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章
悅城不算南也不算北,大概正好處于南北分界的地方,現在還是秋末的天氣,秋高氣爽。
楊瀾多年沒有回家,但是悅城的格局并無變化,城門前守衛的士兵換了人,卻還是那身盔甲,那套配刀。
進了悅城,人頓時就多了起來。
楊瀾從小在若微山修煉,少有到城鎮裏的機會,但是他從現世而來,見過更多人山人海的畫面,對悅城裏的人流也還算是能夠接受。
尋着幼時為數不多的記憶,楊瀾順利找到了楊府的牌匾,上前去敲了門。
“什麽人啊!”門房聽見有人敲門,從側裏的小屋子趕了過來,擺弄了一陣鎖頭這才把門打開。
楊瀾穿的是觀裏準備的白袍,布料不錯,但是卻樸素得很,沒有一點繡花。
那門房并不認識楊瀾,看他一身打扮這般的“廉價”,也不怎麽把人當一回事,“去去去,楊府可不是什麽人都能敲門的,我們家二少爺出門去了,不招待你們這些狐朋狗友。”
這門房看了楊瀾一眼,直接開口趕人。
楊瀾沒想到自己會被自家的門房趕走,他看了一眼門房,從懷裏掏出了一個玉佩,“把這個交給你家主子,就說我在城中的的酒樓。”
回自己家還會被攔在門外,楊瀾還是有些新奇,同時也有些難受。
那門房從楊瀾手裏接過了玉佩,又看看楊瀾一身的裝扮,雖然在心裏覺得這種人不可能和自家老爺搭上關系,但還是帶着玉佩去找管事。
那管事是楊府裏的老人了,卻還是對這玉佩一頭霧水,但是他卻是個忠誠的,從門房手裏拿了東西打發了人就去找楊老爺。
現在已經是傍晚了,楊峰白日去悅城裏的鋪子巡邏了一圈,這剛回來正在房間裏休息。
當年楊瀾離開楊府的時候楊峰年紀就不小了,現在更是頭發花白,不過人的精氣神看上去還是不錯。
“老爺。”管家在外面摳門,驚醒了在軟榻上小憩的楊峰。
Advertisement
楊峰在軟榻上迷茫了一會,這才出聲叫人進來,年紀大了之後總是做一點事情都覺得累得慌。
管家得了楊峰的準,推開門進來,發現房間內燈光昏暗,先去點了燈,然後才拿出那塊玉佩雙手遞給楊峰,請他過目:“老爺,這是今天一個年輕人送來的,說是在城中的酒樓等您。”
原本管家以為這玉佩或許是某個與楊家有淵源的人所有,卻沒想到自己老爺一看見那玉佩就十分激動,一把抓過玉佩不說,另一只手還抓住了他的手臂。
“他什麽時候來的!”楊峰眼眶濕潤,看着那塊當年長孫離家的時候自己親手給他戴上的玉佩,激動得不能自已。
管家看見一向冷靜的老爺竟然如此的激動,在心裏對門房說的那個年輕人的身份也有了猜測。
雖然他到楊府的時候楊瀾已經離去,但是楊府的人卻從未忘記過還有一個在外修行的大少爺。
——就是二少爺楊蓮亭的名字,據說也是跟大少爺有關。
當年大少爺為了給正在孕期的夫人做荷花糕,掉進了後院的蓮池生了一場大病,這才不得不跟着虛谷道長外出雲游,所以二少爺出生後老爺親自給他取了這麽個帶連字的名。
猜到了來人的身份,管家在心裏把那門房給從裏到外的罵了一通,面上卻不顯,扶着楊峰從軟塌上起來,“老爺,大少爺說是在城中的酒樓,咱們這就過去?”
“去,趕緊去。”楊峰扶着管家的手,聽清了位置就拉着人要出門,還是管家想到了府上的另外幾個人,對一邊的小厮使了個眼色,讓他去通知另外兩個主子。
悅城是個大城市,酒樓也多,但是最好的卻只有一個,那就是城中那有着百年歷史的悅來酒家。
楊瀾記得自己幼時是來過這裏的,不過因為時間太過久遠,已經記不清楚了。
“客觀,您幾位?”這個時候正是飯點,酒樓裏已經坐了不少的人,人聲嘈雜,店裏的跑堂看見楊瀾進來,有正得空的趕緊迎上去招呼,“咱家今天用飯的人多,一樓還剩兩個地方,樓上雅間還有不少,客人要在哪裏用餐啊?”
“樓上雅間。”楊瀾掃了一眼一樓,人确實不少,為了不引人注目,他扔給了跑堂一小塊散碎銀子,然後人的帶領下上了二樓。
二樓的聲音就比一樓小得多了,楊瀾進了樓道左邊的第二個包間,随意點了幾道菜之後就坐着等人來。
楊瀾并沒有等多久,茶只喝了一口,就連菜都還沒上,那跑堂的小二哥就領着人上來了。
“瀾兒……”楊峰跟在跑堂的後面,開着面前的門慢慢打開,露出了後面的人。
楊瀾與幼時的長相天差地別,這是兩人十八年來第一次相見,可是就一眼,楊峰就認出了眼前的這個人是他的孫子。
“爺爺。”楊瀾從位置上起身,走到了楊峰面前,打量這個多年未見的老人。
在楊瀾的記憶中,爺爺身姿挺拔,在幼年的時候總是喜歡抱着他,而面前這個老人,雖然很努力在停止幾倍,但是背部卻還是有凸起的幅度,明顯已經有些力不從心。
爺爺已經老了。
楊瀾突然就有了這樣的想法,他走到楊峰面前,張開雙手把老人摟緊懷裏,“爺爺,是我,瀾兒回來看你們了。”
“好啊、好啊、好啊。”楊峰一連說了三個好字,然後才慢慢從楊瀾的懷裏推開。
就在這時,雅間的門又被打開,這次進來的是楊瀾的父母。楊峰也是看見兒子和媳婦進來,這才想到自己先前似乎把兩人給忘了。
不過好在這兩人還是趕來了。
于是這久別重逢的一家人就在這酒樓裏吃了這重逢以來的第一頓飯。席間,楊家三位家長不住地為楊瀾夾菜,最後他生生吃得撐了起來。
用過飯,幾人一同回了楊府,楊瀾被父母親和爺爺圍在中間,一路上是有說有笑的。等到時間确實完了,衆人才從楊瀾的房間裏離開。
這房間還是他幼時住的,裏面還有不少曾經買來的玩具,楊瀾仔細翻找了一番,果真從床頭的暗格中找到了自己小時候偷偷藏起來的話本,不過紙頁已經泛黃,有的地方甚至都看不清字了。
躺在床上,楊瀾這才終于有了一絲已經歸家的真實感。
不歸家,不知思鄉切。難怪古人詩近鄉情更怯。
就想着這些有的沒的,楊瀾很快就睡了過去。
第二日,楊瀾的母親一早就差婢子送了合身的衣服來,他們原本有按照老二的身量來給楊瀾準備衣物,可是今日一見,卻沒想到兩個兒子的身形差距會這麽的大,他們準備的那些衣物完全不能用,只好重新采辦。
之後幾日,楊峰帶着一家人參加了悅城好幾戶人家舉辦的聚會,每一次都着重介紹了楊瀾。
悅城裏的人都知道楊家的大少爺幼時随着一位道長雲游去了,卻不想這就回來了。
還是一副蘭枝玉樹、風流倜傥的模樣。
楊瀾出了最開始一兩日的衣物是采辦的外,後來的都是專門向着繡坊定制,貴氣十足。再加上楊瀾原本便是英俊的長相,以及偏偏的風度,哪怕只是驚鴻一瞥,不少同樣參加了聚會的小姑娘就把一顆心都落在了他身上。
“兒啊,你才回來不到一月,咱們這悅城的大姑娘小媳婦,就都在偷偷打聽你了。”這日,楊瀾照例在用過飯之後去陪母親說話,沒想到剛一坐下就被打趣。
“母親,過些日子我恐怕還要出門一趟,那些人你都幫我回絕了吧。”楊瀾也不是沒長眼睛,相反他還比平常人更加敏銳,上次媒婆上門的時候他可是發現了的。
“怎麽,還要走?”楊母是沒有想到這一點的,她以為自己兒子這次回來,就能在家裏常住了,“怎麽還要走呢,你弟弟都還沒回家,你好歹要留下來見見蓮兒。”
楊瀾想到自己那個素未蒙面的弟弟,這次回家他确實有要和弟弟見一面的。
等到把悅城的人幾乎都認識了個遍,楊瀾便不再出門,只等着楊蓮亭回來。聽說這次楊蓮亭是去押送一批貨物,算着返回的日期,就是這幾天了。
作者有話要說: 抱歉小天使_(:зゝ∠)_
昨天粘貼的時候作者手滑了,只貼了一半,現在才發現_(:зゝ∠)_
現在已經補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