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番外:《諸葛亮傳》
番外:《諸葛亮傳》
——————這是if線——————
與此同時,在另一個世界,夢齋先生緩緩睜開雙眼,只見自己正躺在書房的藤椅上,手中還握着那本《三國演義》。
他長出一口氣,合上書冊,喃喃道:“看來,一切只不過是南柯一夢罷了……”
他站起身,走到書架前,抽出一本新書,翻閱起來。
·
三國演義自動翻頁,又有一篇文章浮現在眼前。
夢齋先生心頭一顫,連忙起身,打開話本,只見扉頁上赫然寫着“諸葛亮傳”四個大字。
他有些疑惑,繼續往下看。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
初,亮父仕于吳,亮遂随兄瑾往焉。父初亡,兄瑾與弟玄及玄弟弼并渡江,服事吳侯孫權。權許以室,權子和妃,取亮妹為婦。權敬亮,待弟友善。
權姊婿瑜以疏遠與權不協,權嘗手書與亮,數稱瑾、玄、弼,而瑾、玄及弼亦盡心于權。初,瑾為權長史,亮仍從瑾求瑾所寶書與之,亮乃不與。
亮謂瑾曰:"兄所藏者,皆周朝、漢代善書,吾雖有所不得,然亦已自知足矣。"亮由此遂秘。瑾卒,瑾弟亮複為權長史。】
夢齋先生一字一句的讀着,只覺心潮澎湃。
往後翻閱,嘀咕了一句,“怎麽沒了……?”
三國演義又開始自動翻頁:
【亮凡三上書,勸權以立太子。權從之。權嘗宴亮,與張昭論及曹劉時事,亮曰:“劉備雄才,誠不可與争鋒。”
權以亮為司馬,是時州郡屢有言雲江夏黃祖遣甘寧為蠻夷所攻殺。亮曰:“豫章與零陵、桂陽三郡接壤,其數道之要,莫過于豫章,今孫将軍良将精兵,盡聚于此,宜早圖之。”權然之,遂遣周瑜、程普等衆,與亮俱至,破,獲祖及甘寧,夷祖三族,收其兵馬錢糧,置郡縣。
權嘗與魯肅及亮論及天下事,權嘆曰:“我得諸葛孔明,如魚得水也。”
亮率諸将讨平越中,擊破沙摩柯,斬夷帥大狼。權甚愛之,嘗為亮制錦袍,賞其無度,異于尋常官吏。嘗私賜亮铠甲,曰:“卿當藏之,勿令他人所見。”權稱帝,與蜀盟。
明年,亮卒,年五十四。
權服喪期中,嘗因見亮劍,忽大呼"諸葛公不待孤",左右皆大驚。權謂左右曰:“世間諸葛公者,實乃孤……”】
————————————————————
譯文:
《諸葛亮傳》
諸葛亮,字孔明,是琅琊陽都人。
他是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
他的父親名叫圭,字君貢,在漢朝末年擔任太山都丞。
起初,諸葛亮的父親在吳國做官,于是諸葛亮就跟随他前往吳國。
後來,他的父親去世,他的兄長瑾和弟弟玄以及權的弟弟弼一起渡江,為吳侯孫權效力。
孫權曾經答應把自己女兒嫁給玄,并娶了諸葛亮的妹妹為妻。
孫權非常尊敬諸葛亮,對待他的弟弟們也非常友好。
孫權的姐夫周瑜因為和孫權關系不好而被疏遠,孫權曾經親手寫信給諸葛亮,多次稱贊瑾、玄、弼,而瑾、玄和弼也都全心全意地為孫權效力。
起初,瑾擔任孫權的長史,諸葛亮曾經向瑾請求借閱他所珍藏的書籍,但瑾沒有答應。
諸葛亮對瑾說:“兄長所珍藏的書籍,都是周朝、漢朝的珍貴書籍,我雖然沒有得到,但也已經心滿意足了。”
于是諸葛亮就把這些書籍珍藏起來。
瑾去世後,瑾的弟弟亮又擔任了孫權的長史。
諸葛亮曾經三次上書,勸說孫權立太子。
孫權聽從了他的建議。
有一次,孫權宴請諸葛亮,和張昭談論曹操和劉備的事情。
諸葛亮說:“劉備是個英雄,我們真的不能和他競争。”
孫權任命諸葛亮為司馬,當時州郡多次
傳言說江夏的黃祖被蠻夷攻擊并殺死了甘寧。
諸葛亮說:“豫章與零陵、桂陽三郡接壤,是幾條道路的要沖,最重要的是豫章。現在孫将軍的良将精兵都聚集在這裏,應該早點拿下它。”
孫權同意了他的建議,于是派周瑜、程普等人和諸葛亮一起前往,最終打敗了黃祖和甘寧,消滅了黃祖的三族,收繳了他們的兵馬和錢糧,設置了郡縣。
有一次,孫權和魯肅以及諸葛亮談論天下大事,孫權感嘆道:“我得到了諸葛孔明,就像魚得到了水一樣。”
諸葛亮率領衆将平定越中,擊敗了沙摩柯,斬殺了夷族首領大狼。
孫權非常喜愛他,曾經為他制作錦袍,賞賜他無度,不同于一般的官吏。
他曾經私下裏賜給諸葛亮铠甲,說:“你應該把它藏起來,不要讓其他人看到。”
孫權稱帝後,和蜀國結盟。
第二年,諸葛亮去世,享年五十四歲。孫權在服喪期間,曾經看到諸葛亮的劍,突然大喊“諸葛公不等我了”,周圍的人都非常驚訝。
孫權對身邊的人說:“世上的諸葛公,其實就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