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58章
夏荷花挎着籃子大步回到了娘家,她娘家還有一個老娘和個哥哥,哥哥眼看也要二十了,早到了該娶親的年紀了,天天也沒個活計,家裏窮得茅草屋都是漏風的。
“娘,我回來了。”
夏荷花她娘一掀開籃子就看見裏面都是花生,連點值錢的東西都沒有,“荷花呀,你怎麽拿的東西一年不如一年。”
“娘,這不是今年地裏收成不好。”
夏荷花她娘有些埋怨她,“讓你給你哥尋門親事,你說這次肯定能行,結果呢,人呢?”
夏荷花撇了撇嘴,“我真不知道那個冬哥兒都被退婚了,還有人搶着要呢,要不然可不就輪到我哥。”
中午飯就給做了個窩頭配鹹菜,一點葷腥都沒有,夏荷花吃了兩口就不吃了,挎着籃子就回去了。
她娘真是的,她家在窮也不至于過年了連個葷腥都不給自己炒,她剛成親那兩年,拿着野兔野雞過去,哪次不都得炒一盤葷腥,現在好了,一個都沒有了,夏荷花心裏生了怨氣,真的是兩頭不讨好。
一直歇到了初八魏青山就又趕着騾車去收豬去了,耙肥腸的生意就先不做了,天氣還冷着呢,等過些日子暖和些了再說。
現在還沒出十五呢,肉比之前好賣些,魏青山拉了半扇豬去鎮上,下午的時候就能收攤回來了,他也沒貪圖多賣些,這過年呢,回去晚了怕自己的小夫郎擔心自己。
吃了晚飯兩人躺在床上說着閑話,“青山,咱現在手上有一百二十兩銀子,要不在鎮上租個鋪子吧,你日日來回跑太辛苦了。”
“不買地了?”
“要不先打聽打聽鋪子,要是有餘錢就買兩畝旱田先種着,你在鎮上做生意,我在家照看着家裏的東西。”
“不行,要是開鋪子的話,你和我一起去鎮上。”
魏青山是有開鋪子的想法的,但小夫郎一直想買地,他就想着今年買了地,等在攢上一年的銀子,後年就能在鎮上租個鋪子,農忙的時候鋪子就關上幾天,他兩回來收糧食。
Advertisement
“那咱兩要是都去了鎮上,家裏的豬呀雞呀怎麽辦?”
“這個無妨,到時候在鎮外面賃一片空地養着就是了,先不急,等我空了先打聽打聽鎮上的鋪子都啥價位。”
“行。”
魏青山空閑的時候就會在鎮上逛逛,找鋪子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要位置好還要便宜确實不好找。
魏青山打聽了,租個帶後院的鋪子一年的租金都要八十兩呢,要是不帶院的便宜些,一年三四十兩就行了,但他要殺豬肯定是得有個院子的,還有他的小夫郎做豬下水生意,得有個地方擺弄。
魏青山回來就和林漁說了,林漁啊了一聲,“租個鋪子這麽貴呀。”
“先不急,我轉了幾天也沒找到合适的鋪子,現在就先在集市上賣着,等有了合适的再說。”
“行。”
林漁的耙肥腸生意等到過了十五暖和些了也開了起來,這等着花銀子的地方多了去了,又想租鋪子,又想買地,處處都要花銀子,林漁這才急着開張了。
一過年石小柳就跑過來問了一次,得了準信石小柳很是高興,就等着他林小嬷的攤子開了,他也能掙些銅板。
林漁的小攤子一開,聞見香味的老食客端着碗就過來了。
“哎呀,魏老板你家的豬下水生意終于開張了啊!這有一段時間沒吃可饞死我了!”
“可算是開張了,這也沒帶碗呀,算了,買幾張炊餅夾着吃得了。”
耙肥腸的香味實在是霸道,這一煮起來飄得大老遠就能看見,這天氣還冷着呢,石小柳忙得一頭的汗,他一個人給人家舀肥腸收銅板,看着這麽多人過來買他也高興。
他也希望林小嬷能多掙些銅板,魏叔和林小嬷都是好人,過年的時候還給了自己一錠銀子,讓他們這個年過得很好。
天氣一暖和一些,後山的野菜也都冒了出來,吃了一冬天的幹菜了大家都有些饞新鮮蔬菜了,林漁帶着趙月月去挖最先露頭的米米蒿和荠菜去了。
年過了之後林漁的厚襖也脫去了,兔皮襖子也收了起來穿不上了,他裏面就穿着一個小夾襖,外面的風吹着還有一些冷,但比冬日的好多了,林漁舒展了下身體,“冬天總算是過去了。”
“哥,我都有些饞新鮮筍子了。”
“筍子還得等一段時間,看今天能找到什麽些野菜,回去炒了吃,一冬天沒吃上新鮮蔬菜挺想吃的。”
“我也是!”
兩人提着籃子在後山翻找,現在還早野菜不好找,兩人翻找了一上午摘了一籃子的荠菜還有米米蒿。
林漁不太喜歡吃米米蒿覺得有些怪味,摘了回去準備喂雞吃,把他的雞照顧好了,在過些日子天暖和了就能下蛋了。
一個冬天過去了,他現在有小二十只雞了,秋天孵出來的那窩小雞已經半大了,裏面還有幾只小公雞呢。
中午林漁做了個荠菜湯面,在放點紅油看起來格外的有人,林漁和趙月月一人吃了一碗多。
兩人吃了飯就在院子裏曬曬太陽,林漁拿出來繡花繃子慢條斯理地繡着花,繡好了拿到布莊那一個月也能賺上幾錢銀子。
開春之後往年多多少少會下幾場雨,今年都到了三月份了竟然一場雨都沒下過,家裏有地的人開始有些擔心,今年河溝裏的水都少了一些,有些甚至露出了河底。
林漁去看何冬冬的時候,何冬冬也有些擔憂,他娘家那邊有七八畝地,這邊他家也有個幾畝地,這要是一直旱下去怕是不大好。
這才三月多今年天氣就有些炎熱,何冬冬穿着春衣坐在院子裏,“今年怎麽還不下雨,前兩天去了地裏,秧苗都有些蔫了,這澆水可怎麽澆啊,今年連河溝裏都沒有水。”
林漁因為家裏沒地沒太注意過這些事情,何冬冬這麽一說确實是這樣。
“或許過些日子就能下雨了。”
“誰知道呢,聽說村裏已經有人開始因為搶水澆地打起來了。”
林漁也有些擔憂,魏青山回來之後他就說了這件事,“雖然我們家沒地,但會不會影響到我們?”
“鎮上的米價這些日子貴了不少,本來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若是在旱下去就影響今年第一茬稻谷的收成了。”
“米價貴了?要是影響到今年的收成,怕是我們家買糧要多花銀子出去。”
去年魏青山多買了不少的稻谷回來,吃到開春了現在家裏還剩個七八袋呢,原本是完全可以吃到新稻下來綽綽有餘的,就怕一直旱下去影響收成或者絕收了。
他家不像其他家,家裏地多的,打下的糧食多了就囤下來,他家沒有地,米面全靠買,要真是出現什麽情況他家買稻谷都買不來。
“明日我從鎮上回來了就拉幾袋米回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林漁點了點頭,“行,希望這雨早些下下來,對了,明天和小柳說一下,買不買看他們了。”
本來開春之後米價就貴些,今年的米價比往日更貴些,魏青山今天上午就提醒了石小柳,給他說今年鄉下的收成可能不好,讓他家有多餘銀子的話盡量多買些糧食回來放着。
石小柳聽進了心裏,回去就和吳娘子說了。
魏青山今天收攤的時候在鎮上的米鋪拉了十袋的米和麥,魏青山付了六兩的銀子,這可比去年他在村裏買的時候貴了将近一半了。
不知道今年會不會因為下雨影響收成,他家沒有地也沒有多餘的糧,貴就貴了,這多買些心裏踏實。
魏青山把糧食給拉了回來,十袋糧食在加上之前剩下的幾袋,足夠他們吃到年底了。
兩人原本打算今年有了銀子買地租鋪子呢,結果現在也不知道情況怎麽樣,這兩件事就暫時擱置了下來。
四月份的時候何冬冬生下了一對雙胞胎,一個哥兒一個小子,林漁從家裏拿了雞蛋送過去。
何冬冬剛生産完,林漁來看他的時候他累到已經睡着了,林漁就站在他卧房的門口看了一眼,見他平安無事也就放心了。
石頭看着家裏的兩個孩子高興地抹了抹眼角,石頭娘舉着香在院子裏叩拜,石頭送林漁出去了,“嫂子,實在不好意思。”
“沒事,我就是過來送些雞蛋,等過幾天了我在過來探望。”
林漁放下東西就走了,他也為冬哥兒感到高興,難怪他那會四五個月的時候肚子就格外的大,原來是雙胞胎。
林漁一回來趙月月就迎了出來,“哥,冬哥兒他還好吧?是哥兒還是小子呀?”
“一個哥兒,一個小子。”
“啊!一下子生了兩個啊,冬哥兒真厲害!”
何冬冬生了雙胞胎最高興地就是石家和何家了,何家孩子多些,何大嫂家小的還不滿一歲離不開娘,何大娘還有何二嫂就輪流過來照顧何冬冬坐月子。
石頭娘連連道謝,她一個人完全能照顧得了冬哥兒,現在娘家那邊搭把手,冬哥兒也能照顧的更好。
村裏人都說何冬冬是個有福氣的,雖然退過一次婚,但後面嫁給了石頭,家裏的婆母連飯都不讓他做的,懷孕之後更是經常買着吃,他出來無論去哪石頭都送他去,一家人捧得跟個寶似的。
這剛成親沒多久又有了孕,一下子還是雙胞胎,村裏已經有十來年沒見過雙胞胎了。
何冬冬生了雙胞胎的消息很快在村裏傳開了,大家都說他是個有福的。
何大娘提着籃子去看何冬冬,一路上臉上的笑都沒下去過。
“何大娘,去看冬哥兒呢。”
“哎,去送些東西過去。”
何大娘走後大家都還在說:“你看何大娘高興的,我都羨慕。”
“哎,你說會不會是和他那床被子有關,冬哥兒成親的時候大家可都看見了,被面上兩個娃娃繡得真好看,這一生下來也是兩。”
“還真有可能。”
大家更深信是因為被面上的兩個娃娃,何冬冬這才生了個雙胞胎。
何大娘籃子裏裝了些紅糖給何冬冬送去,看着床上兩個小幼崽,何大娘怎麽看都看不夠,“娘給你拿了些紅糖過來,你煮雞蛋吃。”
何冬冬躺在床上打着哈欠,“知道了娘。”
“家裏的羊奶夠喝不夠?”
“石頭說了在去牽一頭回來,誰知道是兩個崽呀,這準備的衣服都不夠穿的,一會兒這個尿了一會兒那個尿了,尿布換都換不過來。”
剛進屋的林漁就聽見了何冬冬這句話,他噗嗤笑了出來,他進院子的時候就看見石頭在洗尿布呢,好在現在天氣暖和了,用冷水洗也不凍手了,挂了一院子的尿布。
一看見林漁過來了何冬冬這才有了精神,“漁哥兒來了,快過來看看這兩個小家夥。”
林漁還沒見過這兩個小家夥呢,來到床邊看着在襁褓裏睡着的小家夥,“哪個是大的,哪個是小的?”
“那,這個黑一些的是老大,是個小子,白一些的是個小哥兒,我怎麽看都是小哥兒長得好看。”
何大娘嗔怪地看了一眼何冬冬,“都當小爹的人了,還這麽亂說,我看兩個都長得好看。”
幾人說話間小的那個小哥兒就握着拳頭哭了起來,石頭娘正在廚房給何冬冬做飯呢,聽見哭聲趕緊進屋了,一看屋裏冬哥兒的娘還有林漁都來了。
何大娘把小哥兒給抱了出來,“石頭娘,你忙,我來看看咋了這是。”
何大娘一摸屁股濕乎乎一片,“呦,是我們小哥兒尿了。”
何大娘麻利地給換着尿布,林漁站在一邊看得稀奇,襁褓了小幼崽就穿着一件單薄的小衣服,看起來真小呀。
石頭娘也端了紅糖雞蛋過來,“冬哥兒,吃些東西。”
何冬冬坐起來吃了起來,紅糖水裏卧着兩個雞蛋,他家雞蛋不少現在,石頭買了一籃子,林漁送過來二十個,他娘也給拿過來二十個,一天兩個雞蛋他都吃不完。
何冬冬咬了一口想起了什麽,“漁哥兒,你嘗嘗紅糖雞蛋啥味。”
林漁連連擺手,“我又不坐月子,你吃你吃。”
石頭娘忙說道:“不知道漁哥兒你來了,你等着我在去給你打一個去。”
林漁趕緊阻止了,“大娘,我真不吃,你就不要忙活了。”
林漁勸了半天才打消了石頭娘給他做一碗紅糖雞蛋的想法,雞蛋不便宜,這紅糖更是昂貴,冬哥兒剛生産完身體虛,他哪能和冬哥兒搶吃的。
何冬冬把碗舉到林漁面前,“你嘗口,還挺好吃的。”
林漁架不住何冬冬的勸,低頭就咬了一口雞蛋,又喝了一勺子的紅糖水,何冬冬這才滿意,“好吃吧。”
林漁點了點頭,“好吃,挺甜的。”
何冬冬眼睛彎彎的,“我記得你去年成親那天,你吃的是雞蛋湯面,我聞着可香了,我幫你拎着蓋頭,你還讓我吃了好幾口呢。”
說起這個何冬冬咯咯笑了起來,雞蛋金貴,他沒出嫁的時候家裏的雞蛋都是給了他兩個小侄子吃了,這在坐月子,石頭心疼他備下了一籃子雞蛋,他娘家和漁哥兒還給他送了,足夠他月子裏吃了。
在說了鄉下人家在有錢大人也不可能天天吃雞蛋啊,那外面賣還三文錢一個呢,到了冬天雞不下蛋的時候有時候得五文呢還。
何大娘給小哥兒換完尿布小家夥還在不停地哭,何冬冬伸手接了過來,“娘,給我抱着。”
何冬冬抱着小幼崽哄了哄,小幼崽還在閉着眼睛哼哼唧唧地哭,“哎呀,你怎麽還哭了,你看你哥哥都不哭。”
小哥兒哭得被窩裏小小子也開始哼唧了,這要是一下子兩個都哭了有得何冬冬頭疼。
林漁下手撥弄了一下小幼崽的小手,小幼崽抓着他的手指不哭了,何冬冬趕緊把懷裏的襁褓往外送,“漁哥兒,漁哥兒,你抱抱他,這小崽子哭起來沒完沒了。”
林漁抱過來晃了兩下,小幼崽哼唧哼唧不哭了,何冬冬松了一口氣,“你是不知道他多能哭,明明是個小哥兒,比他哥那個臭小子還鬧騰呢。”
林漁可喜歡小孩子了,抱着逗弄了兩下一臉的笑意。
何大娘也在一邊調侃,“還說你,你小時候可不也是這樣,你上面兩個哥哥都沒有你難哄。”
何冬冬吐了吐舌頭,“誰說的,我可是個哥兒,小時候肯定很乖。”
林漁沒忍住笑了一聲,要不是知道何冬冬小時候能把村裏的小子都打翻了,林漁估計還信。
何冬冬哎呦了一聲,“漁哥兒,你竟然笑話我!”
林漁趕緊搖頭,“沒有,沒有,我就是覺得小家夥可愛。”
林漁在這和兩個小幼崽玩了一會兒就回去了,兩個小家夥軟乎乎的真可愛。
一直等到五月份馬上要入夏了,今年依舊沒有下下來雨,天氣還格外的炎熱,地裏的稻谷沒澆上水的幾乎枯死絕收,臨近河水的還能澆澆,估摸着收上來的糧食也不多。
魏青山一路趕着騾車從鎮上回來了,這天氣熱得他額頭都出了一層薄汗,林漁過來幫他把騾車的上的木桶給提下來。
魏青山一回來就先給騾子飲了水,他擦了擦額頭上汗,“今年怕是不太好過了,鎮上的米價現在飛漲,一石都要二兩銀子呢。”
林漁有些吃驚,“這麽貴呀。”
要知道去年村裏的稻谷剛收下來那會,他們一石糧食才要了五錢銀子,兩石才一兩銀子呢,就算是今年開春那會拉回來的糧食,翻了一倍也才一兩一石,現在米價竟然漲成這樣。
今年真出現旱情的話,鄉下人家的日子還好過些,家裏有地多多少少有些存糧,而且現在正值春夏,勤快些去山裏挖些野菜什麽能也能填飽了肚子。
但鎮上的人家日子就沒有這麽好過了,大多數吃糧都要自己買。
林漁輕嘆了一口氣,“好在剛開春那會你又買了不少。”
眼看第一茬稻谷要收了,稻谷該揚花抽穗的時候出現了旱情,臨水的地還好些能澆澆水還能有些收成,但遠水的旱地就慘了,幾乎幹枯到絕收。
村子裏人心惶惶的,就算現在米價飛漲,也沒有人願意把家裏的糧食賣出去,要是今年一直不下雨,是命重要啊,還是銀子重要啊!
明天是冬哥兒家辦滿月酒呢,魏青山明天就不出去了,一早拎了些留下來的豬肝一對,又拿了一吊肉,這禮算是重的了。
三人一起去了何冬冬家吃酒,今天石頭家院子裏很是熱鬧,何家一家人都過來了,幫忙着洗菜做飯,鄉下窮苦,就算出生了孩子也不會大辦酒席,只請一些親近的人過來吃頓飯就行了。
春哥兒那會出了月子,直接連滿月酒都沒有辦,石家這次請了何冬冬的娘家,石頭的舅家,然後就是村裏關系好的魏青山一家。
人來的不少,看樣子得擺上兩桌的,婦人夫郎都在廚房幫忙,男人就去找鄰居借些凳子,要吃好的了,小孩子圍着大人的腿吵吵鬧鬧的。
何冬冬帶着兩個出了月子的小幼崽在堂屋門口曬太陽呢,林漁原本想下手幫忙做菜,被何冬冬叫着不許過去,“漁哥兒,哪裏還用你幫忙啊,我娘和嫂子她們弄就行了,你快過來坐。”
何冬冬逗弄着兩個躺在竹籃子裏的小幼崽,“你快過來看看,長開了些呢。”
林漁就帶着趙月月過來了,趙月月沒見過小孩子很是新奇,伸手就逗弄着兩個小幼崽玩。
林漁挨着何冬冬坐了下來,“起名字了嗎?”
“起了,大的小子叫石小磊,小的哥兒叫石小雲。”
林漁一聽就笑了一聲,“一個磊,一個雲,倒也是應景。”
“可不是嗎?這半年沒下過雨了,我都快急死了,家裏今年估計就只能收上一畝地的糧食,要是一直不下雨第二茬糧收不上來,緊吧着才能吃到明年呢,就連我娘家那邊估計也是這種情況,好在有幾畝水田,都是旱田的話一家人可怎麽辦啊?”
何冬冬輕嘆了一口氣了,“對了,漁哥兒你家咋樣了,聽說現在鎮上米價可貴了,你家沒地得早做打算了。”
“嗯,青山一開春就買了些,恰好那是家裏的糧不多了,那會買的時候還不算貴呢。”
“那就好,那就好,你家沒地,像我們這還能收上來一些,你家這純靠買着吃。”
見林漁家裏有糧了,何冬冬這才放心,這現在家家戶戶都不敢往外借糧賣糧,這村裏第一茬的稻谷還能收上來一些,能支上些日子,要是這麽一直旱下去,第二茬收不上來,這村裏就得鬧饑荒了。
何冬冬想着要是林漁家沒糧了,他家就勻過去點,漁哥兒對他這麽好,他家就是緊吧了些,也不能看着漁哥兒他家挨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