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012章 第 12 章
二人說話間,房外傳來聲音:“吳道友,蕭道友,在嗎?是我,魏盛。”
開門一看,大晚上的,魏盛衣着整齊厚實,身上還披着一件帶兜帽的厚布鬥篷,哪像只在客棧走動,待會就要回房睡覺的模樣。
吳銘驚訝問:“你要走?”
“實不相瞞,”魏盛撓撓頭,“我确實打算離開,臨走之前過來同二位道友辭行。”
“今日多虧二位力戰歹人,我才僥幸撿回一條命。救命之恩無以為報,我只能永遠銘記于心。”
恩不恩的暫且不提……
吳銘:“明天就要上仙宗,你這個時候走,不打算拜入仙門了?”
“從下午到晚上,我左思右想,覺得上林仙宗可能不适合我。”
魏盛以為的仙門修士,清氣浩蕩,踏劍穿雲,除魔衛道。
可這幾天,接連發生的幾件事,大大影響了他的認知。
“這樣的仙宗,不去也罷。”
吳銘看了他一眼,直言道:“你出身官宦之家,父母疼愛,兄弟和睦,周圍人遵紀守法,便覺得人人都是如此,整個人間河清海晏,太平安樂。”
“你參加點仙會,見了浮塵觀幾樁腌臜事,聽了陌生人幾句話,就信了仙宗盡是魑魅魍魉。
可你并未真正入過宗門,沒親眼見過全貌,如何能輕易斷定,整個仙宗千萬修士,都和他們一樣?”
“你讀過書,應該知道,世事并非如此絕對。”
Advertisement
“即便你待在凡間,往後離開家,出到世間,無論科舉入仕或行醫經商,同樣會發現,人間爾虞我詐的争鬥也無處不在,比仙門只多不少。”
他勸道:“你都通過點仙會了,何不先去仙宗看一看,待上一段時間。如若真的水土不服,那時再離開也不遲。”
魏盛聽完,沉默了半晌:“吳道友說的在理,是我狹隘了。”
“可我猶豫已生,拜入仙宗的決意已然受到影響,怕是道心不穩。何況今天的危險,讓我意識到,自己的實力差得太遠。”
他苦笑:“我之前還自信滿滿,覺得自己挺強的。”
“我仍舊打算回家,好好考慮清楚,繼續增強實力。等決心堅定了,再去參加下一次的點仙會。”
對方去意已決,吳銘不再挽留。何況點仙會五年就有一次,下一次,魏盛也不過二十三四的年紀,還年輕得很。
“既如此,”他道,“祝君一路順風。”
魏盛行了一禮,又說:“聽聞吳道友的劍,在和掌院對陣時,折斷了?”
“我明日不去仙宗,身上佩劍就暫時用不上。道友若不嫌棄,不如拿去,暫時先用着。”
吳銘的劍被掌院的法器打斷,此刻劍鞘裏只剩了半截。
他沒時間,也沒錢立刻換一把新的。
明日上仙宗,不知道會遇到些什麽情況,更不知何時才能有錢另買一把。
魏盛的劍雖只是凡鐵,但用精鋼打造,比他之前那把粗陋的鐵片劍堅利不少。
他沒推辭,謝過之後收下。
魏盛告辭離去。
吳銘轉過身,回到房裏,轉身時瞥見蕭遙嘴角下垂,一副很不愉快的模樣。
吳銘:“?”
“怎麽了?”
蕭遙情緒低落:“……沒怎麽。”
吳銘:“……”
這情景似曾相識。
他好笑:“有什麽問題,直說。”
明明一個心高氣傲的人,是怎麽擺出這麽一副可憐兮兮的模樣的?
蕭遙抿嘴:“你拿了魏盛的劍,我腦子裏就全想着,你要用別人的劍。一想到此,我心裏就不舒坦。”
“具體的感覺,我也形容不出來,但就是,心中酸澀,悵然,外加有點煩躁。”
吳銘:“……”
這該讓他怎麽回答。
他嘴角一抽:“那你想怎麽樣?”
蕭遙:“不如我們換一換,你用我的,我用他的。”
吳銘緩緩吸了一口氣,正色道:“并非我嫌棄你的劍不如他的,不願同你換。這是魏盛臨走時贈我的禮物,有離別之情在裏面。
他前腳剛走,我扭頭就把他轉贈給別人,這對他,對你,都是一種不尊重。”
道理已經說得很清楚,蕭遙也沒再多說——只沉默着轉過身,走到床邊,他的地鋪上。
躺下後,拉過被子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并且曲起腿,蜷縮成一團。
吳銘目瞪口呆。
身長九尺的兒郎,快二十歲的人了,怎麽還像個孩童一樣,受了長輩訓誡,覺得自己委屈,還朝被子裏面鑽。
這人……心眼怪小的?
***
上仙宗的日程早就定好,天塌了都難改。
第二日一大早,客棧裏剩下的修士們,便跟着決明道人去往上林仙宗。
上林仙宗的本宗建在上林仙山,距離此地八千裏,需乘坐飛行法器才能到達。
煉氣修士尚不能禦劍飛行,大多數人都是首次乘坐法器上天。衆人歡欣雀躍,紛紛擠在天行船的船沿邊,探頭探腦朝地面張望。
吳銘不去和人打擠,随意找了個地方,斜倚着船室外壁吹涼風。
蕭遙依舊跟在他旁邊。昨晚睡了一覺,情緒已消,看不出異狀。
只是吳銘好奇:“你看起來一點也不興奮,以前坐過天行船?”
蕭遙搖頭:“沒有。”
他對着吳銘态度恭敬,說的話卻一點不謙虛:“我很快就能築基,禦劍飛行是遲早的事。飛行法器也能很快擁有,定比這天行船品階高上不少。”
築基是脫凡入仙的一道大檻,沒那麽容易跨過。
可他說的輕描淡寫,甚至連飛行法器都想到,這目光,過度長遠——俗稱,想多了。
吳銘輕輕一笑,不再多言。
兩個時辰後,連綿壯闊的層疊山脈出現在衆人視線當中。
仙山沿着靈氣充盈的地脈生長,高聳入雲,壁立千仞。仙宗建在山巅雲霧之中,蹤跡缥缈,肉/眼難覓。
雲海內,另外四個方向,分別有四只外觀一樣的天行船,勻速朝山門靠近。上面乘坐着另外四處點仙臺選拔出來的修士,聲勢十分浩蕩。
五艘天行船依次在停船點靠岸,修士們跟着仙宗接引弟子的指引,排着長隊走向山門。
人多緩慢,但井然有序。
山門外有接引弟子拿着點仙冊,核對修士身份。身份無誤,便可進入山門。
蕭遙的名字排在吳銘前面,接引弟子核對後,讓人領他上山。他一過,輪到吳銘。
吳銘的身份也沒問題,弟子在點仙冊上打了個勾:“可以了,進去吧。”
剛走一步,忽然被叫住:“等等,你走那邊。”
入山門後幾條分岔路,一條石板砌成的寬闊主道沿着山勢,一路朝上通往山頂,其餘的,蜿蜒輾轉朝八方延伸,不知通往何處。
蕭遙被人領着,走的是,通往山頂的主道。接引弟子讓吳銘去的,卻是另外一條山路。
吳銘疑惑:“這是去哪?”
“問那麽多作甚,”接引弟子白了他一眼,“只管聽從命令,到了地方,自然會有人給你們講解。”
吳銘無話可說。
主角的歷程,欲揚先抑,欲揚先抑。
走上這條山道,路上人不少,或臉露疑惑,或心情雀躍,或淡然平靜。
兩個時辰後,吳銘沿着山道走入一處霧霭袅袅的山谷。
谷口立着一塊木牌,上面大字寫着:試煉谷,複試測試地。下面用小字寫明緣由。
下院的點仙會,只是仙宗選拔弟子的第一場初篩。
通過點仙會的準弟子,将一同來到這處試煉谷,參加第二場複試。
初篩時,煉氣修士們沒有排名,但有一個例外。
點仙會主事可用自己的權利,定下點仙冊第一頁,第一個人,稱作“一甲”。
五處點仙臺,五個“一甲”,可以免去二測,直接進入仙宗。
從昨日到此時,吳銘終于後知後覺,察覺到一個嚴重問題。
他身上的那本“原作”書裏寫到,主角蕭遙因為實力超凡,得仙門掌事看重,定為一甲,直接拜入宗門不說,還成了仙宗掌門的親傳徒弟。
壓根沒有參加二次試煉這些事。
他一直認為自己是主角,昨日解決了書上沒有的下院之亂,頭腦和實力都有展現,今日該同書上所寫,一筆帶過地拜入仙宗,在主事長老的舉薦下面見掌門。
而他目前所遇到的情況:
點仙會主事是決明道人。決明道人看重,定為一甲的人是那個蕭遙。
而他這個“蕭遙”,被人改為吳銘,是一個實力出衆,但非頂尖的弟子——不是“一甲”,就得和所有通過初篩的人一樣,去試煉谷參加二次試煉。
形成這一局面,也和他自己有關。
蕭遙對陣決明的那一劍,有他的一半助力。他引了靈氣彙集到蕭遙的劍上,蕭遙才和決明打了個平手。
但當時的情況,沒人注意到。現在事情翻了篇,當時在場的修士又都是下院的弟子,沒一個來本宗。
他一找不到機會說明情況,二沒人在意,這件事,估計就如浮塵一般散了。
他這可算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那麽問題來了。
他走的路,和書裏寫的“主角蕭遙”出現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