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制衣
通文一張貼出來,很快就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要說大興哪裏商人最多,自然是京城。
京城率先作為新律試點,總調度使還是大家印象都不怎麽好的寧樂王,朝堂一下就炸開了鍋,連三皇子的事都被蓋下去了。
誰來負責新律的施行,衆大員暗下争了好久,誰知他們還沒争出結果來,總調度使就被寧樂王,不聲不響地跳出來奪走了。
大員們意氣難平,統一了戰線,一群一群的進宮求見皇上。誰知每一波人都是等了幾個時辰,都沒見到皇上面。
這些李晃是不知道的,她這會兒坐着馬車到了清風樓。
掌櫃見她進來,連忙上前見禮,“草民見過王爺。王爺,四個當家的已經到了,正在雅廳侯着王爺。”全福中午的時候就派了人過來定了雅間。
李晃點點頭,示意掌櫃帶路,跟在後面上了樓。
雅廳裏,幾個布商巨頭正說着話,大家都弄不清寧樂王請他們過來的目的。這會聽到敲門聲,幾人連忙站了起來,一人過來開了門。
就見一個身穿墨青色襕衫的清秀青年站在門外,面上帶着笑意。幾個當家對視一眼,這人是誰?
李晃對掌櫃說道:“麻煩掌櫃了,你忙去吧。”
掌櫃又行了一禮,告退了。
幾個當家的心下有些驚訝,這年輕人不會就是寧樂王吧?
李晃走進雅間,對着幾個當家拱手說道:“多謝幾位當家肯給本王面子,本王在此謝過。”
幾位當家都是人精了,壓下心下的驚訝,齊齊對晃行禮,“草民參見王爺。”
李晃笑了笑,“幾位不必多禮。本王今天有事想與各位商議。請坐請坐。”
幾人連忙伸手請李晃先坐,“王爺請。”
李晃也不推辭,坐上了上首。幾位當家也坐下了。
“本王以前也沒跟你們打過交道,不若大家先介紹介紹自己?”李晃笑道。
幾位當家的又依次站起來,自報了家門。幾個當家都不年輕了,看模樣都已近知天命之年。
何當家為李晃倒了一杯茶,奉到李晃面前的桌上。
李晃喝了一口茶,“本王想跟各位談筆生意。”
幾人面上有些訝色,不知這寧樂王是想談什麽生意,将他們四個都請了過來。一山不容二虎,幾家都做的布料生意,私底下見面大家都客客氣氣,生意場上見面卻是沒什麽好話說的。
李晃繼續說道:“是這樣,北疆的将士們,缺少入冬的棉袍。本王奉皇命,趕制棉袍給将士們送去,這才找到幾位。但需要的布料棉花數目巨大,所以需要幾家合作。當然如果哪家有信心供應全部,自然更好。”
幾個當家聽得眼睛放光。往年的将士軍服都由江寧織造府負責,能供貨的都是極有門路的布商,哪裏輪得到他們。軍需一般用量極大,也就意味着利潤極高。沒有猶豫,幾人齊齊點頭,“承蒙王爺看得起,是草民們的榮幸。只是不知需要什麽料子,數目幾何?”
“大概需要土布和棉布各兩萬五千匹,棉花三十萬斤。”李晃說道。
幾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這數目快抵上他們一家幾個月的出貨量了。
“幾位都是城裏布商裏的巨頭了,想必這個數目幾家合作應該能湊上吧。”李晃試探着問道。
一人站起來答道:“王爺,我馬家布行,棉布倒是有幾千匹存貨,但這土布京城銷量不好,只有一千餘匹。棉花備着過冬的貨,倒是有幾萬斤。”
其餘幾人也表示自家商鋪的存貨和馬家差不多。算下來能湊到一萬餘匹棉布,六七千匹土布,十萬餘斤棉花。
李晃蹙緊了眉,這個數量遠遠不夠,“各位可能從臨近州府調貨?本王想這棉衣趕制也需要些時間,前面用完了後面的剛好補上。”
何當家說道:“調貨的話,可能需要五六天。”其他人也表示自家調貨也大概需要這個時間。
李晃點點頭,眼下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接下來就是商談價格,這批貨數目巨大,就算是價格低些,利潤也很高了。幾人都是精明人,心下都有把算盤。價格低些不影響利潤,還能贏得王爺的好感,十分可行的。
最後商議土布四百八十文一匹,棉布八百五十文一匹,棉花二十文一斤。
“諸位,諸位看這樣可行?”李晃繼續說道:“怕是到時候幾家供貨有多有少,本王先付各家兩千兩銀子作為定金,等各家将貨交齊,結算後再付剩下的銀子。”
這樣自然是合理的,大筆訂單都是先付定金。見幾人點頭同意了,李晃略松了口氣。其實她也不清楚王府庫裏現在有多少銀子,都是她母親在打點。若是不夠八千兩,說不得要去宮裏要一些了。
“敢問王爺,我們将貨送到哪裏呢?”何當家問道。
李晃愣了一下,她還沒想過這個庫存問題。李晃想了一圈都想不到地方,只好說道:“先送到王府來吧。”說完沉吟片刻,王府只是作為臨時庫房,到時候肯定要重新找個地方。“明天何家和馬家先送土布和棉布各兩百匹,棉花兩千斤到王府來,剩下的,等本王找到适合的倉庫,再通知你們送過來。”
事情交代完,李晃沒有時間吃飯,就告辭了。
李晃又面臨一個新難題,這麽多件棉袍,要怎麽趕制呢?宮裏尚衣局幾十個人根本不頂事。
李晃想了一路,一直到回到德音院。
當值的驚蟄正坐在她房裏,就着燭光給她做着衣服。
李晃站在門口愣愣地看着驚蟄,靈光一閃,她突然想到了方法。
“驚蟄啊,你真是我的福星了。”李晃丢下一句話,轉身又快步離去了。
驚蟄聞言驚訝地擡起頭,已經不見了李晃的身影。
李晃來到竹安院,程生正在房內看書。
聽到敲門聲,程生過來開了門。
李晃一見他就激動地說道:“湛青,我想到如何趕制十萬件棉袍了。”
李晃眸光閃耀,程生卻一愣,極為親近的人才會稱呼表字。
李晃卻不管他,大步進了房,自己倒了杯茶,兩口就灌下去。“我剛剛回院子,看到驚蟄正在給我做衣服,咱們大興的女人們,誰不會做衣服?我想,我們就貼些告示,出銀子請人來幫忙做。不管是誰,只要會做衣服,做好了驗收過了就給銀子。你覺得怎麽樣?”
程生看着自信滿滿的李晃,她看起來像是渾身都在發着光。程生彎了彎嘴角,“王爺會做衣服嗎?”
李晃啞了一下,咳了一下擺擺手,“我,我就不要算進去了。”說完又問,“你覺得這個主意怎麽樣?”
程生沉吟片刻,“王爺這個法子很好,但是我以為,我們得把她們集中在一個地方做,不然,恕我直言,愛占便宜的人還是有的,到時候怕有人偷工減料。”
李晃點點頭,“但是哪裏有這麽大的空地呢?”
程生也想不到,“京城裏都是房子擠着房子,還真是不好找空地。”
李晃蹙了蹙眉,這事情太趕了,什麽主意都是現想。
“明天想必來的人不多,先在前院讓她們先做着,花樣子我回去就讓驚蟄她們先畫出來。明早上,供貨的何馬兩家會将布料棉花送過來,但是我明天要處理捐銀的事,肯定會很忙,府裏的事就麻煩你跟全福先處理着。”
程生應下,李晃要去找全福找小厮來寫告示,就準備告辭。
程生跟了上去,“我陪王爺一起去吧。”
李晃轉頭看了看程生,他臉上沒有多少表情,仿佛只是在說一件很平常的事。
李晃笑了笑,“也好。”
兩人到了書房,李晃吩咐看門的小厮去将全福尋來。
程生跟在她後面進了書房,書房有些空,沒有多少書籍,這裏只是李晃平時處理事務的地方。
李晃示意程生坐下後,就走到書案前,取了幾張白宣紙。
“王爺打算怎麽定工錢呢?”程生問道。
李晃沉吟片刻,“一兩銀子一件?”
程生驚訝地挑了挑眉,“王爺這樣給的話,光縫制就要十萬兩銀子。”
李晃蹙了蹙眉,其實她對底層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怎麽了解,平時出門也是全順跟在後面付銀子。
“那依你之見呢?”李晃看着程生問道。
“以前戲園偶爾會請短工幫忙,好像一天也不過十幾文。一件棉袍應該兩天能做完..吧,定五十文一件如何?”程生說道。
李晃點點頭,“就這麽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