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章
第 51 章
幾人笑鬧夠了, 急吼吼的往餐車的方向小跑,打算一人再來一份蝦滑套餐,細細品嘗。
結果剛走出休息區, 就見餐車前早已大排長龍, 食客們個個摩拳擦掌, 躍躍欲試,隔着老遠都能看到他們迫不及待的樣子。
明明剛下船時,碼頭停車場還只有零星的幾輛車,而今卻像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都快把地方停滿了。
主幹道上, 還有不少私家車你追我趕的湧入停車場, 車子剛停穩,車上的人便急匆匆的下車, 悶頭朝着餐車的方向疾奔,就為了能先別人一步去排隊。
當你以為這就讓人驚訝時, 海面上由遠及近的駛來無數條快艇, 平靜的海面剎那間被畫出一道道白浪, 朝着碼頭風馳電掣而來。
快艇上的人伸長脖子看向餐車的方向, 距離靠岸還有幾百米時, 就迫不及待的将一只腳踏上了船舷, 但凡他會輕功,這會兒就該引動內力自由飛翔了。
“我的老天爺啊, 這些人都是沖着餐車來的嗎?”
“為了口吃的, 竟然連快艇都用上了, 啧啧啧。”
“所以, 咱們這是不小心捅了美食窩了。”
“哦莫,小姐姐都上本地新聞了。”
其中一個女生把推送遞到衆人面前示意, 屏幕上,方安舉着話筒,笑盈盈的做着現場報道。
“親愛的觀衆朋友們,看到我身後的粉色餐車了嗎,攤主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采訪對象,也是第一個把高端食材做成平價美食,為普羅大衆帶來味覺盛宴的美食締造者,瞧,這些車輛,海裏的快艇,都是為了追尋她而來,足見她的手藝有多出彩,下面,請大家跟随我的步伐,一起走近小姐姐的美食,開啓尋味之旅吧。”
方安說完,立馬跑到隊伍裏排隊,導演切換鏡頭後,攝影師沿着排隊人群緩緩走向餐車的正前方,将鏡頭對準展臺的方向,随着步伐不斷拉近。
錦寧的展臺又大又開闊,哪怕多了一個炖鍋和一個透明的迷你甜品櫃也絲毫不顯擁擠,幹淨整潔,處處透着規範美。
展臺上的食材多以烤制為主,卻難見一絲油煙,整個展臺一塵不染,烤爐四周的透明玻璃也像自帶特殊塗層,油脂壓根沒法附着在上面,往往剛剛濺開就被一股無形的吸力給吸走,碰都不給它碰到玻璃的機會,迅疾又兇猛的态勢,讓人驚訝之餘也由衷感嘆它的高級。
Advertisement
光是這些設備就足以彰顯攤主的不一般,而那些正在接受烈火炙烤的美食,才是這輛餐車的靈魂所在。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烤架上的各種肉類。
鮮嫩的厚切羊排,挨挨擠擠的擺成一排,平等的接受着每一絲火焰的炙烤。
大火先一步将羊肉的油脂逼出,并借勢迅速給羊排的表面鍍上一層淡金色,大大小小的油脂泡泡你追我趕的在羊排上追逐嬉鬧,滋啦滋啦的聲音,透過收音器蕩入攝影師和觀衆的耳朵,勾得他們不由自主的吞咽口水。
再看第二層的棕蜜色雞爪,肥糯的肉質随着高溫的催化在烤架上微微抖動身軀,一波接着一波的鹵香侵襲着攝影師的嗅覺。
雞爪細膩的外皮被火舌舔過後,迅速泛起一層小泡泡,焦香裹着鹵香再次挑動他的饞蟲,開始在肚子裏作亂。
他情不自禁的将特寫鏡頭給了中間那塊最誘人,肉質最彈糯的凸起,讓觀衆充分想象它脆中帶着韌勁的絕妙口感,以及膠質感在牙齒間碰撞,拉扯,回味無窮的畫面。
短暫的停頓後,鏡頭強勢轉移,落到了旁邊的四方形密封烤爐上。
烤爐的加熱方式和烤架截然不同,改底部加熱為360度全方位加熱,大大縮短食物的烤制過程,減少食客的等待時間。
密封烤爐內,放着一列大小一樣的去頭去尾去脖的全雞,四肢肥厚,胸骨單薄的特殊構造,讓食客既能品嘗鮮嫩多汁的肉,也能嗦到酥脆化渣的骨,一只雞兩種口感,光是看着就讓人食指大動。
另一列是排列整齊的棕紅色豬蹄,從它裂開的外皮和內裏透出的琥珀色蹄筋來看,是鹵煮後再來烤制,粗壯的蹄筋是彈韌脆爽的基礎,厚實軟糯的外皮是豬蹄的精髓所在。
單是這樣吃,就已經很美味了,而攤主偏偏要為它添上一絲炭烤的熏香,讓外殼被炭火套上酥脆外衣,撒料也從四面八方附着全身。
本以為到這裏就是一只豬蹄的最終歸宿,卻不想從天而降的明火再施一記猛料,将肉香、撒料香和炭烤香一起拔高、升華,激發出玻璃罩都掩蓋不住的滅頂香味。
攝影師直接被香味刺激得踉跄了一下,脫口道了聲:“嚯~~”
電視機前的觀衆也被這一幕驚呆了,本地也有烤豬蹄賣,但出鍋前再來一記明火炙烤的烹饪手法,确實頭一次見,光是看着就覺得香味沖天,攝影師那聲感慨,更加磨人心癢,衆人恨不得直接穿過屏幕,直達現場。
有烤雞和豬蹄兩個珠玉在前,旁邊的千層牛肉餅就顯得過于平凡了。
酥脆的外殼像漣漪般一圈圈蕩漾開,帶着金燦燦的色澤,表面細細密密的油脂泡泡,滋滋啦啦的聲音也顯得沒底氣,賣相是好的,卻有些差強人意。
觀衆正要感嘆時,卻見一只白皙素手用夾子夾了一個遞給旁邊的食客,裝袋的時候,肉餅受到夾子的擠壓,充沛的肉質不堪重負的往外溢出,所過之處像是給肉餅來了一記水光針,潤得它晶瑩透亮,一下子就不那麽普通了。
又見食客接過之後,張嘴就是一大口,肉汁直接從齒縫溜了出來,沿着他的唇角往下滴,劃出一道道晶瑩的光,再看內裏的肉餡,足有成人的巴掌厚,夯實又緊致,油滋滋的往外冒着熱氣。
誰也沒想到,在它平平無奇的外表下竟然藏着如此厚重的身軀。
皮薄肉厚的餅,可以說是所有面食星人的本命菜,更別提與之配套的那碗瑩白潤澤又粘稠的粥,簡直相得益彰,一秒淪陷。
當你以為這就是攤主的全部實力時,新鮮裝盤的手打蝦滑再次颠覆你對蝦肉的認知。
充滿顆粒感的粉色蝦球被漏網舀起時,調皮的在上面滾動,緊致的蝦球颠得漏網都震顫起來,足見它的Q彈,從投屏上的介紹得知,蝦肉全都選自珍貴的水晶藍蝦。
當地居民對海産品如數家珍,水晶藍蝦的名氣沒人不知道,因其珍貴和罕見,普通人興許一輩子都吃不到,如今卻真真實實的出現在一張餐車上,換誰看了不心動。
想到蝦肉的鮮甜和酸辣料汁的爽口,有觀衆已經坐不住了,偏偏現場的食客像是故意一般,拿到蝦滑的第一時間,就來了個現場吃播。
不管是一口下去的彈牙感和汁水四濺的畫面,還是酸辣料汁帶去的斯哈斯哈的吸氣聲,亦或是西瓜冰自帶的解辣效果,每一個鏡頭的轉換,每一口食材的無縫連接,都是讓看客崩潰渴求的媒介。
救命!這誰頂的住!
當粉嘟嘟,奶呼呼的櫻花奶豆腐出場後,電視機前的觀衆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躁動,紛紛致電電視臺熱線,火急火燎的問詢地址。
吳雲接到電話時,方安也剛好開始點餐,他忙把這裏的定位弄在屏幕上,準備速戰速決,然後專心品嘗美食。
天知道他剛才在攝影師旁邊指揮鏡頭時有多折磨人,能看能聞能聽,就是不能吃,請問,世界上還有比這更殘忍的拍攝嗎?
錦寧送走那幾個女生後,就一直沒有什麽客人來光顧,她本來還想着今早怕是完不成任務了,卻不想僅僅過了四十分鐘,立馬有不少私家車和快艇朝四面八方而來,火急火燎的。
他們一邊數落她私自換地方的無良行為,一邊大點特點,化悲憤為食欲,大吃特吃。
以至于,短短四個小時,她又一次超額完成了任務。
到點收攤時,有食客問她:“小姐姐,你下午還在這擺攤嗎?”
錦寧如實道:“我主要是來玩的,擺攤只是順便,下午不會再在這裏。”
“啊~~~”那人哀嚎起來,發洩完後又問:“那您一時半會兒應該不會走吧?”
這話一出,全員都豎起耳朵,眼神灼灼的看向她,吳雲更是緊張的挺直脊背握緊拳頭。
錦寧想了想,“這周是不會走的,什麽時候走,取決于游覽進度,給不了大家确切時間,不過有一點大家可以放心,我在的時候,除了周末,都會擺攤的,我們有緣再見吧。”
見她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食客們也不好再強求,失望歸失望,卻又燃起了繼續追逐的希望。
只要攤主還在島上,那就一定能遇到,投屏就是最好的向導。
等人群散去後,吃飽喝足的吳雲一行人,忐忑又拘謹的來到餐車前。
“攤主,您好,我能耽誤您一會兒嗎?”吳雲仰着頭看向錦寧,表情帶着客套的拘謹。
錦寧認出來人,笑道:“可以的,您請說。”
她摘下圍裙,從餐車上下來,和對方面對面。
對方剛剛拍攝時,她就猜出他們或許是哪家媒體的身份,只是剛剛太忙了,她根本沒機會和對方說上話。
雖然她現在也算個小紅人了,但也不能因為忙碌而怠慢對方,更不能仗着自己受追捧,拿姿拿态。
她今天的熱度,有大半都來自各方媒體的自來水推,尤其周光導演的幫助,讓她搭上主流媒體的大道,就算到了陌生的地方,也能如魚得水。
任何一個媒體人都值得她尊敬,并一直心存感激。
錦寧的親切讓吳雲的緊張少了一丢丢,他拉過方安,開始遞名片自我介紹:“我們是南島電臺旅游組的工作人員,我是導演吳雲,她是主持人方安。”
錦寧雙手接過名片,伸手示意:“你們好,我叫錦寧,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你好你好,久仰大名。”方安忙把手遞過去,與她交握。
問候完畢,錦寧說:“兩位找我有什麽事呢?”
方安和吳雲交換了一個眼神後,說道:“是這樣的小姐姐,我們早就聽聞您的事跡,昨晚在朋友圈刷到您的視頻,立馬迫不及待的追來了,我們想趁着您來南島旅行,專門做一期您的美食探訪節目,不知道可不可以?”
“可以啊,你們想怎麽錄制,我會好好配合的。”對于采訪,她早已輕車熟路。
似沒想到她會這麽痛快,倆人還有點詫異。
錦寧解釋道:“我一直都清楚自己的走紅,很大部分源自媒體的推薦,不管是主流媒體還是自媒體主播,是大家的喜歡和追逐造就了今天的我,二位的要求對我而言也是幫助和宣傳,我當然很樂意配合。”
吳雲贊許的點頭,“您放心,我們不會幹擾您工作,您也不用特意告知我們下一個擺攤地點,我們會尊重您的個人隐私,只錄制美食制作的過程,而且,剛剛我們拍攝的時候,您也沒有出鏡的,都只拍了美食。”
包括路人的拍攝,也都只拍了嘴巴的部分,凸顯美味的高光時刻,沒有收入正臉。
“我知道,攝像大哥的鏡頭一直都對着展臺呢,我注意到了,只是太忙,沒機會跟大家說話。”
她其實挺幸運的,遇到的人都沒有誰心懷惡意,每個人都很尊重她,哪怕是分享她行蹤的網友,他們明明有機會尾随,甚至借機蹭熱度,但都沒有。
所以說,這個世界還是好人多。
“需要我配合采訪的話,我也可以出鏡的,您如果需要,随時都能跟我說。”
“不需要您出鏡,您把我們當成普通食客,餐車在哪兒,我們就去哪兒拍,您千萬不要有負擔。”
吳雲忍了好幾次,才把到嘴的話咽下去,方安說的很對,不能一來就要求人家做這做那,道德綁架,人家又沒有義務一定要幫忙,得先建立感情,慢慢來,相處到一定程度了,一切都會水到渠成的。
“吳導,您別用尊稱了,論年紀我還是小輩呢,應該我用尊稱才對。”
錦寧有點受不住這樣的尊重。
“我也覺得別用尊稱的好,顯得生分,那我們就直接叫名字吧。”方安适時的解圍。
吳雲忙點頭說好。
“錦寧,我是土生土長的南島人,如果你不知道去哪裏,随時問我,我給你介紹有特色的小衆景點,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美景和美食。”
“真的嗎,那可太好了,不如我們加個微信吧?”
錦寧想要深入體驗當地的人文風情,還真得本地人指引才行,真是瞌睡來了遇枕頭。
“好啊好啊。”
倆人互加好友後,方安給她介紹了一個看日落的最佳地點,他們才各自離去。
目送錦寧開車走了之後,吳雲一個勁朝她豎大拇指稱贊:“還得是你啊小方,幾句話就加了好友。”
“女孩子的友誼就這麽簡單啊,互相分享好物就能成為朋友,而且,您不覺得錦寧很謙遜嗎,明明火成這樣,一點架子都沒有,還清醒的知道自己的走紅少不了媒體的宣傳,對我們這麽客氣,也是因為她心存感激,換別的人,一定會覺得理所當然的。”
“所以才說,這樣的小姑娘前途無量啊,真希望我們能合作成功。”
“先做好我們該做的,成敗交給老天吧。”
“不管怎麽說,能拍到美食就已經成功挽救大半的收視率了,放到網上也能掀起不小的熱議,總歸也能交差了。”
“走吧,找個地方歇歇腳,下午接着追。”
*
錦寧駕車在碼頭附近找尋停車地。
她需要一個不太顯眼的地方,要不然食客一旦發現,掐着營業時間提前排隊肯定會影響交通,造成諸多不便。
繞了好幾圈都沒有理想地,她随便停在一處樹蔭下,點開導航開啓全島搜索,找半天依然不理想,不是太遠就是太偏了。
“要是能把餐車變小,随身攜帶就好啦。”
她小聲嘀咕着。
卻不想系統道:【餐車縮放功能包含在性能升級系統內,檢測到宿主權限已達到,可點擊菜單自行升級。】
錦寧眼眸一亮,簡直欣喜若狂,“還真有這個功能啊!!!”
她迫不及待的點開菜單,果然找到了餐車縮小功能,只是看着1後面那一大串0 ,頓時蔫了。
餐車縮小竟然要花費一千萬!!!
也難怪廚藝升到LV3才能解鎖權限,九個單品賣完,她剛好有2136萬的存款,除掉買音響的一千萬,再加上這兩天的77萬,共有1213萬。
然而一個餐車縮小功能就能讓她一夜回到解放前,這何止是肉疼,這是心肝脾肺腎一起疼。
她料到系統的每一個升級項目都不便宜,可萬萬沒料到,每一款都能讓你好不容易積累的滿格血槽,一秒從百分之百驟降到百分之十。
就給你一口氣吊着,不用催也能讓你繼續賣力幹活,為下一次升級做準備。
嗚,怪項目過分誘人,怪自己太貪心,這也想要那也想要。
可是,随身攜帶餐車也太酷了吧,有了它,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停車困難。
遇到堵車或者中途車輛抛錨也不用幹瞪眼啦,往兜裏一揣,來去自如。
想到這個逆天的便利,錦寧一咬牙一閉眼,怒點升級鍵。
咱現在賺錢這麽容易,慌什麽,小攤一擺,秒賺八百!
升,給我升!!!
【餐車縮小功能升級成功,請宿主查收。】
系統話音剛落,錦寧手裏就憑空多了一個拇指大的迷你餐車吊墜,還配了一根白金材質的項鏈。
錦寧捏着項鏈把縮小了無數倍的迷你餐車放到眼前細細端詳,外形和餐車一樣,但因為縮小了,看起來十分可愛精致。
呃······等一下!!!
她看了看自己的所在,她這不還在駕駛室坐着嗎,餐車也好好的在陰涼地停着呢。
合着她花一千萬的巨款就得了這麽一條項鏈?!!
心底的小人在狂奔尖叫,不是吧不是吧!
似感受到她的情緒波動,系統道:【項鏈是縮放餐車的鑰匙,指紋解鎖,一旦激活就會不離不棄,無需擔心遺失和搶奪。】
錦寧這才把心髒從嗓子眼扯會胸腔,淡定的“哦”了一聲。
忽然覺得自己有點沒見識,好丢臉啊!!!
【宿主可以試用一下。】
“啊,對對對,試用,試用。”
錦寧忙推門下車,站到離車一米的地方,瞅着四下無人時,右手拇指覆上吊墜。
只見吊墜倏然閃過一道藍光,像是某種啓動按鈕,緊接着,粉色餐車像是關閉屏幕似的閃了一下,瞬間化作一縷細細的光線,猛地彙入她手中的吊墜,消失了。
全程除了見證它從有到無,她的身體并未感受到任何不适,包括握吊墜的那只手。
“哇哦,好神奇,連口令都不用啊。”
【縮放鑰匙采用生物識別技術,與系統綁定一樣,共享宿主的DNA,無需口頭指令和密碼。】
錦寧想到她綁定系統時被紮出血的那一幕,果然是高科技,洋氣的咧~~~
她再次把拇指放到吊墜中央,藍光再次閃動,眨眼間,餐車又憑空出現在之前的地方,悄無聲息卻又迅捷無比。
錦寧沒見識的瞪大眼眸,就這麽來回玩了好幾次,像小孩子得了心愛的玩具,好奇又樂此不疲的探究着。
系統電波滋滋啦啦響了一陣,像笑,又像幻覺。
錦寧專注的玩着大玩具,壓根沒留意到系統的小波動。
等她玩夠了才重新坐回駕駛室,開車去到通往內島的渡口,趁着沒人,收起餐車,跟随當地人乘坐輪渡去往方安介紹的一個內島。
那是旅游博主和導航都不知道的地方,只有當地人才知道。
方安說那裏有最靜谧的海灣,有距離太陽最近的日落,還有最具特色的海上漁村,可以感受當地的漁民生活。
說起來,這還是錦寧第一次坐船,輪渡可以同時搭乘旅客和私家車,很大很寬敞。
剛上船的時候,她還有點眩暈感,等船開起來之後,她的注意力就被窗外的碧藍海水吸引。
海島的天空比城市裏的藍,仿佛把海水的倒影都吸了進去,藍的格外透徹。
悠悠白雲像手藝不精的初學者,随意卷出的棉花糖,要麽耷拉着頭,要麽散亂開來,一團團、一朵朵,七零八落,随風飄飄蕩蕩,又悠閑又散漫。
錦寧想起了自己的雲朵躺椅,那種感覺還真像躺在這樣厚重的雲朵上。
她眯着眼睛,任由陽光和風在臉上作亂,鼻尖有淡淡的鹹濕氣息湧入,絲絲縷縷,勾勾纏纏。
飛鳥不經意掠過海面,帶起的漣漪與輪渡撥出的浪花混在一起,朝着更遠處蕩去。
蒼翠的山巒沐浴在陽光下,此起彼伏,充當着大海的護衛,盡職盡責的護佑着這片海域。
天高海闊的壯麗,錦寧深切的感受到了。
她默默在心裏喚着,爸媽,這就是大海,你們看到了嗎?
待會兒我們一起去海的盡頭看日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