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李晃奉旨
李晃進了宮,皇上還沒有下早朝,李晃就在禦書房等候。
大半個時辰後,皇上的銮駕才到了禦書房。李晃迎了出來。
嘉定看到李晃有些驚訝,“晃兒,這麽早進宮有事嗎?”
李晃跪下行了禮,“兒臣參見父皇!是,兒臣有要事。”
嘉定點點頭,“進去說吧。”
李晃将宋瀝泉的信呈給了皇上,皇上看完,猛地将信往禦案上一拍,“這些貪官污吏竟然連軍饷都敢貪!真是該死!戶部三個月前就批了八萬兩銀子到江寧織造府,他們就是這樣糊弄朕!”說着怒氣上湧,猛地咳嗽起來。
原來信上寫了軍營收到的棉袍太過單薄,以及糧草銀子被克扣的事。前幾月戶部就已經将北疆軍需用銀批下去了,軍饷沒有,但是要保證士兵能吃飽穿暖。誰知竟然都被克扣了。
“父皇,兒臣以為是整治朝綱的時候了!如今大興很難見到一個清廉的官吏,貪官污吏遍地都是,朝廷烏煙瘴氣。再任其這樣下去,我大興,危矣!”等皇上緩過氣來,李晃跪下沉聲說道。
“晃兒,你可有什麽想法?”嘉定沉默半晌問道。
“兒臣請求父皇封兒臣為推行新律的總調度史,這麽筆巨款到時候肯定有人會忍不住下手,兒臣保證,只要他們敢動手,兒臣就一定讓他們悔不當初!”
“晃兒想怎麽辦?”嘉定十分清楚李晃的才幹,最難能可貴的是,李晃還有一顆嫉惡如仇,心系天下的赤子之心。
“兒臣想了個章程,請父皇借兒臣一方禦印,到時候命各州府先報上名單,多少人數就換多少加蓋禦印的回執,這樣的話,兒臣想應該沒有什麽空子可鑽。”李晃說道。
嘉定點點頭,“你這個想法,朕看甚好。”
說着又看着案上的信,狠厲地說道:“這些人敢有這麽大狗膽,也是怪朕近年太心軟了點。”說完對李晃說道:“晃兒幫朕拟兩道聖旨。”
李晃應下,走到另一張禦案坐下,姚公公連忙過來研磨。
嘉定口授,李晃執筆寫下。一道聖旨是給蘇祁的,一道是給李晃的。
皇上命蘇祁為欽差,徹查北疆糧草官,江寧織造府克扣軍需一案,結果出來後,凡是犯了貪污之罪的,不必再帶回大理寺複查,直接就地斬首。
李晃的那道聖旨就是命她為新律總調度史,一應事宜都由她負責。
拟完聖旨,李晃又說道:“父皇,那北疆的士兵的棉袍怎麽辦呢,如今北疆已經開始飄雪了,那些劣質棉衣怕是不抵寒冷。”
嘉定嘆了口氣,說道:“只能等蘇祁将貪掉的銀子追回來再說了,現在國庫裏所剩餘銀不多了,怕是不夠。”
“父皇,不如将京城也作為新律的試點,提前施行新律。這樣能快速籌到銀子,若是等蘇大人追回銀子,只怕北疆的士兵凍死凍病的都有了。”李晃說道。
嘉定沉吟半晌,“晃兒需要哪個部配合你?”
李晃說道:“自然是戶部。”
嘉定沉吟片刻,“但是蘇愛卿又被派到北疆去了。”
李晃笑了笑,說道:“蘇大人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戶部其他人也不能拿着俸祿不做事。”
嘉定點點頭,說道:“晃兒去做吧,我會下旨命戶部的官員全力配合你。”說着讓姚公公将他的廣運玺給了李晃。等皇上交代完事項,李晃就告退了。
李晃沒有直接出宮,而是去了翰林院。
當值的翰林學士張之貴看到她進來,連忙上前行禮。李晃擺擺手,阻止了其他人的行禮,說道:“本王過來是想請各位幫個忙,寫幾張通文。”
“不知王爺想寫什麽通文呢?”張之貴問道。
李晃大致将內容說了,張之貴第一時間就感覺有些不妥,這通文可不是可以随便寫的。
李晃見他們猶豫,取出懷裏的聖旨揚了揚,“這是皇上的意思,諸位請放心寫。每人寫個兩三張就夠了。”
張之貴這才應下了,十幾人提筆就開始寫。李晃拿着皇帝給的禦印,給那些寫好的通文一一蓋印。
很快四十幾張通文就寫好了,李晃謝過一衆翰林官員,出了宮門,打馬往京兆尹去了。
李晃一走進衙門,迎面就遇上一名衙役,衙役自然認得她,連忙上來見禮,“小的見過王爺,王爺可是有事?”
李晃點點頭,“你們姚大人呢,去給他通傳一聲,就說本王有要事找他。”
衙役說道:“王爺請先随小的到廳堂坐坐,小的馬上就去請大人過來。”
李晃點點頭,跟在他後面進了廳堂坐下了。接着衙役一溜煙地快步出門去了。
半刻鐘後,姚尚匆匆走了進來,一見李晃就拱手行禮道:“不知王爺大駕光臨,下官有失遠迎。”
李晃笑笑,“客氣的話,姚大人就不用說了,我來是有事想請姚大人幫個忙。”
姚尚連忙說道:“王爺請講,能辦到的下官決不敢推辭。”
“本王想請借你的衙役一用。”李晃說着,指了指桌上的通文,“将這些通文貼到城裏的官牆上去。”
姚尚看着桌上那一大卷通文,“下官可否看看內容?”
“看吧。”
姚尚打開看完,臉上是掩不住的驚訝,他沒想到新律竟會先在京城試行,更沒想到會由李晃負責來做。看到上面加蓋的禦印,姚尚說道:“下官這就安排人去張貼。”
李晃點點頭,“那就多謝姚大人了。”
“下官不敢當。”姚尚連忙拱手說道。
從京兆尹出來,李晃沒有回王府,而是随便在街上逛了一圈,進了一家規模一般的布店。
掌櫃是個中年婦女,見有顧客上門,衣着還光鮮華麗,就迎上來,“這位姑娘是想買布匹還是成衣啊?”
李晃有些驚訝,這婦人竟能看出一身男裝的她是姑娘。“敢問掌櫃如何看出我是姑娘的?”
掌櫃笑了笑,“我這大半生都在做布生意,不知給多少姑娘量過尺寸,怎麽會看不出來?”
李晃笑了笑,“我有一事想請問掌櫃,請問給士兵做棉袍适合用什麽布料呢?”
掌櫃笑了笑,說道:“土布。您別看土布有些硬,但是它不透風,穿着暖和。內襯最好是用棉布,這樣貼身暖和。”
李晃又追問道:“那這兩種布價錢幾何?”
“土布是最平常的料子,十五文一尺,棉布稍貴,二十五文一尺。姑娘不會是想買吧?”掌櫃試探着問道。
李晃笑了笑說道:“是,我要買。但是數量很多,不知掌櫃可知道這城裏最大的布料商有哪些嗎?”
掌櫃熱情地說道:“要說大的布料商啊,城東城西各有兩家。城東範家、馬家,城西何家、朱家。這四家是京城裏面最大的布料供應商了。”
“那棉花呢?”李晃問道。
“棉布不分家啊,自然還是這四家。”掌櫃又說道。
李晃點點頭,說道:“多謝掌櫃。掌櫃可多進一些土布,棉布,棉花。過兩日可送到寧樂王府去,有多少收多少。”
掌櫃驚訝地張大嘴,李晃笑了笑,告辭走出了布店。讓掌櫃跟着供貨,算是作為對她的謝意。
李晃回了府,叫來全福,讓他給四家布料商發帖子,她晚上要在清風樓宴請他們當家的。
李晃派人請來程生,将事情跟他說了一遍。
程生聽完沉吟片刻,“王爺這個主意很好,但是王爺可算好要多少布料,多少棉花了?”
李晃一拍頭,她還真忘了算。但是要多少她也不知道啊,她對這個一竅不通。
“王爺,府裏肯定有精通針線的丫鬟,您問問她們,就應該能大致知道一件棉袍用多少布料了。”程生提醒到。
李晃看着他,笑了笑,“程先生現在真是我的妙計錦囊了。”說着派人将她院裏的丫鬟都叫了過來。
驚蟄白露等聽到王爺叫她們,丢下手裏的事,就來了前院。
進了門,見廳裏坐着一個陌生男子,長相還十分俊秀,除了驚蟄其他丫鬟都有些臉紅。
驚蟄率先跟李晃行了禮,“主子。”其他丫鬟也跟着行了禮。
“這位程先生是我的幕僚,都是自己人,你們不必拘束。”李晃對一幹丫鬟說道。這句自己人,讓一旁的程生聽得心下一暖。
丫鬟們又對程生行禮,“見過程先生。”
程生連忙站起來,“各位姑娘不必多禮。”
李晃看着程生微紅的臉色,笑了笑,說道:“我找你們來是想問一件事。”說着将要給北疆軍士做棉袍的事說了,讓她們各抒己見。
驚蟄說道:“主子,那掌櫃說的布料是合适的,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布料耐磨保暖。”
李晃點點頭。
丫鬟谷雨說道:“奴婢以為軍中男子身量都不一樣高,棉袍可能要做幾個尺寸的,做得寬大一點。”
李晃又點點頭。
驚蟄又說道:“要把尺寸确定下來,才好估計要多少布料棉花。”
幾個丫鬟又商讨了尺寸,最後确定下來用三個尺寸。
驚蟄又取來紙筆,現場粗略地畫了花樣子。
“主子,您看衣襟這裏,如果做成對襟的,風就會灌進去。最好做成複襟的。”驚蟄補充道。
李晃跟程生對視一眼,兩人都是蒙的,複襟是什麽樣的?
驚蟄在紙上畫了出來,就是衣襟一邊扣在裏面,另一邊扣在外面,這樣前面就不會透風了。
李晃點點頭,這個想法很好。
算下來做一件棉袍需要土布十尺左右,棉布也一樣十尺,棉花三斤。一匹布四丈,一丈十尺。就是十萬軍士需要土布、棉布各兩萬五千匹,棉花三十萬斤。
李晃皺了皺眉,這個數目太大,不知道一時間能不能湊齊。
作者有話要說: 每次雖然發表前,我會檢查一遍錯別字,但是可能還是會存在遺漏。所以首發後,我會再讀一遍,發現有錯別字,就會更正。也可能會覺得某處有些問題,會修改一下。所以可能會存在重複更新的情況。若是給小天使們帶來不便,還望小天使們見諒喲~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