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章
第 73 章
一大早, 張奶奶就從床上爬了起來,還特意翻出來她早年親手做的一件秋香色棉襖——
棉襖的面是男人臨終前拖着病重的身子親自去給她扯的布,塞給她時, 還難得的紅了臉, 愧疚的說娶了她之後, 也沒讓她跟着過上一天好日子, 淨是拖累她了。
又回想第一次見面時,說她那會兒就是穿着件這個色的襖子,那會兒她就是灰白天空下,最亮眼的一抹顏色——
秋香色雖然老氣了些,卻勝在她手巧,繡的幹枝梅從腰身延伸到胸前, 又開出絢爛的花,他看了第一眼,就晃了眼睛,覺得這是誰家的丫頭, 腰肢細細的, 胸脯鼓鼓的, 讓人瞧一眼,就覺得心口發熱。
後來才知道,是他們家繡娘的小女兒。現在繡娘老了,做不動了,就推薦了自己這閨女接了手裏的差事。
本來就是個繡娘家的姑娘和大家少爺偶然相遇的俗套故事,張奶奶那會兒可是絲毫沒指望過能攀上自家少東家。只是誰也沒有想到, 戰火很快燒過來, 少爺家的萬貫家業也是毀于一旦,最後落得一窮二白, 和她這個小繡娘,也沒什麽區別了。
好在有失必有得,幾番遭遇之後,她倒是得到了那個讓他第一眼就心動的小繡娘,卻已經是窮到連套嫁衣都沒能讓他的小繡娘穿上,等這件襖子做成了,她還一次也沒能穿上給自己少爺看看呢,他就閉眼走了。
那之後張奶奶就把襖子收了起來,想老頭子時,就拿出來看一下——
男人走的時候,還年輕着呢,他們倆的孩子也才兩歲多點兒,都說寡婦門前是非多,為了把兩人的兒子拉扯大,張奶奶正經受了不少委屈。
白天還能忍着,晚上時哄睡兒子,就會抱着這件襖子默默流淚。等第二天起來,又會把襖子收起來,好像那樣,就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動力……
少爺離開的這些年,不管遇見作難的或者開心的,張奶奶都會拿出來,對着襖子絮叨一會兒,這麽多年了,襖子還是和新的一樣,她卻已經老了。就是她的繡花手藝,也和人似的,變得不中用了。
畢竟這個時代,好多人都覺得,機器裏出來的東西是好的,至于說她刺繡的手藝幾乎等同于沒有用得着的地方了,也就平常給孫子孫女做衣服時,繡上一朵花,或者繡個小老虎……
好在,兒子是個好的,人老實,更孝順,就是娶的媳婦兒,也是極好的,別說幹重活,就是偶爾拿繡花針,兩人都會勸她不要把眼熬壞了。
本來想着,日子就這樣也不錯,她這樣,也算是對得起她那個少爺男人,把他們家的香火傳承下去了,她自己也老有所依。
卻怎麽也沒有想到,大前年時,她那一向乖巧懂事的大孫子跟人出去玩兒時,意外從山上滾下,最後卡在一個樹縫裏,好容易被人救出來後,命倒是保住了,一條腿卻因為卡的時間太長壞死的太徹底,不得不截了肢。
Advertisement
那件事之後,她那活潑外向還生的俊的孫子整個人就沉寂了。唯恐孫子想不開,她就日夜陪在孫子身邊——
為了救孫子,家裏拉下一大筆饑荒,兒子兒媳不出去做事兒,怎麽還賬啊?
每天孫子躺着,她就絮絮叨叨的跟孫子說話,說她娘,說少爺男人,更多的則是說她的繡花——
從剛記事兒的時候,母親就教她繡花,說他們家沒錢,就是将來閨女出嫁,她這個當媽的也沒辦法給女兒準備什麽好嫁妝,不過她能教女兒學繡花,都說藝不壓身,單靠着繡花,是不能大富大貴,不過吃飽穿暖還是能做到的。
在她和孫子絮叨了一個月後,一直沉默卻始終一句話不肯說的大孫子終于開口,孫子說,奶奶,教我繡花吧。
那一刻張奶奶根本沒反應過來,等意識到孫子終于肯說話了時,張奶奶的眼淚直接就下來了。
不得不說,孫子就是聰明,跟着她學了一個月,就掌握了基本的手法,到了春節那會兒,繡的東西已經像模像樣,到現在,手藝根本比她這個老太太還要厲害。尤其是孫子懂得還多,畫的花樣也不是自己教給他的那老幾樣,而是又添了很多新的還漂亮的圖案。
就只是每天瞧見孫子沒事兒就抱着個繡棚低頭繡花的情景,張奶奶還是會止不住的心酸——孫子的手藝別說她,就是把她認識的所有繡娘捆在一處,都沒有孫子手藝好。
就只是,這有什麽用呢?
畢竟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男人繡花,都是其他人看不上的。更別說現在這會兒,更是沒啥用了。
左右鄰居每回登門,看見孫子這樣,也都是搖頭嘆息,當面倒是沒說什麽,背後誰不覺得,她這孫子算是徹底廢了?
甚至還有鄰居上門悄悄勸她,說是不然就領些火柴盒回來,讓孫子無聊時就在家糊火柴盒打發時間,畢竟糊了火柴盒還能補貼家用,也省得一個男娃子,卻做些女孩子的活計,這麽着天天繡花,讓人笑話。
張奶奶卻是沒這麽做——孫子已經夠苦了,難得他喜歡一樣東西,想繡就繡吧,好在她現在身子骨還行,兒子媳婦雖然艱難了些,日子也不是維持不下去,能護孫子一天是一天吧。
卻怎麽也沒有想到,她和孫子的繡花手藝,還能有用上的一天——
上上月,廖文成忽然找了過來,問她願不願意去他們家繡花,說是他接了個生意,人家要得急,衣服量還大,到時候給她按件算,多勞多得。
張奶奶頓時高興壞了,當時就提出來,想要帶孫子一起過去。
廖文成也爽快的答應了下來,又說雇主要求比較高,他們這些人,還得過過雇主的眼。
見雇主的那一天,老太太就推着已經很久沒出過門的孫子過去了。張奶奶能看出來,要去時,孫子還是蠻緊張的,更對他沒了一條腿之後難得得來的掙錢機會不是一般的看重,不但鼓起勇氣和雇主說了話,還拿了他從前畫的一些新花樣以及繡品過去。
雇主是個年輕小姑娘,看了後,直說好。還當場拍板,讓孫子以後就負責把關繡品的好壞,有什麽新花樣了只管給她,要是她采用了,還會有獎勵。
那會兒張奶奶還尋思着,這小姑娘就是要繡東西,能繡多少?卻是再想不到,人家竟是足足要了十八套吉服,還是男女雙方都有,換句話說,一次就要了三十六件。
這樣的大手筆,就是張奶奶也被驚着了。私下裏張奶奶還好心提醒過那姑娘,說是現在的年輕人可是不喜歡穿這個,她做了這麽多,真不怕砸到手裏?
女孩子卻說不怕,讓她盡管放心。
他們和其他七八個繡花人再加上廖文成兩口子緊趕慢趕,現在終于把所有衣服全部完工。
今天就是那叫許槿的小姑娘過去驗收的日子,也是他們要領工資的日子,張奶奶可不是從昨天晚上就開心的睡不着覺了?
對于能領多少錢,老太太不在意,她在意的是孫子也能掙錢了,那是不是說,孩子以後也能靠着繡花有個安身立命的所在了?畢竟許槿可是說了,這樣的吉服,以後她還會要的。
正摸着衣服絮絮叨叨的和天上的少爺說話,就聽見隔壁房間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張奶奶知道是孫子起來了,趕緊把秋香色的襖子又放回箱子,嘴裏還念叨着:
“承承他爺爺,你可得保佑咱們承承,讓他萬事順遂啊……”
這麽說着,就好像心裏又踏實了些似的。
等她收拾好出了門,果然瞧見單手拄着拐杖的孫子正往臉盆裏舀水,老太太趕緊颠着小腳去了廚房,很快拎了壺熱水出來,招呼孫子:
“別光用冷水洗,兌點兒熱水,仔細着你的手……”
這麽說着時還是有些難過的。孫子長手長腳,容長臉,修眉俊目,眉眼和他爺爺可像了,端的是一副好相貌。更甚者不但長得像,兩人還是一般的多才多藝——
當初她的少爺男人活着時,不拘寫字還是畫畫,都是頂頂好看的。
那會兒少爺經常苦笑,說是他的手生的不是時候,這麽一雙合該是藝術家的手,怎麽能應付得來這個亂世呢?
現在年景倒是好了,世道太平了,也不打來打去了,孫子卻又少了一條腿……
等張承收拾好,張奶奶也做好了早餐,小米粥配鹹菜還有一個煎蛋。
“奶奶你也吃。”張承說着直接拿筷子把煎蛋從中間分成兩半,還沒等老太太反應過來,已經把其中一半放到了她碗裏。
“哎呦,你這孩子,”老太太忙想把碗端一邊兒,卻已經來不及,瞧着自己碗裏的半拉雞蛋,眼睛裏又有些渾濁——
她這麽孝順的大孫子,為什麽就要受那麽大的罪呢。
張承也瞥見了奶奶眼中的那點淚光,卻是迅速低頭,沉默了片刻輕聲道:
“等今天咱們領了工資,先買點雞蛋,到時候爸媽還有奶奶,我們一起吃,一個人吃兩個……”
拉的饑荒太多,別說兒子兒媳婦,就是張奶奶偌大年紀了,平時都不舍得吃一口雞蛋。全家唯有一個人例外,就是張承。
一家人總記着把他從石罅縫裏拉出來時,他那血淋淋的模樣,一門心思想着能讓他吃好吃的,好把當年失的那麽多血,全都補回來——
只所謂好吃的,也就是從牙縫裏摳出來的雞蛋罷了。
“成,聽我們承承的。”老太太笑着答應下來——不管能拿到幾個錢,總歸是讓孫子看到出路了。
把家裏收拾妥當,老太太随即和張承一起,往廖文成租房子的地方去了。
兩人過去時,其他幾個一塊兒繡花的已經都到了。說是繡花的,其實主要是些上了年紀的。畢竟這手藝,除了孫子腿腳不利索,其他年輕人,他們也不樂意學這個啊。
瞧見兩人進來,大家忙讓開路:
“老姐姐來了,你和承承快這邊坐……”
“兩個老板已經過來了,正在裏面驗貨呢……”
“也不知道能領幾個錢?”
“也別說什麽錢不錢的,我那手藝還有用到的一天,我這心裏啊,就敞亮……”
“還別說,這嫁衣樣式真好看,咱們那時候,完全不能比……”
“還有承承新給的幾個花樣,也都漂亮的很……”
“我剛可聽許槿那丫頭親口說,待會兒還要給承承獎勵呢……”
聽說還有獎勵,張奶奶頓時就有些意外:
“哎呦,那怎麽好意思……”
嘴上這麽說,卻已經是笑得合不攏嘴。
一屋子的人都說說笑笑的,簡直就和過年似的。
正說着話呢,門一響,卻是許槿和汪寶菊并廖文成一起從房間裏出來。
包括張奶奶在內,大家明顯就有些緊張——雖然他們對自己的手藝都很有信心,可誰也不敢保證,雇主就一定滿意啊。
正忐忑間,許槿開口了:
“奶奶們,阿姨們,還有張承同志……”
說着頓了下,調皮的作了一圈揖:
“辛苦大家了,做的衣服真是,太好了!”
一句話出口,房間裏緊繃的氣氛頓時解除,大家全都笑了起來,挨的近的王姨邊揉着自己胸口邊沖許槿道:
“哎呦你這丫頭,你說第一句時,我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就怕你說我們弄得不合格。”
王姨家裏條件也困難,公婆都有病,離不開人,她也就沒辦法出去找活幹,家裏還有兩個上學的孩子,一家六口人就全靠丈夫一個月不到二百塊錢的工資。平時根本是吃個菜都舍不得,曾經年輕時,王姨也是極講究的,現在卻是時不時就會偷偷摸摸去菜市場揀別人不要的爛菜葉子回家洗洗後炒菜吃。
也因此知道可以拿回家刺繡時,王姨真是開心的不行——既能照顧公婆,還能掙點兒零花錢貼補家用,真是做夢都沒想過的好事。
現在兩個老板都說好,那不是說,現在就可以發錢了?
許槿笑呵呵的轉身去旁邊背包裏,拿出一個袋子遞給廖文成:
“錢我都帶來了,你給大家發發吧。”
沒想到許槿這麽爽快,廖文成也是激動不已:
“這怎麽好,這怎麽好……”
“文成你就趕緊發吧,沒瞧見大家都等急了,”汪寶菊一旁笑呵呵道。
“哎!”廖文成響亮的應了一聲,手忙腳亂的就去翻抽屜——其實昨兒個晚上他已經把大家要發的錢數給算出來了,因為太激動了睡不着,還一連算了四遍。
等拿出來,朝手上吐了口唾沫:
“王秀芬……”
被點到的王姨應了一聲。
“……十月初二,你拿回來繡好的一片,十月初六一片……按照之前說好的,總共是,三百,零二塊……”
“多少?”王姨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三百零二啊,怎麽了,不想要?”實在是太開心了,就是一向穩重的廖文成,也難得的開起了玩笑。
“要,要要要……”王姨眼睛直接紅了——這可是三百零二啊,那不是說,一個月就領了一百五?就是比起丈夫一個月掙的錢,可也差不了多少了。
這馬上春節就要到了,有了這個錢,她就能拿着給全家人都買身新衣服,再買些肉,好好的過個肥年了。
“……牛嬸子,這是你的……三百一十一……”
張奶奶畢竟年紀大了,拿的最少,總共是二百七十九,張承卻是所有人中拿的最多的,足足有五百二十三。
聽到這個數字,張承好一會兒反應不過來。張奶奶更是直接紅了眼睛,說話時嘴唇都是哆嗦的:
“五百,五百二十三?”
兒子和媳婦兒掙的錢,一個月加起來,可也沒有這麽多啊!
“還不止這些,”許槿笑着道,低頭從錢夾子裏又拿出一百塊錢,“之前張承還幫我改了好幾張圖紙,還繡了新花樣,這一百元錢,是額外的獎勵。”
所謂高手在民間,這句話在張承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證。許槿發現,張承對于美有他自己獨特的認識,自己之前畫的吉服版型,都是根據印象,個別環節不免有些不協調,結果張承作為一個從來沒有見過後世那些改良款吉服版型的人,竟然能一眼就看出不對來。
而經他改動後,衣服果然更完美。
許槿覺得,她好像不經意間發現了一個未來的時尚大師呢。
“這個,我不能要……”張承一張俊臉騰的一下紅了,有些羞澀的看了許槿一眼,又趕緊別開頭,嘴裏讷讷着,“我已經,拿的夠多了……”
“當然能要,這是你該得的。”許槿說着,只管把那一百塊錢給他塞了過去。
張承被動的接過來,又趕緊要還給許槿,卻又不知往哪兒放,頓時就有些手足無措。
“給你就拿着吧,說明我孫子啊,能幹着呢。”張奶奶邊擦眼睛邊道。
“是啊,”許槿接着道,“我還有件事想跟你商量商量呢,你願不願意到我們婚紗店來工作?”
之前看出來張承很有時尚感,許槿偶爾來的時候,還教過他化妝,結果才發現,張承在化妝上的天分竟然比汪寶菊還高。
既能化妝還能對吉服或者婚紗進行必要而合适的改動,這樣的人才,婚紗店真的太缺了。
真是張承願意過來,他就可以守着店裏,有需要跟妝的時候,讓汪寶菊跟着跑外勤,張承則在店裏幫着有需要的新人化妝,簡直不要太完美。
更別說,還有即将到來的大型集體婚禮現場,他們要負責三十六對新人的妝容,光靠她和汪寶菊,肯定不夠。雖然張承現在化妝方面還有些生澀,可突擊一個月的話,到時候肯定就差不多了。
“你們店,還要聘我?”張承這下是真的驚了——他一個沒了一條腿的人,就是糊火柴盒那兒,人家也得考慮考慮呢,結果許槿的店裏,竟然要用他?
“是啊,你可以考慮一下,你真願意過來的話……”
許槿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漲紅了臉的張承打斷:
“我願意。”
又鼓起勇氣加了一句:
“需要的話,我,我今天就可以去上班……”
自從腿廢了,張承其實一直是絕望的,後來發現,繡花好像能讓痛苦的自己暫時平靜下來。只他雖然一直在做,也知道自己在這方面很有天分,潛意識裏卻還是覺得一個大男人整天拿着繡花針确實是有些不像話的,也不怪有人見了會因為這個笑話他。
很多時候,張承也很迷茫,不知道未來自己的路在哪裏,是不是就只能這麽痛苦着過完一生。
卻是做夢都沒有想到,有朝一日,竟然靠着繡花,就掙了五百多塊錢,甚至許槿還願意給他一個就業的機會。
旁邊張奶奶更是激動——一個月一百五十塊啊!她可是知道,鄰居家的兒子進廠子當學徒工,一個月也就一百出頭一點兒,那不是所她孫子,比鄰居好手好腳的孫子掙錢還多嗎?
而且聽許槿的意思,真是孫子做得好了,還有獎呢。老人開心的不住阿彌陀佛——一定是孫子爺爺在天上保佑了孫子吧?才會讓他們家遇到許槿這麽好的人。
看張奶奶淚流滿面的樣子,許槿也有些唏噓,拉着張奶奶的手道:
“奶奶您別難過了,張承這不是很優秀嗎?而且我還聽說現在大醫院裏能生産一種假肢,等掙了錢,就給張承換上,到時候和正常人,也沒什麽不一樣了……”
張奶奶還真不知道這個,聽許槿這麽說,頓時開心不已:
“姑娘你說的是真的?哎呦,老祖宗保佑,老祖宗保佑……”
他們一定趕緊多掙錢,好幫孫子換個假肢。
從廖文成家出來,一路上,張奶奶都在不停抹眼淚,張承本想勸勸她,結果一張嘴,他的眼淚也止不住的想往下掉。
等回到家時,張奶奶眼睛都哭紅了。
張奶奶的兒子媳婦兒今天正好下班早些,看到祖孫倆一前一後進來,都是沉默寡言的樣子,就有些奇怪,喊了聲“媽”,還沒問話呢,就瞧見了張奶奶紅紅的眼睛。
“媽你這是咋了?”張奶奶的兒子頓時吓壞了。
張奶奶的兒媳婦則是注意到了兒子張承的不對勁,也着急慌忙的過來:
“承承,是出什麽事了嗎”
太過擔心,說話時已經帶上了哭腔。
“我沒事兒,”張奶奶哭着哭着又笑了,“讓承承給你們說。”
她的意思本來是想要炫耀孫子的,兒子聽着卻是越發不對——
到底是什麽大事?怎麽老母親瞧着就是受了什麽大刺激似的,要不然怎麽就會又哭又笑的?
看向張承的眼神都有些不對了:
“承承,承承別怕,有爸媽呢,有什麽事,你只管說……”
嘴裏說着不怕,聲音卻有些發抖。
“嗯。”張承抽了抽鼻子,扶着張母遞過來的椅子坐下來後丢了手裏的拐杖,随即從口袋裏掏出一把錢來,“爸,媽,我掙錢了,還找到了工作,你們以後,就不用那麽辛苦了……”
爸媽不但每天都要上班,晚上回到家,還會帶回來很多火柴盒糊到深夜……
之所以如此,可不都是為了他這個不争氣的兒子?
現在,他終于掙錢了,也可以讓爸媽歇歇了。
瞧着張承從口袋裏掏出的一大把錢,張爸張媽已經是目瞪口呆——這麽多,怕不得有幾百塊!
“就是我之前和奶奶做的那些繡活掙得……奶奶掙了二百七十九,我掙了五百二十三……”
“人家說咱承承是個好苗子,幫着她改了衣裳花樣,還繡了不少新花樣,就又獎給承承一百……”張奶奶開心的補充。
二百七十九,再加上五百二十三,還有兒子得的一百塊錢的獎勵……
張爸在腦海裏快速的算着,很快得出了一個數字:
“九百,九百零二?”
自己說着,都有些不敢置信——那可是九百多啊,都快一千塊了,竟然是年過七旬的老母親和傷了一條腿的兒子一塊兒掙出來的!
“人家說,咱承承去工作,底薪就按一百五,除了底薪外,還會有抽成什麽的,以後做得好了,工資還能再往上漲……而且還不用來回跑,坐着看店就成……”
張奶奶說着又想哭了——之前她老是擔心,要是沒用了還活得長,那不會拖累了兒子媳婦嗎?自打孫子出了事,老太太就再不敢想死不死這回事兒了——
真是她老婆子沒了,孫子可該咋辦啊。
沒了一條腿的孫子,怕是連個對象都找不上,也沒個謀生的營生……
一想到這個,張奶奶覺得,她就是死了都閉不上眼。
真是做夢都沒有想到,還能等到孫子找到工作的這一天。
“一個月一百五的底薪?”張爸張媽也和做夢一樣——
這可不就是張媽的工資了?!
“哎呦,這不是大好事嗎,媽你剛才哭啥啊……”張爸想笑,卻是笑了一聲,忽然就蹲下來,抱着頭不停掉淚——
他終于知道了老母親為什麽要哭了,原來是高興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