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今天的月亮挺圓的
55 今天的月亮挺圓的
陳茉和楊蘭簡單說了說自己現在的處境,坐在床上抱着靠枕嘆氣,楊蘭說:“我當是什麽事,你就聽我的,眼睛往上看,跟着你們老板娘就行了,就上不就下,下面人的意見有什麽好管的,是誰在給你開工資?”
楊蘭的語氣太輕描淡寫,陳茉微微的煩躁:“私企和你們體制內不一樣。”
楊蘭叉着手:“有什麽不一樣?體制內只有更複雜的,你進去了更像個傻子。”
她開始喋喋不休地提起舊事:“當初讓你考公務員你死活不考,我也是想了想就算了,你這腦子和脾氣進不了體制內。”
陳茉把靠枕勒得緊緊的,更煩了:“對對對,反正跟你們說什麽都是這樣,都是我自己的問題,我哪兒都不行,行了嗎?”
“茉茉,其實媽媽沒有覺得你不行,這不是恨鐵不成鋼嗎?”楊蘭緩和了語氣,嘆了口氣,“你已經很優秀了,你看媽媽,做一輩子快退休了也沒提幹,被你爸看不起,你才二十六就能當管理了,比我強多了。”
突然被誇,陳茉一時間還真有點不習慣,別扭地适應了一會兒,突然開口說:“我爸憑什麽看不起你?”
“你爸有本事,賺得多。”
“賺得多就厲害,賺得多就能看不起自己老婆?”陳茉皺起眉,“那一天天的是誰管他生活起居,飯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衣服床單都是自動變幹淨的呗?體制內的工作也是要付出時間的,要是你不把那麽多時間花在他身上、花在家庭身上,花在我身上,而是花在工作身上,結果說不定不一樣的,我爸憑什麽看不起你?”
楊蘭說:“過日子就是這樣,要都是不着家,那還像個家嗎?沒有你爸往家裏拿錢,房子哪來的,媽媽的衣服首飾誰給買?你爸對我還是蠻不錯的。”
“并不是只有經濟付出才叫付出,情緒付出、精力付出這都叫付出,大家既然都付出了,他沒道理看不起你。”
“行了行了,你還勁勁兒的。”楊蘭不耐煩起來,起身要走了,“我們倆的事你管什麽管,還盼着自己爸媽吵架是不是,哪有這樣的孩子。”
陳茉忽然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點的太透說的太破的,為什麽說難得糊塗,是因為不糊塗過不下去日子,楊蘭的不耐煩是一種逃避,陳茉覺得如鲠在喉。
“媽……”她低聲喊道,“你這麽想讓我結婚,是想讓我也過這樣的日子嗎?”
楊蘭在門口轉過身:“茉茉,人不一樣就會不一樣的。”
Advertisement
可是你們只讓我看條件啊。
條件……是一個人的全部嗎?
陳茉這樣想着,可是她沒有說出口。
她已經很疲憊,不想繼續吵下去。
陳茉的疲憊和郁悶太明顯,明顯到連吳研淩都能從高濃度的自我關注中抽離出來,暫停了他關于小區綠化規劃的宏偉構想,轉而詢問陳茉的狀态:“你心情不好啊?”
陳茉看着小區裏跑跑跳跳高聲尖叫的小孩子們,沒精打采地“嗯”了一聲。
吳研淩襲擊了她的老巢,直接跑到她家樓下喊她下樓散步,被楊蘭和陳慶四只眼睛盯着,陳茉沒有辦法,只好在睡衣外面套了一件外套就下樓。
兩個人圍着小區轉啊轉,走了快半小時,連口水都沒得喝,吳研淩還文绉绉地說:“今晚的月色真美。”
陳茉又應一聲。
吳研淩神秘兮兮眉飛色舞地問:“你知道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嗎?”
陳茉當然知道,這不就是夏目漱石著名的那句“今夜(こんや)は月が綺麗(きれい)ですね”,在他擔任英文教師時,要求學生将”I love you”翻譯成日文,一名學生直接翻譯成了“我愛你”。
夏目漱石卻說,和直白的我愛你相比,“今晚的月色真美”這個詞含蓄又不失溫柔,相對于西方人的奔放,東方人更加含蓄蘊藉,其實中國古詩裏也有類似表達。
張九齡就曾經寫過: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但是陳茉當然不接這話,用問題轉移問題,問道:“你知道我為什麽心情不好嗎?”
吳研淩說:“你說。”
可能是病急亂投醫,陳茉居然真的講了出來,吳研淩聽完點點頭:“難怪我最近約你怎麽都約不出來。”
比起生氣,陳茉的第一反應是好笑,怎麽能有人永遠都這麽理直氣壯地從自我感受出發,對方說完自己的煩惱,他的反應是“難怪我約你約不出來”。
然後就沒有了,吳研淩兩只手揣在兜裏往前走,陳茉甚至有點羨慕,這種人真是一點都不內耗,想必比她快樂很多。
所以陳茉看了看表說:“我要上樓睡覺了。”
“再走會兒?你不是心情不好嘛,我陪你散心。”
陳茉冷冷一笑:“不用了,我非常得困。”
陳茉躺在床上從枕頭這邊滾到那邊,手機都攥在手裏發熱了,終于發出去一句:“在幹嘛?”
周遇的回答完全在她的預料之中,周遇說:“沒幹什麽。”
陳茉嘆了口氣,想着還是算了,五分鐘後,周遇突然又發過來一張圖片——模糊而朦胧的天空,然後說:“今天的月亮挺圓的。”
陳茉被這種愚蠢的搭讪方式逗笑,一下子坐了起來,果斷彈了語音過去,立刻就通了,她聽見熟悉而溫和的聲音,她看着窗外安寧而潔白的月光。
陳茉靠在床頭,慢慢地說:“周遇,我心情很不好。”
周遇說:“你說。”
陳茉嘆了口氣,低聲說:“我今天說了兩遍,沒力氣再重複,可能已經說不出來了。”
“工作上的事嗎?”
“嗯。”
“會解決的。”
“對了,你升經理了嗎?”
“嗯,升了,薪資也調了。”
“那很好嘛,恭喜呀!”
“升了之後公司讓我帶一個數據組。”周遇突然說,“那天你看到的是組裏的同事。”
陳茉停頓了很長時間,在電話這頭垂下眼睛,她不知道周遇為什麽要解釋,但是她很高興聽到周遇的解釋。
“我們主管離職了,老板娘自己當主管,讓我當主管助理,第一件事就是改績效,你說我怎麽辦?我豈不是要把人都得罪光?”
周遇想了想說:“之前我剛到上海分公司的時候好像也差不多。”
這麽一說确實是的,周遇那時候的主要工作也是跟着空降的上海分總給市場部的老油條們重改 KPI,陳茉忍不住問:“那你怎麽熬過來的?”
周遇笑了笑說:“不是有你罩着我嗎?”
陳茉也笑了起來,莫名其妙的:“我這麽厲害?”
“是有這麽厲害。”
周遇的內核确實比她更穩定更清晰,他那時候一個人坐在上海的辦公室,大廳裏寥寥幾人,幾乎是一個人上班下班,一個人吃飯和工作。
陳茉很清楚,那時候并沒有人“罩着他”,但是他還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所有事情,讓上海的分總同意了他的調崗,通過了江城分公司的試用期,甚至還追到了陳茉。
陳茉感覺自己悟了,對着聽筒說:“我知道了,不變應萬變,無招勝有招!”
周遇說:“嗯?”
“我要睡覺啦,晚安!”
“晚安。”
有了底氣和信心,陳茉決定就事論事,專心對待工作,什麽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暫且不去管它了。
上一版本的績效方案是羅姐早前定下來的,沿用了幾年,主要指标都圍繞着內容産出效果,激勵項目也主要集中在激發思維創意層面。
陳茉自己是文案策劃出身,其實是能夠認同這種制定邏輯的,優質的內容是産品線的核心,是區別于市場的其他同質産品的核心競争力。
因為對于旅游線路設計方案來說,景點就是那些景點,人文就是那些人文,區別就在于切入和挖掘的角度,線路之間的銜接和設計,配合不同主題、不同包裝,針對不同人群、不同的用戶特點。
策劃部成立的初衷和關鍵職能就在于此。
但是,過于強調內容導向會導致一些問題,首先是受衆銜接的問題,策劃部在進行線路內容策劃的時候,受衆是游客群體,也就是 C 端,然而當一條線路方案設計完成,市場部真正拿出去銷售的時候,卻主要是面向各大旅行社和甲方公司等,也就是 B 端。
這兩端的需求當然不同,因此策劃部與市場部抵牾最多,市場部推脫線路設計的不行所以不好賣,策劃部吐槽市場部毫無下限只知道迎合用戶不知道說服和銷售技巧。
當行情好的時候,策劃部能夠壓過市場部,現在行情不夠好了,業績下滑的壓力不可能讓市場一個部門來背。
其次就是成本控制的問題,之前是各部門流水線作業,像一家餐廳一樣,由公司定出“菜單”,策劃部制作出“菜品”,商務部配合采購原材料(也就是各大供應商的簽約)和保證食品安全(風險控制),然後由市場部端出去賣掉,大家只管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到最好。
那麽為了精益求精地提升“菜品口感”,成本自然是居高不下的,能用好的就用好的,能選貴的就選貴的,因為策劃部只用對內容負責。
還是那句話,行情好的時候大手大腳沒關系,行情差了難免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但一味的砍預算不是辦法,所以郝總想要從績效制度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