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韭菜盒子
韭菜盒子
“哦,你說那些醬和今天這腐乳啊?那都是附近村裏劉家送過來的,他們家有養雞鴨,也有養魚。”
“他們家除了偶爾會給我們送點新鮮的雞鴨和魚蝦之外,還做得一手好醬和腌菜,施師傅就經常會問他們買上一些,味道不錯,用着也方便。”
“原來是這樣。”
聽了阿重的解釋,桑秋這才明白,敢情這些好吃的,原來不是食堂自己做的啊!
不過說起來,桑秋昨天并沒有看到施師傅親自動手下廚,從跟其他人的對話中,桑秋也得知了,其實現在竈上的活,大多都是阿壯在做,施師傅只是從旁指點一二。
她思忖着,也不知道施師傅的手藝究竟如何,有機會真想嘗上一嘗。
不過眼下有更緊要的事,今天的食材已經送來,桑秋得琢磨琢磨,該做點什麽菜了。
今天依舊是沒有禽畜肉的一天,不過桑秋竟意外地看到,除了一整筐的蔬菜以外,邊上還有一只水盆,裏面游着不少黃灰色相間的小魚。
“這是黃颡魚?”桑秋見這幾條魚體長而扁,胸鳍短短,背部褐灰上覆着一層有光澤的黃色,是她很喜歡吃的一種魚,現在正是最肥美的時節。
“送來的村民說這是一早剛好捕上來的,拿來給我們看看,施師傅見這魚新鮮,就點頭把這幾條魚兒買了。嘿嘿,我都還不知道這長得這麽奇怪的魚叫啥呢。”阿重摸着腦袋。
“你們之前沒有做過這種魚嗎?”
“是啊,連魚都很少做,更別說這種小魚了,也就偶爾會做上幾次草魚,還都是跟豆腐或者白菜一起炖湯的。”
桑秋點點頭:“這樣啊。對了,施師傅人呢,怎麽不見他?”
“師傅身子有些不爽利,我扶他回房休息去了。”阿壯不知什麽時候出現在他們身後,手裏提着一捆新鮮的韭菜,“喏,還有這個。”
“這個好!”桑秋見這韭菜新嫩翠綠,切口整齊,上頭還沾着不少露水,顯然是今早剛從地裏割上來的,想必口感一定很好。
Advertisement
不過她也沒忘記抓住阿壯話裏的重點:“施師傅身子怎麽了,還好嗎?”
“施師傅是舊疾又犯了?”小蛋兒也湊了過來,他顯然對施師傅的情況也有所了解。
“嗯。”阿壯把韭菜往菜籃子裏一放,“沒什麽大事,一會兒我去給師傅煎個藥喝了就好了。”
說罷他又轉身往後院裏走去,看樣子是去給施師傅煎藥了。
“施師傅這是以前落下的病根,每當換季的時候就容易發作,這次肯定是這幾天突然轉涼,被冷風吹到了又犯了。”小蛋兒見桑秋向他頭來詢問的目光,心領神會地向桑秋解釋了原委。
“不過小秋你不用太過擔心,施師傅這病雖然根治不了,但大夫說過了,只要及時喝藥調養,不會有什麽大礙的。”小蛋兒倒是絲毫不客氣,明明長相上看起來是幾人中最小的,喊起“小秋”來不帶一絲猶豫的。
“那你可知道t,施師傅的舊疾是什麽毛病?”桑秋雖然不會醫術,但她會做飯啊,藥食相通,或許她還能幫着做幾道藥膳,來給施師傅調整補養一下身體。
“這,我就不太清楚了,我們就只知道施師傅換季的時候容易咳嗽氣喘,至于究竟是什麽病根,他沒同我們講過。可能阿壯會比我倆知道得多些?”
“嗯,我曉得了。”桑秋把目光轉回到食材上,她雖有心幫施師傅做幾道藥膳,但眼下顯然是得先忙完晝食的事,才能抽空想旁的。
新嫩現割的韭菜,桑秋是肯定要用的,這幾條黃颡魚,她其實更想做成黃焖的,魚肉又鮮又入味,黃焖的湯汁還能拌米飯吃,說不定能吃好幾大碗白米飯。
但是這魚數量有些少,若是做成黃焖的,分不了幾個人,桑秋思忖下,還是決定借一借魚肉的鮮味,來做個一鍋鮮,這樣每一位來用飯的學生,都能嘗到味兒。
至于這幾條魚嘛,到時候就分給夫子們好了,偶爾給夫子開個小竈。
桑秋主意定下,就立馬着手準備起來。
韭菜需要清洗幹淨,去除從地裏帶起的泥土,然後再切成細細的小段。既然是新鮮的嫩韭菜,當然是要做成韭菜盒子來吃啦!
除了韭菜之外,還需要炒得碎碎的雞蛋,金黃的雞蛋塊如碎金,鮮嫩的韭菜葉如翠玉,攪拌在一處,加入少許鹽和油調味,制成的餡料,桑秋光是想想就要流口水。
韭菜雖是蔬菜,但卻經常被看作是葷物,因其味道濃郁特別,與普通的白菜之類的蔬菜相比,在做成餡時,不需要太多的調味,只需要一點點鹽來提提鹹味即可,否則便會喧賓奪主,不能凸顯出韭菜本味的鮮香。
只是可惜,缺少了粉絲這一樣食材,韭菜盒子的這餡料,就會少了些滑韌的口感,實在是一大憾事。
除了食材,調味料其實也少了一樣,那便是胡椒粉,最好還是白胡椒的,稍微撒上那麽一丢丢在韭菜餡裏,風味就能提升好大一截。
胡椒此物,在大頌朝也不算太罕見,京中東西兩市都可買到,只是價格很是高昂,只要高官貴胄府中,才會采買使用,普通百姓一來買不起,畢竟買小小幾顆胡椒的錢,都能買上一斛大米了,二來嘛,就算是把胡椒給他們了,那也不會做啊!
不過胡椒是錦上添花之物,沒有胡椒倒是對韭菜盒子的做法,産生不了太大的影響,沒有也便沒有了。粉絲卻是實實在在會使口感有極大變化的,桑秋以前看過粉絲的做法,雖然沒嘗試親手做過,但改日不妨試上一試。
接着便是和面。做韭菜盒子的面餅,桑秋用的是燙水,一手持壺,一手持筷,往裝了面粉的大盆裏緩緩加入燙水,同時迅速用筷子将面粉和水攪拌開來,形成絮狀。
桑秋另外又留了一小部分面粉,用涼水和了面,此時拿過來倒入盆中,兩種溫度水和的面,混合到一起用力揉搓成外表光滑的面團,以免全部用燙水和的面,質地太黏,做出的韭菜盒子咬起來帶上些筋道的口感。
烙餅用的面團不用醒發太久,不過今日忽然來了寒潮,桑秋還是在裏面加了一點點老面,蒙上一層濕布,放在一旁靜置醒發了片刻。
雞蛋碎也是桑秋親自炒的,雞蛋全力打散後,點上一些料酒去除蛋腥味,又調上一點鹽,使雞蛋碎塊能夠更入些味。因為是包在韭菜盒子裏的,所以雞蛋炒成了大小均勻的碎塊,方便食用,也能與韭菜碎更好地混合。
醒好的面團從盆裏整個兒取出,不用再進行揉面,直接搓成一長條,幹脆利落地切成面劑子。砧板上撒了一層幹面粉,防止面團粘連,而後抄起擀面杖,就将每個劑子擀開成面皮。
韭菜盒子的面皮的厚薄也分為好幾種,有皮擀得很薄,中間裹上大量的餡料,講究的就是一個皮薄餡大,滿口韭菜雞蛋香,吃得過瘾,但也有喜歡将面皮擀得厚一些的,然後用烙餅的方法去烙韭菜盒子,将表皮烙得兩面金黃,帶點微焦的褐色。
桑秋便是後者的典型代表,她喜歡吃厚實的面皮,咬下去外皮被烙得幹而酥香,微微的焦褐非但不影響口感,反而使得面皮帶上了鍋氣,燙面和出來的面團裏水分充足而柔軟,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配上韭菜雞蛋的內陷,那香得讓人一口接一口地停不下來。
所以她按照自己的喜好,沒有将面皮擀得太薄,而是保留了一定的厚度,同時盡可能在不影響韭菜盒子外形的情況下,往裏頭多包了些餡料,這樣吃着才爽嘛!
韭菜盒子的形狀包得跟餃子有些類似,就是比餃子更大一些,肚中也更鼓更飽滿,兩邊面皮疊到一起,封口處桑秋捏出了好看的一排花邊,不過最要緊的還是得捏緊了,防止盒子裏包的餡料不小心跑漏出來。
每只韭菜盒子有桑秋手掌那麽大,每人一只便能足夠吃飽。
光桑秋一人包韭菜盒子,肯定是忙不過來的,于是她讓阿重和小蛋兒過來幫着她一起包。在她的悉心指導下,雖然他們做的韭菜盒子沒有那麽好看的花邊,但是烙着來吃,肯定是沒問題的。
“也不知道誰那麽好運氣,能吃到阿秋包的!”阿重盯着桑秋包的形狀極好看的韭菜盒子,一面贊嘆着桑秋的好手藝,一面偷偷在心裏咽着口水。
“你別光顧着想吃了,你看看你包的,這面皮都要撐破了!”小蛋兒沒忍住打斷了他,指着他手中的韭菜盒子,“餡兒都漏出來啦!”
阿重這才發現,他走神的工夫,手上的面皮被他扯了一把,現在可不正是個破皮的韭菜盒子了!
無奈之下,他只能求助于桑秋。
桑秋這會兒,則是正忙着處理那一盆黃颡魚。
雖然她以前也沒少做過魚,但這黃颡魚的處理還和其他常見的魚類有所不同,開膛破肚取出裏面的內髒,剪去魚背和胸處的硬鳍,将魚從裏到外清洗幹淨。
黃颡魚的表面覆着一層黃色的粘液,使它們看上去十分有光澤。這層粘液據說其實有藥用的功效,能夠生津消渴,但是書院裏的夫子學生們估摸着肯定不喜看到這影響美觀的粘液,所以桑秋還是用鹽和溫水搓洗了一番,将魚身上的粘液清理去了。
聽到阿重求助的聲音,桑秋接過他手中破了皮的韭菜盒子,稍作下補救,将韭菜盒子重新捏了捏後,放到板上。
她看了看剩餘的面皮和韭菜雞蛋餡,餘下的量還能再包上大約五六只,于是便接手了過來,讓他們兩個去将炖魚湯用的豆腐取來,再去把早上剛送來的一籃子蘑菇給洗了,切成小塊。
新鮮的蘑菇是早上剛從山裏摘來的,大小形狀各有不同,桑秋其實對這些野生菌菇的了解并不太多,不過聽阿重和小蛋兒說,采菌子的都是山中熟知山貨的老人,對于野菌子如數家珍,食堂中所用的菌菇都是他們采來的,放心吃就是了。
阿重他們的刀工桑秋是心裏有數的,所以也不敢讓他們切有技術難度的,比如豆腐,菌子嘛,就從中心劃個十字切開,再各塊對半切成小塊就行,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
雖然桑秋內心是如此想的,但當她看到阿重切出來的蘑菇的時候,還是沒忍住兩眼一黑。
這……切出的蘑菇塊,從三角到四方到五邊,再到奇形怪狀桑秋都形容不上來是什麽模樣的塊狀。
桑秋扶額,安慰自己刀工一事本就無法一蹴而就,需要時日積累,來日方長,來日方長。這蘑菇形狀差了點就差了點嘛,也不影響炖湯的美味不是。
她安慰着自己,拿起菜刀,将豆腐攔腰切開,再一刀持刀,一手拿豆腐,一刀挨着一刀快速地把豆腐切成小塊,每一塊都方方正正,絲毫沒有粘連。
這是她以前經常做皮蛋豆腐練出來的刀工,這麽一想,她又有些懷念起皮蛋的味道了,不知道能不能讓施師傅去買點鴨蛋上來……
“唉喲!”只聽得一聲稚嫩的童音驚呼,桑秋和其他人齊齊回過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