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釋然
釋然
楚君凝同宋玉說日後要好好的,便似乎當真就如此了。
連宋玉都不再管許多,什麽過往恩怨日後別離盡作不知。
楚君凝午憩完便會往宣德殿去尋宋玉,宋玉處理事務也從不避她,她若起興,也由她一同批奏。有時二人還能就着奏折論起朝政,宋玉也很願意同她提朝堂上的事兒——但更多時候是抱怨朝臣們頑固不化。
但今日似乎有些不巧——宋玉不在。
“方才秦大人入宮來,臨時請了陛下去偏殿議事。”江希明側身讓開了些:“殿下若無旁事,便先入內稍待一會兒吧,奴這就去同陛下說一聲。”
楚君凝擺了擺手,未讓他去尋宋玉,只是越過他自然而然地入內往書案旁坐去。
她擡手随意翻了案上的幾本奏折,盡是些尋常小事,她随手便批了。殿中衆人對此習以為常,連朝中幾位大臣在初時收到王後批改的奏折,在陛下面前提出異議卻無果後,如今也已然習慣了。
她又看了幾本後,目光卻又忽然掃到另外的一摞折子上,她頓了頓,伸手拿過其中一本來。
這本寫的是遂城之地的用官及治理之事,遂城,曾為楚國治下疆土,如今并入宋域,除卻原本的一些問題,自然還有兩國更替遺留的一些沖突問題需要解決,而這些便已然是一個很長久的工程,治官便得就這些事及時上奏。
可她從前看過那麽多宋玉的折子,卻從未看過一本有關從前楚地的奏章。
其中因由,并不需她多猜。
她看過折子,又收好放回去。
兩國更替的沖突倒是已經解決得差不多了,宋玉當日說降者不殺,倒是未曾食言,只是她未曾想到,竟未免去他們的官職——奏折上遂城的治官仍舊是她熟悉的名字。
她又看了幾本折子,眸中閃過一絲分不清是釋然還是黯然的神色,又或許皆有。
似乎,的确沒有什麽需要她過多地去擔心的事情了。
Advertisement
門外傳來腳步聲響,她擡頭看去,宋玉從外頭過來。瞧見她時眸光亮了亮,快步向她走來,笑着同她道:“你醒了過來怎麽也不讓江希明去同我說一聲。”
她輕輕笑了笑:“秦相來入宮來尋你,必然是有什麽要緊的事情。我左右是來打發時間的,倒也不差等這一時半會兒的。”
宋玉正要笑,目光掃到一旁最上頭的幾本奏折,略微一頓,很快又越過,看向楚君凝繼續道:“他能有什麽要緊事兒,左右不過是些朝堂上都說爛了還決議不下的事兒,想來當我這兒充和事佬罷了。”
楚君凝失笑搖頭:“朝臣總歸是為你着想的,有時候讓讓倒也無妨。”
“若說為我着想倒是未必。”他一邊輕嗤了聲,一邊又悄悄觀察着楚君凝,見她神色反應沒什麽不同,擺了擺手繼續道:“阿凝不用替他們說話,什麽事兒能讓什麽事兒不能,我心中還是清楚的。”
楚君凝便就不再說什麽了,有些事宋玉不同她說,她在宮中卻也并非全然不知。左右不過還是為了她和楚國那些事兒和朝臣們對着幹,她分不清宋玉做那些事情是覺得虧欠還是想求個心安。
她也并非真心想要替那些人說話,只是有時候覺得若宋玉是為她,實在不需要做那些事兒,事已至此,改變不了什麽,反叫她時不時地有些心軟。
可他若願意,便也由他。
她沒有阻攔的理由。
“那便不說這些,我午後嘴饞,讓人去尋了新鮮春筍晚膳時熬湯喝,到時勻你一些嘗嘗。”
宋玉笑着接道:“那便先謝過殿下恩賞了。”
宋玉同楚君凝打趣了幾句,似乎又想起什麽來:“外頭春意正好,過幾日喊上你我宮中的幾人一同出宮去踏青放紙鳶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