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92章
入夏後的一天,皇帝毫無征兆地将高睦召到了禁苑中的禦湖邊,指着湖水笑道:“高睦,朕聽說你從軍之後,騎射武藝均有精進,就是不通水性?南邊時有水匪作亂,朕有意讓你挂帥出征,積攢軍功,你不通水性怎麽能行呢?正好今日張欽在此,他可是水中高手,就由朕來做主,讓他給你充當教頭,教你泅水吧。”
高睦心頭一沉。她自從幼年險些溺亡後,就學會了泅水,但是對外一向宣稱自己畏水。畢竟,泅水是要脫衣裳的……皇上突然關心高睦的水性,高睦就大感不妙。更讓高睦不安的,是皇帝指給高睦的教頭,竟然是皇城司指揮史張欽。要不是皇帝語氣和藹,高睦幾乎要認定自己的女兒身已經暴露了……即便皇上真的只是心血來潮命高睦學習泅水,她離暴露身份也不遠了……
情況未明,高睦不肯自亂陣腳,她強行保持着鎮定,只是擺出了一臉畏懼,推脫道:“臣自少時溺水、險些喪命後,就極為畏水,一入水中就會氣痹,實在不敢入水……”
“你連死都不怕,怕水做什麽?男子漢大丈夫,不要畏手畏腳。”皇帝直接打斷了高睦的推辭。
“高将軍放心,有下官在此,定不會再讓将軍溺水。皇上還等着看将軍泅水的英姿呢,咱們走吧。”張欽偷偷瞧了皇帝一眼,适時走到了高睦面前。他說話之間,還伸手探向了高睦的領口,一副要幫高睦脫衣的樣子。
初學游泳的旱鴨子,有什麽英姿可供應皇帝觀賞?還有,張欽就算真要教高睦游泳,也該自己先脫衣下水才是,哪有一上來就幫高睦寬衣的道理?
高睦知道,自己不能再心存僥幸了。她握住張欽的手腕,制止了張欽的動作,對皇帝跪地叩首道:“臣有罪。”
早在高睦出任應天府推官時,她就利用職務便利,僞造了戶籍路引,以備不時之需。她曾答應錦衣,絕不會再輕棄性命,如果她身在宮外,她一定先盡力逃命;而如今她置身于重兵把守的宮禁之中,她唯一能做的,只有聽天由命了。
“高睦衣裳髒污了,帶她去更衣。”號稱天子的皇帝,臉色已經陰沉得能滴出水來了。
……
夏日天氣無常,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
舞陽公主府在暴雨聲中迎來了一位中使,口稱:“高驸馬在禁苑突發惡疾,皇上召公主速速入宮。”
高睦早上出門時還好好的,怎麽會突發惡疾呢?舞陽公主臉色大變,顧不上更衣,就冒雨趕到了禁苑。
“父皇,高睦在哪?”
皇帝見舞陽公主還穿着家常的衣裙,裙擺處還濺上了雨水,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樣,皺眉責備道:“高睦是女子,你與她同床共枕數年,竟然絲毫都未察覺?”
父皇知道高睦是姑娘家了?!那惡疾……莫非是父皇把高睦殺了?!
“父皇,高睦到底在哪裏?”舞陽公主胸口像被人砸了一悶棍,隔了半響,才勉強發出聲音,她卻沒敢問出那個令她恐懼的可能。
皇帝看着舞陽公主顫抖的嘴唇,眼神銳利地逼問道:“你就早知道高睦是女子?!”
“兒臣知道。父皇,高睦是不是還活着?是兒臣逼高睦當驸馬的,你別怪高睦,要怪就怪兒臣。”
“你早就知道高睦是女子了,還非要高睦當驸馬?荒唐!朕真是将你寵壞了!你如此膽大妄為,是想要我們皇室淪為天下人的笑柄嗎!”
“父皇先告訴兒臣,高睦是不是還活着?”舞陽公主知道,父皇生氣時,她應該及時請罪,才能減輕罪責。可是,如果高睦已經不在了,那她為自己減輕罪責,又有什麽意義呢?她只想知道,高睦究竟是不是還活着。
皇帝也看出來了,舞陽公主一心都是高睦的死活。他心中怒火洶湧,但為了皇室顏面、為了善後,他必須得拿到舞陽公主的配合。為了能和舞陽公主達成有效溝通,皇帝只好先應道:“高睦還活着。”
舞陽公主明顯松了口氣,整個身體都有些脫力。
皇帝不等舞陽公主緩過勁來,就指了案上的匕首,冷酷地吩咐道:“你去殺了高睦,把她的屍身帶回府,以暴病而亡的名義為她發喪。你若不肯,那就去長樂宮,給你母妃哭喪。”
從前皇帝就常用劉賢妃替舞陽公主受罰,但像今天這樣,拿着劉賢妃的性命,當面威脅舞陽公主的情況,舞陽公主還是第一次遇到。
舞陽公主不可置信地看了皇帝一眼,覺得父皇的面目有些陌生,她還是試着軟語求情道:“父皇,高睦雖然是女子,可是她對兒臣很好,兒臣也離不開她。她要是死了,兒臣也真的不想活了。你看在兒臣的份上,就留她一命吧,好不好?兒臣求你了。”
皇帝本來就懷疑舞陽公主和高睦之間是男女私情,此刻還有什麽不明白?
好嘛,放在普通人家,女嬰出生之後,不被當場摔死就要謝天謝地了,錦衣倒好,他将她如珍似寶地養大,她竟然敢來欺瞞他!敢做下如此逆道亂常的醜事!真是反了天了!早知道會養出如此羞辱門楣的東西,倒不如當初就摔死這個賠錢貨!
皇帝對舞陽公主失望至極,勉強克制的怒火,反倒徹底平靜了下來。他冷笑道:“你做下如此不知廉恥的事情,還敢拿性命來威脅朕,真當朕寵你,就不會殺你嗎?你要麽迷途知返,去給朕殺了高睦,朕就當你将功折罪了,不計較你的罪過。要麽,你就和高睦,和你母妃,都一起死。死一個人,還是死三個人,你自己想清楚。”
寵了自己多年的父皇,一朝展現出無情的面貌,給舞陽公主帶來的沖擊,不亞于天塌地陷。她又悲又痛,眼淚當場就砸在了地上。
皇帝看到舞陽公主落淚,還以為她害怕了,催促道:“說話!”
這是皇帝第一次對舞陽公主的眼淚無動于衷。
天下人都知道,舞陽公主是皇帝愛女,舞陽公主自己也以為,自己是父皇最寵愛的孩子。她真的沒想到,父皇會對她說出“殺”字。
父皇連我都想殺,還能放過高睦嗎?
還有母妃……從前父皇就常常因我之故重懲母妃,如今父皇連我都想殺了,真的還能放過母妃的性命嗎?
舞陽公主心生絕望,頹然應道:“我絕對不會殺害高睦。父皇要殺我,那就殺吧。”
皇帝以為舞陽公主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他直接拔出匕首,架在了舞陽公主脖子上。
舞陽公主不願再面對父皇的絕情,直接閉上了雙眼。
“怎麽,為了一個區區的高睦,你不僅自己不要命了?連你母妃的性命也不顧惜了?”
舞陽公主也覺得自己對不起母妃。可是她真的無法對高睦下手,而且父皇竟然忍心親手殺了她,就憑這一點,她也不信父皇會對母妃手下留情……不對,父皇想殺一個人,怎麽都能殺。他為何一定要逼我親手殺了高睦?父皇要是真的不惜殺了我和母妃,直接動手就是了,為何還要用母妃的性命逼我去殺高睦?
刀刃加身後,舞陽公主失去了對父皇最後的幻想,頭腦反而清晰了起來。她想起了皇帝以高睦“突發惡疾”的幌子召她入宮,想起了皇帝所說的“天下人的笑柄”,還有皇帝的“發喪”之語……舞陽公主突然意識到了,皇帝為了維護皇室顏面,不僅想殺了高睦,而且想掩蓋高睦的死因。
博覽諸史之後的舞陽公主,這一刻甚至想起了朝局,想起了高睦不僅是她的驸馬,還是皇帝火速提拔的京營将領,是“韋百戰謀反案”後所剩不多的勳貴血脈之一,是皇帝明顯想留給皇太孫孫文昺的實權将軍……如果高睦不明不白地死在宮中,不僅會再度動搖軍心,也會讓殘存的勳貴多心,甚至會讓人疑心東宮有變!父皇絕對不願看到這樣的情況!而她與母妃要是真的與高睦同日身亡,父皇那套“暴病而亡”的說辭,還有誰會相信呢?
為了試探皇帝的真實态度,舞陽公主心一橫,直接撞向了頸間的匕首。
舞陽公主猜得沒錯,皇帝為了維護顏面,根本不打算将“女驸馬”的醜聞公之于衆,如此一來,他就失去了合理處死高睦的理由,只能選擇秘密誅殺高睦。而為了堵住天下人的猜疑,在高睦“暴病而亡”後,舞陽公主這個“未亡人”的表現至關重要。皇帝就是怕舞陽公主在高睦死後歇斯底裏,才一定要逼舞陽公主親手殺了高睦,以求斬斷舞陽公主對高睦的情義,确保舞陽公主能如常地為高睦“發喪”。
要是舞陽公主和高睦同時死在宮中,不僅皇帝掩人耳目的計劃會落空,還會讓皇帝坐實殺女之名。皇帝自然是不肯的。
在發現舞陽公主撞向刀刃的意圖後,皇帝第一時間就想撤走匕首,但他畢竟年紀大了,反應還是慢了一拍,饒是皇帝收手得快,舞陽公主的脖子上還是出現了一條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