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4)
手示意自己沒事。二人腦中眩暈稍有緩解,便望向駕駛艙外,卻見放眼處都是滿目漆黑,唯獨頭頂隐隐有條忽明忽暗的細線。想必這就是野人山裂谷外緣的那條巨型地縫,在電閃雷鳴中若隐若現。可在此仰望上去,那條寬闊異常的裂谷縫隙竟然細如發絲一般,實難想象自身究竟位于地下多深之處。
玉飛燕心中暗自詫異,她沒料到裂谷內部的洞窟垂直走勢如此之深。倘若附近沒有另外的出口通往山外,那這片幽深莫測的地底空間,與頭頂高不可攀的縫隙,就将成為探險隊難以逾越的“噩夢”。她打了個手勢,讓司馬灰到機艙外去看看是什麽情況。
司馬灰身上幾乎被颠散了架,疼得他倒吸了幾口涼氣,無奈用力推開駕駛艙的上蓋,驀然有種隔世為人之感。他這才發覺到,覆蓋在洞窟深處的濃霧,都已經消失不見了。只有地層裏的大量積水到處滲落,形成了無邊細雨飄飄撒撒地不斷降下。推測可能是由于裂谷邊緣塌方的面積太大,改變了地底的氣流循環,另外狂風暴雨使山體岩層裏的積水迅速增加,襲入了巨型裂谷深處,天空中在降下驟雨,而這地底洞窟裏也在跟着降雨,所以才壓制住了茫茫霧氣,看來在熱帶風團“浮屠”過境之前,濃重異常的迷霧暫時還不會出現。
玉飛燕急于探明所處何地,就從司馬灰的背囊中取出信號槍來,在駕駛艙內向兩側各射出一枚照明彈,兩顆慘亮觸目的信號燭,分別劃出一個長長的抛物線落向遠方。由于附近沒有濃重霧氣的遮蓋,可以借着幽綠色的光芒,隐約看到地底洞窟距離裂谷頂端,實際距離沒辦法推測,只憑感覺估計垂直高度怎麽也要超過千米。金字塔形的洞窟內壁全是倒斜面,險峻無比,沒有任何可以使人攀猨上行的區域,就連善于施展“蠍子倒爬城”絕技的司馬灰都無法可想。這似乎是個天然的陷阱,進來就別想出去,遇難者落到此處,可真正是“分開大地無利爪,飛上天空欠羽翼”。
野人山巨型裂谷的最底部地勢平緩,四外空曠無際,都是地下水滲落形成的沼澤,深遠處仍有未散的朦胧霧氣,煙迷遠水,霧鎖深山,使人看不真切。洞窟底部的這片區域,本該是位于野人山最深處的一個地下湖,但山中植物茂密,大部分積水還來不及滲透地層,就被叢林中的植物根莖吸收掉了,使得整個地下湖變成了半涸的泥沼。再加上千百年來,由裂谷頂部被風雨沖刷下來的各種植物和土層,逐漸沉積在泥沼中間,構成了一片綿延相連的長堤,濕地表面都覆蓋着一層厚厚的青苔,偶爾有腐化物産生的微弱磷火閃現,從水平線上望出去,起伏錯落,難分草莽。
緬北野人山這個巨大幽深的地底洞窟,歷來是世人難以窺探的秘境,雖然司馬灰等人活着進入了裂谷內部,也趁着濃霧消散之際,利用照明信號彈的光亮,大致看清了周圍的地形輪廓,但心中并未覺得了然,反而都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種不安的預感:“現在眼中所看到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不知還有多少驚世駭俗的秘密,仍被幽閉在這不見天日的地底世界之中。”
玉飛燕耳目敏銳,在照明彈上的信號燭在天空劃過之際,發現周圍的濕地水沼間,好像有些東西,正在運輸機外圍迅速爬行,但是移動速度實在太快,還沒等看清楚究竟是什麽,眼中就已沒了蹤影,她尋思:“在陰暗的沼澤區域裏,多半會藏有鱷魚和緬甸蟒之類的攻擊性生物,冒然離開機艙并不穩妥。”于是改變了主意,提醒衆人注意四周的動靜,暫時不要離開這架蚊式運輸機。說完又向艙外扔了三枚信號燭,照亮了附近的射擊視界,并将手中“烏茲”沖鋒槍的槍栓拉開,子彈頂到了膛上,以防發生突如其來的變故。
司馬灰見照明彈熄滅後,蚊式運輸機附近幾枚信號燭發出的光亮,在幽深的地底洞窟中顯得微如螢火,四周重新陷入了無邊的深邃和沉默。他此前曾無數次猜測過,被濃霧覆蓋的裂谷裏究竟會存在什麽,但始終不得頭緒。此刻身處其中,更感覺到野人山巨型裂谷險惡非常,它在浩瀚如煙的歲月中,經歷了無數年風雨雕鑿,一直以來,都是人類視野無法認知的死角,而在這片空曠的黑暗中,必定隐藏着某種難以揭示的奧秘。他越想越是覺得複雜,思緒深陷其中,不免有些走神,半天都沒再說話。
玉飛燕見司馬灰還有無話可說的時候,倒是覺得有幾分意外,就将自己的手槍遞到他手中,提醒他注意觀察運輸機周圍的情況,随即俯身前往機艙後部,逐一檢視這架“蚊式特種運輸機”內裝載的貨物,尋找到客戶委托的那件物品,一旦得手,就該立刻設法尋找出口,覓路撤離“野人山”。
探險隊的三十幾名成員,到現在只剩六人幸存,并且随着這架失蹤多年的運輸機,一同墜入了野人山巨型裂谷的最深處。但抛開途中那些難以解釋的詭異遭遇不提,事情進展得還是有些出人意料,首先是沒想到能在第一時間找到“黑蛇號”運輸機;又由于熱帶風團的入侵,使地底湧出的濃霧大為減弱;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機艙裏的“貨物”還在。
這種經過改型生産的蚊式特種運輸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屬于中型機體。并不寬敞的機艙分為前中後三段,內部完全貫通,當中沒有任何間隔。最前端是駕駛艙,中後部則是可以搭載需要空軍輸送的人員和物資。
在“黑蛇號”機艙後端,緊緊捆着四個長方形的密封木條箱子,外邊蒙着厚重的防雨布,兩個分為一組,鎖定得很是穩固,在剛剛那一番劇烈颠簸和撞擊的過程中,也沒有絲毫松動散落的跡象,但箱體上除了一些數字編號之外,再也沒有其它任何标識。
玉飛燕先讓阿脆拿着探照燈,在機艙內協助照明,又命俄國人白熊用鴨嘴槊,撬開木條貨箱的蓋子。正待動手,卻隐約聽到有個人機艙內黑暗的角落裏說着什麽。司馬灰聽那聲音雖然微弱,卻近在身後咫尺。運輸機駕駛艙內的無線電已經徹底損壞了,不可能再接受到任何通訊信號。那貨箱裏的情況雖然暫時看不見,但一律封裝嚴密,就算真有活人藏在裏邊,到現在也早該憋死。而且聽那聲音來源的方位,應該是來自羅大海等人所在的機艙中部,現在探險隊總共就剩下這幾個幸存者。除了那半啞的俄國人白熊之外,其餘幾人說話都是什麽聲音,司馬灰自然一清二楚,但是剛才傳出的聲音格外古怪,顯然另有其人。司馬灰惕然警覺:“這架蚊式運輸機裏還有其他的人!”可當他支起耳朵來再聽的時候,卻已聽不到什麽了。
司馬灰還道是由于自己精神緊張,從而産生了某種錯覺,就轉過頭去問距離最近的玉飛燕:“你剛才聽到什麽沒有?”
玉飛燕也察覺到了異常,她多曾與歐美客戶打過交道,能聽出剛才說話之人,帶有明顯的英國口音,對司馬灰道:“似乎有個英國人,他說這機艙內裝載的貨物……很危險。”
深淵般的地下洞窟裏本就幽暗漆黑,狹窄漏雨的機艙裏僅有一只探照燈,衆人離得雖近,卻就連對方的面容和身影都看不清楚。可正因為空間局促,而且相距極近,所以活人身上的存在氣息,還是能夠彼此感覺得到。司馬灰可以确定,包括自己在內,機艙裏僅有六個人,怎麽可能會突然多出來一個人來?除非玉飛燕所指的英國人……是英國皇家空軍駕駛員的“亡靈”。
Advertisement
第九話 聲音
司馬灰忽然聽見身旁有人說話,可機艙裏卻分明沒有其餘的活人了。這架黑蛇號運輸機,艙內前後相通,雖是漆黑一團,但提着探照燈,就能從這頭直接照到那頭。總共才巴掌大小的地方,又哪裏藏得住人。莫非除了探險隊的六個幸存者之外,在這架失蹤了幾十年的特種運輸機裏,還躲藏着一個英國駕駛員的亡靈?
那近似警告般的訊息,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不僅是司馬灰和玉飛燕聽到了,處在機艙中間的俄國人白熊也聽得真真切切。他随探險隊深入“野人山”腹地,無非是為了大筆酬金,不過事先完全沒有料到,會在山裏遇到這麽多難以想象的複雜情況,而且越陷越深,等他想要甩手不幹的時候,發現已經走不脫了,只好跟着其餘幾個幸存者繼續同行。
“蚊式特種運輸機”墜入裂谷底部後,白熊雖然沒受什麽重傷,但也被颠得不輕,腦子裏已經“不分南北、難辨東西”了,感覺身體雖然着陸了,可五髒六腑還懸在天上沒落回原位。他沒有任何信仰,心性冷酷殘忍,向來從無畏懼,先前在運輸機墜落的過程中,機艙裏完全是一片漆黑,外邊更是昏昏默默,杳杳冥冥。白熊坐在帆布墊子的座位中,身上扣着安全鎖,手中死死拉着安全繩,在劇烈的颠簸搖晃中,身體也被慣性甩來甩去。他曾不止一次地搭乘過各種飛機,甚至在遭受地面防空炮火猛烈射擊,都不曾有過驚慌失措的情形,因為他知道遇上這種事,怕也沒用,只有聽天由命而已。
但現在就在這個陰森狹窄的運輸機艙內,他隐約聽到有一個英國人說話的動靜,這件事情完全超出了白熊的常識,他以前做雇傭兵的時候,也和一些英國人接觸過,濃重的英國口音自然不會聽錯。可是眼下黑蛇號裏現在根本就沒有英國人,駕駛艙的通訊裝置也分明是損壞的,為什麽會有英國人的低語聲?另外這架運輸機已經失蹤了二十幾年,為何直到今時今日,還保養得依舊如新?又為什麽在進入野人山巨型裂谷之前,會看到它黑沉沉的機影在低空掠過?
這一切難以解釋的現象綜合起來,只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架隸屬于英國空軍的蚊式特種運輸機在“鬧鬼”,而且機艙裏躲藏着一個皇家空軍駕駛員的亡靈,所以才會聽到飛行員亡靈的聲音。
白熊雖然沒能聽清楚聲音的全部內容,但還是有幾個斷斷續續的詞句鑽進了耳中,那個英國空軍駕駛員亡靈似乎是在警告探險隊:“運輸機艙內裝載的貨物——極度危險!”白熊從不信任任何人,但他對自己的耳朵深信不疑,打着手勢告訴玉飛燕:“這架運輸機實在是太不正常了,在沒有調查清楚全部情況之前,最好不要随便觸碰任何東西,否則很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玉飛燕一直擔心野人山巨型裂谷,會在熱帶風團的襲擊下繼續坍塌,倘若這金字塔形的洞窟完全崩毀下來,人人都得被活埋在地底,眼下首先要做的,就是盡快取了機艙內的“貨物”,然後立即尋找出口,待到“浮屠”勢頭減弱,就全夥逃出野人山。
可偏是這個節骨眼上出了意外,在運輸機墜入裂谷底部之前,她根本就沒來得及仔細察看艙內的情形,但此刻早用探照燈把前後左右都照遍了,機艙裏哪裏有什麽英國人?據她掌握的英軍檔案資料記載,這架黑蛇號蚊式特種運輸機在緬甸執行任務時,失蹤在了野人山裂谷的重重迷霧的最深處,當時飛機上包括駕駛員在內,共三名機組人員。難道他們的亡靈仍然徘徊在這裏?不肯讓別人觸碰機艙內的“貨物”?
衆人正覺這件事好生蹊跷,卻見腦袋上纏滿繃帶的Karaweik,握着一個黑色物體遞到司馬灰面前。
司馬灰奇道:“這是什麽?”Karaweik顯得慌裏慌張,他比劃着說了半天,好在有阿脆幫忙解釋,衆人才算明白。原來Karaweik躲進機艙後,蚊式特種運輸機就立刻開始高速下墜。他忽然覺得有個東西迎面撞在身上,在驚慌之餘,也沒看清是什麽,順手抓住。當時不知按到了什麽,那東西裏邊就突然有人說話,将Karaweik吓了一跳。随後運輸機碰到了裂谷中盤旋的氣流,機身颠簸搖晃之際,他頭部被撞了個口子,就此失去了知覺。醒來發現後那東西居然還在自己手裏握着。按了一下又有聲音發出,Karaweik大覺希奇,按照緬共游擊隊裏的不成文的規矩,在戰場上,任何無主之物,以及死人身上的東西,誰撿找就算是誰的,這裏沒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之說,根本不存在“一切繳獲要歸公”的概念,于是他立刻裝進了自己的兜裏想要留下。等看到其餘五人都不說話了,Karaweik才把這東西拿出來給司馬灰看,想讓司馬灰告訴他如何使用。
司馬灰等人一看Karaweik撿到的東西,原來是個類似采訪機的手持式小型錄音機,側面還插有線型麥克風,這才知道在機艙內聽到有英國人說話的聲音,都是從中而來。司馬灰對緬甸人滾刀肉般的性子真是無可奈何,但腦中緊繃着的那根弦總算松了一扣。羅大海擡手彈了Karaweik一個腦锛兒:“你小子差一點就把我們的魂都吓掉了。”Karaweik根本不明白是怎麽回子事,滿臉都是茫然。
玉飛燕見只是虛驚一場,但是這部錄音機中的磁帶裏,似乎提到了有關“貨箱”的信息,她心中正有許多難解的疑惑,急着想要從中找到些答案,便決定先從頭到尾聽上一遍,然後再根據情況取出機艙裏的東西,于是勸道:“反正差一點和差一百點也沒區別,你們別責備這個小兄弟了,他能懂得什麽?”她當即拿過錄音機倒帶播放,經過仔細辨聽,發現這盤磁帶中記錄的聲信息,果然是一個英國人所留。除了司馬灰和羅大海之外,其餘幾人都懂得英語,可這二人又不肯在旁瞪眼聽天書,玉飛燕無奈,只好聽得一段,便給他們譯出一段。
想不到接下來聽到的事情,卻又讓衆人覺得腦子裏邊“炸了廟”——這盤磁帶裏記錄的內容,遠比在地底遇到英國空軍駕駛員的亡靈更為可怕。
錄音是由一位英國探洞專家威爾森,通過實時自述所作的記錄,開始于運輸機從基地起飛的那一刻,并聲稱如果有人發現這盤磁帶,就說明他已經遇難了。威爾森在飛行途中,簡短回顧了自己的經歷,自稱是加入了一支經驗豐富的精銳小分隊,這支團隊裏不僅有最優秀的飛行員、有研究宗教歷史和超自然現象的專家,也有空軍特勤組的退役軍人,他們沒有政府背景,只為了金錢工作。這次受雇于一位從不露面的客戶,目标是尋找失蹤于野人山巨型裂谷中的“蚊式特種運輸機”,據說運輸機裏裝有英國殖民者從緬甸掠奪的稀世珍寶,不過機艙具體有什麽貨物都是絕對機密,除了領隊之外,其餘成員無從知曉。
經過多次的反複探索和空中偵察,初步探明了裂谷內部的地形結構,這是一個剖面呈金字塔型的巨大洞窟,縱深極廣,橫面顯得相對狹窄。根據那架失蹤的蚊式運輸機駕駛員無線電通訊,估計它是降落在了南側。
探險隊同時也發現,不論是地上還是地下,陸地還是水域,都沒有絕對安全的途徑可以進山,除了從地底湧出的濃霧,野人山裏還存在着大量古代遺跡,不過大多遭到嚴重損毀,無法判斷考證它們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淵源,似乎古代人想要掩蓋某種秘密,并且設下了重重陷阱。而裝載着緬甸古代珍寶的蚊式特種運輸機,又偏偏墜落在了野人山,這一切僅僅是巧合嗎?威爾森認為也許只是自己多慮了而已,但是對邏輯研究的越深,就越是應該珍惜巧合。
不幸的是,此前進山的數支探險隊全都下落不明,幾乎沒有任何幸存者活着回來,對于裝備精良、經驗豐富、受過高度訓練、并且武裝到了牙齒的職業冒險家而言,野人山外圍複雜的地形,以及各種各樣的毒蟲巨蟒,都不是絕對的阻礙。真正的威脅來自于山裏終年不散的迷霧,茫茫霧氣遮蔽了裂谷周圍的原始叢林,使外人難以透視其中的秘密。
威爾森所在的英國探險隊,想出了一個近乎瘋狂的計劃,他們認為當年皇家空軍那架特種運輸機,之所以能降落在裂谷深處的迷霧中,得益于兩點。一是“蚊式”的特殊材料結構;二是裂谷內特殊地形所産生的氣流作用,但假若換作別的飛機,肯定不是過輕就是過重,都及不得“蚊式”。另外氣象條件可能也是決定因素之一,黑蛇號運輸機失蹤的那一天,同樣有熱帶風暴形成的飓風北移,使得野人山裂谷的地形輪廓,大部分從濃霧中暴露了出來。
如今想要進入裂谷深處,只有等待熱帶風團再次到來,并且還要使用同樣型號的“蚊式”飛機,才有希望達到目的。野人山深處有雷區、濃霧、毒蟲,以及各種防不勝防的邪術,都令西方人難以理解,所以他們計劃搭乘同樣的蚊式飛機,趁天氣變化之際,冒險進入裂谷的最底部,得手後再設法乘熱氣球離開。直至六十年代晚期,在一些相對落後地區仍然還可以見到蚊式的身影,他們經過一番周折,終于在東南亞某地,找來了一架與黑蛇號相同的蚊式改型特種運輸機。
野人山附近存在着古老的蟒蛇圖騰;墜入濃霧的運輸機代號是黑蛇,裂谷的走勢也蜿蜒如蛇;甚至就連美軍修築的幽靈公路,都形如長蛇。英國探險家猜測,也許“蛇”是連接野人山全部秘密一把鑰匙,于是将找來的“蚊式特種運輸機”加以重新改裝和翻修,使其從內到外,包括塗裝,都與當年失蹤的運輸機幾乎完全一樣,命名為“黑蛇II號”,期望它能為探險隊帶來好運。
英國探險隊在緬僚交界處的非軍控地帶,買通了被地方武裝力量控制的一個隐蔽機場,在熱帶風團“浮屠”入侵之際,搭乘“黑蛇II號”前往野人山。這個計劃非常之危險,天時地利人和,膽量技術勇氣,任何一個微小因素都可能影響最終的命運,無常的變化往往會帶來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可是面對驚人的回報,以及某種莫名其妙的使命感,使英國探險隊在投機心理的驅使下,仍是決定知難而進。威爾森坦言:“這次任務的危險性非常大,很可能有去無回,但願我們這麽做是值得的。”
“黑蛇II號”特種運輸機起飛後,在山區上空盤旋了很久,不料天氣變得越來越惡劣,遠處開始有雷暴出現,裂谷附近的濃霧并沒有降低到預想程度,完全不具備事先計劃中的條件,駕駛員只好提議放棄這此行動,但就在即将從低空駛過裂谷之前的那一刻,忽然從一片凝聚不散的雲霧中,出現了另一架幽靈鬼影般的蚊式特種運輸機。
威爾森說,那正是早已失蹤了幾十年的皇家空軍運輸機,它沖着我們無聲無息地直飛過來,等駕駛員發現到它,并想要轉向回避的時候,卻為時已晚。我們的“黑蛇II號”與霧中出現的飛機撞個正着,可是突然在空中發生的撞擊,并沒有使“黑蛇II號”當場爆炸,就如同撞上了一片看得見摸不着的濃霧,對面那蚊式架運輸機仿佛是根本不存在的幻覺。但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在與幽靈運輸機接觸的一瞬間,“黑蛇II號”雙引擎發動機同時停轉,各種設備全部失靈,機艙內頓時變得漆黑一團,在失控狀态下直接墜入了裂谷。
多虧了上帝保佑,“黑蛇II號”幸免機毀人亡之災,被堅韌的古藤纏在了半空,等機上乘員陸續從昏迷中清醒過來之後,發現機艙外濃霧障眼,看不清置身何方,為了能在濃霧中維持一定距離的視界,英國探險隊事先準備了幾盞高強光探照射燈,它可以最大限度穿透霧中的雜質,于是衆人打開艙門,用多頭強光射燈照視“墜落點”附近的地形。此時探險隊的首領再次叮囑衆人,如果找到了那架失蹤的蚊式運輸機,在沒有得到他的允許之前,誰都不準打開貨箱,因為機艙裏面裝載的“貨物”極度危險。
不過這支英國探險隊的厄運才剛剛開始,運輸機上的探照燈強光,竟然從濃霧深處引出了一個十分巨大的物體,威爾森用驚恐的聲音将那個東西形容為“生命體”,它吞噬了整架運輸機,随後在一陣慌亂的慘呼和刺耳的噪音中,磁帶記錄戛然而止。
(第三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