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找狗
找狗
桑秋一聽, 心下頓時一緊。
不過比起小蛋兒的慌張來,桑秋顯然要鎮定許多,t她冷靜下來問:“什麽時候發現它不見的?最晚看到它的是誰, 在哪?”
“芝麻糊平時聽話得很,我們也沒注意看着它,也不知道它是什麽時候不見了的。”小蛋兒絞盡腦汁努力回想,“早上還見到過它呢,搖着尾巴在腿邊蹭來蹭去的……”
“後來我們就忙去了, 也就沒去看它……我是方才發現下午時候給他放的糧食和水, 到現在還是滿的, 又到處喊不着它,這才發現它不見了的!”
小蛋兒越說越沮喪,最後還狠狠地跺了一腳:“害,都怪我, 要是我早點看看就好了!”
“這也不能都怪你。”阿重在一旁安慰他,“畢竟你的腦瓜也想不到這麽多。”
小蛋兒:……絲毫沒有被安慰到,反而心情更沉重了呢。
“別急, 我們分頭去找找。”桑秋放下手中的東西,“芝麻糊很聽話, 不會亂跑,一定是出了什麽事了。”
“我們去就行了。”衆人把桑秋攔下,“你去歇着就好。”
他們昨天看到宋諸派了人過來, 才知道桑秋病了。來人也沒說桑秋是什麽病, 只說是身體突然不适,暫時回不來, 他們一聽,就覺得肯定是什麽來勢洶湧的疾病, 還想等桑秋回了食堂,讓她好生歇一歇呢。
“我無事。”桑秋實在放心不下,“反正書院也不大,我們幾個分開找上一圈,用不了多久。”
同時,她還不忘叮囑:“記得把聲音放輕些,不要吵到學生和夫子們。”
芝麻糊是能聽懂自己的名字的,平時一叫喚,它就會自己搖着尾巴撲過來。他們這許多人分頭在書院的不同地方找了一圈,輕聲喊着它的名字,但他們連書院裏所有平時有人去沒人去的地方都跑過幾遍了,一點蹤影也沒看見。
又重新回到食堂的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最後還是阿重忽然想到了什麽:“對了,我記得下午,劉家的貨車拉了些東西過來,會不會芝麻糊跟着跳上車一起跑了?”
“不會吧,芝麻糊雖然愛玩了些,但從來不會跟着人亂跑的……”
小蛋兒話說到一半,聲音漸漸小了下去,也多了幾分不确定:“應該……不會吧?”
但一想到芝麻糊當初是怎麽跑進書院裏來的,他心裏也不免沒了底氣,只是弱弱地問自己:應該不會吧?
天氣已晚,加上下過雪的山路,在夜間更是寸步難行,即使有些去劉家問問,眼下這個時辰,怕是也難了。
“明日一早,我去山下劉家看看。”桑秋思忖片刻,很快打定主意,“大家也別站着了,趕緊回去歇着吧,明早的朝食還是靠你們呢。”
等桑秋安頓完食堂裏的事,回到自己所住的小屋門口的時候,驚訝地發現,宋諸居然在她屋門口的石凳上坐着等她。
“你怎麽在這?”
“等你。”
要是桑秋此時神志全然在線,定然會敏銳地注意到宋諸所用的“等你”一詞,但可惜她現在愁眉不展,滿腦子都是不見蹤影的芝麻糊,見到宋諸,只覺見到了個救星,趕緊将芝麻糊不見了的事告訴了宋諸。
“你分析得對,明日我同你一塊下山。”宋諸的手觸到了桑秋的指尖,方才桑秋在外頭找了好久,吹了風,手指都是冰涼的,“先進屋吧。”
桑秋這一晚上都沒有睡好。
她心裏記挂着芝麻糊,屋外風又大,吹得呼呼的,桑秋輾轉反側,直到終于困得撐不住了,才終于昏沉地合上了眼,睡了過去。
直到輕輕的敲門聲将她喚醒。
“誰?”桑秋沒睡不久,臉上是濃濃的倦意,但是聽到敲門聲,她又很快清醒了幾分,語調帶上了幾分警惕。
這個時候,會有誰來敲她的屋門。
“我。”宋諸的聲音頓了頓,“你起了嗎?”
“這就來。”
桑秋很快就想起要下山找芝麻糊的事,硬是将自己從被窩中拉扯出來,三下五除二地穿好衣服。
“走走走。”她一把将屋門打開,拉上站在門口的宋諸就往書院門口趕。
寒冬裏,天還是暗的,書院裏只有幾間齋舍和食堂裏亮着燈,走在路上都是黑黢黢的。
桑秋緊緊抓着宋諸的手,兩人一路小跑到了門口,馬車早就已經在一旁候着了。
待到上了車,桑秋才終于舒了一口氣,同時也才發覺自己一直牢牢攥着宋諸的手沒有松開。
她趕緊偷摸縮回自己的手,讪讪一笑。
宋諸嘴角一彎,從懷裏掏出一包東西來:“墊墊肚子吧?”
桑秋狐疑地接過來,打開一看,竟然是一包桂花糕,方形的糕體潔白而松軟,上面點綴着金黃的桂花瓣,隐隐香味鑽入桑秋的鼻子裏,香甜好聞。
她拿起嘗了一塊,香綿軟糯,甜而不膩。
劉家的幹貨鋪子不遠,下山後沿着南邊的路往前再走上一段就是了。
“到了。”宋諸先跳下馬車,随後回過身,接桑秋下來。
桑秋剛下馬車,還沒站穩,忽然聽到了十分熟悉的狗叫聲。
“汪——汪汪!”
桑秋一喜,剛循聲回頭,就被一個竄過來的黑白影給撲了個趔趄。
定睛一看,這對着桑秋瘋狂搖尾巴,親昵地蹭來蹭去,還伸出舌頭來将桑秋的鞋子舔得滿是口水的,不是芝麻糊還能是誰!
這時候,劉家幹貨鋪子裏的劉大聽到外頭的動靜,也開門出來了。
見到眼前的情景,他大吃一驚,同時又哈哈大笑起來:“可算找到主人了!”
聽了劉大的講述,桑秋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昨日劉家鋪子送幹貨去書院前,正巧有個夥計家裏給他送了條臘肉來,因為急着去送貨,所以夥計就沒有回去放臘肉,而是将臘肉包起來,放到了貨車上,打算等送完貨後,再拿回去。
到了書院食堂,夥計忙着卸貨,沒顧得上照看自己的臘肉,他也萬萬沒想到,自己的臘肉就這樣被一只饞狗給盯上了。
桑秋不在食堂,小蛋兒他們又忙着自己手頭的事,芝麻糊百無聊賴,到處晃蕩來晃蕩去,這一晃蕩,就晃蕩到了劉家的貨車前。
芝麻糊的狗鼻子靈啊,往那兒一嗅,就嗅到了被布包裹着的臘肉的味道。
食堂裏可不是每天都能吃上肉的,芝麻糊一聞到肉味,頓時來了精神,不停地嗅着臘肉的味道往前走啊走啊,連自己走到了人家車上都沒發覺。
劉家鋪子的夥計卸完貨,也沒細看,直接翻身上了車,駕着馬車就走了,完全不知道,有一只黑白相見的饞狗,正在車上瘋狂炫着臘肉。
等到了山下一看,夥計這才傻眼了,這是哪裏來的一條狗子?我的臘肉呢?!
吃了人家臘肉的芝麻糊舔了舔舌頭,這才發現自己到了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眼前圍着的都是陌生人,這才後知後覺自己好像闖了禍,埋頭低了下去。
夥計雖然氣惱,但也無可奈何,就算打它一頓,能把已經吃下肚中的臘肉變出來不?答案當然是不能。
也有別的夥計撺掇着,既然得了條狗,不如把它炖了吃狗肉。
但劉大心善,平時就從不吃這些貓貓狗狗,當即就呵斥了那個夥計,打消了他的念頭。
劉大又見芝麻糊被養得油光水滑,圓圓鼓鼓的,顯然是有主人在精心養着的,只是他們也不知道芝麻糊是從哪裏突然上的他們的車,只能先将芝麻糊養着,再尋尋主人。
附近都是熟人,問了一圈也沒有哪戶人家裏丢狗的。
劉大嘆了口氣,先将芝麻糊養在院子裏,打算明日再跑一趟山中書院,問問是不是他們的狗。
結果沒想到,這一大早,書院的人就直接登門了。
聽完劉大的話,桑秋有些羞赧,又哭笑不得,先給劉大和夥計賠了禮道了歉,謝過他們幫忙照顧收留芝麻糊,又照價賠償了夥計的臘肉。
劉家幹貨鋪子常年給書院食堂送貨,兩邊人也熟,相視一笑,這事兒就算結了。
唯有那本來得了家裏臘肉,還在憧憬着蒸上臘肉吃的夥計,雖然得了桑秋相應的賠款,但仍然高興不起來,沮喪着一張臉:“我可太想吃那塊臘肉了……”
直到桑秋答應他,等過段時間做了臘肉,再給他送上一塊過來,這才破涕為笑:t“那不成,我也不能占你便宜啊,到時候賣我一塊就行了!”
“哎,桑廚娘,你們這麽早過來,還沒吃飯嗎?不如在我們這裏對付一口。”劉大為人熱情,還沒等桑秋他們開口,就推着他們在長凳上坐了,“等着啊!”
很快,幾碗熱騰騰的面糊湯就端了上來,連駕馬車的夥計都得了一份。
面糊湯是最簡單的做法,用玉米面調成絮狀,倒入煮沸的開水中,再撒上點切碎的野菜增香,用鹽略加調味就可以出鍋。
雖然做法簡單,但寒冷的冬日早上,一碗熱乎乎的面糊湯下肚,感覺整個身體都暖了起來。
桑秋他們謝過劉大,帶着罪魁禍首芝麻糊正準備回程,忽然看到鋪子裏夥計們正在搬的一袋東西。
“咦,有桂圓幹?”
“桑廚娘好眼力。”劉大從袋子裏掏出一把來給桑秋看,“這是今年新曬的,只只都好得很,保準香甜。”
桑秋本以為桂圓在古代應會是貢品,尋常應該難以吃到,沒想到在山腳這樣一家幹貨鋪中就有,看來大頌和歷史上的朝代在物産上還是有所不同。
桑秋前幾日剛來了月事,又犯過腹痛,見剛好有桂圓幹,便想買上一些,回去煮湯泡水喝,補補氣血。
“那就給我拿一些吧。”桑秋問了價格,雖然比平常幹貨高了些,但也不算太過昂貴。
“好嘞!”
劉大見還做成了一筆生意,樂呵呵地,幫桑秋裝好桂圓幹打包起來,遞到她手中。
“哎,我還沒付錢呢?”
“宋夫子已經幫您付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