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暗示
第23章 暗示
言抒收到通知,三天後去參加民生頻道的欄目選題會。她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滿腦子疑慮。
選題會,言抒之前做出鏡記者的時候經常參加。通常全頻道的大選題會每月一次,欄目選題會視欄目情況而定,基本上每周一次。大選題會上,各欄目導演報一下預備播出和錄制的欄目內容、各個記者把手裏正在跟和準備跟的新聞簡單介紹一下。總導演會提些意見,比如哪個欄目最近反響不錯可以做一個特輯;近期的時事側重哪個點報道;或者哪一條比較有新聞價值,有必要做成一個專題。欄目選題會就更細致了,大到欄目定位,小到腳本細節,都會在會上讨論。
但無論如何,新聞主播從來都是不參會的。
“為什麽要我去參加選題會?”言抒把自己的疑惑表達給了方綸,他的消息總是很靈通。
“傳言,可能要分給你一檔新欄目。”方綸在随手翻一本雜志,看來早就聽說了,老神在在的模樣。
剛來就接了早新聞,幾個月後又有新欄目?這餡餅太大了,大到言抒當即就覺得其中有詐。俏生生的眉毛簇到一起,瞪大了眼睛看着方綸。
方綸忍俊不禁,“你覺得詭異,無非是因為這麽大的餡兒餅砸到你頭上了,是吧?”
言抒點頭如搗蒜。
“其實沒那麽美好,這檔欄目收視不行,冠名方不樂意,但又不能撤資,所以八成是找你救場的。”
言抒心下立馬有了數——自己的欄目說不做就不做了,還能把爛攤子甩給別人。能在勒城電視臺這樣橫行的,恐怕只有那個人了。
本來想着“民以食為天”,美食節目能有很可觀的受衆群,邵菁才央着郭以群給自己開了這麽一檔節目,為此沒少吹枕邊風。這檔名為《勒城美食彙》的節目,配了頂好的班底,拿着金貴的贊助,但開播兩個月以來,收視一直墊底。
邵菁不願抗冠名方那邊的壓力,趁現在還沒有投入太多人力物力的成本,先撂挑子不幹了。她以財經欄目占用了她大量的精力為由,想要把這個美食節目脫手。而言抒,便是她推薦給郭以群的。
“言抒從盈州來的,能給美食節目加入新的元素,東西結合,準沒錯。”
明白人一聽就能明白,一個目标受衆為勒城本地觀衆的本地美食節目,這個“東西結合”的理由未免太過牽強,但郭以群還真就同意了。
方綸說的沒錯,壓根就不是餡餅,是鐵餅。
言抒被郭以群叫到了辦公室。
“這個欄目要改版,你是我力挺推薦的人選。小言,你的業務能力很強,也很敬業,來勒城兩個多月了,工作、生活也都逐漸适應了。這個欄目,雖是民生頻道的,但比較偏重娛樂性,更有利于提高你的知名度和親和力。”
郭以群做了這麽多年領導了,說話自然有一套,不管是真的全力培養,還是甩爛攤子,都能把餅畫得又圓又大。
“謝謝郭臺,但是……”,言抒笑着沉吟了下,“……我了解到這個節目之前是為邵菁姐量身定制的,不知道邵菁姐會不會因此有想法。我明白現在競争很激烈的,我本來也無心參與這其中,只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郭以群臉上的表情精彩極了。先是微微露出一絲驚訝和意外,接着轉為心照不宣的微笑。言抒知道,他一定是聽懂了。
不管他出于什麽原因想要擺脫邵菁,厭倦了也好,玩膩了也好,或者邵菁要得太多他心生厭惡也好,都不該動心思拿言抒做那把刀,割去他和邵菁之間龃龉——言抒擺明了态度,不可能。
“她……也活躍了好多年了,也該給新人一些機會,你說呢?”郭以群話裏有話,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感謝郭臺給的機會,這檔節目我一定盡全力做到最好。一檔早間新聞一檔美食節目,也夠我忙得的了,您看,我這工作量,足夠飽和了!”
言抒虛虛實實,把皮球又踢回給了郭以群——節目的爛攤子我接了,其他的事兒,我沒興趣。
“好,我拭目以待。”
言抒花了三天時間,把已經播出的《勒城美食彙》都看了一遍。
看得出,邵菁在這檔節目上是下了功夫的,推薦的餐廳都是勒城當地很有名的,其中不乏一些網紅餐廳,有的甚至常年排號等位,人滿為患。菜品也都是招牌,邵菁親自試吃,色、香、味多角度地進行介紹,是下了血本的,但觀衆就是不買賬。
“受衆沒有對标精确”,這次的欄目選題會,大家就是專門要來一起讨論《勒城美食彙》的改版方案,群策群力。此時輪到言抒發言。
“通過電視節目獲取美食信息的觀衆,一定不是年輕人。年輕人有很多更直觀的渠道,比如點評APP,比如平臺小視頻,這些都更簡單更快捷,所以他們一定不會通過‘看電視’這個方式去尋找美食。我們節目真正的受衆群,是中老年觀衆,這類觀衆群時間充裕,有看電視的習慣,注重食物口味的同時,更注重健康。”
“所以,我們在美食的選擇上,一些年輕人喜歡的網紅餐廳可以先往後面放一放,避免花了大量時間成本卻收效不佳。最好選擇一些民族特色明顯的、老字號的、有傳承感的美食做切入,引發年代共鳴。”
“在側重點上,也要有所變化。中老年人看美食節目,除了口味本身,他們也會關注其他問題。比如如何制作?能不能自制和家人分享?美味的同時是否健康衛生?所以我認為,我們的側重點,除了體現口味,還應該把一部分制作的過程剪輯進來,同時也介紹每樣食物的營養成分,讓觀衆看了就想吃,吃了也放心。”
在場的人都聽傻了,節目導演頻頻點頭,“非常好,還有其他的建議嗎?”
“還有最後一條,”,言抒點點頭,“但可能比較難協調。”
“你說。”節目導演很堅定。
“調整播出時間。”
本來安靜的會議室,這下子紛紛議論開了。
“可是,這個節目現在是十點半黃金檔播出的,還有比這更好的播出時間嗎?”編導忍不住發問。
十點半黃金檔,言抒不禁再一次感嘆邵菁的影響力。
“我建議調整到下午播出。中老年人,上午忙着鍛煉、家務,有的還要幫忙送孩子,下午的時間比較空閑;十點半是黃金檔沒錯,但這個時間段通常是一家人一起聊天、分享的時間,不太可能圍坐在一起看一檔美食節目。還有就是最重要的——剛吃完晚飯,對美食的渴望程度不高,與同時段其他頻道播出的電視劇競争,勝算很低。”
節目導演很興奮,他早就受夠了邵菁這種特權關系戶,因為她的種種要求,想要完成好一檔節目很難。如今豬隊友秒變神隊友,他迫不及待想要撸起袖子大大幹一場。
“播出時間這個事情,我去協調。其他改動,我們坐下來一條條仔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