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湯圓、元宵
湯圓、元宵
再過了幾日, 便到了上元節。
上元節是大頌最熱鬧的時候,聽說京城裏都是夜晚燈火如晝,整夜不熄的。
而運城雖然沒有京城那般繁華熱鬧, 但上元節,家家戶戶還是會上街賞燈游玩,特別是年輕的少男少女們,更是不會錯過這一年中難得的玩耍機會,都相約着出門看燈會。
宋府院子裏, 桑秋正跟椿兒她們幾個在一處紮燈籠。
紮燈籠對于桑秋來說, 已經是古遠的記憶了, 上一次紮,可能還是在小學手工課的時候,而且那時候做的燈籠也是備好材料的半成品,造型也是最簡單的, 小朋友們只需跟着老師一步步将燈籠拼起來即可。
但現在她們紮的燈籠可不一樣,什麽造型的都有,看得桑秋是眼花缭亂, 從梅蘭竹菊到兔子金魚蓮花等各種造型,應有盡有。
椿兒是紮燈籠的一把好手, 其中最大最好看的一只兔子燈籠,就是出自椿兒之手。
在廚房裏,桑秋無所不能, 而在竹片和彩紙面前, 她則變成了最小白的那一個,勉勉強強紮出了個形狀最為普通的燈籠, 但還是有些歪七扭八的。
體驗過一番後,桑秋果斷選擇将專業的活交給專業的人士, 她則在旁邊看了會熱鬧後,重新鑽回了廚房。
這裏才是她的舞臺嘛。
上元節,怎麽能少得了吃元宵或者是湯圓呢。
比起“滾”出來的元宵,桑秋更喜歡“包”出來的湯圓。
元宵需要将成塊的餡料在裝滿糯米粉的筐中不斷滾動,像是滾雪球那般漸漸滾成大圓球,中間的餡料需要略硬一些,一般都是質地偏硬的豆沙、黑芝麻餡兒。
而湯圓則是将糯米粉揉成團醒發後,再分成一個個小劑子,在中間包上餡料,在手中揉成一只只可愛的圓形,那中間可裹的餡料就多了去了,除了甜口的豆沙、芝麻、花生,還可以做成鹹口的肉餡的,新奇些的還有水果餡的,只要能想出來的,都可以往裏頭塞。
桑秋是甜鹹皆愛黨,所以她做的湯圓,各種口味雨露均沾,任君挑選。
宋夫人向來有善心,在京城中就經常行好事,這次來了運城也同樣如此,她吩咐廚房多做上一些湯圓,凡是路過的,都可以吃上一碗。
于是今日宋府做的湯圓的量很大,走進廚房,整間屋子都是糯米和各種餡料的香氣。
除了在做燈籠的,其他人得空,就在廚房裏幫忙,揉面、炒餡、包湯圓。
桑秋穿梭在其中,這裏看看,那裏瞅瞅,雖然手上的活計有人幫着幹,但她可也完全停不下來,得看顧着各個地方,忙得很。
她總共準備了六種口味的餡料。
傳統經典的黑芝麻少不了,桑秋還在裏頭放了豬油和花生碎,包在湯圓裏,等到煮熟之後,一咬開,裏頭的黑芝麻餡便迫不及待地淌出,要是稍不留神,就要滴落下來,需得立馬吸上一口才行。
加了豬油之後,芝麻餡黑得發亮,就連外層的糯米面皮都變得光瑩,滑潤甜香,味道很甜卻絲毫不膩,芝麻和花生的香氣萦繞在舌尖。
黑芝麻湯圓,是桑秋唯一能接受的,很甜很甜的食物。
然後便是紅豆沙餡的,紅豆泥是桑秋盯着炒的,炒得又綿又細,裏頭還放了些糖漬的桂花,在紅豆的香甜之外又增了一抹馥郁甜香。
接下來,鹹湯圓便閃亮登場。鹹口的桑秋也做了兩種,一種是純豬肉餡的,另一種則在豬肉之外,又多加了一味荠菜。
軟糯的湯圓皮将中間的肉餡裹得極好,滲出的肉汁完全被裹在其中,只要稍微咬開一個小口,就能嘗到湧上舌尖的鮮嫩汁水。
外皮軟軟糯糯,肉餡滑滑嫩嫩,兩種口感交疊在一起,給舌尖帶來奇妙的味覺體驗。
而荠菜的加入,更是在醇厚的肉味之外,又多了一抹清新之感。
最後的兩種口味,數量不多,卻很新奇,是芋泥餡的和橘子餡的。
桑秋自己嘗過,覺得這兩種湯圓也很好吃,雖然剛入口會覺得有些奇怪,但很快就被芋泥的濃厚香甜和橘子的清新酸爽所吸引,偶爾嘗上幾只,很是能過過新奇的瘾。
元宵桑秋也做了一些,桑秋卻不打算下鍋煮。
用糯米粉滾出來的元宵,會比湯圓更适合用來油炸。
炸完的元宵外表金黃燦燦,剛出鍋還冒着小小的油泡,一只只圓鼓鼓胖乎乎的,散發出誘人的香甜氣息。
若是這時候迫不及待地就狠咬一口,非得被滾燙的內餡燙到不可。
原本軟糯的元宵皮,經過油炸,外表變得極為酥脆,輕輕一咬,還能聽到咬開時的破裂聲。而裏頭的糯米依然是綿軟香糯的,混合着濃甜的芝麻內餡,一種滿足感油然而生。
果然,糖油混合物是最能讓人感到幸福的!
不過糯米到底是不易克化之物,湯圓和元宵又都是由糯米制成的,雖然好吃,但是一口氣吃多了,容易腹脹胃疼不消化,桑秋少不了提醒大家,注意節制。
她另外又煮了些山楂水,放在一旁,以免真的有人吃撐了,可以喝上一杯緩緩氣。
一鍋又一鍋的湯圓下鍋,又被撈起。
宋府雖然在運城中偏了些,但門前的那條道路,是附近住戶通往城中央的必經之路,今日城中有花燈,在這條路上來往的人并不少。
起初看到宋府免費送湯圓,路過的皆可領上一碗時,大部分人都有些狐疑,并沒有人上前來取。
最後還是一位膽子大的,聞着湯圓的香味,有些餓了,抱着試一試的心态上前領了一碗。
又白又軟的湯圓躺在碗裏,散發出誘人的甜香。
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若是湯圓有問題,這家子人也都吃不了兜着走,怕什麽?
他舀起一只湯圓就送進嘴裏。
“好吃!這也太好吃了!”他瞪大了眼睛。
湯圓和元宵,每年上元節,家中都會做來吃,圖個過節的吉利,他雖覺得味道尚可,但也就那樣,從沒想過,湯圓可以這麽好吃!
見他吃得津津有味,幾下就把湯圓送下肚的模樣,周圍的其他幾人也都有些蠢蠢欲動了。
當他們聽說這裏住的原來是山中書院最出名的宋夫子的時候,他們最後的疑慮也消散了,紛紛圍上前去,要了一碗,然後就同之前的那位一樣,不禁發出了贊嘆。
好吃!
最後,圍在宋府門口的人越來越多,不得不多去幾個人,維持秩序。
而廚房裏也越發忙碌起來,煮好湯圓往外送。
“咦,這湯圓裏頭居然有肉!”
“我這也有!還有點綠色的,是荠菜?”
送往門外分食的湯圓,基本都是兩種傳統口味的,不過,裏面也會混上幾只奇特的新口味的湯圓,就當給大家嘗嘗新鮮。
來領湯圓的,宋府來者不拒,只要能吃完不浪費,就可以領。
當然,若是吃了覺得不夠,還想再吃一碗的……
“那你可過分了!”
還沒等宋府的仆役發話,他就遭到了路人們的齊聲譴責。
外面熱熱鬧鬧,桑秋倒是找了張躺椅舒舒服服坐下。
忙活了這麽久,可不是累了。
廚房裏衆人現在做湯圓煮湯圓已經十分熟練,不需要她再分神盯着了。
她現在腦中想的,是晚上的花燈。
早在好幾日前,宋諸已經約過她,今晚想同她一起去看花燈的。
桑秋自然是應下了。
随着夜幕的臨近,她也忍不住開始期待起來。
算起來,這算是他們兩個第一次單獨,出去約會吧?
宋諸也是這般想的。
為了今日的燈會,他已經準備了好幾日,還特意抽空去請教了有經驗的姜夫子。
萬事俱備,只欠日暮落下,華燈初上。
“桑姐姐!桑姐姐!”
忽然,遠遠傳來清脆的喊聲。
小鳶兒興高采烈地跑進了院子,一眼就看到了在樹下躺椅下休憩的桑秋。
她趕緊跑到桑秋t身邊,搖了搖她的袖子:“桑姐姐,晚上同我一起去看花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