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裝瓦甕
裝瓦甕
防疫站拖了一船瓦甕到紅星公社,在楊樹灣渡口點好數目交給大隊幹部後, 又開着船突突突地往前去。他們要在天黑前将瓦甕都分發完畢。
大隊幹部組織生産隊到渡口, 又按照每隊的戶頭人數再度分發瓦甕,各隊拖着板車送到各家各戶。
不幾時功夫, 突然間熱鬧起來的渡口又倏然恢複盛夏下午鄉村特有的寧靜, 河面上泛起的漣漪散去, 只剩下遠處樹蔭下吃草的老牛悠閑地甩着尾巴。
下田幹活的重勞力們提前結束了今天的勞作,集體前往知青點取經。
那裏, 有防疫站的同志專門講授如何利用現有的條件将旱廁改造為清潔廁所。
餘秋叫這一連串的行動搞得回不過神來,主要是太快了, 完全不符合她對行政工作繁冗遲緩的印象。
別的她不清楚也不好亂說,光她工作的省人醫,行政部門辦事的速度就令人發指。每次惹毛了臨床, 科室大主任們就會拍着桌子喊:“就你們這速度, 要是搶救病人的話,人家墳頭上的草都長老高了。”
再問問同學工作的地方,情況也差不多。
有在行政口子上班的朋友對這種情況叫苦不疊,也不是他們想要拖事,主要是文山會海太多, 搞得大家都沒空幹自己的本職工作。
沒想到現在防疫站的速度這麽快, 大隊跟生産隊的反應也這樣迅速。
最讓餘秋驚奇的是,縣衛生防疫站居然還有專門的土建人才, 負責教人蓋廁所。
因為人手有限, 又趕時間, 他們不能每家每戶都給指導,只能在各個大隊選幾戶人家作為示範,手把手做給村民看。
田雨還沒放學,胡楊又去試驗他的水渠運輸計劃是否可行,餘秋趕緊問胡奶奶借了把鐵鍬,準備按照人家老師指導的挖土。
沒想到那位被稱為朱師傅的工程師徑直接過餘秋手裏頭的鐵鍬,自己先挖了起來。
一邊挖,他還一邊講解:“咱們這個新廁所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三個坑,一個坑讓人蹲着解決問題,中間的坑用來發酵肥料,再往邊上去,就是裝發酵好的天然有機肥。”
旁邊圍觀的村民都笑了起來,覺着這師傅怪诙諧的。
朱師傅也笑,兩只本來就不大的眼睛幾乎要眯成縫了:“人的身體也是寶啊,我們從泥土裏頭獲得吃的喝的,最後當然也得回報一畝三分地啊。”
餘秋下意識地想拍腦袋,到底還是人家搞專業工作的人想得齊全。她光想着将蹲坑跟發酵池分開,考慮到了如廁者的衛生體驗卻忽視了有機肥發酵需要過程。
沒有經過充分腐熟的肥料運到地裏頭,同樣肥效有限,而且很可能燒了莊稼根,還會成為蚊蟲滋生的源頭。
她又跑去找胡奶奶借鋤頭,準備幫忙挖坑。
這回搶了她手上家夥的人變成了何東勝。
生産隊長看看小知青細的跟麻杆似的胳膊,覺得自己不能打消小赤腳醫生的勞動積極性,直接又給人找了個事情做:“你好好聽着,再給師傅端缸子大麥茶過來。”
從太陽大了以後,胡奶奶的大鍋裏頭就一天三鍋大麥茶,分給生産隊下田幹活的人解暑。
秀秀機靈的很,趕緊用大鋁鍋裝了大麥茶過來,裏頭還放了舀酒用的竹筒勺子,旁邊又擺了幾個碗,誰要喝,自己舀。
這種共用餐具的習慣,看得餘秋眼皮子直跳。這裏頭只要有一個得了可經過消化道傳播的傳染病,其他人都會跟着中招。
然而就連衛生防疫站的朱師傅都不在意,同樣拿人家喝過的碗喝大麥茶。
餘秋只好閉上嘴,這種生活習慣只能慢慢糾正。自己現在貿貿然開口,恐怕不合适。
朱師傅連着何東勝以及寶珍的兩個哥哥一起動手,花了不到半個小時,竟然就挖出了三個坑。最前頭的蹲坑淺,中間跟後面的坑是裝瓦甕的地方,足足有小半個人高。
“來,大家夥兒看看,為什麽連着三個坑的兩個洞上下位置不一樣啊?”朱師傅一邊夯實坑底的土,一邊跟講臺上的老師一樣諄諄善誘。
村民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都沉默下來,集體藏拙。
朱師傅笑嘻嘻地問八隊的生産隊長:“大爹,你挑肥水到地裏頭的時候,會不會用尿勺在坑裏攪一攪?”
“不用攪。”生産隊長不假思索,“漚好的肥都飄在上頭。”
朱師傅笑逐顏開:“你不是曉得為什麽嘛,故意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對不對?”
村民們臉上漸漸顯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就連反應慢的人叫身邊的親友一點撥,也明白過來。生肥沉重,會自然墜入坑底,熟肥密度小,當然會往上浮起來。
所以從蹲坑到漚肥坑的連接口位置就下,而從漚肥坑到熟肥的口子就上。
朱師傅指揮寶珍的兩個哥哥,将用板車拖過來的瓦甕安裝的坑裏頭,然後夯實土。
瓦甕口小肚子大,上面還連着蓋子。
“平常咱們不用的時候,就把蓋子蓋上。雖然這口子小,不至于讓大人掉下去,可要是小小孩就不一定了啊。再不濟,淹死了雞鴨鵝,也好生肉痛的對不對?”
朱師傅一邊說笑一邊示範給衆人看,“平常咱們解了手也順便沖一沖,這邊上放個桶,這兒裝個腳踏,連着管子,一踩,桶裏頭的水就自己沖下來。平常家裏頭洗衣服淘米的水也別直接倒了,剛好用來沖這新廁所,剛好還能蓋蓋味兒。”
餘秋看他跟哆啦A夢的百寶箱一樣,随手就拿出了腳踏式沖水裝置,然後連着安裝起來。他腳一踩,桶裏頭的水果然少了一半,全都沖進了坑裏頭。
“大家夥兒看明白沒有?”朱師傅擦了把頭上的汗,有端起大麥茶碗,一口氣喝下去,“看不明白的咱們再去下一家,不急,每個生産隊都有一家。”
何東勝擡頭看看天,然後朝餘秋點點頭:“這幾天你們先克服一下,回頭我們再過來搭個棚子。”
餘秋趕緊擺手:“不用麻煩了,我們自己來就行。”
今天她真是占了個大便宜,全村五百來戶人家,她什麽都沒幹,光抄着手在邊上看,就免費得到了現成的廁所。
先前她跟田雨還有胡楊就商量好了,直接蓋個蘆葦棚子遮風擋雨就行。重點解決廁所排水系統,其他的沒必要太講究。
何東勝笑出了口白牙,覺得這些小知青好勝心還挺強。他搖搖頭:“行,回頭再講,先跟着過來看怎麽蓋廁所。等有了新戶頭,你可得指導大家夥兒蓋廁所啊。”
農村衛生工作也是赤腳醫生工作職責。餘秋趕緊抓着筆記本跟上。
跟她想的不一樣,各個生産隊被挑選出來做廁所示範點的不是生産隊長或者副隊長家,而是每個隊的困難戶。
這些人家要麽有老病號,幹不了重體力活;要麽就是老人孩子多,能下田掙工分的人少。
所謂示範點,其實也是生産隊其他人在幫他們解決大問題。畢竟,挖坑也不是多輕松的活計。
餘秋跟着跑九個生産隊,再擡頭的時候,太陽早下了山,天邊已經顯出了淡淡的月亮影子。晚風輕輕吹拂,帶着點兒暖意,吹在人臉上卻舒服的很。
家家戶戶的走地雞都自己乖乖回家了,有養了鴨子的人家,小孩也趕着鴨子往自己院子去。
走出家門看怎麽挖廁所的秀華婆婆一拍大腿:“哎喲,光顧看稀奇咯,我還沒燒晚飯。”
旁邊人發出轟然的笑聲:“大爹要拍桌子罵人咯。”
又有人笑着搖頭:“今兒哪裏還顧得了上面的嘴巴啊。”
家家戶戶都跟着忙起來,趁着朱師傅沒走的叫人家看一眼心裏頭好歹能踏實些。
朱師傅抹了把頭上的汗,又看了周圍兩戶人家自己挖的坑,指點了幾句,就被大隊書記拉去自己家裏頭吃飯。
朱師傅擺着手連連推辭,表示自己回家吃飯。家裏頭都等着呢。
何東勝使了個眼色,旁邊鄭衛紅跟寶珍的兩個哥哥立刻一哄而上,直接架着人往大隊書記家的院子裏頭去。
被擡着走的人又好氣又好笑,嘴裏頭大罵:“你們這是土匪啊,還搞這一套。趕緊放我下來。”
邊上還沒散去的村民跟着起哄:“不放不放,抓到了才不能放。”
何東勝回過頭招呼抿嘴笑的餘秋:“趕緊的,小秋大夫,幫嬸嬸擺桌子去。”
餘秋一愣,下意識地想要推辭。她今天其實啥事都沒做,真不好意思去蹭一頓宴席。
轉念一想,朱師傅吃過飯就要跟着防疫站送瓦甕的船回縣城了。她只有趁着上飯桌的機會才能問問題。
餘秋立刻響亮地應聲,擡腳就往大隊書記家跑。
經過何東勝身旁時,年輕的生産隊長輕輕拍了下小赤腳醫生的腦袋,語氣親昵:“真乖,機靈點兒,我們朱師傅可是正兒八經的大專家。”
餘秋叫這一巴掌拍得呆愣原地。
這孩子沒大沒小,姐姐比你大五歲,五歲!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你的明決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Helen9325、貓兒 10瓶;臭寶他胖媽、落筆匆忙 5瓶;楊小怪 3瓶;沉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