課代表吧。你是全班數學最差的,當課代表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機會找我問問題。”
小老頭風格別樹一幟,全班同學都哭笑不得,其中以李豔紅為最。
上課前她還取笑姜秋雲,沒想到課代表的頭銜落到她自己身上。
石老師很風趣,講起數學課來引經據典,大家都聽得很入神。
不過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是石老師的穿衣風格。講到激動處,就脫掉一件外套,講到激動處,又脫掉一件外套,最後就只剩下三件補丁摞補丁,顏色各異的襯衣。
石老師第一次上課,就點了姜秋雲和李豔紅回答問題。
姜秋雲一直在草稿本上寫寫畫畫,跟着石老師的思路來,幾乎石老師叫她回答,她就立即報出了答案。輪到李豔紅,就苦了,“答案是34?不對,是68?也不對,那答案是多少呀?”
石老師也樂了,“是我問你,還是我問你呢!”
李豔紅苦笑:“石老師,我數學就是不好,不是你讓我當數學課代表就能馬上好起來,要不你還是換一個吧。”
偏偏石老師是頭鐵的,他不肯換課代表,又點了姜秋雲起來解答。姜秋雲很流利的說了解答思路,又給出答案,答案不是34,也不是68。
姜秋雲回答之後,數學老師帶頭鼓掌,“不錯不錯,姜同學思路很清晰,數學課代表,你多跟姜同學學習學習。”
李豔紅苦着臉答應。下課後,又拿着數學書來找姜秋雲。老師提問的那道題,雖然姜秋雲已經講了思路和答案,她還是一知半解。
姜秋雲只好把問題揉碎了,一步一步認真給她演算,李豔紅聽的時候,有好幾個同學圍上來,都是數學不大好的。
等到李豔紅弄明白了,他們又一個個說出自己不明白的點。姜秋雲沒急着給他們解決,而是讓李豔紅說。
李豔紅就把自己的認知告訴他們,姜秋雲點頭,“沒錯,豔紅說得對!”
下午最後兩節課不用上課,學校開大會,月考總結。
大會是在食堂舉行,同學們自己帶上凳子。
大會先是領導講話,校長、教導主任。
教導主任發完言,他又兼職發獎員。他頒的第一個獎,就是傑出貢獻獎,知情人都知道,是因為姜秋雲弄來了白紙,保證了月考的順利進行。除此之外,姜秋雲因為數學單科第一名,英語單科第一名,上臺領了獎。
除了這些,還因為進了全校十五名,也得到了獎勵,只是沒上臺領獎,獎品直接發到班級。
一班至少有一半的同學拿到了獎勵。
其中拿獎最多的,當然是顧珊。
顧珊作為全校第二,三個單科第一,一個單科第二,三個單科第三,收獲頗豐,筆記本、本子抱了一摞。
李豔紅跟她換了個筆記本,室友也跟她換本子,她自己還特意留了個筆記本,說是要用來抄書的。
李豔紅不明白,“抄書,老師不是會發本子嗎?”
顧珊:“我想用來抄作文書,我的作文不好,想抄了作文書,每天拿出來讀。”
顧鶴北送給姜秋雲的參考書裏面,就有作文書。
這一個個,也太卷了。
對此,李豔紅表示壓力山大。
李豔紅決定,新換的筆記本也準備拿來抄作文書了。
她本就是吊車尾進的一班,數學老師還給她壓力,讓她任數學課代表。
她拉着姜秋雲的手,“秋雲,這一次,你一定要幫我,要不我就死定了。”
她那悲壯的的話語,把姜秋雲直接給逗笑了,“行,幫你,一定幫。你有不懂的,可以問我,當然,問石老師也行。”
李豔紅一臉哭臉,“饒了我吧。我平生最怕數學老師了。”
姜秋雲倒是稍微放松下來,她初中的語文書已經看完了。其它科目也能跟上進度,她本來就讀過高中,所學有知識對她并不難。
她在考慮,要不要搬出去住。
宿舍太太太冷了,沒有取暖設備,全靠發抖。被子又硬又漏風,姜秋雲覺得冷得窒息。
做作業的時候,手跟腳都被凍得沒了知覺,手上的凍瘡又癢又疼,同學說讓她泡泡熱水,可是泡了熱水也并沒見效。
經過新毛衣事件,她不想在宿舍太突出。
她不僅冷得受不了,還天天半餓着肚子。學校飯菜沒什麽油水,打一份飯菜吃不飽,她又不想太突出,想要悄悄吃個包子,也并不方便。她敢打賭,半夜就算她躲在蚊帳裏,只要她拿出一個素菜包子,全宿舍的人就能聞到味兒。
于是,就想起租個房搬出去。
周末的時候,姜秋雲出去轉了一圈,并沒有看到哪裏有租房廣告。
也對,特殊時期過去沒幾年,租房也算是投機倒把,沒有誰會明目張膽的貼廣告出來。
姜秋雲以為要無功而返,準備回學校的時候,看到兩個提着菜籃子的大媽,她靈機一動,問大媽附近有沒有租房子。
其中一個穿着棕色卡其外套的大媽問她,“女同志,你要多大的房子?幾個人住?”
姜秋雲撒了個小謊:“就我跟姐姐兩個人住,姐姐來這邊看病,我在這邊讀書,房子不用多大,最好能安靜,我要學習。”
大媽姓楊,當即表示她們紙廠家屬區有合适的房子。紙廠前些年才拆了筒子樓,蓋了一批新房子,有姜秋雲對紙廠的房子還是比較滿意的。
那正好,紙廠家屬區就在學校邊上,姜秋雲去學校也方便。
房子是一個退休的老同志的,人已經去了外地,房子就托大媽照管。
姜秋雲去看了,是個一室一廳的房子,在三樓,一個樓梯有四戶人家,兩戶是同她一樣的一室一廳,中間兩戶是兩室一廳。
姜秋雲問楊大媽房子月租多少,楊大媽開價1塊一個月。
姜秋雲拔腿就跑,“太貴了!”
楊大媽連忙拉住了她,“女同志,你看看多少合适。”
姜秋雲說:“我姐姐說,三室一廳的房子別人租的才1塊2,大媽你這漫天要價呢!”
楊大媽有些小尴尬,她不是想着,從中賺一筆麽,沒想到姜秋雲也是懂行情的,她也就給了實價,“房主說了,他的房子雖然小,但是家具還比較全,廚房裏的煤爐子、鍋啊之類的都能用,低于6毛他不租。而且我們這家屬區,垃圾都不用自己丢,樓道有扔垃圾的口子,下面有人天天收走。”
姜秋雲看了一下,家具有竹桌椅一套,有高低櫃一個,床一張,有書桌椅一套,書桌上還有一個臺燈,學習是很方便:“五毛,我就t租了。”
她對房子還挺滿意的,樓層不太高,爬樓梯不辛苦,也不太矮,私密性好。而且,紙廠有自己的食堂,夥食比學校要好,憑糧票就能去吃。
楊大媽答應後,姜秋雲幹脆利落,像模像樣地寫了個合同,租賃期定為兩年,期間不能漲價,兩年後如果再要租,雙方商議。
楊大媽要求一次性付三個月的房租,姜秋雲也給了。
房子租好後,姜秋雲連夜搬家。
張老師那邊,姜秋雲是說住在親戚家。張老師與她約法三章,要求不能影響成績,要是成績下降,就讓她搬回宿舍。
姜秋雲連連表示,學習一定不放松。
姜秋雲總算是吃上了飽飯,紙廠的飯菜份量足,她基本能吃飽,就算吃不飽,她還能去學校現吃一餐。沒人會知道,她吃的是兩份。
有了自己的房子,她更加放肆地買買買,她又添了一個新的熱水瓶,又買了一個燒水壺。她甚至在某個供銷社看到有泡面買,雖然名字不叫泡面,而叫油炸方便面。
她看到有糧票就能買,正要一口氣全買下,系統很無奈地冒了出來,“宿主手下留情!”
與白紙一樣的道理,姜秋雲全部買了,別人就沒得買了。
系統說,有個小孩子已經跑回去要錢票,為此他的膝蓋摔出了血。
姜秋雲自然不好意思搶小孩子的吃食,只好買了三包。
系統再次提醒,等她升級到全省的供銷社,到是可以買到更多商品。
姜秋雲一看,離升級還七十五次,早得很,就算把她所有錢票買光,也不夠她升級的。
不過該買的還是要買的。
吳勇給她後面淘來的毛線票,她算了算,夠織一條毛線褲,買!毛線票足夠,她甚至都不願意摻上線手套的毛線,畢竟那個沒新毛線暖和。
看到衛生紙,她又買了五刀,夠她用一個月了,她用紙有點大,但是讓她用書本紙,她實在接受不了
她看到縣城某家供銷社有一床絨毯。她經過三秒的掙紮,把顧鶴北給她的信封拿了出來,用顧鶴北的票,拿下了絨毯。
姜秋雲把從學校宿管那裏要來的稻草也抱來了,鋪上稻草,又墊上絨毯,床更加暖和了。
除了窗戶縫有一點點漏風,姜秋雲滿意極了。
她想着,什麽時候去找張老師要幾張報紙,糊住窗戶,堵住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