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
第 13 章
這兩日府裏都傳世子如何愛惜郡主,一連幾夜都在淩霄閣照顧,連王妃看了都感動。
顏渺發現她跟慕容珩待了一個晚上的事,除了念夏,誰都不知道,只有個別下人說她這個世子夫人故意添亂,喝酒跑出去好讓世子關心。
她不知道該怎麽否認,索性就由他們說了。
總之,這段時日,王妃小病,華寧大病,夫妻二人一邊一個,誰也見不着誰,如此過了大半個月,才算好全。
這幾日顏渺的照顧,讓王妃對她有了些改觀,為人溫柔妥帖,總是能猜到她想做什麽,燕窩阿膠之類的補品跟流水一般的送來,每日伺候她更衣用膳,倒是調理的比之前還好。
王妃不由得在心裏嘆息,哪裏都好就是出身太低,慕容珩以後是要做大事的,她坐在正妻的位置上注定不能帶來助益。
女子自古悲哀,尤其是在世家中過活的女子,沒有價值就什麽都不是。
她深知兒子慕容珩的野心,這些年也對她很孝順,可即便是她,也不可能陪他很久,何況是沒有家世依靠的顏渺。
她能嫁給慕容珩,本就是一場意外。
“行了,這幾日都不用你侍奉了,回蒹葭院去,珩兒這段時日也不少勞累,你要多關心他。”
顏渺行禮:“是,兒媳知道了。”
可她回到蒹葭院也沒等到慕容珩。
華寧已然能下地行走,氣色也好了不少,顏渺曾遠遠的看見過她。
只是她看向顏渺的眼神總有些令人不适,她知道,華寧要跟她搶夫君。
可是,顏渺總覺的華寧并不像表面上表現的那麽喜歡慕容珩,反倒更像是臨場做戲,給自己看,給王妃看,給慕容珩看。
Advertisement
她從來沒有覺得女子的敵意會這麽奇怪,她看不懂。
她只想守着夫君好好過一輩子。
京中皆傳,大周來了一位能通天的道士,因為他的直谏和t不屈,讓慶德帝半信半疑的加固的曲周泗灣的大壩,就在大壩加固完成後的第二日,暴雨突降,水位暴漲,只差一點便要決堤,那下面是千萬傾的平原,是大周糧産之所在。
經此一事後,道士被慶德帝尊為國師,每遇大事必要向他請教。
以崔澤言為首的朝中新貴多次上書,要陛下收回封道士國師的成命,可慶德帝一句都聽不進去,仍執意如此。
朝上其他文官也不多言,畢竟這位神秘的國師沒有帶來什麽禍患,反倒真真切切地為大周做了件好事,雖然國師的出現會間接削弱皇帝對他們的信任,可也确實找不到趕走國師的理由。
這位慶德帝登基前經歷了血雨腥風,以至于總是滿腹猜疑,不肯輕易相信任何人。
慕容珩受诏入宮,入宮路上與陛下新封的國師迎上,國師身穿寬袖深衣,頭戴玄色高冠,整個人端莊嚴肅,很容易讓人生出敬畏之心。
只是慕容珩就像沒看見一樣,兩人擦肩而過,誰也不認識誰。
大理寺少卿徇私枉法,被國師發現,陛下震怒,立刻要求徹查,可大理寺職務繁忙,一日都缺不得人,可慶德帝已不願從世家中挑選,可寒門大多文弱之臣,思來想去,這職位便落到慕容珩頭上。
他原本在宮中挂閑職,每日只需點卯即可,也無甚權力,可大理寺掌刑獄,有審判之責,當今陛下重刑罰,尤為重視執掌刑法之人。
慕容珩一連好幾日沒回去,徹查徇私枉法一案,期間顏渺派人送過一次東西,雖然收下了,卻傳話回來,以後不要再送。
言外之意:他不喜歡。
在慕容珩看來,顏渺此舉就是在給他添亂。
終于在月末的時候,案子了結,人證物證俱全,确認無疑,陛下大怒,一時之間,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下朝後,崔澤言走在慕容珩身旁不遠處,不知是誇贊還是諷刺:“慕容世子真是好大的官威,讓崔某大開眼界。”
慕容珩也不承讓,公然挑釁:“聽聞崔大人早在幼年就定下了婚事,卻在光天化日之下示好旁人的妻子,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你!我那是——”
慕容珩不給他說話的機會,眼神陰暗,張口道:“崔大人不必急于解釋,你只需記得顏渺是本世子的妻子。”說完也不關身後人是何等反應,一震衣袖揚長而去。
崔澤言眼角都氣紅了,生平第一次在言辭上受氣,且對方還是慕容珩。
他确有婚約在身,可那婚約出了些意外,能不能成還兩說,況且他對顏渺......
想到這裏,他自嘲一笑,想他崔澤言自诩清高風流,從來不違背本心,這一次卻下意識的想要掩藏心意。
人終究是會變的。
王府花園裏,外傷已經痊愈的華寧正坐在涼亭裏賞淩霄花。
淩霄花借着其他植物的支撐用力的往上攀爬,彎曲柔韌的枝桠使勁的上延申,只為尋到最好的位置,接受最早的陽光。
一婢女從小徑處走來,行到阮薇薇身側時停下,俯身在她耳邊低語兩句。
女子的面容沒有什麽變化,只是睫毛輕眨,素手放下茶盞,問道:“此話當真。”
婢女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