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春天時,林子裏的大雪化了。托黎大哥的福,這個冬天,他跟她夫人一直往上來送些吃的。
陸修善真的很感動,想着春天要做什麽回報他們才好,畢竟她一個穿越人,在古代真的很難存活,還遇到到了這麽冷的雪天。
她去看到了後邊寺廟裏有塊空地,不過雜草叢生,需要開墾。想她只玩過種田游戲,卻從沒下過地,沒想到有一天真的需要去開墾地皮,還挺新鮮,挺有意思的。
陸修善是個非常有力氣的孩子,跟着爸爸做木工以來,她兩個膀子練得特別結實有力氣,開墾起荒地來也不在話下。
她用花布背着孩子開墾荒地,花了一個上午才開墾出那片菜地,又花了些時間在林子裏找野菜,野蘿蔔什麽的,現下開春,竹林裏還有很多嫩筍子。
由于家裏奶奶輩學禪,修佛,她從沒有主動傷害過小動物。遇到一些野兔的時候,饞,抓到了,也不敢下手傷害它們,只能放走,用蘿蔔根和菜根當種子種在田地裏。
她挖了很多新鮮嫩筍子。
拿回寺廟後,放置一些在小房裏,然後多的,全都拿下去給了黎大哥一家,黎大哥山上砍柴去了,黎嫂子樂呵呵的,說正準備要去采呢,她送去了也免了跑一趟,又拉着跟她唠了一會的話。
黎大嫂告訴她,離村子百裏之外有個小鎮子,現在開春嫩筍子特別好賣,讓她去賣筍子,可以換一些錢買米。
當然,是多采多得。
陸修善得到這個消息非常的開心,千恩萬謝的告別了黎嬸子,然後山上一個勁找嫩筍子去了,還采了許多新鮮的菌類,大大小小很多種,包在一個花布裏。
就是不知道古人吃不吃蘑菇。
她花費一天時間,采了大概五斤筍子,一包新鮮蘑菇,然後背着孩子就下山了,去到了鎮子裏去賣新鮮筍子和蘑菇。
小鎮不是很大,只有一條街,但是賣貨的人不少。陸修善去的時候差點沒擠着位子,不過好在還有空位,在兩個婆婆中間。
兩個婆婆賣的是自己做的花布棉鞋,還有一些孩子玩的縫制小玩具,布袋兜,撥浪鼓什麽的,還有賣新鮮時蔬和腌制臘肉的。
Advertisement
總之,種類繁多。
陸修善抱着懷裏的孩子坐了一個上午,跟兩個婆婆聊得火熱。聊天的功夫裏筍子全賣出去了,只是蘑菇還剩下一半。古人似乎不太愛吃蘑菇,賣的人很少,不過她總算是賺到了一筆錢,可以置辦一些暖和東西了。
一共五十文。
買一斤米花了二十文錢,然後買了一件孩子穿的花棉襖,想再買一床用蘆葦蘆絮做的棉被,發現錢不夠,差得很遠,至少還得賣一個星期的筍子才能買一床。可是山上竹林就那麽多哪裏來的錢買那些啊。她只能先買些方便的,買了一口好的鍋,然後買了兩個小碗。
這麽也就快花完了,還剩十文。
她收着錢抱着孩子要回家,這孩子出乎意料的乖巧,不吵不鬧的,她這麽在鬧市裏坐一個上午,她也能睡着,只是要尿尿了,和餓了,就會哭一下,其餘時間,要麽就是睜着眼睛發呆,要麽就是唆手指頭。
孩子吃的食物,是陸修善早上熬的米糊糊。她用竹筒做了一個簡易的保溫杯,裝在裏面。
抱着孩子回去的時候,陸修善經過一家飯店的後院,看見了後院裏拴着一條小羊羔,正蜷縮在一處被凍得瑟瑟發抖。
它實在太小了,站起來都沒什麽力氣,似乎是生病了。陸修善看着那只小羊羔,心裏動了恻隐之心,背着孩子上前跟後廚詢問,這只小羊羔怎麽賣的。
後院的廚子告訴她,這只小羊快要病死了,值不了幾個錢,死了就要拿去烤了。
陸修善心不忍,摸了摸口袋,還剩十文錢。于是花十文錢買下了那只快要死掉的小羊羔。
它似乎才一個月,或者半個月,比她背上的孩子還弱小。陸修善背上背着孩子,右協夾着一只小羊羔,左手拿着一口買的新鍋。
這麽走回去很累,走走停停下午才回到寺廟。她回到寺廟的時候,發現寺廟門口不知道誰又放了半袋米,還拿來了兩個小孩玩的玩具,一個撥浪鼓,還有一個布貓咪。
陸修善放好鍋,安置好小羊羔,一邊哄着懷裏哭起來的孩子,一邊拿着外面不知誰送來的東西查看。
她以為是黎大哥一家送的,正想下山去感謝的,結果在布貓咪的兜裏看見了一張紙條,上面用墨汁些着幾個很簡短的字:她叫春花。
這個她是誰不用猜了,除了懷裏這沒爹沒娘的孩子之外,沒有其他人叫春花。
這些東西估計就是當初把她扔在這兒的人送來的。陸修善心裏不禁憐憫懷裏的孩子,卻沒多想,只收下那些東西,然後回了寺廟。
她特意采了許多野草,混着小米粥一起過來喂羊,羊兒狀态不好,不願意吃。她把它給抱到火堆邊上烤暖身子,然後掰開它的嘴一口一口喂給它吃,直到喂完。
第二天的精神狀态就好多了,能起來了,也能自己吃米湯草葉了。不過它還是太小了,毛還沒長好,不能太挨凍,于是陸修善就剪了一段布料,裹了一些細碎的布料和樹葉絲絲後,做了一件小衣服裹在了它身上。
這麽細心的喂養了幾天,小羊羔慢慢活過來了。陸修善很開心,給它取了個名字叫暖暖,希望它能給自己帶來溫暖,也能給她們帶來溫暖。
嘿嘿,她還是打着算盤的。
那就是等它長大了能脫毛了,就可以做一些衣服過冬了。
陸修善有空就會去挖筍子野蘿蔔,一部分拿出去賣,一部分切片曬在屋頂上曬幹,做成幹片,裹在布包裏好保存。
這個春季過去時,這個山都被她翻了個底朝天。同時存的貨多了不少,沒事的時候她就會跑下去跟黎大嬸唠嗑,經過唠嗑才知道,原來黎大嬸他們是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可以晾幹保存的,知道後,也開始學着她晾幹保存筍片和蘿蔔片。
這個春季陸修善通過賣各種野菜野果存了不少錢。一共有一貫錢左右,能置辦不少大件,還能置辦不少禦寒衣物。真好,今年的冬天可以不用挨凍了。
夏天除了野菜之外,沒什麽可以挖的東西,她就守着那片菜園子,勤勤懇懇的耕種。
同時去山上預存秋冬的柴火,又喊來黎大哥幫忙,一起把寺廟那個簡單封住的破口重新給修補好了,免得下雨時那裏漏水,每次都要她重新擦地洗地。
弄完這些,陸修善贈送了一些自己儲備的各種幹菌類給黎大哥表示感謝。黎大哥走後,她又自己把寺廟周圍的窗戶還有那扇破門給重新修補好了,再把坐在供桌上的神像給擦洗了一遍。
她幾乎每天都會這樣做。
沒穿越的時候,她奶奶就是廟裏的守廟人,她沒事的時候,就會幫奶奶一起擦洗神像,打掃寺廟,陸修善已經習慣了。奶奶說過,神像不能髒,她就一直記着。
弄好寺廟,陸修善翌日又背着春花出去了。春花現在一歲,變成了個小話痨,天天都要在她背上咿咿呀呀,也不知道在說些什麽,模樣非常的可愛。
陸修善在林子裏搜集野果子。
除了早晨采菌菇之外,野果子也是她能賣錢的來源。野果子一般都是野梨野毛桃等等,賣得沒有春筍好,多少也能賺些錢。
她背着滿滿一籮筐回去了。
去的時候瞧見有人坐在她家門口,是個穿着灰色麻布素衣的婦人,頭上簡單的插着一只釵。是黎大嫂。
黎大嫂見到她老遠就開始招手了,非常熱情的呼喚她:“修善!你你快些過來!”
陸修善連忙走過去。
黎大嫂笑眯眯的拉過她的手說:“我來帶你去采蓮藕呢!”
“還有蓮藕?在哪呢?”陸修善很驚訝,這邊的山她都跑遍了,沒見到過什麽蓮花池啊?
“遠着哩。從村子裏出發要走三天才能到。你大哥拉了牛車,這不,我想問問你去不去,我們一起坐牛車走過去。”
“蓮藕啊……”陸修善露出一絲笑意:“太麻煩了,我這還有孩子,別吵到你們。”
黎大嬸笑道:“怕什麽,我們也帶孩子去。正好路上做個伴。”
“這……”陸修善有些猶豫。
“你快別猶豫了。”黎嬸子催着她:“去的人大把呢,你要是猶豫過去可就沒了。現在蓮藕能賣不少錢,那些大客棧都在高價收。”
陸修善立刻答應了:“好。”
她立刻去到廟裏面收拾,黎嬸子跟着一起進來。這山有點高,她日常懶得發緊,從不願意山上,黎大哥也寵着她,不讓她動,家裏的活兒,基本都是黎大哥一個人在幹。
看着修補好的寺廟,和嶄新的大堂還有神像,她很驚訝,圍着堂裏走了一圈。看到了陸修善碼放在幹燥地方的存活,大大小小有十多包。
黎嬸子皺皺眉,立刻說:“修善,你趕緊把這些貨都給收起來,別擺得這麽顯眼。我們這一去可能四五天才能回來,你這些東西放這兒,沒人看着,很容易被人偷掉的。”
陸修善正在小房裏收拾被褥和衣服,聽到她的聲音,笑了笑,回應道:“我這麽窮,有什麽好偷的啊。”
“這可不一定。”黎嬸子無奈說道:“以前大頭和尚在的時候,這個廟的香火還是很旺盛的,村子裏的人經常上來焚香祈福。後來這個廟經常被偷,大到財物小到菜葉,小偷能拿的全拿了,大頭和尚被偷得受不了,只能離開。你來這裏之後,都是兩年多之後了,大頭和尚雲游去了,回不回來還是個問題。”
她一說這話,陸修善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