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6章
老二胤礽是個衆說紛纭的奪嫡選手。有人說他性情殘暴,心胸狹小,情感缺失不适為帝。也有人可惜不已,認為他文韬武略,治國才能不俗,奈何時事弄人。
歷史的真相如何,誰也說不好。
這位二皇伯當了三十八年的太子,兩立兩廢。前頭三十多年一帆風順,後頭兩年冰雹雷電劈頭蓋臉,人生剩下的十年被圈禁。
要弘晝說,這位太子在歷代太子中,結局還算好的了,就是被廢得太冤枉了。
第一次被廢的理由:“暴戾不仁,毆打王公貝勒大臣”,“截留蒙古貢品”,“縱容乳母的丈夫,內務府總管淩普貪污勒索作惡”。
細看這三條,打人有跡可循。老二脾氣暴躁,一歲就當太子,康師傅老大他老二,遇到不服的打一頓再正常不過了。
但這理由就能廢太子,實在是說不過去。
畢竟,康師傅也是個“兒子學習不好,就把老師打一頓”的主。自己就是道理,不講道理,看不順眼就打人是老康家的傳統。況且,從前老二打了王公打貝勒,打了貝勒打大臣的時候,也沒見康熙帝訓斥阻止。
截留貢品這個壓根犯不上。康師傅對老二那是從小拉扯到大,什麽好東西都緊着先給他。老二只要不是個傻子,都幹不出這種事來。就算真幹了,作為廢太子的理由,也同樣太輕了。
縱容親信作惡這條更沒法說了,內務府是康師傅直管,淩普是他為了老二吃用順心安排的人選。怎麽淩普犯法,錯就全在老二身上呢?換個角度,滿朝皇親國戚達官貴人,誰家沒個糟心的親戚,違法的下屬?怎麽太子其中一個乳母的丈夫違法亂紀,就要給老二太子之位拿下了?
看這一條條罪狀,只讓人覺得,這太子之位也太輕了些。
弘晝覺得,真實原因是康師傅認為他“不仁不孝”“絕無忠愛君父之念”。康師傅生病他不夠憂愁,十八弟死了他不夠悲傷。康師傅沉浸在小兒子死忙的悲傷中,沖動之下一廢太子。
說到這兒,免不了追根溯源下老二的成長環境。
親娘赫舍裏生下他就死了,康熙帝帶在身邊長大。但無奈國事繁忙,後頭還有許多兒女等着生,陪他的時間并不多。
老二身邊的乳母保母太監都是康熙親自挑選,老二小時候生小病他們得挨板子,生大病就得見閻王。所以,伺候老二的宮人們,那是一個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大人的情緒隐藏得再好,對小孩子的性格也會有影響。老二受了康熙帝的訓斥,就會膽戰心驚,兩次被廢,都跟這種懼怕之下的做法有關。
Advertisement
老二是太子,兄弟們都是皇子,日常飲食衣物禮儀處處不一樣。哪怕是再小的弟弟,也被各自額娘叮囑,對老二要恭敬,這就導致了他沒個平等相交的玩伴。
康熙帝對老二寄予厚望,對他的學業,武藝,禮儀,辦事能力都要求極高。老二從小在繁重學業之下長大,且日常瑣事都會有宮人報給康熙帝知道,康熙帝又是個控制欲極強的人……
老二被康熙帝當眼珠子護着長大,但康熙帝同時也是其他皇子的父親,喜歡的皇子不少。
重重矛盾環境下長大的老二,情感缺失,對感情麻木再正常不過了。
偏偏這條,康熙帝極為看重。
嗯,除非像許多清穿小說中寫的,有個穿越過去的女人,打開了老二的情感之門。讓老二懂得如何經營和皇阿瑪以及兄弟之間的感情,否則,老二遲早被廢。
一次被廢沒多久,估計康熙帝自己也覺着是一時沖動了。于是,老二又被立為太子。
但,這時候,二次被廢幾乎是必然的了。
對老二來講,已知:康熙帝是會随時翻臉廢了他的;朝臣都舉薦八阿哥當太子;兄弟們都長大了,能當太子的人選有好幾個。
于是,老二急了,打擊報複朝臣,培養自己的人手。
這哪瞞得過康熙帝的眼睛?
第二次被廢的理由有了:結黨。
太子結黨,這是要逼宮造反啊?不立馬就廢了,留到明天,今晚睡覺都不踏實!
塵埃落定。
話說回來,幾千年歷史上,老當益壯的皇帝和年富力強的太子,權利能和睦過度的有幾對呢
老二被圈禁在鹹安宮,生活待遇還和從前一樣,妻妾們也跟着一起。他後來似乎也不掙紮了,嗯,歷史上是圈禁了十年,生了十三個孩子。
換個現代宅男來,嘛事不用幹,萬事不用煩心了,吃好喝好,和喜歡的女人造娃,多美的日子呢。
“前頭是你們二伯的住處。”康熙帝語氣平靜,“他犯了錯,皇瑪法把他關在那裏,咱們去看看他。你們阿瑪,跟你們說起過二伯嗎?”
弘歷低下頭,進宮之前他都不知道家裏有哪些親戚,別說二伯了,大伯,小皇叔全都不知道。
“年額娘身體不好,又懷了小弟弟,阿瑪忙着照顧她。”弘晝眨眨眼,語氣裏帶着幾分抱怨:“除了偶爾考校四哥功課,看不到阿瑪。”
康熙帝:……
老四對孩子也忒不上心了!
要不是他一時興起想要見見弘晝,弘歷、弘晝兩個聰明孩子不得耽誤了?
“二伯犯了什麽錯,皇瑪法什麽時候原諒他啊?”弘晝故作疑惑的問道。
康熙帝沉默半晌:“你們長大了就知道了。”
弘晝心裏啧啧,古往今來,大人敷衍小孩子都是這一句呢!皇帝也不例外。
鹹安宮門外層層禁衛把守,打開門來,卻并沒有荒蕪之象。
弘晝偷偷瞄一眼康熙帝,您之前應該也來過吧?
至少會經常在門外站站。宮人知道皇上放心不下廢太子,才不敢有怠慢。
也是,花費了無數心思養育,放在心尖尖上十多年的兒子,怎麽會說放下就放下了呢。
大門打開的動靜驚動了屋裏的廢太子。他呆愣一瞬,顧不上整理衣冠,飛快的跑出來,跪在康熙帝面前。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皇阿瑪您終于來看兒臣了,嗚嗚嗚……兒臣日夜都在想念皇阿瑪,皇阿瑪看着清減了不少,是不是那幫奴才們不盡心?”
弘晝看着面前跪地上嗷嗷哭的中年男子,免不得感慨。
【明明彼此都深愛着對方,卻因為種種原因,差點走上了相愛相殺的道路。】
弘歷:弟弟這話聽起來奇奇怪怪?這裏這麽大,怎麽不見宮人?這就是二皇伯麽?二皇伯為何哭得這麽大聲?我們就這麽站在門口,不進去坐下喝杯茶吃些點心麽……
胤礽額頭扣在冰涼的石面上,心驚膽寒,強壓住自己不要驚慌四顧,是誰?誰在說話?皇阿瑪,他,他真的動過殺心?
康熙帝面上一凝,這不會是在說朕和胤礽吧?胤礽他,他難不成真動過天理不容的念頭?
【“相愛相殺”這詞也不恰當,老二撐死了希望康熙帝早點給他讓位,再進一步忤逆不孝絕對是不敢的。康熙帝對兒孫們最狠也就是圈禁了,還都是衣食無憂的圈禁,砍頭釘釘子都是對外人的。這裏應該用“抱頭痛哭”更合适,但又只有一個人在哭,另一個面無表情,場面略有些尴尬。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老二這麽個文韬武略都拔尖的壯勞力,不放出去幹活,關在這多可惜啊!】
弘歷目露擔心,弟弟這是怎麽了?該叫皇瑪法的呀!老二是指二皇伯麽?
啊啊啊,弟弟在胡說八道!不聽不聽,大風刮去!
胤礽哭聲一窒,擡起一雙淚泡眼,皇阿瑪不會殺他!等等!是誰在說話。
“弘歷/弘晝給二伯請安。”弘歷和弘晝齊齊打千,禮數周到。
胤礽精準的找到弘晝的聲音,傻眼了。肯定是乍一見到皇阿瑪,高興得傻了,腦子才一點都思索不動。
這兩是哪個弟弟家的孩子?皇阿瑪為何會将他們帶在身邊?弘晝怎麽會說這些話?為何皇阿瑪聽到了半點異色也無?
小小一個,哪來的膽子直呼“康熙帝”“老二”!
不對,皇阿瑪能聽到麽?
但是,他這是在給他求情麽?求皇阿瑪放他出去?
“這是胤禛家的四阿哥和五阿哥,他倆聰慧懂事,眼下陪朕住在乾清宮,我帶來看看你。”康熙帝看向胤礽,像一個尋常人家中的老父親一樣,慈祥的囑咐兒子,“你在裏頭靜心思過,好好愛護自己身子,你年紀大了,往後酒就別喝了,阿瑪過陣子再來看你。”
他說完,牽着弘歷、弘晝的手,轉身離開。
胤礽壓下心頭萬般思緒,叩頭恭送,久久沒有擡首:“皇阿瑪慢走。”
回去的路上,康熙帝沒有說話,一步一步走得很穩。
他心中對老二最大的芥蒂,就是認為老二會謀逆篡位,可他也不敢相信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會是個無情無義畜生不如的東西。
弘晝的心聲說老二不敢,是了,他怎麽敢?他脾氣急,內裏卻是個膽小的,自己早就知道。所以他才對那些帶壞老二的罪人處以極刑,千刀萬剮也不解心頭之恨。
可是,那心聲還說“兩個相愛的人”……
他心裏一刻也沒放下過老二,原來,原來,老二也有一副愛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