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章
第 30 章
錦寧這一覺, 并沒有想象中睡的那麽久。
她忽然想起一件事,爸媽的骨灰還寄存在陵園裏呢,當初爸爸離世, 她們就沒錢買墓地, 只能把骨灰寄存, 想着等還完債,再考慮墓地。
母親為了盡早還債,也為了盡早讓爸爸入土為安,拼命的擺攤賺錢,導致過勞死。
而她剛剛大學畢業, 還沒來得及找工作幫補家裏, 就遭遇母親去世的變故。
一夜之間,所有的壓力都朝她傾軋而來。
當初辦完葬禮後, 她用為數不多的錢給母親的骨灰辦理了寄存,根本不敢想買墓地的事, 畢竟那時候, 她連自己的生存都難以保障。
但現在不一樣, 她開始賺錢了, 為爸媽購買墓地的計劃也該提上日程了。
想到這裏, 她迅速起身洗漱, 準備去陵園咨詢墓地事宜,順便看看爸爸媽媽。
她先去買了他們生前愛吃的食物, 舍不得買的運動鞋, 又買了一束百合花, 才駕車駛向目的地。
拿上東西到了骨灰龛面前, 錦寧先為他們擦拭遺像上的浮塵,擺好祭品, 上了三炷香,然後席地而坐,慢慢說着自己這五天的經歷。
“爸媽,你們不用擔心我,我現在很好,每天都能賺很多很多錢,照現在這種速度,也許這個月就能還清債務,等把外債平了,我就給你們買一個又大又氣派的墓地,讓你們早日入土為安。”
“其實,我一直想給你們買的是大房子,南北通透,光照充足,有爸爸可以種花的露天小陽臺,也有媽媽可以晾衣服的陽光房,還有不漏水的廁所和水壓穩定的浴室,可惜······”
錦寧的眼神忽然黯淡下來,她微微垂下腦袋,避開母親溫柔的眉眼,“不過沒關系,如果人人都可以事事如意,這個詞也不會成為祝福語了,爸,媽,我會帶着你們未完成的心願把日子越過越好,等我哪天不用再為錢發愁,我就帶着天上的你們一起去看遍祖國的美景。”
錦寧隔着玻璃摸了摸父母的臉,笑着說:“我該走了,等我下次再來,一定是你們搬新家了,愛你們。”
錦寧沖父母叩首後,轉身離開,和事先約好的工作人員一起去看墓地。
Advertisement
離開陵園的時候,她手裏已經有厚厚的一沓宣傳冊,以及不同墓地的報價,足夠她參考了。
駕車回停車場的時候,已經臨近傍晚,簡單的吃了包泡面,洗完澡之後,她開始研究墓地。
看來看去,她相中了一塊依山傍水,視野開闊的地界,是陵園裏最好的地段,價錢也是最高的,合墓的話,連碑石帶墓地,要36萬8。
這價錢換作以前,她肯定想都不敢想,但現在不一樣了,生意好的時候,她一天就能賺十萬,算上還債的錢,頂多兩個月,她就能湊夠。
想到這裏,錦寧的心情好了不少,爸媽辛苦一輩子,買一塊好風景的墓地安息,也算不枉此生。
錦寧拿出自己的小賬本,重新劃出一欄,準備從下周開始,把賺的錢分成三份來存,盡量縮短等待的周期。
*
周末本該是一個快樂的日子,但對于吃慣了錦寧食物的廣大食客而言,周末有點難熬。
這其中以何慧慧一行人最為煎熬。
往常的這個時間,她們不是在會所做SPA,就是在高爾夫球場打球,或者找一個私人俱樂部打麻将,再不濟包場購置點奢侈品,總能找到打發時間的消遣。
可今天,她們全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又蔫又喪,坐立難安,不管家裏的廚師做什麽,都味同嚼蠟。
忍無可忍之下,何慧慧叫上同樣失魂落魄的姐妹團,前往芙蓉齋找平替聊以慰藉。
她們按照錦寧食材的風味,點了相同原材料的菜品,靜靜的等待着。
紀洲得知何慧慧忽然到訪,還點了他的招牌菜,頓時也就放下了心底的自我懷疑,兢兢業業的烹饪,力求讓顧客滿意認可。
宋奕在一旁打下手,心情也很好,他就知道,沒人能撼動師傅的絕對地位。
菜品悉數上桌,何慧慧招呼大家開動。
什錦丸子、珍珠貢米、幹焖豆腐、生烤五花肉、焗鳳爪,每一道菜都做得精致又美味,聞着也是一頂一的香。
可吃到嘴巴裏,就覺得差了點什麽。
幾人交換了一下眼神,黛眉微蹙。
“是不是覺得差點味?”何慧慧問着。
衆人忙不疊點頭。
“就感覺沒有路邊攤香,是因為烹饪方式不一樣嗎?”
“這五花肉也是烤的呀,火候賣相和路邊攤一個樣。”
“那是為什麽呀?”
“也許是少了點氛圍感,畢竟這裏富麗堂皇的。”
“那讓他們換到露天雅間,也許在外面吃會好一點。”
何慧慧叫來服務員換地方,等她們在外間又嘗了一次後,還是沒變化。
何慧慧絕望了,“完了,難不成我以後都吃不下這些東西了嗎,這可是芙蓉齋啊,這裏的東西都沒法吃的話,其他的就更難以下咽了。”
“你說小姑娘也真是的,周末正是人潮出動的高峰,怎麽就舍得休息呢,錢不都是越賺越停不下來的嗎?”
“就是,現在的年輕人也太不踏實了。”
“你們就酸吧,我瞧着小姑娘不像是差錢的主,單是和供貨商的合作,就能秒殺咱們國家九成的高端店,名聲響亮如芙蓉齋,也被對方考察了足足兩年才簽訂的合作,小姑娘憑借一張餐車就達成,不是本事是什麽?”
“還有啊,你們有人注意到她那套烤架,幾百人的量,分分鐘就能出爐,估計是用了什麽高科技吧。”
“對啊對啊,而且,裝食物的盒子也暗藏玄機,昨晚溫太太她們吃了得有四十多分鐘吧,盒子就這麽敞開放着,食物半點都沒冷沒變形,依然保持着酥脆的口感,就離譜。”
“所以人家才敢這麽傲啊,說休息就休息,真是任性。”
“不得不說,是我們小人心了,明明聞着那麽香,卻還是因為不肯放下身段而錯失良機,現在想回頭,等待的時間直接給你翻個倍,哎!”
“哎~”
此起彼伏的哀嘆聲簡直餘音繞梁。
門外的宋奕得知何慧慧一行人又來光顧,特意和服務員換崗來打探消息。
本以為她們是試過路邊攤的味道,大失所望重新回來的,不曾想,竟是把師傅的手藝當替代品,肆意和那人對比,真是豈有此理。
區區一個路邊攤小販憑什麽?
紀洲朝着包廂走來,何慧慧一群人的到來,掃去了他自我懷疑的陰霾,他正準備問詢一下她們對這餐的反饋。
宋奕看到師傅走來,忙迎上去擋住他,“師傅您怎麽來了?”
紀洲瞧着本該在後廚的小徒弟,也納悶了,“這話該我問你吧,你怎麽來前臺了?”
“小顧家裏來電話有急事,我幫她頂幾分鐘。”
紀洲點點頭,“待會兒記得回去吧今天該練的刀工練完啊。”
“嗯嗯,我會的,您要去哪兒啊?”
“我去找何女士。”
“您還是別去了,門反鎖着,估計在說私密話。”宋奕氣定神閑的撒謊。
他可不想師傅因為一個小人生氣呢,等他解決了這個無恥之徒,一切都會好的。
紀洲怔忪了一下,他忽然覺得自己有些患得患失,既然顧客回來了,就證明他的廚藝沒問題,刻意問詢,反倒顯得自己沒底氣。
“那我就不去了。”
“您回去休息吧,我估摸着她們也該結賬了。”
紀洲點點頭,不疑有他的走了。
宋奕長舒一口氣,重新回到門邊待命。
*
休息的時光總是很短暫,兩天很快就過去。
因為又多了個攢錢的目标,錦寧周末也沒出門,窩在床上追劇看小說,實在饞很了,也只敢點一串雞爪,一小口一小口的細細品味,骨頭含在嘴裏老半天,嗦得骨節發白才舍得吐出來。
沒辦法,誰讓處處都是用錢的地方呢,再忍忍吧。
周一這天,錦寧起了個大早,換上運動服繞着小區附近公園的跑道跑了兩圈,洗完澡才弄早餐吃。
在此之前,什麽都沒有走上正軌,她的作息其實并不規律,經過一周的适應,事業基本已經上了正軌,身體鍛煉也就提上了日程。
吃好睡好身體好,才是賺錢的最大保障。
一切準備就緒,錦寧開車出攤。
周五下午她已經完成了LV5任務的大半,今早如果人多,應該就能全部完成。
這也就意味着,下午她又能推新品,再添一個賺錢的渠道。
如果每天都照這種速度下去的話,她的前期目标很快就能實現了。
加油加油!
懷揣着滿滿的鬥志,錦寧準點到達小吃街。
排隊的人潮與上一周差不多,只不過在等待的期間,明顯能感受到他們身上的迫切。
有人一個勁看表,然後墊着腳張望主幹道。
有人等待的間隙,不停單腳擊打地面,焦躁中透着急不可耐。
還有人為了緩解等待的焦慮和前後排隊的食客吹牛聊天的。
但聊歸聊,雙方都會時不時分神看向街道,瞧瞧錦寧來沒來。
不怪他們這麽急切,實在是積累了兩天的饞蟲已經在肚子裏鬧起來了,時間一到,一刻也等不了。
以至于錦寧駕車到達攤位時,瞧着大家宛如餓狼一樣的眼神,吓得趕緊用倍速開門擺攤上烤架。
得了錦寧那聲“各位可以點餐了”的指令後,每隔二十人,就齊齊報上一次菜名,以此類推。
直到自己需要的食材準确無誤的上架開烤,那只被困了兩天的饞蟲才逐漸安分下來,乖乖的等着投喂。
周末被迫加班,直到周一淩晨才得以回家的向楠一行人,為了能早日吃到錦寧的美食,直接睡在辦公室。
八點的鬧鐘剛響起,他們就挂着兩個黑眼圈,帶着被工作掏空後的身體,來搶個前排位置。
誰曾想,有人比他們更早,隊伍都已經排到小吃街入口了。
“救命啊,這些人都不睡覺的嗎,我們來這麽早愣是沒撈着個前排。”
“這就是教訓啊家人們,這周五我們就來點夠周末兩天的量,我就是用微波爐加熱,用烤箱再烤,吃隔夜的,我也不用眼巴巴的餓自己兩天,吃啥都跟吃土一樣難以下咽。”
“咦,這個主意好啊,就這麽辦!”
排在幾人身後的宋奕不由得冷笑。
愚蠢的人啊,不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饑餓營銷嗎?不餓你們兩天,你們會報複性消費嗎?
宋奕一邊吐槽,一邊伸長脖子看着不斷前移的隊伍。
來之前,他就從周邊攤主的嘴巴裏打聽到,錦寧賣的東西都是烤制品,其中不乏文火慢烤才能出效果的雞爪和五花肉。
按理說,隊伍移動速度不該這麽快的,就算一次性開四個烤架,一個人要照顧周全也會分身乏術才對。
可他瞧着隊伍的移動速度,默默算着前排顧客取餐的時間,平均一個人不超過兩分鐘。
而且從那些人品嘗食物的表情裏也能看出,個個都心滿意足,零差評。
這種級別的速度,沒四五個人幫忙絕對做不到。
所以,對方還是一個團隊麽?
剛這麽想着,隊伍又往前移動了好大一截,宋奕能看到餐車的輪廓了。
粉色的餐車在一衆花花綠綠的攤位裏,倒是很抓人眼球,看一眼就能激發人的好奇心。
再看它的大小,和普通的帶箱貨車差不多,連中型貨車都算不上,真有助手的話,轉個身都難吧?
可就是這麽一輛小車,竟然能接納這麽多客流量,出貨還能這麽快,簡直讓人匪夷所思啊。
宋奕的好奇心被一點一點的釣起來,懸在半空不上不下的。
隊伍每向前移動幾米,他看向餐車的視線就随之多出幾分探究與好奇。
當終于看到錦寧的廬山真面目,以及只有她一人和四排烤架的配置後,更是驚得目瞪口呆。
他剛剛仔細數了數,人群每移動一次,是四分鐘,每四分鐘就少掉20人,而光是他從起點移動到現在這個位置,就過去了半小時,在此期間,排隊的人少了300人。
而這300人中,并不是每一個都只點一個單品,他們最少的都是五個單品起點,有的更是一個品類點了七八份。
如此大的出貨量,都快趕上芙蓉齋宴請百人團的規模了。
可他們接待百人團的時候,人手是顧客的三倍以上,而眼前的攤主,竟然只憑一輛餐車和四個烤架就做到了。
我滴個乖乖,這是什麽驚天地泣鬼神的中國速度啊!
難道是預制菜,直接加熱就可以了?
這個想法剛冒出,隊伍就帶着他來到了距離展臺僅兩米的地界,在這裏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錦寧烹制的全過程。
設計精妙的烤架,能同時烤制四種品類,但攤主可以根據客戶的點單,把烤制區間再細分,可以一排放三個或四個品類,也可以一整排都烤成一樣的品類,根據客戶點餐數随意調控。
而最讓他驚訝的,當屬客人的點餐方式。
以20人為分界,一起點餐,點的時候順便還會道明打包的方式,什麽和什麽裝成一份,什麽和什麽分開裝,裝幾份。
顧客要求越多,需要攤主精準記住的關鍵信息就越多。
這種情況在芙蓉齋是由專人記錄的,人多時,還需要用平板來幫助記憶,但在這裏,所有的環節都由攤主一個人完成。
而她一人身兼點餐、備餐、出餐、打包數個職位,在如此大的人流量下,竟然一點錯都沒出,又快又準又麻利。
這已經不能用強大來形容,這簡直就是變态啊變态!
而他以為的預制菜也全都是品質能與芙蓉齋媲美的頂級食材。
在和師傅學藝的第一年,他每天的任務就是認識食材,感官,嗅覺,觸覺都需要調動起來,多方面對食材進行甄別與品鑒。
如今,芙蓉齋用到的每一道菜品原材料他都了若指掌,看一眼就知道出處。
當看到錦寧所用的食材和芙蓉齋出自同一個供貨商時,他之前對她的所有猜忌質疑,瞬間土崩瓦解,碎了一地。
難道,她還真是隐藏大佬?
“哎,兄弟,兄弟,該你點餐了,後面人都等着呢。”
排在他前面的徐偉提醒着這個呆頭呆腦的小夥子。
宋奕回神,順口問道:“哪樣比較好吃,我沒吃過。”
“每一樣都好吃,要是手頭寬裕可以全點了試試,當然,這是我的個人建議。”
“哦,這裏最貴的多少錢一份啊?”
宋奕在的這個位置看不到價牌,他根據芙蓉齋的定價來猜,想着點最貴的準沒錯。
能在小吃街賣高價還被追捧,是底氣和實力的體現。
徐偉聽對方着不差錢的樣子,介紹道:“目前最貴的是秘制烤雞爪,68一份,一份兩只,一般我們都是二十只打底。”
“68兩只?!!!”宋奕驚了。
瑞和軒提供的雞爪選用的都是進口雞爪,每只雞從出生那天起就被精心養殖,不但要定期泡溫泉、游泳、上山吃蟲子,晚上還要伴着古典音樂入眠,主打的就是心情舒暢好長肉,适度的運動,又能增肌減脂,确保肉質彈韌有嚼勁,雞皮爽脆Q彈。
這樣的雞一只就要2998,而雞爪作為雞身上最有嚼勁,銷量最大的部分,更是珍貴無比。
在芙蓉齋,一只要賣288,但在這裏,兩只才要68,還是最貴的。
這不是暴殄天物嗎?!!!
宋奕的驚呼,落在徐偉眼裏就是嫌貴,回想他剛剛的狂妄,不由得科普道:“芙蓉齋你聽過吧,老板提供的食材可是和芙蓉齋一個供貨商哦,但價格卻只要十分之一,吃到就是賺到啊。”
“喂,你到底點不點啊,我們還等着呢。”
後面的食客催促起來。
“我每樣單品要兩份,謝謝!”
既然都是白菜價,那更要好好品鑒了,萬一真把好食材糟踐了,那她就真的罪大惡極了。
20人點餐完畢後,錦寧悉數把食材放上烤架,隊伍又得以上前幾米。
宋奕這下能完全看到價牌和品類。
浏覽完那一刻,他的心髒像是被誰捏住,悶得他喘息困難,如果這時候有血壓計,他肯定能一秒爆表。
把頂級食材賣成白菜價,這女人是瘋了嗎?
她都不用賺錢的嗎?
如果她真的不差錢,犯得着擺攤伺候人嗎?
所以,她到底在搞什麽?!
來不及深思,這一批次的食物準備好了。
宋奕跟随人群排隊領食物,到手的第一時間,他直接走到錦寧對面的涼皮攤,找個正對着她的位置坐下,點了碗涼皮,然後開始吃到手的烤物。
其實在烤制的過程裏,他就聞到了香味,那種熟悉中摻雜着陌生香味的複雜感一直磋磨着他。
盒子剛一打開,所有食材的香味全都朝鼻子裏湧,米香、肉香、豆香、油脂香、鹵料香混合在一起,繁雜而淩亂,卻也能各自為營的散發誘人魅力。
最讓他驚豔的是炭烤後的特殊香味,那是獨屬于木炭烹饪的味道。
在師傅那裏,品質越好的食材,越講究原汁原味的烹饪,所有的調料都是為了食材服務,不會搶主角的風頭,只有這樣,才能凸顯它本身的品質與新鮮。
但在這裏,調料同樣沒有掩蓋食材本身的優質與新鮮,卻又能在保持本身口味的同時,增加了層次感。
而且,炭火似乎也有講究,他能從食材殘留的煙火氣裏,聞到一絲絲清爽的果香。
正因為有果香做陪,五花肉才變得清爽怡人,雞爪才能一口氣炫好幾串都不會膩。
優秀的木炭與精準掌控的火候,腌料的獨家配方與腌制時間的把控,讓相貌平平的食材成了人人追捧的存在,不管是賣相還是價格,都附和小吃街的定位。
而且,她的定價在知情人看來是白菜價,但在以平價為主的小吃街,也稱得上高價了。
以她現在的客流量來看,走的應該是薄利多銷的路子,就在他吃完所有單品的過程裏,至少又走了三四波20人的量。
要知道芙蓉齋每天的顧客絕對不會超過一百人,攤主半天的客流量,足當芙蓉齋半個月的客流。
兩相一比,收入其實也差不多。
而就沖她的定位,她的存在似乎威脅不到師傅的地位,畢竟他們服務的人群截然不同。
這種地方,就算那些豪門太太因為好奇來過,也絕不會再踏足第二次吧。
所以,他的擔心完全就是多餘的。
他頗有些自嘲的笑了笑,正準備結賬走人,餘光不經意的一瞥,就看到了何慧慧那群人在隊伍裏翹首以盼。
比起她們在芙蓉齋錦衣華服,通身貴氣的裝扮,此時的她們穿着簡單的運動裝,摘下了顯貴的首飾,以純素顏的狀态出現在隊伍裏,竟然毫無違和感。
而她們看向食物的眼神,也不再是內斂矜持,而是和隊伍裏的人一樣,帶着渴盼與急切。
輪到她們點單時,也不再只是淺嘗辄止,講究精致與優雅,而是大手一揮,每個單品十份打底,雞爪單點二十份。
說好的小鳥胃呢?
說好的十八種過敏源呢?
在師傅那裏宛如嬌花似的,需要精心養護的豪門太太,在這裏卻如山野之花,自由綻放。
師傅單方面的小心呵護,終究敗給了攤主愛吃不吃的滿不在乎。
宋奕心中五味雜陳,他覺得自己還是得收回攤主不構成威脅的結論。
如果多來幾個這種為了吃不顧體面的太太,師傅的客源真的會減半。
可是,攤主的手藝也的确出衆,師傅要是知道她的存在,不知會作何感想?
所以,要不要告訴師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