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0、
皇帝微服出巡的車隊剛近了京城,就有一隊守在附近的騎兵飛速靠近,緊緊護衛在側,直至駛入紫禁城中。
随着禦駕的回返一齊爆出的還有西海沿子再戰大捷的消息。
自從得知朝廷有神佛庇佑不費一兵一卒打了個翻身仗,全國上下可謂士林盛贊百姓同歡,打滿人坐擁這萬裏江山以來,還是第一次迎來了如此大好局面。
歌功頌德的奏折如同雪片般灑向乾清宮,頃刻之間淹沒了南書房的禦案。
龍顏大悅的康熙帝趁着新年盛宴,大肆封賞了皇太子以下的成年皇子。
尤其是這次搭了茜香大捷便宜的四、五、十三幾位阿哥,更是破格加封為和碩雍親王、和碩恒親王以及怡郡王。
諸位皇子接了旨意不管心裏如何面上都是喜氣洋洋地互相談笑着,只有在一旁看着的皇太子胤礽手足冰涼愈發絕望。
年幼的弟弟們在不知不覺中成長如斯,連辦差時間最短的十三都封了郡王,這大清的天下,還有這儲君寶座,自己還能坐得住嗎?
胤礽震驚于冷酷的現實,不自覺地将目光投向了遠處的坐席,卻發現再也找不到曾經那個可以指點他的母族至親。
茫然無措的皇太子呆坐在席位上,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之中。
他當了三十多年太子,離高高在上的皇位只有一步之遙,難道要從此俯仰由人、茍活于昔日卑辭者的腳下?
胤礽的目光一一從諸位兄弟的面容上略過,頭腦中不時閃現出自己屈節下拜叩首稱臣的畫面,只覺得心都要炸裂了。
他狠狠灌下一碗酒,眼中迸射出決絕的目光。
一號角吹滅了茜香國的宋辭并不知道紫禁城內的風起雲湧,她正在海外忙着搜刮地皮。
将皇帝一行人送回京城後,宋辭順道去周圍的鄰居那溜達一圈,尤其重點關照了腳盆和棒子,讓他們提前感受了巨型地龍翻身的美妙滋味。
随後又去了據說淌滿了香料和寶石,遍地都是黃金和食鹽的身毒以及緬甸,見識了一把叢林野人生活實錄。
Advertisement
雖然這些國家的黃金玉石都沒有魔法世界的純粹,可宋辭既然來了就不會空手回去。
她取出從未使用過的士兵背囊,召喚出千人縱隊将地表清理了一遍,把所有能夠帶走的珍貴金屬玉石和香料全部打包,甚至連糧倉和食鹽也沒拉下。
享受同樣待遇的還有海上馬車夫集團和永遠生活在陽光下的卷毛人。
上帝只是打了個盹的功夫,他們替別人好心保管的財物就随着水蒸氣揮發了,随之不見的還有精心研制的火器和最好的戰船艦隊。
這種堪比清道夫的行為雖然不足以讓這些國家的經濟萎靡,但也可以适當阻止他們對外擴張的步伐。
其間宋辭還專門搜尋了一些戰艦的設計圖和草稿,只等着找機會借林如海的手獻出去,算是為封氏和幾個弟弟留道護身符。
她雖然有百歲壽命,卻不可能永遠停留在紅樓世界,只能提前幫這些親人鋪好後路。
天無二日,何況皇帝上面還多了個神仙。
宋辭怕時間久了多生變故,更怕再來幾次茜香國那樣的巧勝,會讓這頭尚未長成的巨龍移了性情。
所以她寧願只在一旁悄悄看着,暗地裏替它掃清障礙,等待它真正破繭而出的那一天。
收獲頗豐的宋辭一路繞着中土地界循序前行,每逢遇到受災逃難的百姓,都會派出兵士留下些食鹽和糧食,實在缺醫少藥的也會留點碎銀子讓他們看病。
她做這些也不是為了名聲,所以一直躲在幕後沒有露面,只防着那些見財起意之人使壞。
就這樣走走停停過了半年,竟然又重新回到了金陵城。
仿佛冥冥中自有注定,宋辭随着行人緩緩來到了當初薛蟠縱奴打死馮淵的巷子口,才稍一站住腳,就聽見身後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傳來了一道震耳發聩的歌聲。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一個穿着破爛的瘋癫道人踮着腳晃蕩過來,口中絮絮叨叨地嘀咕着,“你既然聽了我的歌,何時才肯了啊?了了,了了,該了了。”
他一面說着一面擦身而過,漸漸走遠,最後徹底不見。
宋辭看着跛足道人迎風飛舞的花白亂發,冷冷一笑。
她是不怕僧道搞怪的。請佛容易送佛難,現在想了了,當初一個勁兒挑唆別人抛妻棄女出家的時候怎麽不說?且等着去吧。
半年多沒回京城,這裏好像又熱鬧了許多。
也不知是天\朝上國本身吸引人,還是先前茜香一戰打出了名聲,宋辭在去林家的路上,看見了不少紅眉毛綠眼睛的番邦之人。
這些人大多站在街邊,嘴裏叽裏咕嚕地說些外國話,只靠徒手和人比劃着交易商品。
宋辭稍一打量,見他們賣的只是普通香料和西洋布,便失了興趣,徑直驅趕着馬車越過去。
因為車裏還載着一頭大白獅子,宋辭也不敢像往常那樣将馬車停在門口留給下人料理,只能自己趕進了後門。
先前出去野了半年才歸家,把一直撈不着吃魔法世界美食的銀角大王氣得夠嗆,不管她去哪都死盯着不放,任你磨破了嘴皮子也不松口。
逼得宋辭沒辦法,只能帶着它一起出門。
院子裏的小厮丫鬟見許久沒來的甄姑娘突然帶着一頭巨大的白色野獸上門,全都吓得直哆嗦。
宋辭也沒耐心去一個個安慰他們,領着銀角大王一路沖進了封氏的院子,把正哄兒子吃果子的便宜娘吓了一跳。
待看清是女兒來了,封氏的眼睛立刻就紅了一圈,哽咽着說道:“你這孩子也太不省心了,出門都不跟家裏說一聲。要不是你弟弟想你,我還不知道你離了莊子上外面去了。”
宋辭最怕她的眼淚攻勢,只得誠懇地道了歉,又拿出特意給弟弟們準備的禮物。
剛要喊三個小子,一轉身才發現人家不知道什麽時候跑到銀角大王身邊去了,還背着手似模似樣地研究着什麽。
“馬,大白馬!”圍着藍色兜兜的小子指着銀角大王叫道。
“什麽白馬,這是鲲鵬!大的不得了那樣!”又有一個圍着紅色兜兜的小子反駁道。
“它又沒有翅膀,怎麽是鲲鵬呢?”
三人中看着最機靈的一個小子眼珠子一轉,“讓我騎上去試試不就知道了?”
這小子說完就拽着銀角大王的毛發往上爬,把可憐的大白獅疼得嗷嗷直叫,好在它知道這是主人家的孩子,也不敢反抗,只能順勢趴在地上。
得逞的壞小子咧嘴直樂,“媽,你看我騎大狗威風不?”
封氏笑得不行,連忙上去把兒子抱下來,“這是銀角大王,是你姐姐養的愛寵,不是什麽狗啊馬的,人家是百獸之王,比老虎還厲害呢!”
小子乖乖趴在封氏懷裏問道:“比老虎還厲害的是什麽?”
“獅子,銀角大王可是難得一見的白獅,百年都難出一頭呢!”
封氏将兒子輪番抱回炕上,“這幾個小子越發皮了,一時不防都不知道要跑到哪去瞎鬧。你義父說了,等他們滿了三歲生日就開蒙,也免得精力無處消耗。”
“誼哥兒他們才多大,跑都不穩當,竟然就要讀書?”
宋辭捋着銀角大王脖頸上的毛發,驚訝地問道。
在弟弟們周歲的時候,林如海分別給他們取了誼、謹、誠三個字做名,如今家裏下人都誼哥兒、謹哥兒、誠哥兒的喊着,不像原先只能含混叫個爺。
“我也這麽勸的,不過老爺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怕耽誤了孩子,所以急着給他們開蒙。”
封氏想到林如海的年紀,暗自嘆了口氣。
她明白女兒的心思,是怕老爺将來有變,所以不肯替他延壽,可家裏只靠一個婦道人家又能頂什麽用。
“義母不用擔心,憑義父的身體,長命百歲難些,守着弟弟們娶妻生子卻是容易的。”
宋辭切開一個芒果,将果肉放進炕桌上的小碗裏給弟弟吃,“況且我這次出去還帶了東西給義父,有了它們,起碼能保住林家百年傳承。”
封氏聞言一喜,“這就夠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再遠的也顧不得了,就随他們自己掙吧。”
宋辭本來想在晚飯時親手将東西交給林如海,順便商議安置那些外國戰艦的事情,沒成想等到掌燈時分人也沒回來。
封氏扶着門,焦急地向外張望,“往常這個時候老爺早回了,即便要出去見客也會打發人說一聲的。”
“許是有公事耽誤了?”
宋辭拿出搜刮來的寶石給弟弟們彈着玩,“總不至于一夜都不回吧,最多我陪着你和弟弟住一晚就是了。”
封氏勉強笑笑,“我已經使人去找了,咱們先吃飯,不等他。”
吃到一半,外面急慌慌地跑進來一個小厮,語無倫次地說道:“大街上沸反盈天,到處全是官兵,都嚷嚷着太子反了,正要打進宮裏去呢!”
“什麽?!”
封氏一驚,打翻了手裏的碗碟,跌坐在椅子上,“你們老爺呢?”
小厮白着臉回道:“各處衙門都戒了嚴,連幾個緊要路口都有重兵把守,小的實在找不到老爺,這才回來報信!”
“義母先別急,待會我出門看看,有義父的消息一定想辦法帶他回來。”
宋辭恐有賊兵趁亂挾持重臣家屬,囑咐銀角大王寸步不離守着封氏母子,又召喚出一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将林府內外兩院全都看守起來,不許半個人出入。
她披上鬥篷乘着飛艇懸在半空中一路朝着皇宮方向駛去,見到不少小股藩兵在城內厮殺搶掠,另有大部分主力已經和清軍戰在一起,想要沖撞宮闱。
神武門內早有大批禁衛軍嚴陣以待守在那裏,只等着破城之後與賊軍決一死戰。
宋辭遠遠望去,見到好幾個眼熟的皇子阿哥身着盔甲指揮着戰局,被人簇擁在最中間一位的就是雍親王胤禛。
略等了片刻,眼見豐臺大營的精銳大軍即将沖進城門,戰局再無反複的可能,她才繞到千步廊之外的禮部衙門轉了一圈。
只稍稍低頭一看,就瞅見院子裏不少發須皆白的老大人或是聚在一起竊竊私語,或是獨自一人慌慌張張地來回踱步。
林如海亦在長廊裏走來走去,一副焦急的樣子。
宋辭想到封氏對林如海的挂念,悄悄落到地上,緊貼着在他耳邊說了家中無礙,另塞進一把從番邦得來的安妮女王手\槍到他懷裏,留作防身之用。
林如海不妨聽見有人說話先是發愣,随即胸口一沉,等探出懷裏的物件時又是一喜,裝作沒事人似的繼續像原先那樣在廊內轉悠。
解決了封氏的念想,宋辭轉頭朝榮國府駛去。
她本是出于好意,怕有亂兵沖進賈家傷人,誰知卻無意間撞破了太子起兵造反的內情。
作者有話要說:
宋辭:壞了事的義忠親王即将上場,大家鼓掌歡迎啊!
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