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章
第 35 章
聽了于秋老師的話, 葉曉有點害怕,畢竟林如意是導演的老婆,在片場想要稱王稱霸的話, 也确實沒有辦法, 除了捱着就是捱着。
《宋家小日子》的熱播, 也讓在劇本讨論會上的葉曉更有自信,林如意長的是美,但做演員還沒有到達什麽不可攀升的高度。
雞湯作者和經典格言總是教人一定要自信, 可自信又不是憑空而來的東西,自信心像是地基,把每件安排好的事情做到位直至達成目标, 一樁樁、一件件像一層層的鵝卵石和沙土,就會壘成堅實的自信心, 有這麽些的好作品作為寶貴經驗,無論是誰也會挺直腰板兒的。
“合約到什麽時候結束?”葉曉覺得是時候了,齊田現在一心捧黎昭, 雖說兩個人性別不同,也不會有資源的争奪,但男人在這個社會裏好辦事太多了,和導演、制作人喝喝酒,一起去喝的不省人事,第二天全都是人脈資源。
三月份春暖花開, 黎昭又捧了個獎杯回來, 也是齊田花了不少錢運作的。
“差不多拍完這部就可以準備解約了。”也不知道到時候會鬧成什麽樣。
真心文娛确實是一個捧新人的好公司, 但水準還是不夠, 齊田帶了盛一寧和周影這麽多年,電視劇裏還混不到一線, 幾個沒含金量的獎杯都被網友罵說是發大水領回來的。
盛一寧自诩美貌,黑紅一片,只演過沒什麽水準的小成本爛電影,那幾個電影,讓觀衆看完整都是為難人,唯一一個像樣點的電影就是她男朋友拍的那部,可惜火的只有黎昭。
而周影和盛一寧路線不一樣,接到的本子質量會好一點,電影也打過幾個醬油,有實力,但實力水平就是普通人上班的水平,就算是任老板曾經也帶過一陣子周影,還是覺得周影在演技上差口氣兒。
橫店正式開機那天,葉曉早上到的橫店,溫度正好。
梅森導演的這部電影講的是特殊時代裏,女兒糾結舉報父母的故事,嚴格意義上講,是在人性扭曲的時代裏,一次探測人性優缺點的故事。
林如意差點被女兒舉報的母親姚穎,解放前,姚穎出生梨園,是所謂舊社會裏的下九流,唱的也不是主角,但她生的袅娜纖細,有一雙豔光四射的眼睛,帶着上海女人的精明和勢力,唱戲的時候過的不順利,偷偷在報紙上看到電影選女主的新聞,從此轉行進入電影演員,出演了我國第一部戲劇電影——《鎖麟囊》改編的近代題材電影《塵緣錯》,成為紅極一時的電影演員,也因為這部電影結識了第一位丈夫上官清,也就是女兒姚月珠親生父親,後來上官清因為寫清宮戲被國家領導痛批,姚穎因此與他離婚。
葉曉飾演的女兒姚月珠,生的乖巧,從小被叔叔阿姨總是嘆氣說長的不如媽媽,姚月珠擁有過很幸福的一段童年,那時候他們還住在法租界的一處小洋房裏,從寧波來的老媽子總是帶着口音接電話說,這是上官公館。
姚月珠總被媽媽帶到片場,有時候媽媽會給她兩個辮子上纏着紅色的緞帶,她抱着自己從不離手的洋娃娃,被攝影師招呼着拍照片,媽媽不工作的時候,上官清和姚穎會帶着她去西餐廳吃奶油蛋糕,給她買洋人服裝店的童裝,上官清從英國留學回來,會帶着用倫敦腔唱歌。
然而這一切幸福的時候,到她十歲結束了,随後而來青春期都是敏感而破碎,更可怕的是,好像一切走向了破碎,電影主要拍的就是這部分。
她父親所寫的清宮戲劇,被領導痛批,從此特殊的十年開始拉開序幕。
葉曉走到片場,梳着兩條粗黑的辮子,妝發清淡,片場機器開始運行。
第一幕拍的是學校裏,同學們開始瘋狂檢舉與批判。
姚月珠站在同學裏,一雙眼睛憂郁而善良,惘然卻極為青春,她看着比其他同學齊整些,她穿的毛衣柔軟舒适的,據說那是美國人生産的一種羊毛毛衣,有點舊了但看着還是很體面,腳下的皮鞋倒是橫惹人注意,隔壁鄰居家曹叔叔的女傭人說,五十個人裏都不一定有一個有t人這種鞋的。
“我自我檢舉,我有十三件毛衣,………”,姚月珠走上講臺,像這個時代積極的進步青年,猶如小獸一般迷茫的殘忍,拼命想扯掉身上不合時宜的地方,新的毛衣,有學識的父母,一切現代人看來幸福美好的地方。
“十三件!”
“天吶。”
在她說出了十三這個數字後,教室裏一片嘩然,沒有聽到她最後的自我批判裏有多少認錯的懇切,有多少孩童般的天真,有多少人性扭曲後、自我批判的執拗。
她自己也不明白,普通人褲子都沒兩條的時代裏,十三件毛衣是多麽奢靡的一件事,而且竟敢把這麽奢靡的事情堂而皇之的說出來。
姚穎已經在家閑很久了,最近只參演過愛過題材的電影,就連這些電影也沒有人在拍了,姚穎利落且精明,自從上官清被報紙痛批,她很幹脆與他離婚且斷絕關系,積極的去參演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她一向在事情上非常積極,跟着國家總是沒錯的,也許她女兒姚月珠也是跟了她這一點。
“我今天在學校舉報我自己有十三件毛衣……”姚月珠在飯桌上忽然說出這句話,她一向在母親面前是怯懦膽小的,飯桌上也沒有過多的言語。
姚穎難以置信:“你說了什麽?”
她手裏的碗筷摔到地上:“你是不是哪裏有問題啊,還嫌家裏不夠亂嗎,你自我檢舉什麽,你到底知道自己是在幹什麽嗎?”
姚月珠沒想到母親的反應,她卻一反往日的沉默:“我當然知道,我只是在當進步分子,我不這樣做能行嗎?我們同學誰不知道我爸被報紙說是賣國賊!”
姚穎一雙美目射過去,她脾氣本來就不怎麽樣,唯我獨尊慣了,一只手就擡起來,想要教訓不懂事的孩子。
葉曉的頭高高揚起,就像無數個跟父母頂嘴的兒女,她沉默的青春期裏像鄭重地迎來一次宣洩般的叛逆。
很快,一巴掌就甩在她蒼白的臉上,不知道這是不是她想要的。
“卡!”
然而劇本上并沒有這巴掌的戲份,葉曉沒說話,有時候情之所至,或者說從劇情發展上來說,也沒什麽問題。
“小葉,沒事吧,我剛才覺得情緒到了,導演和編劇怎麽看?”林如意轉過頭問道。
葉曉說沒事,林如意的詞按照劇本上,一句話少了,一句話改了,又加戲了一巴掌,非常具有個人特色的改戲。
梅森和姓陳的那位編劇能有什麽看法,兩個人都說順其自然。
接下來的劇組氣氛都令葉曉不太舒服,幾個配角會有意無意擠兌她,像錢鐘書說的,老實人的刻薄是一種不被期待的傷痛。
說起從業經歷,就要豔羨嫉妒地講她是入圍過歐洲三大的,Peter介紹的化妝師阿明和服裝師産生沖突的話,也會被講,葉曉覺得自己的情緒在變化,越來越像劇中角色,變得敏感又銳氣,葉曉猜到點什麽,又不敢确定。
“ 今天吃什麽?”久違的任老板跑業務回來。
“ 你搞點火鍋外賣安慰下丸子吧,我看她比我還戰戰兢兢。”
“ 怎麽,劇組哪裏不對嗎?”
還沒等葉曉張口,丸子就噼裏啪啦說了一通,動情處還有點紅眼圈,任老板像是無所謂:“又來這招啊…”。
“ 梅森上部戲導的是自閉兒童,整整一個月劇組都不聽那個小孩子說話。”任成打開了火鍋的外賣。
“ 這樣啊…”葉曉點點頭,又轉身回了自己的房間。
丸子:不吃嗎?
任成:藝術家不靠食物解決情緒問題。
沒猜錯,導演喜歡用這種方式調教演員,葉曉迅速翻開下場戲的內容,是母親被國家批鬥不久準備下放到農場,而這個時候,對姚月珠來說,每一個角落都充斥着大字報的批鬥內容,她是如此進步的積極青年,卻因為母親而擡不起頭。
她寫了大字報,标題上是幾個大字,批評我的母親姚穎。
姚月珠被小隊長邀請在臺上講話,宣講自己寫的大字報,她對母親的恨和不理解一覽無餘的展現,腦子閃過父親被母親斷絕關系的情景,閃過母親跋扈又美麗的面容,閃過自己的怯懦膽小,越恐懼越憤怒,越憤怒越怨恨,情緒層層交織伴随她演講時慷慨激昂的嗓音。
葉曉重新再看向劇本,她對林如意的害怕與不滿在這段時間裏無限放大,就是這樣,直到下場戲就會被激發出來。
現代人很難理解那個被舉報的時代,與親人斷絕關系,兒女檢舉父母,扭曲的人性對現代人來說是道德觀上的巨大沖擊,如果打心眼兒裏是不認同的話,一舉一動就會帶出這種心情,這對演員來說不是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