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進宮
趙立榮的外祖姓錢,名錢弘俶。曾官拜太傅,生下三兒兩女。趙立榮的父親趙正雍曾是探花,被老太傅相中把大女兒嫁給了他,如今官至尚書令,女兒也做了德貴妃。
但是老太傅教出兩代皇帝卻教不了自家的子孫,他三個兒子要麽是不學無術的酒囊飯袋,要麽資歷平庸,竟無一個可以頂起門戶的。于是自從老太傅過世後,錢家便有些沒落了。而這麽個靠近內城還很精致占地不小的園子,這麽大方就送給外孫了,難免讓人多想。
李晃心裏疑慮,嘴上卻不顯,只說道:“你外祖母對你倒是真掏心窩子。”趙立榮只是笑,也不接話,引着她往前走,全順在她後邊跟着。
趙立榮引着她穿過前院東邊耳房,後院的風光就豁然出現了。
園子北面是一汪兩三畝的池沼,栽滿碧荷,荷莖高高拔起,亭亭玉立。巨大的荷葉在風裏搖曳生姿,陽光下晶瑩透剔,像一張張碧玉盤。
南面園子進口處至池子邊緣培育着許多珍稀花草,東西兩面回廊上都盤覆着淩霄花。這會園子裏許多花都吐着蕾,姹紫嫣紅,清香沁鼻。
李晃贊嘆出聲道:“你這園子才是像住人的啊!什麽時候把這的園藝匠借本王兩個使使,本王那宅子恢宏是有了,總感覺看着有些生硬。”
趙立榮笑着回道:“寧樂王府可代表着天家的顏面,可不得恢宏大氣些?鄙宅不過是供玩樂,上不得臺面。不過您要是想要園藝匠啊,回頭我給您送兩個去。”
李晃想了想,搖搖頭說道:“還是算了,本王怕麻煩,要改王府的現有格局怕是要費不少功夫。本王忙着呢,哪有功夫管這閑事。”
趙立榮登時心下就不樂意了,說要的是你,說不要的也是你。但還是陪笑道:“王爺說的是。”
趙立榮引着她,從一側的抄手回廊走進一個臨湖的風亭裏。
剛坐穩,便有兩個身穿碧綠色小衫,梳着雙丫鬓的小丫鬟捧着茶點上來。
李晃伸手端過一杯茶,說道:“我記得你好像剛定親?”她掀開杯蓋,輕輕地吹了口氣。
趙立榮苦着臉回道:“也不知道我爹娘怎麽想的,這次像是打定主意非要我成親,我娘天天把我叫過去耳提面命的,這不,我就跑出來躲幾天。”
李晃笑道:“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你還能躲一輩子嗎。男大當婚,本王看啊,你還是從了吧。”
趙立榮一副苦不堪言不忍多說的樣子。
Advertisement
李晃想到一些傳言說趙立榮好男風,如今看來倒是有點意思。見趙立榮不欲多說,她就轉了話題。
李晃微微坐了坐,今天也是一時興起才來,這會卻覺得無趣得緊,兩人也沒什麽交情找不到話說,便告辭而去。
看着李晃騎着馬消失,趙立榮臉上的笑容倏地一收,陰沉着臉進了府。
管家找到他說道:“爺,吳成他們還跪着等候發落呢,您看要怎麽處置。”
趙立榮腳步不停的,聲音裏蘊含着暴怒,“一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廢物!人沒給我接回來就算了,還把寧樂王那個煞星引來!怎麽處置?一人五十大板,沒死就留下,死了扔到亂葬崗去。”
這宅子...李晃也不過是不學無術的纨绔,今天上門也應該是湊巧,應該沒什麽問題,趙立榮安慰自己道。
李晃慢悠悠地騎着馬回王府,王府位于朱雀街靠近宮城。約莫兩刻鐘就到了府門前,看門的小厮見她回來,趕忙上來牽馬。
“王爺您可算回來了,太後來了懿旨,說讓您進宮呢。王妃傳話過來,說要是您回來了先去正院一趟。”小厮行完禮後說道。
李晃點點頭,從側門進府去了。
李晃進了王妃的院子,立在房門前的立春看見她,正欲行禮,李晃忙伸手做出噓聲的動作,沖她眨了眨眼睛,立春就不說話了,只對她微微一笑。
李晃悄聲進了房門,就看見王妃背對着她坐在榻上,正在做衣服,一個針線簍放在她面前的榻幾上。
李晃輕手輕腳地走到房間中間的桌子前,伸手倒了杯茶,又走過去輕輕地将茶放在榻幾上,捏着嗓子說道:“王妃,您請喝茶。”
王妃頭也沒擡地說道:“本宮不渴,你放到一邊去,待會別把晃兒的衣服打濕了。”說完突覺不對,這人聲音怪陌生的,還未經允許就跑進來。
王妃停下手下的動作擡起頭,就看見眼前一臉笑意的李晃。“你這孩子,真是越來越調皮了。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姑娘家要穩重點才好。”王妃将手裏的衣服放在榻幾上,轉過身子嗔道。
李晃笑嘻嘻的,将榻幾上的茶重新端起來遞給王妃。“是是是,母親您喝口茶消消氣。”說着拿起榻幾上水綠色的薄衫,說道:“這是給我做的新衣服啊,真好看。”
王妃将茶接過去,掀開蓋子,略喝了一口,說道:“這是給你準備的夏天的衫子,你肯穿才好,別整天都穿男裝出門,不知道的還以為我生的是個兒子呢。”停了會又問道:“今兒又去哪了?”
“上戲園聽戲去了。母親您也別天天在家憋着,過兩天您收拾收拾,我帶您去聽戲去。”李晃說着,一屁股坐上榻,挨着她母親。
王妃伸手摸了摸她的腦袋,說道:“你呀,要是真心疼母親,就少跑出去,多在家陪陪母親就好了。戲園那地方母親去不合适。”
李晃聽得心酸,她父親過世快十八年了,她母親也孤獨地守了十八年,從碧玉年華到美人遲暮,歲月悄悄的在她母親臉上刻下幾絲痕跡。
“行呀,以後呀,我天天過來陪您,您可別嫌我煩。”李晃又笑起來說道。
王妃也笑道:“你呀,要是真能坐得住,你就天天過來,母親準不嫌你。”說完又想起正事,說道;“你趕緊回去收拾收拾進宮去吧,母後她老人家念你呢。”
李晃應了下來,又陪王妃說了會話,這才回了德音院。梳洗完畢,換上女裝,太後見不得她穿男裝,說是沒有姑娘家的樣子。收拾好了,帶着全順就進宮去了。
李晃沒騎馬而是改坐馬車,一會就到了南門。守城的官兵們見是寧樂王的馬車,盤問都沒有就放她過去了。
一路暢通無阻,馬車在內門文昌門停下。到了這馬車就不能進去了,李晃便下車步行。打發全順回去後,李晃踱着步子,慢慢往慈寧宮去。
慈寧宮坐落于三宮之後,西群宮之首。李晃正慢慢悠悠地走呢,迎面遠遠地就走來一片黑壓壓的人。他們速度很快,李晃看清為首的是太子。
而這邊太子也看見她了,快步走向她,他身後的侍從遠遠的就停下了。
“皇妹。”太子率先跟她打招呼。
“太子哥安好。”李晃沖太子笑了笑。太子李睿長相十分俊逸,長相随先皇後,眉眼俊朗。長身玉立,通身的儒雅。
“皇妹可是來看皇祖母來了?我剛從皇祖母那出來呢。”李睿問道。
李睿從小就根正苗紅長得唇紅齒白的,比李晃大六歲。李晃四五歲的時候,有次進宮跑出去玩甩開侍從後迷了路跑到東宮去了。
東宮的奴婢不認得她,将她帶到李睿面前。當時的李睿十一二歲的樣子,正在練字。李晃初見他便驚為天人,在她短短的四五年的人生裏,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個谪仙的小哥哥。從此便纏上了太子,每次被人從東宮抱走都哭得要死要活的。
這情況維持了兩三年,李晃大些懂事後便去得少了,但兩人感情還是很深厚。
“可不嘛,我想念皇奶奶呢,就進宮來叨擾她老人家了。”李晃笑嘻嘻地說道。
李睿忍不住笑了一聲,說道:“那我就不耽誤你去向皇祖母哭訴思念了。”說着就告辭走遠了,留下被那一笑晃得愣愣的李晃。
李晃伸手揉了揉臉,這些年來,皇兄越長越好,讓她抵擋無能啊。
李晃進了慈寧宮後,就乖乖地立在正廳臺下等着通傳。
不一會兒就聽見裏面傳來太後的聲音,“晃兒快進來。”
李晃笑嘻嘻地進去了,只見太後身着金絲軟黃內袍銀紋錦緞褙子頭戴福祿抹額,正端坐在塌上,見她進來,一臉的喜色。所有的孫輩裏,太後最疼的就是她,別的孫輩都稱呼太後皇祖母,只有李晃叫皇奶奶。
太後對李晃招了招手,李晃便快步走上前。太後伸手将李晃摟在懷裏,說道:“看來是哀家對晃兒管得太松了,整天在外面瘋跑呢,都忘了哀家這老婆子了。”
李晃笑嘻嘻地說道:“皇奶奶哪裏就老了,看着像三十出頭,不能再多了。”
“胡說什麽呢,哀家重孫都有了,三十歲莫不是會妖法?”太後笑罵道,說完自己又笑起來。
李晃又陪着太後說了些閑話。
說着說着太後話音一轉,像是不經意地開口道:“晃兒過幾個月就十七了吧,總算長成大姑娘了。”
李晃聽得心裏一顫,這話什麽意思她太明白了。
當下就趕緊出聲道:“對呀皇奶奶,母親說不是整壽不大辦呢。您說到時候我進宮過生辰可好?”
太後自然是極願意的,李晃趁機跟太後商議壽宴事儀,見太後注意力被成功轉移了,李晃松了口氣,好險。
待壽宴商讨得差不多,李晃又絞盡腦汁地說些太後感興趣的話題,好不容易挨到酉時,宮門要關了,李晃趕忙告退出宮去了。
等李晃走後,太後才反應過來,今天把她叫過來的正事還沒說呢。每次她話音剛起,李晃便開始說別的,幾次之後她就忘了這話茬。
這孩子...太後不由笑着搖頭,總歸她把人相看好了,再讓她來選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