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章
陸渺抱着書包回到班級。
班裏熱熱鬧鬧的,體委按着一張表格站在靠前的桌子旁,喊道:“班上所有人都得報名,一人一個項目,大家都主動點,多來幾個人報八百一千!”
好些人圍着體育委員,一圈一圈的,熱熱鬧鬧商量報什麽。
“大家快點想想,早點來找我報名,明天早上我得把報名表交上去。”
“八百一千接力必須有人報!大家都積極點,要不一會兒抓阄!”
立定跳遠、鉛球、跳高,都算是比較輕松的項目,不愛運動的人首選是這幾項。
體委抓着賈鵬飛,“飛哥,運動會給你報個一千米!”
剛進教室的賈鵬飛有點疑惑。
魏長青過來說:“給我也報個一千米。”
“好嘞!”
“男生還誰報長跑!都積極點積極點!”
一個女生說:“給我報個鉛球。”
體委笑着問:“再來個五百米?”
另一個女生來看報名表,說:“我看看都什麽項目。”
“你報個八百米怎麽樣?”
陸渺過去報名,她說:“我報立定跳遠。”
體委說:“再來個八百米?”
“好。”
“大家都來報名,班主任說運動會之後就是十月一了!”
高中的運動是純運動會,運動會開幕式那天正好是晴天,各班級學生列隊站在主席臺下,各班班旗迎風飄揚,跑道周圍插着小彩旗,最先是校長講話,然後是頒獎儀式。
當主席臺上的主持人舉着話筒念到三好學生名單的時候,陸渺和其他領獎人一起列隊走上主席臺,從主席臺左側的看臺後的樓梯走上來,沿着圍欄,從後到前,從左側走到中間。
大家穿着校服,按照班級列隊行走。
校長給大家頒發獎狀。
臺下響起一片掌聲,陸渺的目光越過在秋風中獵獵作響的班旗,還有臺下的攝像機,視線落在學生隊列中。在這些掌聲中,也有屬于她的,真誠的祝福的掌聲,來自于她的同學、朋友、陌生人。
真心祝福她的眼睛是會發亮的,她想起了宋嘉年那天恭喜她的眼神,亮晶晶的,像是星星。
想到這裏,她胸前展開黃色獎狀,心裏受到鼓舞心裏雀躍,臉上也露出了帶着腼腆含蓄的笑容。
二十二班,宋嘉年在隊列裏靠近尾端的位置,大家按照身高由低到高排列,矮的在前高的在後,宋嘉年算是高個子。
臺下隊列比較緊,每兩人相隔半步,他仗着身高,又加上主席臺高,一擡頭就能看到陸渺。
這次優秀學生評出八個人,陸渺在靠左的位置,她身邊一個是戴眼鏡的瘦高竹竿男生,看着斯斯文文,另一個是比她稍微矮一點,戴着發箍的圓臉女生。
大家都穿着藍白色秋季校服,胸前舉着黃色獎狀,臉上帶着笑意。
他一邊認真鼓掌,一邊看陸渺,她笑起來,有些不好意思,又有點快樂,有點幸福。
臺上的陸渺在發光,他為她高興,又有種盼望,希望能離她近一些。
頒獎儀式結束的很快,沒有才藝表演,直接是各種運動比賽安排。
主席臺上,廣播聲聲,裏頭傳出各種對運動員的鼓勵飄蕩在整個場地上下。
準備上賽場的同學們排隊在檢錄處檢錄。
體育老師充當發令員,嘴裏銜着口哨,一聲哨響,紅色跑道上準備好的學生狂奔起來。
臺上每個班級為各自班級的運動員或者是自己的朋友加油喝彩!
輪到陸渺的時候,她別着號碼,平平無奇地在一聲哨響跳入沙地。
“兩米一!下一個!”
去年她報的也是立定跳遠,對這個過程很熟悉,她們班級班主任的原則就是重在參與,量力而行,總是少幾分沖勁兒。
結束後回到看臺落座。
歡呼和加油陣陣傳來,像是海邊潮起潮落。
廣播裏略帶電子雜音的女聲大聲念到:下面是男子一千米……
在幾個陌生的名字中,陸渺聽到了宋嘉年的名字,走到看臺欄杆處,宋嘉年從磚紅色塑膠跑道上遠遠跑來的時候,在各種各樣的歡呼聲中,陸渺也喊:“加油!”
宋嘉年跑在最前面,他今天穿了一件白色T恤,他望過來,烏發汗濕,額頭汗水晶瑩,一雙眼睛帶着笑意看過來,看過來的時候嘴角也帶着笑意,陸渺發現他跑得更快了,目光追着他的背影,心髒砰砰砰,明明在看臺上休息觀看,她卻覺得感覺到了運動帶來的多巴胺。
作為第一個沖過終點的人,宋嘉年得了第一。
終點處的體育老師提醒陸續停下的學生:“不要立刻蹲下和坐下,慢慢走動,活動一下,慢點喝水。”
宋嘉年喝了一口同學遞過來得水,汗水浸濕額發,順着額頭流下來,仔細看,手臂上的肌肉都有一層汗。
烈日炎炎,幾個一起跑到終點的男生被人扶着攙着胸口上下起伏,他們恨不得直接躺下。
和這些人比起來,宋嘉年的狀态好的出奇,他站的筆直,仰頭喝了一口同學遞過來得水,喉結滾動,汗水浸濕額發,順着額頭流下來,仔細看,手臂上的肌肉都有一層汗,但看他的眼睛一點也不累。
終點等他的男同學被太陽曬得眼睛都要睜不開了,他看着宋嘉年一臉敬佩,說道:“年哥,這個一千米讓你來跑一點都沒錯,我看你還能再跑三千米。”
宋嘉年回想着剛剛看到的陸渺,嘴角的笑意落不下去,那會兒一同比賽的運動員只想着到了終點就好了,他卻希望終點更遠一些,跑道更長一些。
他對那個同學笑了笑,并沒有說什麽,同學看着宋嘉年,忽然感到對方今天有些不一樣,大多數時候他像一面寒潭,微波不起,靜水流深,現在卻有些活潑,看上去充滿朝氣,意氣風發。
運動會終于結束了,各班将自己運動會所在的區域衛生打掃幹淨,陸渺将獎狀收到櫃子最底層,那裏還壓着兩個,到高中之後她第一年得到的是學學習标兵,她學習沒有別人快,一班的學生大多是原本學校裏學習數一數二的優秀學生,大家各有各的優秀,當年她總體成績算是中等偏上,只是看起來認真努力,穩定進步,當時得了學習标兵她也很高興,很意外,那時候自己确實不算出色。
高二那年是學習進步獎,那時候自己已經在班級裏和幾位同學争第一了,大家都說她進步很快。
只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她還不是學校成績最好的。
但也還算好吧……
沈绫的手指從三本獎狀上劃過。
各班獎狀貼在牆壁上,課程按照課程表來,作業回來了。
學校恢複秩序。
上午,二十二班課間,宋嘉年坐在最後一排,低着頭,翻看桌上數學書,他一頁一頁的翻看,假如別人這樣翻看應該是翻找什麽知識點或是标志,他的書頁都是幹幹淨淨的,既沒有亂塗亂畫也沒有做過标記,和新的一樣,宋嘉年沒有用書本打發時間的習慣。
在同學眼裏,宋嘉年有點奇怪,本想找他聊天的同學和人說:“宋嘉年是不是開始學習了?”
每個班級都有認真學習的學生,但從前,宋嘉年從不在此列。
上課的時候,他有時候聽有時候不聽,試卷也是随心,有時候寫兩筆,大部分都是大片大片的空白。
“你才注意到,宋嘉年現在每天早起。”這位同學說這句話的時候略有敬佩。
對一些人來說,不管是早起還是學習,都是頭等難事。
但宋嘉年從前熬夜不困難,早起也不難,拿起書本,大家看不懂他的學習效率,但至少兩眼看書不眩暈。
光着幾點,就值得羨慕了。
當然,因為這些而被人羨慕,完全不會讓人有成就感。
慢慢的,只在幾天時間裏,大家發現宋嘉年變了。
他會認真聽老師講課,即使身邊人睡覺、閑聊、打游戲,他也像是好不注意一樣認真聽各科老師講課,課桌上不再是應付老師的一本教材或是練習冊,教材也好、練習冊也好、試卷也好,該拿什麽他就會拿什麽,偶爾低頭在書本上記下兩句話。下了課,他會整備下節課用的東西,還會翻看書本,趁時間做老師布置的作業。籃球場、天臺、網吧,宋嘉年很少再玩了,球場去的不多,天臺和網吧他則是完全不去了。
就像是秋天驟然降臨,宋嘉年也在一瞬間就變了。
“啊,高三了。”有同學這樣感嘆,都該努力了。
一下子,宋嘉年的忽然的轉變和努力都合理了。
老師說,什麽時候開始努力都不晚,只怕從來不努力。
一大早的,高三主動早起學習的人變多了,不管是陸渺還是宋嘉年,在其中都不突兀。
同一個校園總是很小。
宋嘉年在陸渺不遠不近的地方背書,這幾天一直都是這樣。
清晨寒露凝結,呼入胸腔的空氣微涼清爽,宋嘉年問陸渺:“十月一放假你有什麽安排?”
“我去圖書館自習室。”陸渺抱着英語書和複讀機說,耳機線垂落,被宋嘉年撿起來。
“可以一起學習嗎?”
“當然可以。”
宋嘉年笑了笑,“交換個聯系方式可以嗎?方便到時候聯系。”
他拿着筆,在書後的空白頁寫下一串數字,撕下來遞給她,“這是我的手機號。”
他會帶手機,陸渺毫不意外。
“我給你念?”陸渺問,宋嘉年點頭,陸渺念了一串數字,他寫在剩下的半張紙上。
“這是我的手機號。”
寫完最後一個數字,宋嘉年忽然有種感覺,像握住了一條繩索,通過這串數字,他能和陸渺聯系起來,他有了一點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