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章
第 36 章
既然決定了要給爹驚喜, 周冬冬便開始準備起來了。
他在自己列好的壽禮單子上劃來劃去,最終将它們分成了三份。
一份比如玻璃馬,是得他來安排做的;一份比如衣裳鞋襪等東西, 是可以讓府裏的丫鬟姐姐做或者在外面買的,這兩個都得先說好不然會來不及。而另外一份比如長壽面、糕點等是可以提前一兩天或者是當天準備的, 那個不用急。
所以現在得先把玻璃做出來!
哦,還有衣服!
于是周冬冬跑出房間, 在院子裏找到了在他看來非常萬能, 什麽事都難不倒的阿青姐姐, 然後将自己分好的單子遞過去。
“阿青姐姐,這些你幫我安排好不好?”
“我想給爹準備壽禮, ”這話說完後周冬冬還不忘補充,“但這是個秘密,不能告訴爹, 我要給他一個驚喜!”
阿青伸手接過, 低頭掃了一眼就詫異了。
這,這有些多了吧……
過生辰的時候收到許多禮物是常事,去年這個時候督主便收到了能裝滿一整個庫房的壽禮,但那都是一人送一兩件。像小少爺這樣一下子就準備七八件的不能說沒有, 但阿青長這麽大還真是未曾見過。
這不像送禮, 倒像是搬家。
好在她心裏很清楚, 只要是小少爺送的, 別說是七八件了,就是十七八件督主也不會怪罪。于是點頭, “奴婢明白了, 小少爺您放心,這些都會在督主生辰前安排好的。”
“還要保密哦, 不然就沒有驚喜了。”周冬冬提醒。
阿青笑了起來,“小少爺您放心。”
Advertisement
在這個宅邸裏,督主對小少爺都比對自己上心,這些小事想要瞞住他并不難。當然也只有無關大雅的小事她才敢如此,大事那是絕對不敢的。
而一下子就解決了三分之一壽禮的周冬冬非常高興,拍了拍自己藏好的《玻璃制作方法》,找來他不出門時便會在二門外等候的趙江和錢達。
“走,我們去逛街買東西!”
《玻璃制作方法》上面說,制作玻璃的原材料是石英、水晶、碳酸鈣等,周冬冬不認識那些東西,但可以按照圖片上的買!
不過他一出門,就正好撞上了來找他下棋的尚寅。
“冬冬,我來找你玩了!”
“今天不玩哦,我等下有正事。”
周冬冬雖然也很想和朋友在一起玩,但還是拒絕了。因為他要去買做玻璃的材料,只有買好了材料才能開始準備爹的壽禮。
尚寅好奇詢問,“你要去做什麽事?好不好玩?”
周冬冬想了想,覺得準備壽禮的事只要瞞着爹一個人就好了,其他人沒有必要瞞着。而且多一個人還能多一分力量呢,于是便道:“我要去給我爹準備壽禮,再過幾日就到他的生辰了,我要給我爹準備二十五件生辰禮!”
“為什麽是二十五件啊?”
尚寅虛心求問,而且‘二十五件’這個數量聽起來好多啊。他今年過生辰的時候都沒有收到二十五件禮物,只有十幾件。
“因為我爹今年二十五歲了呀。”
周冬冬說着自己的理由,“一年一件,二十五歲就是二十五件。我以前沒送過生辰禮物給爹,所以今年就補上。我收到生辰禮的時候會很高興,等爹收到我送的生辰禮,他也會很開心的,二十五份禮物就是二十五次開心。”
“過生辰就是要開心!”
“好有道理啊,冬冬你真聰明!”尚寅感嘆着,然後他又好奇問道:“那你今天要去準備什麽生辰禮呀?”
“是玻璃馬哦,”周冬冬描述着自己那天晚上見到的漂亮玻璃馬,“……它是紅色的,但又不是很紅,是一種淡淡的紅。”
“在燈光下可好看了!”
“而且它還正在路上跑,很精神,就像小白跑起來那樣。阿青姐姐說那匹玻璃馬很珍貴很值錢,我爹打算送給陛下做壽禮,還放到了庫房裏不讓我看。”
“既然爹很喜歡它,那我也打算送他一匹。”
“壽禮?我知道壽禮!”尚寅道:“我爹娘也準備了壽禮,他們還說過幾日就是陛下的萬壽了,到時候全天下的人都要給他賀壽,京城還會張燈結彩。那天我爹娘要進宮吃席,到晚上才會回來,讓我好好地待在家裏。”
“我爹是指揮使,我娘是鄉君。我娘說有爵位的人都可以到宮裏去吃席。而且不管去不去吃席都要送壽禮,所以要去吃回本。”
“冬冬你也有爵位,要去吃席嗎?”
“我也要去嗎?爹沒有說,”這個周冬冬還真不知道,于是轉頭看向了趙江,“趙江,萬壽節的時候我也要進宮吃席嗎?”
趙江搖頭,“小少爺您不用去,督主都安排好了。”
按照周冬冬的品階,他想去也能去。但周遇之覺得那天宮裏的人太多了,擔心底下的人會照料不周,所以就沒把他的名字報上去。反正周冬冬喜歡的話,萬壽那天的歌舞、禦膳等他也不是不能給兒子單獨安排,不必去湊熱鬧。
所以趙江道:“那天京城會很熱鬧,小少爺您可以待在家裏,也可以出門。若是您想出門的話,卑職們也會安排妥當的。”
“那就到時候再說吧。”
周冬冬也不知道自己那天會不會想出門,他現在只想去買材料,然後再找一個鐵匠幫忙把玻璃燒出來,做成漂亮的玻璃馬。
尚寅也對玻璃馬很好奇,便問:“冬冬,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嗎?”
周冬冬沒有拒絕,“當然可以!”
……
而此時,遠在宮中的周遇之并不知道将有一個驚吓或驚喜等待着他,依舊按照着原本的計劃,與禮部尚書張維運、鴻胪寺卿蔡慶逐一查看萬壽節的準備情況。這是他成為東廠督主後的第一個萬壽節,同時也是天佑帝的五十大壽,不容有失。
好在事情的進展很順利。
一應器具、擺設、歌舞等均沒有讓他失望,就連禦膳房也在他的督促下,拿出了幾道吉祥如意,無論是看還是吃,都還算不錯的菜肴。
就是旁邊的兩位大人煩人了些。
鴻胪寺卿蔡慶今年不過四十出頭,他看着禦膳房的老油條們在周遇之的一個眼神下齊齊繃緊了神,就連動作都麻利了許多,心裏非常複雜。
他酸溜溜地道:“還是督主有面兒。”
“本官在鴻胪寺的這幾年,也安排過不止一次宴席了。但禦膳房的這些老滑頭,每次都是應得好好兒的,但端上來的東西還是那個味。”
“沒少讓本官受諸位大人的埋怨。”
“如今督主一來,他們便不說祖宗舊制,還會做新菜了。”他朝着周遇之的方向拱了拱手,自嘲地道:“佩服,下官佩服得緊啊。”
禮部尚書張維運年事已高,在朝中也沒有黨羽,除了春闱外平時很少理事,這次也難得說了一句,“還是督主有辦法。”
周遇之淡淡笑道:“兩位大人過譽了。”
接下來三人又去了別的地方查看,內廷以司禮監為首,有周遇之這個掌印在,處處都很便宜。尚宮局、尚衣局等他們人都還沒到呢,東西便都備好了,就連端上來的茶水,都是外頭難得一見的好貨色。
萬壽節前的這段日子,便在忙碌的準備中過去了。
因為想要盡善盡美,周遇之那幾日都早出晚歸,有的時候甚至不會回府。于是便也沒有發現周冬冬也開始了早出晚歸,帶着兩個侍衛滿京城轉悠。
終于,萬壽節這天到了。
一大早,各附屬國、各藩王、各封疆大吏或遣來使,或本人親至,齊齊帶着壽禮前往皇宮賀壽。與此同時,夠品階出席朝會的官員,也早早地穿上了朝服,由鴻胪寺及禮部的人指引,在殿前三呼萬歲。
待進獻壽禮時,更是讓人大開眼界。
各種奇珍異寶,珍惜奇獸應有盡有,就連“祥瑞”也出現了兩個。一個是首輔劉廉獻上的兩株“九穗稻”,一個則是平西郡王獻上的白驢。
其餘人等獻上的如意、盆景、插屏、漆器、織繡等也是價值不凡,個個都精美異常,細節處也是處處都流露出了福壽吉祥之意。
周遇之的賀禮便是在這樣的情形下送上來的,那匹通體晶瑩,在陽光下通透異常的琉璃馬一被打開,便引起了陣陣驚呼。
“這是何物?”
“是,是琉璃!琉璃做的馬!”
“看啊,它透出來的光都是紅色的。”
“奇珍,此乃奇珍……”
群臣們感嘆間,那匹琉璃馬被送到了禦前,天佑帝仔細看了一會兒,然後大笑,“哈哈哈,不錯不錯,賞!”
周遇之俯首,“謝陛下。”
壽禮送完,便是宴請群臣,名“金龍大宴”。
此宴有熱菜二十道,涼菜二十道,另有湯、小菜、鮮果各四道,瓜果蜜餞等二十八道,此外還有點心、糕、餅、面等二十九道,共計一百零九道。
菜肴裏雞、鴨、鵝、豬應有盡有,鹿、羊、野雞、野豬等也只是尋常,木耳、香蕈等山珍更是随處可見,更有在冬日裏難得一見的鮮魚、蔬果等等。
在觥籌交錯的間隙裏,還有教坊司精心排練的歌舞,以及上回天佑帝允諾的錦衣衛表演,引來了陣陣喝彩……
而宮外也是喜氣洋洋。
各衙門、各城門等粉刷一新,火紅的燈籠高高挂起,還時不時有侍衛從宮內奔出,騎上早就準備好的高頭大馬往外狂奔,将新的消息及旨意傳遍天下。
“平南郡王獻祥瑞!”
“首輔劉大人獻上祥瑞‘九穗稻’!”
“陛下有旨,大赦天下——”
旨意所到之處,百姓們紛紛歡呼。那些有家人處于牢獄之中的,更是忍不住朝着皇宮的方向叩拜。
“謝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接下來的幾日裏,整個京城歌舞升平,熱鬧非凡。
……
而後又過了兩日,在大部分朝臣還處于萬壽節喜慶餘韻之中時,朝中便接連發生了兩件對未來幾個月影響頗大的事。
第一件是幽州侯王長茂上奏,言匈奴王重病,其太子開春後将攜十萬大軍南下。而以幽州之力并不能阻擋,因此請朝中派遣将士、糧草等援助。
他這折子一遞,早朝便吵了起來。
有的說幽州不容有失,請陛下下旨撥付糧草。
有的說幽州不是號稱三十萬大軍嗎?朝廷每年往幽州送那麽多的軍饷、糧草、兵器,怎麽連區區十萬匈奴都抵擋不住?
也有說連年打仗實在是勞民傷財,不如和匈奴議和。
還有的人聽完就暗暗冷笑。
冷笑的人裏便有戶部尚書秦子賀,他被王長茂派人搪塞了許久,從“等費将軍入京,商議後再決定”等到了“兩位将軍猶豫不決,等萬壽節之後再決定”,如今看到王長茂上了這個折子,心裏已經明白過來幽州上下的意思了。
這是不死心啊!
覺得沒有他們幫忙,也能從朝中拿到足夠的糧草和響銀?
真是天真!
誰不知自從陛下獨子孝睿太子逝世,而後宮又再沒有皇子出生後,陛下對朝廷事務便有些不上心。待孝敦太子也跟着沒了後,朝中諸事更是決于內閣。
而內閣首輔劉廉是他岳父!
也罷,秦子賀與文臣之首的首輔劉廉對視了一眼,然後往前一步站了出來。他打算從各個方面反駁王長茂的話,最後再建議只給一半的軍饷和糧草,剩下的則看戰事的膠着程度而定,給不給另說。
也好借着這次機會,讓那位王小将軍明白以後在朝中應該聽誰的話。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近些年已經很少插手政事,諸事都由內閣或者司禮監決定的天佑帝突然幽幽地嘆了口氣,語氣頗有些感慨地說道:“糧草太少不行啊。”
“既要守城,那就得準備充足的糧草,糧草若是太少,無論多麽堅固的城池都是守不了多久的。畢竟一旦匈奴圍而不攻,沒吃沒喝的人就只能出城投降了。”
“幽州的事,就按王卿的意思辦吧。”
“務必要将城池守住!”
朝臣們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