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29章
“四哥,你來了!”擡眼看見新鮮出爐的太子,老十三的眼神十分熱烈。
他現在急需四哥解惑!為什麽皇阿瑪突然封你為太子,封我為怡親王?為什麽弘晝似乎能預見未來的事?不對,弘晝自己似乎不知道!啊啊啊!他才三歲,他知道什麽!
十三弟眼裏的疑問太多,四爺淡定的點點頭,“皇阿瑪讓兄弟們一會都去乾清宮東殿,吃頓團圓飯。”
別問我,我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大清兩百年就亡了”,還不能告訴你。不是四哥不願意告訴你,是老天爺不讓說。
你聽到了什麽也不用想着告訴四哥,四哥這些日子什麽法子都用盡了,說不出口,壓根說不出口。寫字,畫畫,通通不行。
“四哥,皇阿瑪讓我們兄弟跟着你和十三弟做事。我跟着你行嗎?”老八真誠的問道。
四爺淡淡的點點頭,語氣平靜:“當然可以,謝八弟擡愛。”
他目光略過老二、老三,掃向其他兄弟們。你們還有誰想跟着太子在戶部做事,都自告奮勇吧。只是我這兒都只要有真本事,不怕苦不怕累,能做實事的。
老二就算了,朝臣每叫自己一聲太子,他在一旁聽着怕是心裏都要難堪一回。老三沉迷于編書,是有差事在身的,不用跟着他。老五本事不行,勝在人憨厚,回頭仔細想想應該也能尋到合适他的差事。老七不愛說話,幫着整理文書,制定法度應當是成的。老九、老十、老十二,哎,既然皇阿瑪的意思是弟弟們都得有差事,勉勉強強也能安排。後頭十四、十五幾個還年輕,先帶在身邊歷練歷練,能不能成器還得看他們自個兒。
他心裏想着,若是願意跟在自己身邊的人太多了,十三弟面上怕是不好看,又道:“十三弟主管兵部,不論是帶兵打仗,還是籌措糧草,改進軍械都容易得功勞。戶部雖然主要工作在京裏,出差尋訪盤查的事也不少,論起來不比在兵部清閑,還容易得罪人。”
“十三哥,我去兵部,我能帶兵打仗。”老十四突然開口。他思來想去,覺着自己還是應該先有軍功。等他論功得了郡王親王的爵位,額娘或許就不那麽在乎四哥孝順不孝順的了。
四大爺目露欣慰:“不錯,十四弟武藝騎射都不差,遲早能立了大功回來。”
“策妄阿拉布坦近來又不消停,你們還有誰願意去兵部掙功勳的,正是大好時機。”四爺繼續給老十三拉人。
老九咬了咬牙,站出來給自己找活:“我幫着十三弟籌措糧草辎重吧。”
四爺很滿意:“好,軍中就需要九弟這樣的財神爺。”
Advertisement
你們“八爺黨”還挺識相,不繼續抱團粘在一起,能省他不少事兒。
有了老九和十四主動站出來,再多一兩名跟着十三弟,雖然人數不多,十三弟面上也不會不好看了。
他将視線轉向了幾個年輕的弟弟,十六弟也是個文武雙全的,跟着十三歷練幾年就是一名難得的領兵将才。
現場陷入沉默,沒有人再站出來,且看向四爺的眼神十分複雜。
四爺眉頭一挑,面色微沉。怎麽,都看不起他十三弟,想在戶部躲清閑?
他醜話先說在前頭:“既然皇阿瑪讓我主戶部,兄弟們也知道我這人性子執拗,做什麽都得先弄個一清二楚。戶部近十年的賬冊,我定是要先一本一本盤個清楚明了。若是想跟我在戶部做事,一年半載的怕是披星戴月,沒半日清閑。”
老八瞳孔地震,四哥,太子爺,您是認真的嗎?但凡您這句話早些說,我也就跟着十三弟了!
他可太了解這位四哥了,他說了盤賬就只是盤賬嗎?天真!他還會把所有錯漏缺額一一追回來!他敢肯定,就算老子兒子都死了,這欠的賬四哥也會讓孫子還回來!
熱河阿哥團相互對視,難怪四哥當了皇帝會“活生生累死”,這才當上太子的第一天,就要去挖戶部的十年舊賬了!
這要是當了皇帝,六部和十八個省的事一起管,再來幾個十三哥也得“活生生累死!”
原本想着兄弟們都選了十三哥,他跟着四哥也行的老十六:溜了溜了!他可不想英年早逝。
寂靜,又是一片寂靜。
老十偷偷掰了掰手指頭,瞄了一眼兄弟們,期期艾艾的開口:“四哥,我們都選好了。在你來之前,除了八哥、九哥、十四弟,我們都說好了跟着十三弟的。”
老十三伸出了爾康手,等會,他是答應了二哥,五哥,七哥,其餘的可沒同意啊。兄弟們都跟着他,四哥的臉面往哪擱?
熱河兄弟團齊齊看向他,目光幽怨,“十三哥你忘了?你才進門,我們就說跟着你了。”
沒說反對,那就是同意了啊!
反正,兄弟幾個現在賴也要賴在十三身上,去了四哥那邊,會“活生生累死”的!
老十三讪笑,“呵呵,是嘛?”
四爺錯愕一瞬,很快恢複成面無表情的樣子,咳嗽一聲,“戶部彎彎繞繞多,一不留神就被蒙蔽了,經驗不夠還真幹不了盤賬的活。做這差事的人貴精不在多,有我跟八弟就夠了。”
老八目光懇切的看向老四,不夠,遠遠不夠啊兄弟!大家都選了十三弟,一會皇阿瑪問起來,你身邊就我一個,你太子的面子往哪擱?說不定皇阿瑪還會覺得你孤僻高傲,連兄弟們都不願親近,怎麽籠絡得了宗室朝臣?
老二當太子那麽多年,這戶部的差事他也熟呢!老十背靠大樹,誰都不敢得罪,他去催賬,那定是一催一個有銀子啊!
還有老十六,人年輕武藝又好,咱們幹着這得罪宗室權貴滿朝文武的活,不得被人套麻袋下黑手洩憤?有他在身邊,安全那!
“兄弟們都主動跟在十三弟身邊做事,孤心甚慰。”四爺駕起了太子的派頭,不光沒有以勢壓人,點幾個跟在他身邊,反而是笑意吟吟,“在哪做事都是為朝廷效力,為皇阿瑪分憂。”
有些人通常自己不覺得尴尬,但別人會為他尴尬。
“阿瑪吉祥。”弘歷、弘晝走出來給四爺請安。
是他們出場的時候了,皇叔們的尬笑都要維持不下去了。
四爺驚喜的低頭:“你們兩也在!”
一個多月沒見兒子了,甚是想念。他伸出手,想要将孩子們抱起來,意識到這是在宮裏,自己已經是太子了,又若無其事的收回手。
熱河阿哥團一言難盡,我們弘歷、弘晝兩個大寶貝侄兒雖然個頭矮,但也不至于看不見吧?
難怪弘歷、弘晝親近十三弟/哥,方才也是說來找十三弟/哥。
“你兩這是逃學了?”有上書房讀書經驗的四爺今兒心情實在是太好,也不責備兩孩子了,“你們額娘十分想念你們,還有幾日休沐?早些回家,別讓她們擔心。”
“我們一會就去跟皇瑪法說,今兒就和阿瑪一起回去。”弘歷擡頭看向阿瑪,他想額娘和阿瑪了。要不然他才不會跟弟弟一起逃學來找阿瑪呢。
弘晝也道:“昨兒就該回去的,皇太瑪嬷說我們帶的禮物太多,等整理出來一并帶回去。”
弘歷得意:“有我和弟弟親手曬的柿餅,撿的核桃和木耳還有棗子。我和弟弟還跟着皇太瑪嬷去寺裏,給阿瑪額娘們和還有三哥求了平安符。”
本來是不想給三哥的,但是弟弟說不給他李額娘要找額娘和耿額娘的麻煩,就勉勉強強也給他一個吧。
數字軍團們羨慕的目光投向四爺,兩孩子聰慧又孝順,他們好想搶回自家養!
小太監來請阿哥們到乾清宮東殿吃飯。
“二哥請。”四爺臉上露出個笑,側身做出個邀請的姿勢來,請老二胤礽先行。
胤礽笑笑,“四弟如今是太子,自然該走在前頭。”
兩人互相推辭。
“今兒是家宴,二哥為長,當是二哥先行。”
“既是在乾清宮,國在家之前,四弟身為太子,自然是四弟先行。”
誰都不想走在前頭,叫人拿了說辭。
弘晝疑惑,“這麽寬的大門,阿瑪和二皇伯一起走啊。”
再推來推去的,菜都涼了!
他肚子都餓扁了!
現任太子和前任太子相視一笑,把臂同行。
老十三一手一個,牽着弘歷和弘晝緊跟着向前。
乾清宮東殿的飯廳開了三席,用的是四方大桌,一邊坐三人,每席九個座位。
小二十胤祎帶着胤禧和胤祜都已經坐下了,見到他們,三人仰天喊了聲“哥哥們好。”
也不等人應,胤祎就跳下凳子,歡喜的跑來牽弘晝的手,得意的擡着下巴:“還沒散學,皇阿瑪就遣人叫我們來了。”
少上一刻鐘的課,叫他十分歡喜,胤禧和胤祜也跟着樂呵。
乾清宮飯廳已經沒了多餘的椅子,這烏泱泱二十來號人總不能站着。
怎麽坐成了個問題。是按年紀大小排座次呢,還是按爵位高低?
“朕帶着胤祎弘歷幾個小的坐上席,你們随意坐。”康熙帝從正殿通過側廳過來了,他擡手止住了兒子們的請安,笑道:“咱們父子許久不曾吃個團圓飯,今兒不講那些虛禮。”
弘晝擡頭,見他身後還跟着個乳母嬷嬷。那乳母懷裏抱着個胖乎乎的奶娃娃,正仰着頭好奇的東看看,西瞅瞅。
這應該就是才一歲的胤祁吧!
【除了老大胤禔,還真是到得齊齊整整。】
康熙帝頓了頓,轉頭吩咐魏珠,“去叫大阿哥也來吃頓飯,兄弟們全都在,也不好少了他一個。”
沒說吃完飯是不是還要送回府裏圈禁。
“坐,都站着做什麽。咱們再等等大阿哥。”康熙帝自己先在主位上坐下了,連連招呼兒子孫子們,“弘歷、弘晝、胤禧、胤祜,你們要餓了就先吃。老二,老三,老四快坐,都坐下。”
四個小的連連搖頭。
在這麽多皇叔們/哥哥們的注視下,他們覺得還是該老老實實等大家一起。
數字軍團們對視幾眼,十分默契的按照序齒坐了,将第二席第一個位置留給老大。
冬日的飯菜涼得快,等老大到還有會,康熙帝沒吩咐上菜。乾清宮的小太監們很有眼色的給上茶水,上飲子。
“你們可有思量好,都跟着誰做事啊?”康熙帝慈祥的關懷兒子們的職業選擇。
“禀皇阿瑪,兒臣喜歡修書,還是繼續在翰林院修書吧。”老三胤祉率先答道。
康熙帝點點頭,視線轉向老二胤礽,看似随意實則一眼不錯的盯着他。
這孩子被圈了這麽久,他不知道他會不會自暴自棄,或是委屈自己。他若是不想在兄弟手下做事,當個富貴閑王也好。
“回皇阿瑪,我跟十三弟說好了,在他身邊尋個差事。”胤礽眼睛直視康熙帝,笑着回答。
被圈禁在鹹安宮後,從埋怨憤慨到心如止水也就只用了一年的時間。他不恨皇阿瑪,他的一切都是皇阿瑪給的,皇阿瑪要拿走,他也無話可說。
他想了很久,他和皇阿瑪之間是怎麽一步步走到如此不堪的。
想了很久才明白。他當皇阿瑪是全部,皇阿瑪卻不僅僅只有他。他以為他是獨一無二的,理所當然的享受皇阿瑪給的一切權勢地位。當皇阿瑪也将這些也分給其他兄弟們時,他用了錯誤的方式來表達嫉妒和不滿。
他就像是個任性不講道理頑劣不堪的小孩子,明明已經擁有了一整串糖葫蘆,卻仍然撒潑打滾的不許父親将甜甜的糖葫蘆給其他兄弟們一顆。
最後,毫無疑問的迎來了一巴掌。
皇阿瑪喜愛十八弟,他心裏就讨厭這孩子。皇阿瑪給大哥功勞爵位,他憤憤不平。皇阿瑪對兄弟們好,他擔驚受怕,怕有一天皇阿瑪對他的這份獨一無二會給了別人。
他一步步試探皇阿瑪的底線,又小心翼翼的隐藏自己的這份患得患失,終于叫皇阿瑪失望了。
想明白後,他只是怕皇阿瑪再也不要他這個兒子了,他只是怕他沒有機會在皇阿瑪面前盡孝,怕他再也無法彌補這份感情了。
十多年受盡寵愛,十多年意氣風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十多年的戰戰兢兢……
自從皇阿瑪帶着弘晝去見了他一面後,他就知道了皇阿瑪還是愛着他的。
只要皇阿瑪還是愛着他的,他就有了對抗所有閑言碎語和嘲笑譏諷的勇氣。
他就當皇阿瑪一個普普通通的兒子,認認真真做事,好好的過日子。皇阿瑪需要的時候,他陪着吃頓飯,說說話,就像尋常人家的父子一樣。
康熙帝見他面上一點難為情的神色都沒有,嘴角翹起,連連點頭。這孩子沒有放棄自己,沒有埋怨他這個當阿瑪的,好,好,好啊!
他太高興了,高興得要靠垂眸喝茶來掩飾眼中的那一層水汽。
當了幾十年的帝王,收拾心緒很快,再擡起頭時,已經叫人窺探不出一絲異樣。他笑吟吟的看向了老五。
老五胤祺憨笑:“十三弟。”
緊接着,老七胤祐緊張得站起來道:“兒臣也是托十三弟尋個差事。”
老八胤禩神色坦然的笑笑:“四哥說戶部的差事繁多,兒臣給四哥打打下手。”
老九見到康熙帝又開始別扭了。他這會想起來了,皇阿瑪說沒有差事的跟着老四和十三辦差,沒說一定都得去辦差啊!他當個閑散富貴人不也挺好?可話都說出口了,這會再反悔,又顯得他反複無常沒點男子爽氣……
老十等了等,見老九還面目糾結咬着唇不說話,急了,“皇阿瑪,就八哥跟着四哥去戶部,其餘兄弟們都跟着十三弟啦。”
嗐,大家都要去辦差,九哥你怎麽能臨陣而逃呢!
康熙帝吃驚的看向老四,所有人的視線又一次集中在老四胤禛身上。
“戶部清查是得罪人的差事,我是太子,八弟素有賢名,不怕禦史參。”四爺面色平靜,言辭懇切,“兵部事務有簡有繁,兄弟們跟着十三弟歷練出來了,到哪都能游刃有餘。”
【啧啧,論臉皮的厚度,和完全不在意他人的看法我行我素,四大爺首屈一指,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啊。】
弘歷“噸噸噸”喝奶茶,靈說話小孩子不用聽。
四爺一頓,淡定的端起茶盞,揭開杯蓋吹一吹,再輕嘬一口。
老三眉頭微挑,四大爺?哈哈哈,說得好!怪不得皇阿瑪要将弘歷、弘晝養在身邊呢。不談這份知曉未來的神奇,就這會說話的勁兒,也叫人不想漏下一句!
老十猛掐自己一把,祖宗巫說話真有趣哇!
老十六不着痕跡的瞥一眼四哥,見他沒有動怒的跡象,暫時放下了心。四哥應該也知道心聲是祖宗巫的意思,不會遷怒弘晝吧?
老十三錯愕一瞬,看一眼坐對面的十五、十六,餘光瞄一眼上席,端起了茶盞。今兒出宮後不回府了,定要和四哥抵足夜談。
康熙帝哈哈大笑,末了贊一聲:“老四說得好。”
“你們兄弟齊心協力,何愁我大清不強大?”他掃一眼兒子們,意味深長,“身為皇子皇孫,不要只看得到現下,只盯着腳下的方寸之地。”
他嘆一聲,“這天下啊,大得很!南懷仁、湯若望、白晉他們的國家都不可小觑。若一直以天朝上國的清高傲慢固步自封,如那井底之蛙般,看不到外頭的變化,遲早要被人瞧不起恥笑。”
哎,那心聲說老四是累死的,還真不是無的放矢。兄弟十多個,願意跟在他身邊的只有老八。老八怕也是有別的原因,才選了他。
倒是老十三,還真是叫他刮目相看。敢将胤礽收下,心胸眼界絕非常人能比。
這樣的老十三願意一心一意輔佐老四,也是老四的造化。
四爺眼眸微垂,想到了第一次聽到的弘晝的心聲。
他這些日子沒少和傳教士們打交道,英吉利的海船,荷蘭的火炮都比大清強。當初皇阿瑪患瘧疾,也是張誠和白晉進金雞納霜才快速好起來的。心聲中提到的那個漂亮國,傳教士們也不清楚。
這天下真有許多不弱于大清的帝國,如北面的羅剎國就不可小觑。
大清看着繁花似錦,實則八旗日漸驕奢頹廢,國庫空虛,處處都是貪官污吏無能之輩!
他幾乎可以預見,若這些內患不除,海賊遲早有一天能打上門來。弘晝心聲中的惡虎瀛洲,搶了皇室之物的漂亮國就是這樣來的吧?
熱河阿哥團面面相觑,皇阿瑪這是又想起了那句“百年屈辱,血流成河”吧?
他們都選擇跟着十三去兵部,未嘗沒有兵強馬壯才能抵禦外地的原因。
只是,養兵還得靠國庫。四哥的太子之位穩固朝堂才能安穩。
老十六站了起來,神色堅定:“皇阿瑪、四哥、十三哥,胤祿愚見,我們兄弟雖然多數都跟着十三哥辦差,但若四哥有任何吩咐,我等一定竭盡全力,絕無推脫。”
“對!胤也是這樣想的。胤雖然沒啥本事,總有四哥、十三弟能用上的地方。還有諸位兄弟們都只管吩咐,只要是為我大清好的,胤都在所不辭。”
熱河阿哥團們齊齊站了起來,聲音震耳欲聾:“但凡有用得上的地方,四哥和十三哥/弟只管差遣。”
四爺驚愕的看着他們,神情激動。在他心裏,年輕幼稚、沒有辦差經驗、本事一般的幾個弟弟們,什麽時候成長得這般,這般堅定了?
從他們堅毅的眼眸裏,他似乎看到了他們的未來,國之棟梁的未來。
老八神色複雜,一定是有什麽他不知道的大事,能改天換地的大事發生了。
他,好像,似乎被碌碌的老十和平庸的十五他們比下去了。
“四弟,二哥也是一樣的。”老二胤礽微笑着開口,“你我兄弟二人,一個前太子,一個現太子,共同面對那些冥頑不寧 的宗室老臣時,贏面應該還是挺大的。”
他如此自然的說出了“前太子”這個詞,讓人紛紛側目。
二哥,不再是從前的二哥了!
沒了“太子”這個光環,他們都記起了二哥還是個文武兼備,監國不亂的人。
“好,好,好!”康熙帝這次是真淚流滿面了,“胤礽啊,你能這樣說,皇阿瑪死也能閉眼了!”
魏公公默默地地上了帕子,自己也低着頭,豆大的眼淚洇濕了鞋面。他的師父,梁九功,應該能被放出來了吧?
”皇阿瑪,是兒臣不孝,是兒臣不孝啊!”胤礽再也忍不住,伏地痛哭。
“快,快把他扶起來。”康熙帝一邊拭淚,一邊趕緊吩咐。
不等伺候的小太監過來,老三和老四一人一只胳膊拉起了胤礽。
“皇,皇阿瑪!”
胤禔就是這時候趕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