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一年秋來到
回了小院子後,吳有為就找了茉莉來說了此事:..小/爺我也不知道哪兒得罪了大小姐。”
“大小姐平時清高的很,脾氣.... 懷甚好,奴婢們都怕她怕得厲害,動不動就打罵一頓。“茉莉現在真是什麽都敢跟吳有為說了:“她院子裏伺候的小丫頭都被打罵過,偏偏誰都不敢說。
這事兒,吳有為在原主的記憶裏就沒找到過:“怎沒聽說過?”
“誰敢說啊?”茉莉嘟嘟嘴:“夫人管得嚴着呢。而且也不是時常,有的時候她們犯了錯,倒黴趕上大小姐氣不順,擡頭就是一頓打,罵人的都是她那奶娘,可兇了,什麽都能罵出口。
吳有為總算知道了點後院辛密。
“小老爺放心吧,奴婢一定給您打聽到緣由!”茉莉如今成了這小院裏的包打聽了。
吳有為讓小小給她拿了一串銅錢,一串銅錢一百枚。
茉莉趕忙搖手:“小老爺,奴婢不用打賞的!”
吳有為笑了,告訴她:“這個是給你走關系用的,同是小姐妹,你買個胭脂水粉、絲線首飾之類的小玩意兒,聯絡一下感情,甚至可以買點某個小姐妹愛吃的果子,喜歡的點心,全随意,只要有個什麽消息,告訴你,也能讓小老爺我耳目靈通些。”
茉莉感動的不行,接了錢,表示願意肝腦塗地,也要将八卦事業進行到底!
雄赳赳氣昂昂的出去打聽了兩天,可算是知道了緣由,立刻跑來找小老爺彙報了。
“因為我那十二時花的書簽子?”吳有為聽了緣由,真是驚訝了。
“可不是麽!”茉莉就跟他說了,自打大小姐被打了臉之後,二房夫人那裏得了許多貴太太的青睐,夫人早就羨慕了。
大小姐雖然一開始看不起那書簽子,無奈衆人喜歡。
她本以為過生日的時候,吳有為也會送她一套書簽,結果吳有為随大流送了俗氣無比的銀造飾品。
小小在一邊聽了,也道:“小的聽說大少爺也是挺喜歡書簽的,可他生辰的時候,小老爺您送的是四書五經。
Advertisement
結果,大少爺失望,大小姐也失望了。
因為小老爺都沒有給他們倆送書簽子。
“書簽子是我的,我愛給誰給誰,什麽東西!”吳有為唾罵了一番,丢開手,不搭理這個茬兒了。
八月有個好日子,就是八月十五。
吳家守孝,吃的月餅都是素餡的。
萱草為了争回大丫鬟的地位,特別跟她母親叮囑了一番,她母親做面點是一手,于是做了十個月餅盒,每一個裏頭都裝了二十四個月餅,六種餡兒。
吳有為自己也備了賀禮,他這次做的書簽,都是圓形的,圖案多是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等等跟八月十五中秋節有關的圖案,後面提的詩詞就一首,乃是廣為流傳的《水調歌頭》。
因為書簽太小,而此詞字句又許多,故而燙印上去的字都非常小巧,費了吳有為不少精氣神。
找芙蓉包裝了一下,放在禮物裏。
吳府給他兩位座師準備了節禮,其實就是四匹綢緞,六匹細布,一些時下出産的水果,吳有為這裏自己加上的月餅禮盒,以及書簽。
給他的同窗們準備的節禮是兩匹素錦,四匹細布,以及一些時下出産的水果,同樣的,吳有為加了月餅禮盒和書簽。
這些東西看着多,拉了一車出去,其實并不值多少錢。
倒是回禮,這些人可是知道吳家的,也知道吳有為的處境,故而回禮十分豐厚。
兩位座師更是各包了一百兩的現銀給吳有為!
已經是翰林的幾位同窗好友,更是送了吳有為幾本書,這些都是他們在翰林院的時候,找到的孤本書籍。
別誤會,不是原本,是他們的手抄本。
不過這也十分難得了,因為是孤本,外頭沒人看過,吳有為這後世來的人更沒看過了。
雖然對文言文不感興趣,但是他們給他抄帶的都是一些山川地理的古代記載,類似《夢溪筆談》那一類,他最喜歡了。
當得知翰林院裏有大量藏書,且可以抄錄,吳有為頓時提筆,列了許多書名出來。
《洗冤錄》、《水經注》、《齊民要術》、《九章算術》等等。
寫完之後,分為若幹份,讓小小送去了幾位同窗那裏,一人抄一本或兩本,給他就可以了。
他這書單子送了出去,幾個同窗好友都在翰林院,某一日遇到了,發現幾個人都在抄書!
一對,這才知道,小師弟這是一人分了一點任務下來啊!
恰好趕上座師陳鑒陳大人走過來,看他們聚在一起,一問,方知道是給自己的學生抄書。
“都抄的什麽書啊?”陳鑒一直記得吳有為呢。
“有為他在家裏守孝,只能溫習,聽說學生們在翰林院,仰慕翰林藏書,特別寫了幾本,讓學生等各自抄一兩本給他。“劉大夏他們一個個都拿了書單,彼此都知道這事兒
而且他們只是在午休閑暇時間抄書,正式上班時間還是以公事為重。
可是他們這些新晉翰林,也沒什麽大事兒需要他們忙碌,只是讓他們看着別的老翰林辦公,學一學而已。
陳鑒将書單拿過來看了一眼,一開始皺眉,後來卻神情嚴肅,最後更是一臉贊嘆:“吳傭這是給你們一個提醒啊!"
“啊?”衆人一頭霧水。
“你們看看他列的這個書單,雖然都是雜書,卻是為官一任,教化一方之時,必須用到的東西。“陳鑒指着書單上的書名道:“你看,這些書籍,都是能用到的,刑事上,有《洗冤錄》;民事上,有《齊民要術》;水利上,有《水經注》....
陳鑒将書籍名稱與時政相結合,覺得自己這個學生真是不錯,既讓幾個學生抄書記了一遍,自己也得了實惠,這幾本書都是給他抄的,到時候必定落入他的手中,日後不管是外放當官,還是在京歷練,皆用得上。
四書五經,詩詞歌賦,那只是學習科舉的時候用得上,都天子門生了,那些就不再看了,應該着手于實際,實踐的時候,這些人必定外放一 一任父母官,在地方上做出了政績,才能調回京城。
哪怕在京,到六部歷練,也得需要這些東西。
例如去戶部,就得會《九章算術》,不是讓他們去當盤賬先生,起碼也得會看賬本子,才能不被底下的人糊弄。
他将這些事情跟幾個學生說了,這也是指導他們,只是這本是三年之後的事情,他們如果派官了,說這些,正好。
現在,提前了。
幾個人對此十分感激吳有為。
雖然已經知道,座師現在不說,三年之後也會說。
但是提前知道,可是比三年之後臨時抱佛腳,要強多了。
尤其有幾本書,座師甚至也是當了一任地方官之後才知道,還需要什麽。
可是吳有為給他們的這些書,竟然都包括在內了。
幾個人抄了書之後,都派了貼身的人,給吳有為送了過去。
同去的還各自有一份謝禮。
吳有為接到禮物之後十分不解:“給我的?”
“是的,送吳小老爺。“來人十分恭敬的道:“這是您要的書。“
吳有為看着書,以及随書而來的厚禮,莫名其妙。
但是他又不能問為什麽,只好給小小打眼色。
小小跟這些常來的人也混熟了,送人出去的時候,拿了一吊錢做賞錢,給了來人,勾肩搭背的問:“到底咋回事啊?我家小老爺,連門都沒出呢!
來人是跟在自家爺們身邊的書童,消息靈通,就跟小小說了事情的經過,其實他也是後來聽說的,只是幾個大人在一起出門的時候,彼此感嘆了一番。
加上最近幾位大人不僅給吳有為抄了書,自己也留了一套手抄本,彼此換着看,有的時候晚上還在一起讨論一二,皆是關于刑獄、水利等利國利民之事。
私下裏都說是吳有為的原因。
小小咋舌,他們家小老爺,這是舉人不出門,就知天下事啊!
回來仔細地跟吳有為說,并且延伸保持着敬畏的樣子。
吳有為....!!”
回頭瞅了瞅自己要的書籍,細想想,還真是如此!
可是,他這真不是故意的!
這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八月節過了,吳家在各地的莊子來了消息,有的莊子豐收,有的莊子低産,看各地情況而定。
吳家守孝在家,只能等莊頭們賣了産出後,攜帶銀票或者是現銀入京。
倒是九月初一請安的時候,吳老夫人發話了:“讓附近莊子上就不要賣糧了,都拉到家裏當存糧好了,還有,莊子上的肥豬,雞鴨鵝的也都挑上好的留下,過了周年,就讓孩子們吃點肉,想老爺如果在天有靈,是不會怪罪兒孫的,孩子們還小,身體也不太好。
“母親,這不妥吧?”吳俊當然要推辭一下了。
“有什麽不妥的?你們父親去了,老婆子說怎麽辦,就怎麽辦,可不能外人說我們苛待小輩。”說這句話的時候,還掃了吳有為好幾眼。
吳有為當自己是塊木頭,每次初一十五來請安,老夫人總是變着花樣的刺他幾句,如果是原主,可能會氣憤,會委屈,他啥感覺都沒有,反正這老太太又不是他親媽。吳有為現在想的是,原來守孝不用吃三年的青菜蘿蔔啊?周年,就是吳老太爺去世的日子,這已經是一年了。吳有為十分感慨,一年了,他到這裏一年了呢。
吳老夫人是未亡人,且家裏的确有三個小孩子,半大的小子,以及身體不好的庶子,寡媳。
這都需要補一補,大夫也說了,光是吃藥,沒用,需要吃點子好的。
好吃的莫若肉了,只可惜,不能吃,如今好不容易要燒周年了,可得開葷吃點肉吧。
最後,吳俊“不忍“拂去母親的一番心意,終于同意了。
吳夫人一回到正房後院,就找來了管家,讓他吩咐下去,不拘雞鴨魚肉,都挑好的留,家裏去年素了一年,今年可得過個好年。
又讓人多做一些幹菜,幹蘑菇,木耳等山珍野菜。
吳有為回到小院子裏,芙蓉已經做好了秋裝給他們穿上了,現在正帶着人趁着天氣好,将春夏時節收起來的被褥拿出來拆洗暴曬,因為過一段時間,天氣冷了,就得鋪蓋
茉莉也帶着人,開始将紗窗都扯了下去,弄了漿糊和窗紙,糊窗戶呢。
萱草正在打掃落葉,只是這秋日裏,落葉時刻都有,別說小院子裏,外面風大一點,都能吹進來不少。
這個秋天竟然是萱草最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