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章
第 34 章
胡夢想的沒錯, 喬慕确實有別的想法:“我們現在的煩惱點在于,想賺錢又想兼顧其他的事情,但是分身乏術, 個人時間不夠也不想把自己困在只做這一件事上,那麽我們找能信得過的人來幫忙,讓自己抽身出來不就好了。”
其他人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所謂當局者迷,她們把自己的思維困在一個‘這個辣條好吃的配方是機密,不能讓別人知道’的框架裏, 才一直沒想到合适的方法。
喬慕看向張玉香:“玉香, 我記得你說過, 等你在穗城站穩腳跟後, 也想把家裏人從老家接出來,讓家裏人也過上好日子,現在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她覺得那位大姐來談批發辣條這件事, 其實是一個契機, 如果順利的話, 她們這不起眼的小小辣條, 未嘗不能從一個小攤子,變成一個小作坊, 最後升級為工廠、企業?
當然這目前只是喬慕放在心裏的一個展望。
聽到喬慕這話, 她們終于反應過來。
胡夢恍然大悟:“靈靈說的沒錯!我們的辣條跟別人家的辣條比起來, 最特別的就是玉香家的辣椒醬,要不是擔心會洩露這個秘密,我們其實雇人來幫忙做辣條也不是不行, 要是雇的人是玉香的家人,那就不用擔心這個秘密會被洩露了, 就算擔心,也能先禮後兵,簽個協議什麽的。”
別說什麽讓家裏人來以後利益掰扯不清,很多人剛起步的時候就是家人、同學、朋友、兄弟姐妹等等幫忙,就算有利益糾紛,也是後期做大做強後要擔心的事情了。
只要是個正常人,就不會在還沒掙到多少錢的時候就鬧起來。
她們買辣椒都跟張玉香的父母和哥哥嫂子弟弟妹妹打過交道,她父母和哥哥嫂子都是很淳樸憨厚的農民,送來的辣椒圈都是精挑細選。
而且就憑他父親為了讓張玉香上學,狠下心分家,她哥哥嫂子沒有一句怨言,反而還支持她上學,也沒讓她弟弟妹妹辍學,就能看出這一家子人品都差不到哪裏去。
胡夢是她家最小的一個,她自己能掙到錢,不需要家裏出生活費和學費後,目前她家情況還好些,至少沒欠債也沒有用大錢的地方,不然她都想讓自己家裏人來穗城了。
張玉香不知道自己父母舍不舍得家裏的田地雞豬們,于是說:“其實我已經把辣椒醬的做法交給你們,我們輪流做辣椒醬,請別人來炸豆皮、拌辣條也可以。”
來到穗城後,她看到了大城市有多繁華,生活多便捷,這裏的一切都家鄉偏遠的小山村不一樣,有很多她們家鄉都沒有、甚至想都想象不到的東西。
她也想讓自己的家裏人來城裏過上好生活,但大家的家裏人都沒來,只有她家裏人來的話,她覺得有些過意不去。
Advertisement
尤其是黎勝楠家,之前她父母還能兩個人一起,千裏迢迢送她來學校,沒吝惜那麽遠的路費,現在情況卻很不好。
聽說現在她父母的廠子狀況急轉直下,已經開始發不出工資,以前還要三班倒的廠,現在也是只有半天活可幹,有時候一個星期能放假三四天。
只有黎勝楠的哥哥還在正常工作發工資,他們家還沒有田地,連米面菜甚至一根蔥都得花錢買。
張玉香覺得自己家窮是窮,但那種窮是沒鈔票的窮,沒錢出門寸步難行,但不出門的話,這年頭家裏有田地,又不懶惰,是不至于餓肚子的,就是吃不起大米飯,要吃包谷飯,也吃不起肉,但青菜管夠。
可是在城裏沒錢還沒田地的話,可能比在村裏更難捱。
而且從她們小攤子生意不如穩定的這段時間起,用辣椒油的量增加,她們用的辣椒都是向她家買的,算是有一份收入,再加上她在學校掙的前,其實已經解決了她家掙不到鈔票的精窮狀況。
以後不出意外的話,辣椒肯定也是要通過她家人購買,只要這個小攤子還在,這份錢是一直有的。
“不過只賣辣椒油的話,利潤可能不高,”張玉香思考了一下,跟着做小買賣這段時間,她學到不少,思考過後繼續說:“或者讓勝楠的父母來?勝楠上次說她父母現在也遇到困境,她哥又在談婚事,不如先讓她的父母過來吧?那也是自己人,也能放心。”
黎勝楠不是愛哭的人,這個時候卻感動得忍不住讓淚水打濕了眼眶,她家現在的情況其實比之前說的時候還要難。
媽媽已經下崗,爸爸的廠子也在勉勵支撐,要不是這段時間她掙了錢寄回家,他們覺得她能給家裏分憂,上了大學後成熟懂事了許多,也把她當成大人看待了,根本不會把家裏的情況跟她說。
“謝謝姐妹們……”黎勝楠說完一句話已經哽咽,沒辦法再說下去。
喬慕遞給她一張紙巾,輕輕拍了拍她的後背:“要是你父母也願意來,我們不如把這攤小買賣再擴大一些,玉香家來兩個,你家來兩個,不過這個也不強求,全看你們家裏人的意願。”
黎勝楠有些擔心:“萬一沒找到銷路怎麽辦?”
這不只是她的擔心,是每個創業的人在初期都會擔心的事情,她也怕其他人為了幫自己而被拖累。
喬慕說:“穗城市場那麽大,我們再擴大也只能算是小打小鬧,這個城市的市場完全能消耗掉,要是一時沒銷路,大不了我們到時候當業務員,跑業務去,哪個小作坊一起步就能有我們這配置?”
柳素蘭也說:“六個大學生當業務員,大工廠也不一定能有這個配置!”
高嘉怡:“沒錯沒錯,其實我們現在的小攤子,如果換成不需要上課學習參加集體活動的勤勞夫妻檔,人家兩個人就能忙得過來,不但能把批發這事攬下來,還不耽誤出去擺攤,就是會很累,來四個人就能分工合作,等你們家裏人來了,到時候就算一開始沒能擴大銷路,還有小攤子呢,這小攤子可以給兩個家長來看顧,我們的時間就能騰出來靈活運用。”
她覺得這小生意其實是個廣闊市場,大有可為啊!
幾人商量過後,一致認為喬慕的提議可行,同時大家一起讨論補充了一些細節和附帶的問題,比如人來了之後要住哪裏?以後的利潤怎麽分,是不是要提前簽個協議等等。
住的地方,其實在學生街附近就有很多民房,看着老舊了些,但以前那些房子也都是用好料子做的,只是外觀沒那麽光鮮,環境不如小區房好,住還是能住的,甚至比他們老家的居住條件更好。
想張玉香家,就還沒有自來水,黎勝楠家也是一家四口住在筒子樓。
至于利潤分配,張玉香跟黎勝楠都說,如果他們家裏人願意來的話,以雇傭的關系給他們發工資就行,利潤還是宿舍六個人分。
大家也沒計較誰付出多誰付出少,直接跟以前一樣平分,只是以前都是口頭協議,現在會寫在紙面上,有法律效力,辣椒醬的制作方法、辣條的制作方法以及蛋堡的制作方法也歸入集體中,并t且大家都要簽保密協議。
別人看出來做法,自己研究出來她們管不着,但自己人不能出去說,以後張玉香跟黎勝楠的父母來工作也要簽保密協議。
讨論結束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九點多,喬慕笑着開玩笑說:“好了,2棟301室第一次股東會議圓滿結束!”
大家聽了都忍不住看着對方大笑起來。
喬慕繼續說道:“那麽玉香跟勝楠明天就可以聯系一下你們的家人,看看他們願不願意來,當然對于送上門來的生意,我們也不能錢送到面前都不伸手拿,在她們家裏人來之前,大家可能要辛苦一段時間,多做些辣條批發出去了。”
其他人都沒意見:“大不了這幾天先跟社團請假,集體活動也暫時不參加了。”
相比喬慕只報名了她們專業學生必報的翻譯協會跟一個活動要求不太高的英語讀書會,其他人報的社團可就豐富多了。
學生會、交誼舞社、街舞社、話劇社、演講社、朗誦社、長笛社、音樂社、五花八門什麽都有。
學校跟班級還有年級時不時也會搞點活動、比賽什麽的,大學生活充實得很。
“商量這麽久我都餓了,”胡夢站起身,“我想吃點宵夜,你們要現在回去還是也吃點?”
柳素蘭:“我也想吃宵夜!”
高嘉怡:“還有我!”
喬慕跟張玉香黎勝楠也舉手表示自己也要吃。
胡夢問:“那我們出去搓一頓還是?”
“走,出去搓一頓,”柳素蘭一手拉起身邊的一個人,“咱們第一次股東會議圓滿結束,怎麽能不吃頓好的慶祝一下。”
喬慕被她拉着起來往外走,還轉頭招呼其他人:“快跟上,我們來了這麽久,好像還沒一起去學生街吃過宵夜呢,吃燒烤怎麽樣?燒烤大排檔我們好像都沒吃過。”
高嘉怡追上去:“是這樣沒錯,來學校兩個多月了,別人可能都吃好幾回,我這還真是第一次去吃,聽說穗城這邊的大排檔不僅有燒烤,還有粥、炒粉、海鮮、青菜都很好吃。”
“啊?”張玉香很疑惑,“吃燒烤不是要吃肉嗎?”
黎勝楠走在她身邊跟她解釋:“肯定有烤肉的,不過每個地方都有不一樣特色,像我老家延吉燒烤和齊齊哈爾燒烤雖然都是東北的,但也不一樣,以後有機會你們可以去試試。”
喬慕積極響應:“等以後交通更方便,我一定要去那邊玩!”
黎勝楠高興地說:“好,到時候我給你們當向導!”
幾人說說笑笑地往學生街的大排檔走去,美美地吃了一頓宵夜,回宿舍的時候已經是十一點多,好在趕上了宿舍門禁。
一通洗漱後,各自躺在床上睡去。
*
貴省偏遠的小山村,只有村委有電話,還是近兩年才剛裝上的。
一大早,山坳裏炊煙與晨霧纏繞着為寧靜的小山村披上薄紗,遠遠看去像是一幅水墨畫。
滋滋滋——村裏的大喇叭發出細細碎碎的電磁聲,将小山村的寧靜打破:“貴生!張貴生,你閨女玉香來電話了,聽到廣播快來村委接電話!張貴生張貴生!你閨女玉香來電話找你,聽到廣播盡快到村委接電話!”
張家人正在吃早飯,張貴生蹲在家門口往嘴裏扒包谷飯。
他們家在半山腰,家門口有個平臺,往下就是一個小懸崖,站在門口看出去對面就是山,風景非常好,但被藏在山裏,交通不便,出城那是山路十八彎。
聽到大喇叭響,大家都以為是外面又有老板來收土豬、山貨或者辣椒什麽的,張家的豬還沒能出欄,山貨最近也沒時間去,辣椒全留着給閨女那邊送去還不夠,最近正想着得去別家收一點了。
張貴生聽到大喇叭喊自己名字還以為聽錯了呢。
“建華,”他轉頭喊大兒子,“你出來聽聽,大喇叭是在喊我不?”
張建華跟他同時聽到的,趕緊催他:“爸,大喇叭說是玉香打電話來了,你趕緊去!”
張貴生急忙進屋把碗放下:“你帶上紙筆跟我去,我不識字,可能你妹妹那邊又要買辣椒,得記清楚點。”
父子倆小跑着往村委那邊趕,家裏其他人都端着碗走到門口往村委的方向望,眼中帶着喜悅、期盼以及些許擔憂。
之前張玉香給家裏打電話要他們寄辣椒過去,讓家裏多了一筆收入。
原本賣了家裏的糧食,也沒湊夠她弟弟妹妹上學的錢,有了張玉香寄回來的賣辣椒的錢,跟一部分她自己掙的錢後,今年他們家總算不用借錢給她弟弟妹妹交學費了,不管大人孩子都感覺輕松很多。
如果那邊還收辣椒,他們跟村裏人買一些寄過去,也能掙一點,慢慢就能把家裏以前借的錢換上。
張家人都無比慶幸當初砸鍋賣鐵、借錢舉債,一家子勒緊褲腰帶,也要送張玉香去上大學的決定,家裏一個人能闖出去,全家人都能跟着受益啊!
張貴生跟張建華趕到村委後,村支書笑呵呵地讓他趕緊進去接電話。
張玉香是他們村第一個大學生,村委乃至全村人都是很關注他們家的,尤其是知道張玉香在外面給張貴生家的辣椒找到更好的銷路之後,就盼着張玉香以後也能帶帶村裏其他人。
之前她考上大學,村裏人也很高興,也想把她上學的費用都包了,可出去一打聽,學費漲價了,一年光是學費就得兩千,大家都精窮,他們這個小村子的村委也不富裕,這個錢實在包不起,只能給得出幾百塊錢獎勵,鎮上跟縣裏也給了幾百塊錢。
可這些錢加起來仍然不夠學費,更何況還有生活費、住宿費、書費跟一些雜費,還不是出一年就沒了,大學有四年呢!剩下的錢扔是只能張家自己籌。
外面來的老板仗着村裏沒有其他銷路,還想壓他們村辣椒的價錢,給村幹部們愁得呀,差點就答應了。
誰知道柳暗花明,他們村出去的張玉香找到了門路,雖然一開始只能消耗掉她自己家的辣椒,但聽說現在要得越來越多了,張貴生家的辣椒快賣完了,他已經在跟親戚商談買辣椒的事,以後沒準他們全村的辣椒都能幫着銷出去!
張貴生父子倆進去後,村委的人也跟了進去,就看張貴生拿起話筒說了幾句後,不知道話筒另一邊的張玉香說了什麽。
張貴生的臉色一時喜一時憂的,後面就變得有些複雜。
其他人面面相觑,心想難道是張玉香那邊的辣椒銷路出問題了?這可不能啊!
等張貴生挂了電話,村支書忙拉着他問:“貴生,我看你臉色不太好,難道是玉香那邊遇到什麽事了?”
張貴生搖頭:“不是,遇上說她那邊有個活缺人,問家裏有沒有人想出去幹活,包吃住,還每個月給工資。”
村支書一聽:“這是好事啊!當工人旱澇保收,不比種地強?你愁啥!”
他剛聽到的時候确實是高興的,但是一想到家裏的地還有養到半大的豬跟快出欄的雞,就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也不是當工人,是私人的,那個什麽,打工,對跟去年我婆娘她娘家村子那些年輕人出去一樣,出去給人打工。”
“這樣啊,那确實跟以前的工人不一樣了,以前當工人都是鐵飯碗,私人企業不如國家的企業穩定,不過聽說現在也有工人下崗了。”村支書思索半晌,仍舊覺得出去打工要是有人帶着的話,這也是好事,張貴生媳婦兒的娘家那邊有人出去打工的事他也打聽過。
出去後也是進廠,辛苦是辛苦,但那還能有種地苦?打工每個月還能領工資,種地可沒有。
一年下來,比種地掙得多多了。
當然前提是得有人帶着,不然沒去過城裏的人,進了城就抓瞎,聽說城裏沒有那個什麽證,還要被抓起來送去幹苦力挖煤挖礦的,這事得好好合計。
張貴生看村支書眼神放空不知道在想什麽,說了一聲:“叔,我得回家跟我媳婦兒商量商量,先走了啊。”
“好好好,你去吧。”村支書這才回過神,讓張貴生先回家跟家裏人商量,而他則把村裏的幹部都召集起來,也要好好商量一下,他們也不想自己村裏的人一直這麽窮啊,如今飯倒是能吃飽了,可吃飽飯了就想吃肉。
大人孩子們都饞肉,十天半個月能t吃上一次肉都算家裏條件好的,有些家裏窮得叮當響的,過年才能吃上一回肉,不說這樣娃娃們能不能長得壯,就說別人村子的人出去打工有錢了,姑娘們都嫁出去,他們村窮,沒人願意嫁過來,以後連娃娃都沒了!
現在可不是你窮我窮大家都窮的時候,不想想辦法可不成了!
張貴生回到家,把張玉香打電話回來說的事跟家裏人一說,全家都高興,但很快又糾結起來。
“這是個好機會,”張玉香的母親陳梅花說道,“出去肯定是要出去的,只是誰出去得好好商量一下。”
回來的路上,張貴生就一直在想:“建設跟秀香還在上初中,家裏的地跟牲口也要人照料,還有收辣椒的事,建華兩口子年輕,我們不在的話,就怕有人仗着輩分欺負他們。”
別的不說,他自己爹媽兄弟那幾家子就不是好惹的,村裏其他人說好也好,但遇上好處,每個人也有自己的心思。
“那不如讓建華小兩口去?他們年輕,學東西快,去城裏适應也比我們快,”陳梅花說着又擔心,“就是他們倆都沒出過遠門,文化程度也不如玉香高,我就有點擔心路上遇到事怎麽辦。”
張建華跟他媳婦兒都沒說話,等着父母決定,他們是很想出城看看城裏咋樣沒錯,但現在留在家裏幫妹妹收辣椒,技能照顧家裏也能掙錢,也沒什麽不好,讓他們自己想的話,他們自己拿不定主意,所以還是聽父母的吧。
于此同時,遠在北方的黎勝楠的父母也接到了她的電話。
黎勝楠的媽媽是已經下崗了,接到閨女的電話,她第一反應就是要去,可黎勝楠的父親單位還沒倒,在還有一絲希望之前,鐵飯碗不是說放下就放下的。
可讓黎勝楠的媽媽一個人去那麽遠的南方,家裏倆男人也不放心,所以全家人也還在商量。
最後讓黎勝楠的父親下定決心的,是黎勝楠哥哥對象對彩禮的松動,人家女方願意退一步,他們也是真心想娶,總不能這時候掉鏈子。
家裏留給閨女上大學的錢不能動,能動的錢,如果再加上買斷工齡的錢,就夠兒子結婚了,不然他們不想負債還想籌夠兒子結婚的錢可真不成。
借錢娶人家姑娘,再讓人家嫁過來一起還債這事他們家做不出來。
他們兩口子存下的錢,如果是按照以前的物價水平,給兒子出彩禮、辦酒席是綽綽有餘的,可近幾年物價飛漲,曾經存下來的錢,自然就貶值了。
而且舊三大件已經過時,新三大件不便宜,再加上現在結婚新花樣也不少,他們不跟別人攀比,多少也要弄得像樣些,這也要花錢。
他們去南方的話,這邊的房子就能當婚房,小兩口也能住得寬敞些,自家條件有限,想做得再多再全面,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能先緊着現在能解決的事情解決好,以後怎麽樣,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其實黎勝楠家的情況已經算好的,有些職工家庭,這幾年全家都沒工作,吃喝看病養娃給老人養老都要錢,只能到處找零工,可如今打零工的、擺攤的人也多。
原本日子過得好好,現在已經去菜市場撿爛菜葉子吃了。
黎勝楠的父親也是果斷,兒子對象那邊一松口,他立刻就去把事情辦了,就怕拖着拖着變成跟黎勝楠母親以前在的廠子一樣,廠子倒了一毛錢也拿不到。
之前說是會給工人補償,現在別說補償,就連以前拖欠的工資,至今也沒見着一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