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2019亞錦賽
第46章:2019亞錦賽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亞錦賽開賽的日子。這一次的機場的兩人與之前的形影不離截然相反。他不再緊緊地跟在她身後生怕她走丢,也不再主動問她想吃點什麽他去買。他似乎沒有了那樣與她親近的理由,他們已經不是混雙搭檔了。所有人都排在值機櫃臺前面,他卻站在人群的最後面,還是那張冷峻帥氣的臉,只是眼神略顯落寞。他的視線追随着就站在他前面不遠處的孫琪詩身上,而她正在和徐醒兩個人笑鬧。不知道兩個人在說什麽,只是看着站在孫琪詩前面的徐醒頻頻回過身來跟她說話,說着說着兩個人就一同笑起來。
他沒看見的是,看起來被徐醒逗得笑個不住的孫琪詩在話題結束的同時,胸中一口氣提起來呼出去,接着就沒了笑容。就那麽一瞬,一絲笑意也沒有了。那笑意從未到達過眼底。
他沒看見,他只覺得很難過,又有些生氣。可他轉念又問自己,秦初望你有什麽立場生氣呢?可轉念他又覺得,孫琪詩,你沒有心。
他看到了那期雜志的采訪,最後一個問題,你最想和誰組混雙或是雙打。
她回答的是:最想和陸陽組混雙。他在網上看見這條報道的時候,心一下子就涼了。他瞬間想起那次也是媒體采訪,問她想不想和方澤棟組混雙,她回答行啊,能帶我贏球就行。
他又想起那時候在雅加達的亞運會上,她跟他說:你要是帶我贏球,我就再讓你捏一下臉。
自始至終,她只想贏球而已。
是啊,是他獨自走的太遠了,想的太岔了。
他想起是她先在微博上給他留言,誇他打的太好了。也許在那個時候,他在她眼裏也如同現在陸陽和徐醒在她眼裏的位置一樣吧。
只是現在……她的位置高了,看不上他了。
想到這裏,秦初望掏出手機來給她微博取關了,然後他盯着她的主頁發呆了一瞬,轉手把微博直接卸載了。
到了日惹之後,他們之間的交流仿佛只剩了訓練、研究戰術、比賽。再也沒有誰先提起要一起去吃飯。
兩個人都身兼團體、單打、混雙三項。好像是忙碌的比賽節奏才使得他們沒有一絲空閑時間留給對方。
比賽進行的很順利,他們的默契仿佛完全不受拆對的影響,她一擡手他就知道她想幹什麽。有時候在場邊候場,她也習慣性的挨在他身邊,兩個人也不說話就那樣站在一起等清臺。而當有男運動員在場邊直接脫上衣換隊服的時候,他也習慣性的擋在她面前,不讓她看。
兩人的混雙一路連勝來到了半決賽。半決賽對陣的是中國香港的黃杜組合,就在上次他們兩個在看臺上還閑聊道說沒有跟黃啓聖和杜坤瓊打過,沒想到這麽快就碰上了。
Advertisement
對手實力很強,拿過去年世界乒聯總決賽的混雙冠軍,也在不久前的公開賽上再一次拿到了混雙冠軍。而且黃啓聖和杜坤瓊兩個人現在也是香港隊的一哥一姐,技戰術體系很成熟,前三板的質量也很高。
兩個人約定在賽前一起看他們的比賽視頻做戰術調整。負責他們兩個混雙訓練的是秦初望的主管教練鄭立國,他用秦初望的平板電腦播放着黃杜組合的比賽視頻,然後挑出他們要注意的點開始講解。
孫琪詩拄着下巴認真地聽着,秦初望手撐着球臺站在她的身後。視線總是不由自主地落到她毛茸茸的小腦袋瓜上,明明她的後腦勺除了黑亮的頭發和倔強的旋以外什麽也沒有。
他察覺到了自己出神,往前挪了挪與孫琪詩并肩,強迫自己的視線偏離,兩個人與鄭立國商量好技戰術的調整,晚上又練了一會兒,準備好了明天的半決賽。
黃啓聖和杜坤瓊果然是一對默契度非常高的老搭檔。剛一上手,孫琪詩和秦初望就覺得對面銜接的非常好。雙方前兩局先打成了1-1平,然後孫琪詩和秦初望再拿下了第三局。BO5的賽制中,第四局就是他們的賽點局。
第四局一開始,雙方比分就很膠着,雙方一直打到了10-10平,10平後孫琪詩一個反手擰拉回球失誤,讓對方先拿到了局點。孫琪詩懊悔的還在原地重複剛才反手擰拉的動作,秦初望看見了下意識的上前拍了拍她的肩膀,鼓勵她道:“沒事沒事,再來。”
而她在聽到他這句安慰後也真的平穩了情緒,接下來兩個人先是扳平了局點又連得兩分,以13-11贏下了第四局,也以3-1的大比分贏得了這場半決賽,順利進入到決賽與徐醒和劉思維會師。
到了決賽這天,秦初望心裏的弦好像松了半扣。他已經完成了國家交給他的任務,抵住了外協,至此,國乒在混雙的項目上已經提前包攬了冠亞軍。
賽中,兩個人交流很少,得分了不歡呼,失分了也不相互鼓勵。與前一場對戰香港組合時完全不同。就連導播間的解說看着這場比賽都說兩個人是各打各的。
內戰場邊不設教練,他們兩個也并沒有很多戰術的溝通。局間也只是在場邊坐着,有時他的視線落在她的身上,就那樣看了她很久。這是他們最後一場混雙比賽了,他想。從此以後,我就失去你了,孫琪詩。
你怎麽想的呢?你也像我舍不得你一樣舍不得我嗎?
可等她也看向他時,他的眼神卻倏忽跳開了。
那場決賽,他們輸了。輸了比賽的那一刻,兩人都沒有懊悔,秦初望只淡淡的跟她說:“好好準備單打吧。”
她也點點頭:“好,先頒獎吧。”
等頒獎的候場,兩個人之間的氣氛也如同這半個月來的蕭瑟時日,沉默的令人緊張。他還似往常那樣背着手晃來晃去,眼神看似不在她身上,卻無時無刻不系在她身上。外面的頒獎內場光線昏暗彩燈絢爛,他們站在撩開半塊簾子的入場通道口,按頒獎順序排着隊,他站在她身後。
他總是喜歡站在她身後,他總是習慣于她在他的視線之中。
“一會兒我們繞一圈吧。”她突然回過頭來說道。
他定定的看着她,道:“好。”
得了他的回答,她又回過頭去,恢複了沉默,這沉默卻不再令人緊張。
入場。
獲得銅牌的兩對走在前面,他們兩個走在中間,徐醒和劉思維走在他們的後面。走到一半秦初望恍然覺得不對勁,一把拉住了還沒反應過來的孫琪詩。孫琪詩被他一拉,一下子貼到了他的身邊。胳膊被他攥在手裏,很緊。她看着從他們身後笑着走過去的劉思維和徐醒,她才明白過來是走錯了位置。很奇怪,本來是個尴尬好笑的場景,他在笑,不好意思的笑。劉思維也在笑,沒關系的笑。
她卻笑不出來。
這是他們最後一次站在混雙的領獎臺上了,也是他們最後一次繞領獎臺一周了。她突然想起2017年的世青賽上,站在銅牌領獎臺上的他倆,他對她說,下次咱也繞一圈。想起比完賽後,哥哥冒着被教練訓的危險跑出去給她買生日蛋糕。在擺渡車走前的最後一刻少年提着蛋糕風風火火的跑到她面前。
他們在那個清冷昏暗的酒店大廳的角落裏,他為慶祝她17歲的生日,他給她點蠟燭,讓她許願。
她許願:我們拿世乒賽混雙冠軍,拿奧運會混雙冠軍,拿所有比賽的混雙冠軍!
我們拿混雙大滿貫!
耳邊響起現場主持人的聲音,銀牌獲得者:秦初望孫琪詩。
眼前的景象逐漸清晰,思緒也從回憶裏抽離。她開始繞臺了,他就跟在她身後吧?這是他們最後一次繞臺一周了。
果然,生日願望說出來就不靈了。
她想。
比賽還在繼續,她還有單打。
她向來,場上場下兩個人。場上,她眼裏只有勝利。她在半決賽3-1戰勝了單靜,決賽3-0再次戰勝了劉思維,登頂亞錦賽冠軍。
她又一次的收下了一枚單打金牌。至九月為止,她已經收獲了4個單打冠軍,世界排名穩居第三,成為了2019年最耀眼的一顆新星。
而秦初望三次折戟資格賽,他曾兩次打入決賽,卻空手而歸。少年的桀骜心性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逐漸泯滅,他輸得太多了,輸麻了。
9月23日,國乒一行人從印度尼西亞日惹結束亞錦賽返回了北京。這次從北京回來,秦初望看起來整個人更加的陰郁,與之前陽光大男孩的形象截然相反。他有滿懷的心事,無處訴的委屈,無數失敗的磋磨,還有對勝利的渴望。他們還在同一個館裏訓練,只是從之前兩人一起訓練變成了徐醒和孫琪詩練混雙,自己則是和溫旻一起練混雙。
孫琪詩的膽量大小,似乎是分場合的。在平時的生活中她膽子很小,怕黑,怕鬼,怕自己一個人出去找不到回總局的路。但在乒乓球上,她的膽量卻很大。即便面對徐醒這樣資歷比她要老上許多,說話的分量就是教練組有時也不得不聽的前輩,她也敢跟他吹胡子瞪眼。
有些球該怎麽打,用什麽戰術,她有自己的一套觀點。徐醒如果在混雙的項目上,因為她年紀小經驗少而想讓她完全的聽從自己安排,那是不可能的。
甚至秦正江來了也不好使,該說她一定會說。即便有些想法在老東西們看來還不太成熟,但不可否認她是個極有天分的人,而且能力超群。不要用老一套的觀念來看待她,她不一樣,她是孫琪詩。
就比如打削球,所有人都知道,打削球最忌諱的就是妄想一拍把對面拍死。
哎,她就能一拍把對面拍死。
所以有時候弄得徐醒和秦正江無語中帶着佩服。爺倆兒常常一副知道她說的不太準确但還不得不聽的表情看着小嘴叭叭的說着自己想法的孫琪詩。最後常常都把兩人氣笑了。徐醒甚至還發了條微博,照片上他捏着孫琪詩的兩只耳朵,并配文:這個快叫我叔的人整天和我沒大沒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