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章
第 44 章
何嬷嬷從沈宣玥手中接過湯勺, 稍稍将鍋中翻滾的牛骨頭撥弄了幾下,咕嘟嘟的牛腿骨湯霧氣騰騰,漫過她的雙眼, 何嬷嬷就那麽陷入回憶, “小姐,您今日炖煮牛腿骨,倒叫老奴憶起了從前在村裏的日子。”
“嗯?”沈宣玥有了幾分興趣,便坐在一旁邊等候牛腿骨煮開, 邊聽何嬷嬷說, “那時候嬷嬷也煮過大腿骨湯?”
何嬷嬷笑着t搖頭, “村子哪來日日都能吃大肉和骨頭呢?也不過是逢年過節,村裏的屠戶殺了一頭豬,那時候村裏的村長就做主買一只整豬,放了血,去了皮,燒幹淨了一塊塊切好,豬肉呢, 每家都分上一些,而後餘下的豬骨頭就在村口擺上一只大鍋, 燒煮炖湯。”
“聽起來很不錯。”沈宣玥想, 何嬷嬷住的老家, 村裏氛圍相當淳樸。
“不過那骨頭也同這樣一般難煮熟, 怎麽的,都得煮個把時辰。是以盡管吃食是好吃的, 可等起來還是費勁。”何嬷嬷手下的鍋鏟不停, 就這麽說着,“村裏的大家也就是一人從自家端上碗, 來的都舀上一碗,如此分了食,各家心裏頭開心的很。”
沈宣玥可以想象那樣的畫面,一村子人圍在村口的大鐵鍋邊,為了慶賀新年的到來,逢人手捧上一碗熱湯,那感覺便是一個圓滿。
姜笑雙手抱起,就道:“哇,何媽媽,不如咱們日後也弄口鍋,過節的時候煮大骨頭湯吃吧?”
何嬷嬷所說的,那對姜笑而言可是新鮮事,她甚至可以想出圍坐在鐵鍋之邊,吃着熱乎乎的湯,再啃炖煮熟透的大骨頭,那畫面怎麽想怎麽美味。
“那你是不知道,之前咱們小姐可是做過一回。”何嬷嬷溢出了笑容,扭頭就和姜笑說道,“不過也是,你來時晚了些,那會小姐做牛雜火鍋的時候,你還在宮裏。”
“牛雜火鍋?”姜笑瞪大了眼,她看向沈宣玥似在求證,“小姐,奴婢知道牛雜就是牛下水,可火鍋是什麽?”
“那是一種将鍋放在火上邊烤着邊吃的吃法。”沈宣玥微微一笑,姜笑宛如好奇寶寶的模樣令她不自覺多說了些,“這種火鍋有大鍋和小鍋,湯底往往也不同,上回是為了慶賀我二哥還有同窗們中了秀才,才做了一鍋牛雜火鍋。尋常的時候,湯底常用辣鍋和清湯這兩種,而後就是将配菜下鍋,再用蘸料做配,這樣的吃法就叫火鍋。”
姜笑才是呼道:“小姐,您為何不開個火鍋鋪子?奴婢想,這東西定會招人喜歡。”
“是要的,先不急。”
沈宣玥有意等翻新之日,欣榮茶館就會陸續拆掉,到時候或許燒烤攤以及火鍋鋪子都得另外尋地方開建,再配合奶茶鋪子和包子鋪,這樣一來各種吃食都有的選,擺在一條街引食客前來。
幾個人說着,何嬷嬷看了眼鍋:“不過小姐今日弄的牛腿骨,看起來比豬骨難炖的多,光是這個骨頭就硬邦邦的,像是好些硬骨頭。”
Advertisement
“無妨,晚些時候總能炖好,讓鍋裏自己煮着就行。”
沈宣玥從食簍裏又取出幾塊豬大骨,她剛把骨頭擡到竈臺之上,李嬷嬷從她手裏接過豬大骨,忙道:“小姐,讓老奴來切吧。”
這豬大骨看着就十分硬實,以沈宣玥那纖細的手腕,舉刀切下去,姜笑不敢想,她得多費勁才能将豬大骨切成塊狀。而李嬷嬷卻是習慣做這等事了,三下兩下她就将豬大骨切好,以沈宣玥的吩咐,切成了塊狀的方形。
何嬷嬷又問:“小姐還要另煮一鍋嗎?”
沈宣玥找來一個大木盆,把豬肉都倒進去,而後她起鍋開始燒水,先給豬大骨都焯一遍水,而後就是下香料和醬油與紅辣椒,她說道:“牛骨頭主要是嗦骨髓和啃骨頭,牛肉卻不多,而豬大骨連着不少豬肉,啃起來滋味好,這兩種我都想上到燒烤攤裏,給食客們享用。”
何嬷嬷了然,“難怪您要下辣椒。”
“是,做兩種口味的,豬大骨重口幾分。”
兩口鐵鍋都在大火之上,鍋中一份是牛腿骨,一份是豬大骨,沈宣玥蓋上鍋蓋,後廚一時間混雜着牛腿骨純粹的香味,以及豬大骨和有辣椒鹵煮的鹵香。
姜笑又上手将今日燒烤攤所需的食材一樣樣擺在木盤裏,照沈宣玥所說,萬物皆可烤,當這八月新上了豆角和茼蒿後,燒烤攤又多了兩樣素菜。
食客們前來燒烤攤吃的最多的,還是烤肉筋、烤雞翅、烤豬蹄、烤五花肉這類肉食,素菜之中令沈宣玥意外的是,烤韭菜竟得了不少人的喜歡,每回各桌都會點上一盤。因此,食客們聽聞燒烤攤又加了烤豆角和烤茼蒿,雖說沒見識過滋味,但衆人還是很給面子,都點了一樣嘗試。
備受矚目的炖煮牛腿骨和香鹵豬大骨出了爐,欣榮茶館的食客紛紛将目光凝聚在了小二手中的大盆,他将食盆擡到了燒烤攤旁的木桌之上,頓時,各桌都再坐不住。
有人就問:“少東家,那大骨頭可是今晚上的特供啊?”
“這還是第一回見少東家擺上骨頭呢。”
“聞着可太香了,饞人。”
幾個人笑了起來,又調侃沈宣玥,“少東家,你家做的大骨頭可得讓我們都啃一啃啊,即便是嗦嗦味兒也好。”
沈宣玥笑起來,道:“見者有份啊,今日做的多,肯定不會少了你們的。喜歡吃大骨頭和骨髓的,便選這一道牛腿骨,而喜歡啃骨頭和肉的,可以選這一道微辣的豬大骨。”
“快快快,給我來一盤。”
“這邊也要。”
“這兩個骨頭我都要!”
牛腿骨和豬大骨一上桌,那更是搶都搶不贏,每一桌都至少加了一盤骨頭,來來回回的跑腿,可把小二忙壞了。
沈宣玥身前一桌的食客大哥回了身,他舉起手邊的酒杯,道:“少東家,這一杯敬給你。”
“不用這樣客氣。”
沈宣玥想推,奈何另一桌又有舉了杯,“少東家,您才是不要客氣,我們興康街的誰人不知,是您來了之後,這裏才陸陸續續有了各種各樣的好吃的?不瞞您說,我家那婆娘起初上你這買包子,我還挺不屑一顧的,想着只是包子又有什麽好吃的?”
這位大哥嗓門嘹亮,他如此一說,幾乎正堂之內的各桌都聽入了耳,跟着就大笑起來。
“不過後來吃到口,真心覺着您手藝好啊,後來還有了……這個,那個的,多的我都數不清了。”食客大哥侃侃而談,一看就是不怕被大夥笑話的,什麽話都說得出來,“您這裏的燒烤攤一出,那我是真心喜歡啊,這東西太适合傍晚吃上幾口了,美味!唯獨就是缺點小酒,這不,我們自己備了酒水來,您看我們是不是很上道?”
這般的真心,沈宣玥接了他的話,笑道:“是啊,非常上道了。”
“少東家又做了好吃的大骨頭,所以我們該不該敬少東家一杯,祝福少東家日後生意興旺,紅紅火火?”
食客大哥那麽一起身,再一號令,幾乎整個正堂的食客們都響應了,有的端了杯,有的端了茶,還有的買了奶茶的,就舉奶茶杯。
“那必須敬少東家啊!”
“對對對,敬少東家一杯。”
“諸位,一起敬少東家。”
“祝福少東家的鋪子做大做好,早日能趕過興隆酒樓,成為咱們京城的第一大酒樓!”
蘭心給沈宣玥端來了一杯果茶,衆人舉杯齊齊向沈宣玥敬了酒,她自然不能失了禮節,因而她也舉了舉杯,“我喝不了酒,今日就以茶代酒,回敬各位。多謝大家的捧場,我們欣榮茶館若是沒了大家,也不會有今日的火熱,日後我也定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定會做出更多美味的花樣,讓興康街成為京城不一樣的街。”
“好好好。”
“那興隆酒樓的燒烤完全和少東家的比不了。”
“對吧,我們興康街在西城又如何?一樣可以引別人來,到時候少東家做的,大家都喜歡,不想來都不行了呢。”
“就是,讓他們羨慕去吧。”
小二很快就将幾大盤大骨頭都上了各桌,食盆一下就幹了精光,食客們有了燒烤,還有了牛腿骨和豬大骨,吃得相當盡興。
沈宣玥因興康街的民風而感懷,如今她很慶幸自家娘親的鋪子是開在興康街的,若是在東城或京城中央,或許她都無法像眼下這樣自由和受敬重。
“小姐,回府嗎?”蘭心眼看天色将暗了。
茶館之外是一個好日頭,落日的餘輝傾灑興康街的石子路,微黃的燈打在茶館頭頂,鄒紫桐坐在正堂的角落,她身邊侍奉的丫鬟小蓮問:“小姐,咱們可是要回府了?”
鄒紫桐來了欣榮茶館後,就時不時打量後廚,當然也看見了在裏面忙前忙後的沈宣玥,小二問她可要上菜時,她點了一份雪媚娘和桃桃珍珠奶。
欣榮茶館的瓷器都是很樸素的瓷碗,僅有碗邊有一圈花紋,與t鄒家的碗碟完全不能相比。當鄒紫桐拿起小勺,舀了一勺桃桃珍珠奶入口,甜香溢滿她的唇齒,她吃到了塊狀的桃子果肉,還有咀嚼起來有嚼勁的珍珠,那口感是她說不出的喜歡。
鄒紫桐又吃了一口草莓雪媚娘,軟軟糯糯的餅皮,稍微咬一口還能拉絲,內餡的奶油清香,并不油膩,配上草莓的酸甜,實在是太好吃了。
這一刻,鄒紫桐終于明白沈宣玥的美食鋪子火爆的緣由。不說是食客了,就算是她這個不怎麽愛吃甜食的,都能品出甜點的可口,可見沈宣玥的心思有多靈巧。
鄒紫桐目光幽幽,很快就落在了朝門外走去的沈宣玥身上,她注視着那道鵝黃色的身影,走向了一個她熟悉的人。
一襲青色長袍,臉龐清隽冷淡,是紀啓。
沈府的馬車已候在門前,紀啓此番便是來接沈宣玥回府,他很是自然的遞手,沈宣玥便如同習以為常似的,搭在他的手上,一腳上了馬車。
鄒紫桐收回眼,她起身道:“走,上奶茶鋪子買幾樣甜食,我要帶回府給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