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那日談話之後一切重歸平靜, 好像之前橫置在幾人中間的尴尬全部消失,他們之間的氛圍又回到了去朝歌之前甚至更為久遠一些的颍川時期。在他人眼中荀彧與郭嘉之間不知因何而起的矛盾,似乎也在朝歌城這一戰之後化解開來, 為此曹操又是欣慰又是疑惑。
他找來戲志才分享自己的感想, “文若和奉孝從朝歌回來後看起來關系和好如初,操深感欣慰的同時也有些疑惑,從朝歌離開那日他們二人之間仍然有些小矛盾,怎麽奉孝文若先後回來不過一月重歸于好, 這其中可是發生了什麽?”
能發生什麽?不過是一個發現另一個意志堅定,可以不顧時間不顧差距地追上去, 因之動搖的同時決定尊重他們任何一個人的選擇。那日發生的事情荀彧沒有瞞着戲志才, 戲志才在第二日就得知了這件事情, 不過這些話他不會告訴曹操的。
曹操是他選擇效忠的主公,蕭佚郭嘉也是他相交多年的摯友, 況且此事牽扯重大, 他們早已決定在得到蕭佚的許可前是不會再将任何消息透露給任意一個同僚, 包括主公。
“沒什麽,主公。只是這二人”戲志才搖了搖頭, 笑容頗有些無奈之意, “之前因一個人起了些分歧, 誰想到那人走出了第三條路, 分歧沒了自然就不再鬧別扭了。”
曹操聽了個迷迷糊糊的, 雖然他認識這颍川五人組中的每一個人, 但曹操确實猜不出來戲志才口中所說是誰, “……聽起來倒也是個奇人?”
奇人蕭佚打了個噴嚏。
彼時帶着馬鈞在軍中工匠處的蕭佚打量着手中重新開鋒後的刀刃, 與軍中常用的半開刃或者單面開刃的武器不同,工匠是按照馬鈞所說從刀背平磨至刀鋒處, 工匠幾次試手之後發現這種打磨方法提高了刀刃的鋒利程度,但是因為刀刃打磨之後變得細薄,容易發生斷刃的事情。
若是用在戰場上很容易使兵士出現手中沒有武器的窘狀,所以這種新式開刃方法不适合需要長時間對抗的戰場上。
馬鈞在發現自己提供的新技巧沒法幫到別人後有些失落,他接過經過工匠專業鍛造後更具刀劍形狀的利刃,手指輕撫銀白色的刀面,“它不适合戰場嗎。”
“它只是不适合長時間的戰役。”蕭佚安慰道,“但若是短暫交鋒或是用以自保什麽的,不就很合适?像是當初你不就用這種開刃方法的刀片打劫了我。”
話尾蕭佚用當初的事情打趣馬鈞。
被調侃個正着的馬鈞窘紅了一張臉,那時他實在太餓才找上提了一籃新鮮飯菜人看起來又清瘦的蕭佚,但也正是當初的決定才讓他有了現在這番境遇。
“蕭先生!”馬鈞不善言辭不知道怎麽該怎麽阻止人繼續打趣自己,他只能用尴尬的眼神凝視着蕭佚,希望他別再提當初的事情了,“鈞、去看看另一邊織機如何了。”
匆匆離去的馬鈞把蕭佚丢在原地。
蕭佚目送着馬鈞離去的背影,他低下頭看着對方走前交還的刀刃,指尖輕彈刀刃他聽到了清脆的振鳴聲,“再做一個合适的刀鞘與刀柄,組裝完成後勞煩遣人将之送去佚府上。”
工匠應諾。
支付了相應費用的蕭佚沒有去找馬鈞,他走了另一條路離開工匠處,同樣的蕭佚沒有繼續留在軍營裏,他離開軍營後往城中小販最多的地方走,那裏有他需要的東西。
東郡在曹操的管理下興興向榮,不止是在帶動下吸引了附近妙手回春的大夫,做藥材生意的商人聞風而來,促進了東郡與周圍郡縣的經濟交流。加上曹操鼓勵曾被嚴重剝削的百姓休養生息,手下的兵士牢牢地将黑山賊阻擋在東郡之外,這裏的百姓安穩地度過了下半年。
百姓的生活有了盼頭,他們自然開始期待新的一年的到來,而在新年到來前他們挑着自己家中制作的餘糧出來換取缺少的東西。
蕭佚來這裏也是為了給蕭平購買一些他愛吃的米糕,他在一處小販那裏看見了自己需要的東西,“這糕怎麽賣?”
小販順着蕭佚的目光看過去,是家中做多了的米糕,這種米糕通體顏色灰白富有彈性,軟糯香甜的味道深受家中幼子的喜歡。估摸着蕭佚也是為孩子來買這種糕點的小販報出了自己的價格,“兩匹布或者一鬥菽。”
漢朝朝廷發行的五铢錢歷經戰亂、銅錢重鑄等事後價值一貶再貶,世家底蘊豐富為了名聲還在使用銅錢,平民百姓早已不堪重負,現在遠離都城的百姓之間交易不再是以錢換物而是以物換物,物品價值多是百姓根據自身所需來拟定。
“稍等。”蕭佚這次出門先去的軍營,手上自然不可能提着布匹或者是菽稻之類的農作物,他倒是帶了不少銅錢在身上,只是小販這邊大多不收銅板,嫌棄銅板易貶值還重帶在身上麻煩至極。只得去路邊店鋪用銅錢換取布匹的蕭佚折返,手中抱着兩匹布去和小販交易。
這一回他倒是成功地買到了自己需要的米糕。
走出市集前蕭佚回過頭,他望着集市中以物換物的商販和客人,其中多是附近的百姓,偶爾有像他一樣的世家子弟進入這個集市,想要購買某物都只能出來先用銅錢購取商販所需,再折返換自己需要的物品。這種交易上的不便追根溯源是五铢錢貶值甚至失去了本身的貨幣價值,是本該有所作為的朝廷沒能及時把控經濟。
蕭佚心想,或許該先建議曹公重設五铢錢幣,但曹公已被袁本初忌憚視為眼中釘,錢財貨幣一事是萬萬碰不得的。
看來以物換物要在百姓中間維持很久。
沒有其他事情要做的蕭佚很快回了家,避開小跑着沖過來不知道做了什麽手掌黑乎乎的蕭平,再躲開在自己家裏蹭吃蹭住的郭嘉,蕭佚扭身進了庖室。進去前他沒忘記讓蕭平去把雙手洗幹淨,再讓郭嘉把屋中小憩的孩子叫醒,穿好衣服抱出來等飯吃。
之前荀彧回來後郭嘉便去了山陽郡一趟,在族中德高望重的幾位老人的見證下過繼了一個孩子到自己名下,正是那日蕭佚給郭嘉算出來比較合适的孩子。那孩子年紀小尚不記事,郭嘉可以和孩子培養父子感情,就是年齡實在太小,目前只會在床榻上咿咿呀呀地晃動着手臂。
郭嘉在這方面只看過蕭佚當初如何照顧蕭平,實踐操作上一竅不通,在又一次模仿着記憶中蕭佚煮幼兒能入口的食物失敗後,郭嘉當日就打包好衣物蹭進了蕭佚的府上。
完全沒想到照顧小孩子這事又落到自己身上的蕭佚:……
幸好這個孩子比起當初的蕭平安靜多了,不會四處亂爬讓蕭佚擔心哪天從床榻上摔下來,也不像蕭平調皮搗蛋吃個飯都吃得不安寧。蕭佚欣然接受了這個乖巧的孩子,允許郭嘉帶着孩子在自己院中住了下來。
蕭平也很喜歡這個孩子。
他羨慕隔壁曹丕很久了,一家人熱熱鬧鬧的,有愛護他的兄長有追在身後覺得兄長很棒的弟弟,蕭平也想要。現在他有了不是兄長勝似兄長的馬鈞,馬鈞會在一旁注意自己不要受傷,就差一個弟弟,一個乖巧也好活潑也罷的弟弟,蕭平時不時就去房間裏和那個孩子玩,打定主意要從小培養兄弟感情。
這其中唯一的勝者估計只有郭嘉了。
收養了一個孩子沒了後顧之憂,孩子被有經驗的蕭佚照顧,還有個蕭平天天去陪孩子玩,郭嘉這才發現自己好像只占了個過繼的名頭,事事都是別人經手。
原來你還知道這件事啊,旁觀的荀彧無語地觑了一眼郭嘉,搖搖頭抱着手中的公文繞道而行。
覺得這不太行的郭嘉決定親自和孩子聯絡聯絡感情,有蕭佚在一旁指導幫忙,郭嘉和小孩子相處得還算不錯,至少孩子已經熟悉郭嘉不再會因為陌生而哭泣。
這回郭嘉進屋幫孩子穿衣服,小孩子都會自己主動張開手聽話地由着郭嘉擺弄。
抱着懷中乖巧幼兒的郭嘉進了庖室。這裏被蕭佚用屏風與門簾分隔成兩個區域,一邊是蕭佚煮烹食物的竈臺,另一邊則擺上了桌椅,方便蕭佚不需要将盤碟端來端去。
桌上已經擺放好食物器皿,留有餘溫的飯菜散發着香氣,今日蕭佚剛買好的米糕重新蒸了一遍,煮化的糖水用小碟盛裝,佐在一旁陪着米糕食用,但是桌上這些都不是幼兒可以吃的。
“準備好了。”蕭佚端着一碗煮得稀薄的米湯過來,是為家中唯一的幼兒單獨準備的食物,“今天可是奉孝自己說要喂孩子吃飯的。”
往日都是蕭佚喂孩子吃飯,孩子也養成了習慣張開手就要蕭佚抱抱。
蕭佚拒絕了,他将每次喂食使用的勺子放進米湯裏,示意郭嘉先喂飽孩子。
孩子抗拒地癟着嘴,水盈盈的雙眼望着蕭佚,似乎下一秒就能哭出來。若是和郭嘉在一起玩孩子很樂意,但是在吃飯睡覺這方面格外有原則,飯一定要蕭佚喂,睡覺一定要郭嘉哄。一旦不如意孩子就會哭出來,可他也不是那種吵鬧的嚎啕大哭,只是默默流淚偶爾哭狠了會發出小小的嗚咽聲,看得人萬分心疼。
“聽話。”蕭佚湊近來擦去孩子流出來的眼淚,他安撫着不安的孩子。
不是很聽得懂的孩子張開手抓着蕭佚的衣領不肯松,張開嘴巴幾次啊啊出聲。
見狀郭嘉過來解救蕭佚的衣服。
孩子被逼急了,直起上半身就要往蕭佚身上撲,蕭佚不得不接住孩子避免他栽倒在地上。撲到蕭佚身上聞見熟悉味道的孩子說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句話,“……阿父。”
不過好像喊得人不太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