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一章
晃眼便是入冬,大雪撲簌而落,給剛探出頭的早梅裹了一層銀裝。
素心亭中,或立或坐,圍了一圈人。坐在靠中間的,是頭上別着白玉梨花簪,身着素白狐裘的林清姒。
茶煙袅袅,氤氲的霧氣襯得她那雙秋水剪瞳愈發朦胧動人。
“本宮來晚了。”
談笑間,衆人聽得一個悅耳的女聲循風而來,小道上便響起了吱吱的踏雪聲。
林清姒微微側眸,瞧見七八個丫鬟衆星拱月般圍着一個貂裘環身的雍容婦人款款走來。
來人頭戴金步搖,形貌妍麗,端莊溫柔,又自帶威嚴之氣,叫人挪不開眼。林清姒猜了個七七八八,她大概就是高高在上的祁皇後了。
祁皇後和安嫔兩人之間時常往來走動,交情匪淺。這不,聽聞安嫔為賀相府嫡女及笄特在素心亭擺下了梅花宴,她一從承和宮出來便往此處趕。
這還只是其一,其次,她來素心亭還有為皇帝打探消息的意思。
“民女見過皇後娘娘。”
“兒臣見過母後。”
“臣妾見過皇後娘娘。”
衆人不約而同地福身行禮。
而遠處宮道上,有位身着織金錦裘的魁梧男子目光灼灼地望着林清姒,嘴角上揚。
縱使站在風口,傅安蘅似是感覺不到冷。
Advertisement
他向皇帝請旨為他和林清姒二人賜婚時,承和宮的公公提了一嘴兒她在素心亭,于是他繞了遠路,只想遠遠地看她一眼。
果不其然,他一眼便看到了他心心念念的人兒。隔得遠,他隐約看到她戴着面紗,卻明豔如舊,宛若九天神女。
倘若戴鳳冠霞帔,她又該是何等絕色?思及此,傅安蘅眸中笑意更深了。
“傅将軍。”美人閉月羞花的模樣在太子蕭弋的一聲招呼下煙消雲散。
傅安蘅攏回心神,瞥了蕭弋一眼。
蕭太子頓時心花怒放,他之前三番幾次對傅将軍示好,人家連一個眼神都不給,今日卻破天荒地看了他一眼,他又怎能不高興?
只是笑意還未及眼底,對方離去的背影已将他醞釀好的恭維之語哽在了喉頭。
蕭太子一顆心如墜冰窟,索命無常傅将軍離開時的臉色可是比從天而降的雪暖不了幾分。
這下好了,示好的願望落空便罷了,還無緣無故把人得罪了。蕭太子心裏那個悔恨啊,只想掄起巴掌往自個兒臉上招呼。
素心亭內,衆人恭恭敬敬聽着安嫔和祁皇後絮話。
“妹妹姿容天成,本宮瞧着,身為外甥女的相府千金模樣也是不差的。小姑娘已及笄,可有許了人家?”祁皇後的聲音柔柔的,宛若美妙琴音。
聞言,林清姒身子一僵,緊了緊拉着柳如彤的手。
和安國無人不知她是無鹽女,祁皇後又從何而知她生得俊俏,她一頭霧水。且祁皇後這番話說得似是不像明面上那麽簡單,總有股替她說親的意味。她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祁皇後一句話便點了她和哪位富家子弟的鴛鴦譜。
她身側的長樂公主蕭钰感覺到了她的異樣,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
林清姒正欲回話,安嫔卻先嗤笑了起來。
“娘娘又打趣臣妾,臣妾已是半老徐娘,遠不及娘娘年輕貌美,娘娘也不怕在座的小輩聽了笑話臣妾。”
末了她又道,“虧着娘娘惦記,姒兒可是出了名的貌醜,又豈會有人上門提親。她娘親為此憂愁不已,若娘娘瞧着有合适的人選,能替這丫頭說上一樁媒,臣妾将感激不盡。”
“皇後娘娘姝色無雙,無人能及。”位分稍低些的貴人也附和道。
祁皇後進宮不到兩年,容貌過人,品行甚佳,是以猶得皇帝恩寵,一路過五關斬六将,走出了一條晉升為後的康莊大道。
祁皇後懶懶地抱着湯婆子,但笑不語。似是想到了什麽,她朝一個機靈的小宮婢點了點頭,小宮婢擡腳便出了亭子,往承和宮去了。
話說得差不多時,祁皇後命人溫了梨花酒,拿了鐵爐烤鹿肉吃。在座無人不稱贊祁皇後的熨帖。在寒風中坐久了,大家夥難免手腳冰涼,而溫酒驅寒,鹿肉性溫,禦寒再合适不過。
席間,祁皇後不停地命人為林清姒斟酒夾肉,照顧得十分周到,酒過三巡,人已微醺。
眼看着夜幕即将降臨,宴席也到了尾聲。先前的小宮婢去而複返,捧回了一盆照水梅。
祁皇後小手一揮,這梅花便被賞到了林清姒頭上。
小宮婢将花擺在她身前,祁皇後望着她迷離的眼眸,滿意地誇贊了一句“人比花嬌”。
只是林清姒喝得暈乎乎的,得了祁皇後的誇贊只知道盯着她傻乎乎地笑,眉彎如月,眸子裏盛滿了星光,于是祁皇後愈發滿意了。
梅,諧音“媒”,也就意味着,皇帝同意了這門親事。
傅安蘅是戍邊良将,從未出口求過皇帝什麽,此次竟會決然向皇帝求旨賜婚,她替皇帝辦妥了此事,無疑會讓這位倨傲的大将對皇帝更加忠心耿耿。
這樣一來,她為皇帝分了擔,皇帝會因此念她的好不說,又成全了一樁好姻緣,豈不美哉?
祁皇後還欲開口說些什麽,便被承和宮來的公公那匆匆的腳步聲打斷了。
公公眉間絮着一抹喜色,手上端着托盤,一方赤金娟布正安靜地躺其中。而他身後,跟着七八個小太監。
見過世面的都知道,這樣的陣仗,怕是皇帝又下了什麽旨意。有眼力見兒的,已經跪了下去。
“相府千金可在場?”打頭的公公說道。
林清姒還迷迷糊糊地抱着照水梅,便被安嫔拉着跪了下去。
公公繼續捏着嗓子道,“奉天承運皇帝,诏曰:孤聞相府千金林清姒,溫良敦厚,莊重恭謹,尚待字閨中,與大将軍傅安蘅,是為天設地造,為成佳人之美,不日擇良辰完婚,欽此。”
已然喝醉的林清姒自是聽不懂公公說了什麽,也就顧不上公公言語間那快要溢出來的贊美擱在她身上是為張冠李戴,只眼瞅着手中照水梅的花苞從一個變成了兩個,正蹙着眉頭用手指不停地戳着花骨朵兒。
可不待她揪下花苞,安嫔便一把抓過她的的手接下了聖旨。
宣旨的公公瞧了十分滿意,道了一聲恭喜,便領着一溜兒小太監慢慢悠悠地走了。
一行人走後,安嫔攙着林清姒起了身,位分稍低些的貴人紛紛開口向她道謝,只她自己很識趣地福身拜過了祁皇後的恩德。
夜幕降臨,天更冷了些。架不住風雪侵襲,一夥人相繼出了亭子,各自回宮。
安嫔則命人将林清姒送回了相府。
相府上房內,柳氏哭哭啼啼的聲音時斷時續。
“老爺,你也知道傅安蘅那厮是名動京城的黑白無常,還是個人盡皆知的斷袖,我們姒兒嫁過去莫不是要守活寡?我們就這一個女兒,你就忍心看着她生活不幸,被人說三道四?”
林燮還未開口,柳氏就又打了一個哭嗝。
“不如你上書請皇帝收回成命?可縱是你說了,皇帝又未必會聽。都怪你權傾朝野,皇帝這才借着賜婚一事來殺雞儆猴,我那苦命的女兒啊……”
說罷,心氣還沒順過來,她的淚水便如掉了線的珍珠那般簌簌滑落,場面極其壯觀。
林燮無奈扶額,看着自家夫人唱獨角戲。
他還只字未提,他的夫人已将一切過錯推到了他頭上。
偏偏她一哭,他便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弄得他像無頭蒼蠅一樣,是辯解也辯解不得,安慰也安慰不了。
這事怕是只有他夫人做得出來,一大把年紀了還如閨中少女那般哭哭啼啼的,把女兒都給帶壞了。
他只覺一顆心都吊在嗓子眼上,堵得他呼吸不暢。
又說女兒喝得醉醺醺的,接聖旨的還是他夫人自家妹妹,承受她數落的,卻是他自己。
冤,他比窦娥都冤。
依常人的眼光來看,皇帝賜的這門親事委實說不上是一門好親事,不說別的,單憑性子冷淡這一點,傅安蘅就絕不是他女兒的良配。
一個靜如處子,一個動如脫兔,只怕日後将軍府會不得安寧。
可細細想來,不難看出,傅安蘅是極其合适的良婿人選。
試問一個忠心不二、素不勾黨結營的大将,豈會不受皇帝重用,仕途豈會不順?
不說榮華富貴,庇佑女兒一生平安順遂,足矣。
見慣了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女人家看不懂的彎彎繞繞,林燮自是看得通透。他也不便同夫人争論什麽,只想方設法哄着她。
好在女人的心就像那六月的天,陰得快,晴得也快。
他再揀些不甚要緊的好話說了,夫人總算是被他安撫好了。
熄了燭火,漪水閣那兒鬧出的動靜還透過紙窗不停地傳入他耳中。
林燮趕緊拉上錦衾蒙住了腦袋,催促自己入眠。
眼下那丫頭還醉着,聽聲響,約莫是吐得不輕。憑着那丫頭一哭二鬧的本事,等她酒醒了,相府恐怕要被鬧得雞飛狗跳,屆時他許會幾天幾夜不得安眠了。
林燮自覺,對于女兒的脾性,他了如指掌。
所以哪怕是入了眠,他的眉頭仍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