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反目成仇
第16章 反目成仇
皇後心中一驚,連忙起身。
滿屋子人都跪下了。
“皇上萬福金安。”
慶淩帝沒回應,而是直奔瑤妃,将她扶起,溫聲道:“沒吓到吧?”
瑤妃擡眼,正好撞進慶淩帝溫熱的眼睛,一時間有些迷茫。
她伴在皇帝身邊這麽久,竟也摸不透他的路數。
利用了她,卻又關懷備至。
将她立為後宮衆妃嫔攻擊的對象,為她樹敵頗多,甚至還得罪了中宮皇後,可那眼神中的情誼卻又炙熱地讓人移不開眼。
她不信皇帝不明白後宮争鬥,也不信他不知道他的所作所為會将她和迎安推向萬丈深淵。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究竟什麽才是真的?
莫不是将父親從南方召回京城,也是他棋盤上的一步?
盡管心中萬般不願,可面對着皇上,她依舊要笑臉相迎。
當真是累得慌。
瑤妃抱着迎安跪下,淚眼婆娑:“皇上,臣妾與之玉相識多年,萬不可能加害于她,連心宮中都是當日太後看在定國公的面子上親自撥下來的人手,斷然不可能有什麽問題,這些日連心宮中也沒有什麽人走動,唯有臣妾日日都來,臣妾聽說之玉中毒,怕得很,所以才不顧一切把皇上喊來,還請皇上為臣妾做主,為之玉做主,找出幕後黑手。”
皇後擡頭,擔憂地望着慶淩帝。
瑤妃搞出這一出,顯然是已經猜到誰在背後作用。
若是皇上執意追究,必定會查到她頭上。
瑤妃!
很好!
皇上面露難色将瑤妃扶起,沉沉:“瑤妃,有朕在,誰也不能把你怎麽樣。”
瑤妃屈膝:“謝皇上。”
衆妃聽着慶淩帝和瑤妃你來我往地打情罵俏,将她們所有人無視了個徹底,心中不由得恨上了瑤妃。
瑤妃獨占皇上,盛寵無邊,實在是太過嬌蠻。
慶淩帝拉着瑤妃坐在軟塌上,接過她懷中的迎安,沉聲道:“都起來吧。”
“謝皇上。”
衆妃起身。
第一件事,就是看向皇後。
自古以來,帝後同體,可現在,坐在皇上身邊的人,是瑤妃。
此番,瑤妃實在是擺不清自己的位置。
皇後站在慶淩帝面前,将事情的來龍去脈娓娓道來,事無巨細,态度中立,沒有表現出對瑤妃的敵視,也沒有刻意去掩蓋真相。
似是完全不在意瑤妃坐在慶淩帝身邊。
慶淩帝冷聲:“趙太醫在何處?”
瑤妃聞言,起身面對着皇上,屈膝做禮:“臣妾聽說之玉中毒,便讓人将趙太醫扣了下來,此時,正在一旁候着。”
“讓他過來。”
人群後方的趙太醫被人壓着上前,見到皇上,直接跪在了地上,哐哐磕了幾個頭。
“皇上,請您給臣做主啊,瑤妃娘娘不分青紅皂白将臣扣在連心宮中,此番,絕非無心之失,再者,臣從沒有說過這下毒之人是瑤妃,她卻主動撞了上來,分明是心裏有鬼,正如瑤妃娘娘所說,連心宮中唯有她每日都來,能不動聲色給芝昭儀下毒,其他人,只怕是有這個心,也沒這個力啊,皇上!”
趙太醫一番肺腑之言,直接将瑤妃釘死在恥辱柱上。
慶淩帝蹙眉,沒說話。
瑤妃看了他一眼,垂眸道:“皇上,臣妾與之玉乃是閨中密友,為何要如此做?趙太醫分明是在栽贓陷害!”
一直沉默的常之玉忽地掩面抽泣起來。
慶淩帝看向她,眉心緊蹙,沉聲道:“芝昭儀,你可是有什麽不适?”
常之玉當着衆人的面跪了下去,眼淚婆娑,哭的梨花帶雨:“皇上,還請皇上給臣妾做主。”
她剛開口,瑤妃便回頭看向了她。
本能地,心覺不妙。
迎安也在慶淩帝懷中看向常之玉,小粉拳撲騰撲騰的,活躍的很。
【常之玉莫不是要反水?】
難不成,她遺漏了什麽!
聽着迎安的心聲,慶淩帝眸色冷沉:“說。”
芝昭儀将頭重重地磕在地上,聲音很輕,卻擲地有聲:“皇上,瑤妃娘娘前些日送了我一件白玉镯,我本來想退回去,可一想到臣妾與瑤妃娘娘多年的情誼,我便将白玉镯留了下來,可自從戴上白玉镯後,我便覺身子不爽利,所以這兩日總是讓紅雁去請太醫,兩日都沒查出什麽,臣妾便以為是小産隐疾,沒當回事,剛剛見了瑤妃娘娘,身子更是不适,卻不成想,竟是中了毒。”
她一番話,說的真情實感。
眼淚撲朔撲朔地掉落,砸在地上,漾開一圈又一圈的水花。
瑤妃心中猛顫。
前兩日,她确實送了常之玉一只白玉镯。
那白玉镯是母親去寺廟開過光的,有福氣,後來便随她入了宮,算是陪嫁。
她想着常之玉喪子,又因為她失了寵愛,所以便覺得虧欠,所以才忍痛割愛,将那只最喜愛的白玉镯贈予了常之玉。
卻不成想,她竟然三言兩語将那只白玉镯說成了毒物。
瑤妃立刻跪下:“皇上,臣妾沒有。”
此刻,她說什麽都顯得蒼白無力。
芝昭儀在宮中一直與世無争,也沒什麽敵人,況且兩人之前又是關系極好的朋友,芝昭儀的話,總是比別人多些可信度。
瑤妃只能看向常之玉,聲音不由得沉了幾分:“之玉,你可敢看着我的眼睛說?”
她不信往日感情甚篤的朋友竟然能陷害于她。
兩人曾經無話不談,家中趣事,乃至少女心事,都是暢所欲言。
入了宮,可以說是相依為命,從來都是将對方當做自己的依靠。
可如今,竟變成了這般模樣。
常之玉身體顫抖着,擡眸望着瑤妃。
瞳孔中,藏着異樣。
可下一瞬,又冷了下去,眼淚再次滑落,望着瑤妃情真意切道:“姐姐,妹妹不知做錯了什麽,竟讓你如此恨我?你的孩子安然落地,我的孩子九泉之下都無法瞑目,你已經比我命好了,為何還要那麽對我?”
她哭的厲害。
迎安在慶淩帝懷中默默看着這一幕,瞬間如醍醐灌頂一般。
【書中常之玉的戲份不多,害的我都差點忘了,常之玉可是害死瑤妃的罪魁禍首,瑤妃從冷宮出來後那般警惕,怎會輕易相信純妃和慕貴人,如果不是她推波助瀾,憑借瑤妃的機靈勁,她怎麽可能出冷宮三月後就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