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七十章
蕭佚與其他三人到達太守府時曹操還在議事廳內與部下商議如何對付卷土重來的黑山賊, 黑山賊這一回來勢洶洶,看着便是要報上回敗戰之仇,曹操得知後自然不會怯戰。
曹操打算駐紮頓丘應付黑山賊, 底下武将為此紛紛出了不少計策應對黑山賊的進攻, 又如何能在防守下反攻對方。蕭佚他們四人便是在這個時刻進來的。曹操看着本來應該被罰在房間裏整理文書的三人,很想調侃幾句的他看着這麽多下屬官吏收斂了嘴角的笑容,他問道,“文若怎麽來了?可是有什麽事情?”
而不是在院外監督這三人認真整理文書?
眼神中傳達着這種意思的曹操得到了荀彧微不可見的搖頭。
?
還沒來得及理解這個意思的曹操就聽見荀彧率先拱手, 上前一步成為四人中站在首位的那一個,“主公, 彧得到新的消息, 長安有大事發生!”
“奸賊董卓已經伏誅!”
什麽!
突兀地被如此喜事砸在頭上的曹操暈暈乎乎的不敢相信, 他重新問了一遍荀彧,“文若你說什麽?誰死了?!”
“是董卓。”荀彧答。
曹操猛地拍桌而起臉上的喜色再也遮掩不住, 他大聲呼喊着門口待命的侍從, “來人!來人!”
“快去操府上庫房取財寶出來, 換了米糧後在太守府外支一小攤,凡是我大漢子民都可來此免費得一碗米粥飽腹!再讓人在一旁向鄉親們宣揚此等好事!”
喜不自勝的曹操還要宰殺牛羊宴請軍中将士, 讓大家一同分享喜悅。
底下兩旁的武将與文人臉上也不由得沾上了喜色, 董卓惡名在場誰沒有聽過, 況且除了東郡原先的官吏外, 其餘之人皆是被曹操讨董決心吸引而來的, 對于董卓無不深惡痛恨。他們舉起手中的爵杯以水代酒相互敬着, 慶祝大漢如今最大的奸賊已死, 陛下年幼只要悉心教導, 漢室一定有中興的希望。
“但是董卓部下涼州軍還在,為□□羽并沒有伏誅, 他們随時可能會拼死一搏。”見曹操這麽高興荀彧不得不把後面的話繼續說完,哪怕這對曹操來說是一件很掃興的事情,“理應有人領軍助朝中公卿對抗董卓殘黨,若主公前往事成必然在陛下面前有個好印象。”
“然而也請主公莫要忘記邺城還有一個新帝,而您和袁本初還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換句話說,如果曹操真的帶兵去長安援助小皇帝,哪怕打退涼州軍,回到朝廷諸公卿輕輕一句‘爾與逆賊同謀’就能要了曹操的性命。縱使身上有救駕之功,也阻止不了朝中衆人斬首曹操向新朝廷诘問的計劃。
到時候可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償失!
如夢初醒的曹操喜悅之情稍稍下去點,不再像之前那般上頭,他冷靜地向荀彧詢問他該怎麽做,“又如何能助陛下度過此次難關?”
“袁公路與劉景升的荊州之争如火如荼,袁公路雖然拿到了新朝廷的聖旨,但在偏向長安陛下的劉景升眼中不過一張廢紙。”荀彧說着仍舊在互相争奪抵抗的袁術與劉表,即使孫堅當初完成了袁術所托帶回任命書,仍然依舊無法改變袁術久攻不下劉表的情況“他們二人之争陛下插手也無濟于事。”
曹操屏息凝神聽着荀彧接下來的話。
“除劉景升與主公外,還有一人是最好的選擇。”
蕭佚聽見荀彧的話在心裏默默接了下去。
孫堅孫文臺。
孫堅與曹操相似,在袁氏兄弟手下帶兵,有自己的關東軍隊,曾去邺城為袁術求來聖旨在公卿眼中與背叛無異,可孫堅身上有一個曹操沒有的關鍵點。
他曾獲得傳國玉玺且親自為被董卓挖墳奪財的先帝恢複陵寝,用太牢之禮重新祭祀,這一點在孝治天下的漢朝足以功過相抵,加之又有救駕之功,孫堅也能小有所獲。
果然荀彧所言與蕭佚心中猜測別無二致。
“文若所言極是,這次出使豫州由你前往可否?”曹操的人選固定在孫堅認識的荀彧與郭嘉身上,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将荀彧派出,正好途中往颍川郡走一遭澄清謠言。
至于同樣相識的蕭佚……曹操擔心孫堅又會想起當初金汁守城一事。
曹操見這事說完他又命人為剛到的四人準備好位席,雖然因為到達時間過晚而不得不安排在末位,但是曹操讓侍從端來了足夠豐盛的茶水與糕團以顯地位。
“咳咳,”幹咳一聲的曹操提醒下面太過高興的官吏收斂情緒,自己也正了正臉色重新回到了對抗黑山賊的事情上,“黑山賊在周圍為非作歹,又仗着了解地形難以徹底剿滅,這次他們便聯合着青州的黃巾軍卷土重來,諸位可有應對之法?”
青州黃巾軍?
剛剛回到東郡的郭嘉蕭佚戲志才從荀彧那裏了解到自己想要的,不像之前那般兩眼一抹黑的二人開始仔細思考如何化解危機。
蕭佚卻是想到了之前曹操曾随口抱怨過軍費不足的問題,軍費自曹操募兵之後大多是從自己家中掏錢,後來與袁紹一拍即合又有袁氏相助。等曹操名氣大了些,有慧眼識才者會給予銀錢資助,但這不是個太平盛世,人的生死士族的興衰變動格外常見,因此曹操常常會去尋求當地豪族支持。
東郡算是僅次于曹操家鄉的地方。在這裏曹操籌集軍費要輕松一些,但得到的費用仍然差一些需要曹操自己補齊。那日曹操喝了幾口小酒情緒沖動下說出來的,醉酒後曹操自己都忘了這回事,誰能想到蕭佚竟然記了這麽久。
禍害東郡豪門不太好,蕭佚在腦海中勾勒出兖州郡的大致輪廓,不若引其北上直接攻打邺城,那裏才是有充足軍費的地方。
而且還能看看那新帝劉虞會不會就此逃離,他能不能借此一觀‘劉虞’真貌。
有了這麽一個念頭的蕭佚側過頭向郭嘉小聲講述了一遍,大致的把重點全都描述了一遍,比如如何聯合山賊訛詐軍費。
很感激蕭佚會第一時間和自己分享,但這個主意着實有些不适用于現下情況的郭嘉,他指出了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主公曾經打敗過黑山賊,若是想與其合作怕是沒這麽容易。”
只是不适用于現下這種情況,但若是換其他山賊就沒有問題。
聽出郭嘉言外之意的蕭佚點了點頭,準備先行把計劃補充圓滿,這樣下次曹操再問計他就有辦法了。
郭嘉這時起身向曹操闡明自己的看法,“嘉以為青州黃巾不足為懼,黃巾軍中人多兵少,無辎重糧草多是邊打邊掠奪以填補空缺,只要固守城門待黃巾糧草消耗大半時反攻,便可以輕易攻潰敵軍。而黑山賊損失盟友必會慌亂一陣,屆時主公奇兵快襲直取山賊本屯,必能大獲全勝。”
曹操聽聞郭嘉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他對自己的計策更加有了把握,“諸位還有什麽其他想法?”
“急報——!”
門外有個穿着盔甲的傳信兵闖入,盔甲上還有上一場戰鬥中沾染的血痕,鞋底一片破爛泥濘,落在幹淨的地面上留下了一個深深的腳印。傳信兵半跪于地,将懷中保護完好的戰報和一封尺書交予下來的侍從,“這是從東平傳來的急報,還請太守察看。”
東平是遭受青州黃巾騷擾的城池,以東平的兵力對陣黃巾稍有困難,但東平有不少善謀之士,若是聽從他們的計策與黃巾交戰尚有勝利的機會。
然而現在卻有急報傳來,曹操不免懷疑東平是不是出了什麽事情。
果然。
戰報是一封敗報。
不聽屬下進言的兖州刺史劉岱劉公山親自率兵迎擊黃巾,怎料黃巾正是兵力強盛之際,輕而易舉沖潰了劉岱的軍隊,劉岱在戰場上被黃巾軍中人斬殺,剩餘士兵多數逃回了東平,沒有及時回到東平的都在城外被黃巾殺死。
失去刺史的東平在劉岱手下的幾位武将謀士周轉下勉強抵禦着黃巾的進攻,他們同時在向周邊其他郡縣調集兵力,以解東平之圍。而那封多出來的尺書則是濟北相鮑信單獨寫給曹操的,在讨伐董卓時相識的二人互相十分欣賞,如今兖州缺少刺史,鮑信便來信希望曹操能親自出任。
“劉岱已死,兖州刺史之位空懸,諸位覺得操是否該趁人之危拿下兖州刺史一職?”隐去了鮑信來信的曹操問着在座衆人,心中已有決斷的曹操在等待下一個聽懂自己含義的人出現。
衆人交頭接耳中有人離席起身,站在堂中央的中年謀士微微拱手,“宮願意為太守解憂。”
站出來的人是陳宮,早年與曹操相識,後來在曹操任職東郡太守後出仕輔佐曹操治理東郡。陳宮說出了自己的一番看法,“宮願意出使東平,為太守說服別駕、治中。太守可在攻破黑山賊後轉道往東平襲擊黃巾軍,順勢解了東平之圍。”
這樣曹操入主兖州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