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錄取通知書到了
錄取通知書到了
進入到八月,李家老屋的翻新工程已經進入了尾聲,崔工找青寧收尾款了。青寧拿着決算單,悄悄兒的嘆了口氣。付了錢之後,她的荷包變得水落石出,一清二白。
“看,漂亮吧。這叫‘新中式’,現在最流行的。”崔工看着自己的作品不無自豪。“主人家走起,我帶你們看一看。”
爺爺站在院門口,有些不敢進。不住的對崔工說道:“哎呀,辛苦你們了,辛苦你們了。”
青寧也覺得挺滿意。簇新的嘛,覺得雖然小了些,且沒有園子,但到底是比從前破敗陰暗潮濕的樣子好得多了。
進了小院,左手涼棚、廚房和餐廳,右手書房、娛樂室,正房裏分割出了一個客廳,四個房間,兩個衛生間,衛生間裏有抽水馬桶和淋浴。
“老人家你看,這個就是你老的房間了。”崔工領着爺爺進了屋,一路的介紹自己的作品。
“哎呀,還安了個電視。”爺爺贊嘆道。
“是撒,躺起看電視才舒服。”崔工指着窗戶:“你看這個窗戶,大不大,亮不亮?”到了窗口,指着屋後道:“你老人家的果樹,都好好的,放心了吧。”
“放心,放心的很。”爺爺笑得皺紋更深了。他回到客廳,四下看了看:“我們家就兩個人,同不了那麽多房間。”
崔工道:“你老人家這話就說得不對了。現在是兩個人,以後還要開枝散葉。等乖乖長大了,找個孫女婿,再生幾個重孫子,只怕你老人家還要嫌小,到時候還要再找我。”
崔工的甜言蜜語,說得爺爺眉開眼笑。
“我從來有住過這麽好的房子。”李二菲在屋子裏到處穿來穿去,一邊哭,一邊笑,帶起一陣陣的輕風。
眼見爺爺和二菲都滿意,青寧痛快的簽字驗收,付了尾款。
送走了崔工,爺爺躲起來偷笑去了。李二菲抱着青寧哭:“姐姐你知道嗎,每年夏天下雨的時候,我和爺爺就要把家裏的盆子找出來,到處都漏雨,根本不夠用。我一只都很害怕,怕夏天下雨房子會垮掉,現在終于不用怕了,嗚嗚嗚,謝謝姐姐。”
青寧安慰道:“這房子我不是住着麽,有什麽好謝的。”
“已經比我想象的,都要好了。”李二菲道。
“這才哪兒到哪兒啊。現在只是初裝,後面咱們還得添東西。”青寧無所謂,把工程決算單收到了抽屜裏。“再挂一些字畫,放幾個古玩,還鋪上叔家那種毛茸茸的地毯,才有個樣子嘛。”
青寧一邊說,一邊打開購物網站,手指頭那麽一劃一劃,選了一套國畫工具,準備自己動手畫。
八月中的時候,青寧和爺爺一起搬回了自己家。青寧給家裏添了字畫,添了擺件,還在院子辟了個池子養花養魚。
搬回去沒兩天,喜氣洋洋的快遞員給青寧送來了錄取通知書。通知書來自濯錦大學,青寧報了他們學校的計算機專業。
李二菲将錄取通知書看了又看,滿心的喜歡,又滿腹的疑惑。“沒想到姐姐喜歡計算機。”
青寧哈哈一笑:“我也沒想到。”
青寧又把通知書給爺爺看。李菲爺爺洗了手,又擦幹淨了,才敢小心翼翼的接過去。這通知書,用厚厚的銅版紙印刷,做成了立體的樣式。打開通知書,一桃一李兩個大樹就立了起來,寓意學校桃李滿天下。然後是學校創始人,第一任校長,著名的教育家鄒求是先生的半身銅像的圖片。這銅像如今樹立在濯錦大學的圖書館前,每天接受學生們的供奉。最後,就是濯錦大學的大門了,這大門是前年新建的,古拙厚重,氣象萬千。
“這寫得啥?”李菲爺爺從通知書裏取出一張卡片,遞給青寧。
“知行合一。”青寧看了看,對他說道:“看落款和簽章,是學校老師寫的寄語。”
随後,爺孫兩分別通知人去了。青寧拍了張照片,先給張老師發了過去,随後給古行早也發了一個。想了想,給周妍也說了一聲。
古行早回得最快,他向青寧表示了祝賀,提出可以去車站接青寧提行李,青寧回了個到時候看。過了好一會,張老師回了青寧一個禮花表情,并一句話:“苦心人,天不負。”
過了一會兒,爺爺掏出來一張存折:“我是個老廢物,也不知道讀大學要多少錢,這個存折你拿去,要用錢就自己取,密碼是8個8。”說完,他眼圈有些紅了:“爺爺曉得,你是個穩當的人,肯定不會亂花錢。這些錢你管,比我管好。”
青寧拿過來一看,餘額一萬多,有零有整。
“姐姐……”李二菲在旁邊叫了一聲,有話卻沒說出口。
青寧回了一個“你放心”的表情,摸出手機。“我這裏也有點錢,你随便用。”說完,她微信上給李菲爺爺轉了一萬。
李菲爺爺一看,驚呼:“媽喲,你哪裏來那麽多錢?你的錢不是修房子花光了麽?”
青寧把存折還給爺爺,大大方方的說道:“我能花我也能掙啊,爺爺,以後不要再為錢操心了,你玩兒去吧。”
爺爺半晌回過神來:“娃兒有出息了。”
家裏出了喜事,還是要擺個酒慶祝慶祝的。尤其是李菲爺爺,大約自己也不知道,他有多想熱鬧熱鬧。自從李菲父親死後,爺爺他一個人帶着十歲的孩子相依為命,多少個良辰佳節,別人家團圓美滿,自家冷冷清清。小時候李菲不懂事,還總喜歡去別人家湊熱鬧,這孤單單坐落在村邊的破房子,就顯得更孤寂了。這回李菲考上一本學校,也是村裏多年沒有的事,村裏人聽說了,都喜笑顏開,撺掇着李菲爺爺辦一辦。
“辦,辦就辦嘛。”李菲爺爺狠狠的甩出一張天牌。
李菲爺爺算了賬,請廚師回來擺宴席,按一桌450算,加上村裏人和自家親戚,大概能擺十二桌的樣子,再加上一點酒水,香煙,零食,滿打滿算六千塊錢。
青寧知道了,說爺爺算的不對。說十二桌鐵定不夠,給爺爺添了一萬,說既然請客,那就弄得熱鬧一點、菜弄好一點,也不要收別人禮錢。
李菲爺爺一面罵青寧不知道節約,一面收錢。跟着就把廚子叫來面談。有句話說,錢到位了,一切都不是問題。廚師團隊常年在福林區域提供酒宴一條龍服務,經驗豐富,要啥有啥。
“你老人家啥都不用管,給村上說一聲,他們曉得來找我們辦手續。”廚子高高瘦瘦,帶着兩個跟班,開着車一路從縣城驅車而來。“這個是菜單,你們先看一看,480這個我不推薦,檔次太低了,咱們這個畢竟是個喜事。880這個我也不推薦,沒有必要整這麽豪華,娃娃讀書要用錢的地方還多呢。你說是不是,老人家。”
“那你推薦哪個?”李菲爺爺抽着旱煙,假模假式的把菜單看了下,問廚子。說完推給了青寧:“你也看一看。”
青寧哪裏想管這些瑣碎的事情,借口同學找就跑了。
“這個680的,性價比最高。有海鮮,有雞鴨牛肉,六個冷菜,十六個熱菜,送一個果盤。”廚子說着,頓了頓,問道:“這個酒水,主人家自備,還是我們幫你買?酒要買好一點,不然不上檔次。”
兩邊說了半個多小時,預算大大超過了李菲爺爺的預估,但有青寧補上的一萬,就挺寬裕的。商量停當,爺爺領着廚子一起出去看場地,地點是青寧家邊上的一塊曬壩,非常寬敞,擺個一百桌都沒問題。
“要不要搭個臺子,弄點表演?”廚子又問。
李菲爺爺搖頭:“又不是辦喪夥,不搞那些沒有名堂的。”
在敲定了菜單,桌數,地點之後,就剩下一個時間了。廚子拿出一本黃歷:“你老人家看看,選個日子。最近這幾天都好,天氣也好。”
最後,升學宴的日子定在了八月二十二日。付了定金後,廚子團隊就開始做準備了。二十一號的一大早,廚子團隊先派來了個小卡車,卡車裏馱着滿滿當當的物資。進場之後,幾個工人熟練的打上了地釘,支起了架子,用彩條布在曬壩上搭起了涼棚。随後又拉來了一車車的桌椅。下午,他們先從李菲家接出來一根水管,一個電源。然後在曬壩的邊緣壘起了六個土竈,竈上架起一口口又大又深的鐵鍋。竈邊,一字排開五張桌子,桌子上滿滿當當的擺着一排排的碗碟。邊上兩個成人腰那麽高的架子,上面放着足足有二十厘米厚的整木圓案板,雪亮的菜刀插在上面,熠熠生輝。
掌勺的主廚,就是來和李菲爺爺談生意的那位。他守着一口鍋,拎一桶桶的食用油往鍋裏倒,待鍋七八分滿,才放下油桶。等油升溫的時候,他在這臨時的廚房裏巡視了一遍,不時的發出各種指令,像是一位國王在檢閱他的軍隊。
“你們動作快一點,把雞處理了,不然別人都沒法做事。”
“丸子準備得怎麽樣,五點之前,必須全部炸好。”
“我油都燒上了,你魚還沒有處理幹淨?搞快點。”
在國王的指揮下,升學宴的準備工作,有條不紊的推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