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端午,二房生了
由此可見,他們老兩口,将來真的要指望老三養老了。
只是老三如今尚未成家,又被掐在小老爺的手裏,真真是摧人心肝啊。
“回去吧!”吳有為甩了甩手,這老貨不收拾他,就不知道馬王爺有幾只眼。
管家爬了起來,恭敬地行了一禮,就退了出去,随後找人吩咐了好多事情,其中就包括一定要對小老爺這裏上心!
再上心!
于是,吳有為的小院子越發的過的舒心。
四月的時候,已經有人種了早春的青菜,市面上也流通了青菜,府裏采買了一些,下人們是吃不到了,主子們倒是能在餐桌上看到綠色,且越來越多,甚至還有蘸醬的小
吳有為讓廚房的人打了雞蛋醬,蘸着小白菜、小蔥兒、香菜、水蘿蔔秧兒等等,卷了薄薄的春餅,好好的吃了一頓。
四月将近,天氣已經熱了,餐桌上的各色青菜越發的多了起來。
五月,端午節将至,吳有為将兩個玉佩與節禮一 一起,讓小小領着人,送了出去。
蘭花玉佩送給了生在春天的陳鑒,桂花玉佩送給了生在秋天的劉宣。
因為知道了教訓,管家給吳有為備的禮物別提多上心了,兩位座師的禮物一樣,都是一對官窯的筆洗,一對狼毫毛筆,一對景泰藍的花瓶,兩匹青色綢緞,四匹天藍色的細布,以及八盒自家做的點心。
而給各位同窗的,則是少了玉佩和官窯的筆洗,各自送了一對狼毫毛筆,一對官窯的花瓶,兩匹玉色的綢緞,四匹寶藍色的細布,四盒自家做的點心。
吳有為又給各位同窗加了自己做的一對鎮紙。
鎮紙上寫着兩句名言: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Advertisement
此乃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
彼時韓愈雖然有名,但是還不到最有名的時候,他是在明萬歷中期,與李寬、李士真、周敦頤、朱熹、張拭、黃幹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只是他乃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宋代蘇轼稱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推崇他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杜牧把韓文與杜詩并列,稱為“杜詩韓筆”,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
傳世名句不少,唯有這兩句,在後世特別流行,幾乎耳熟能詳。
如今用在這裏,恰恰好。
現在他偶爾閑極無聊的時候,就會動手做一些小玩意兒,不過為了不讓自己落于下乘,他做的東西都是跟書有關系。
因為工匠在這個時代,是不被人尊重的,很多工匠都是賤籍。
禮物送出去,小小又得了不少賞錢,吳旭帶着大山大海也得了不少。
不兩日,又有人給他送了回禮。
幾個同窗不管是進士還是舉人,多給他送了筆墨紙硯,兩位座師送了他一整套的《五經講義》和《四書輯錄》。
吳有為摸着那厚厚的書本,感嘆道:“真是時刻不忘學習啊!”
這些書,他現在還是不看,只看《孝經》一本,足夠了。
話說當年他為了給文科生講古文,沒少跟文言文死磕,還看了不少八股文章,說實話,他對古文的理解,絲毫不比任何一個專門研究古文的教授差。
又有原主的底子在,他的眼界卻是比原主更廣闊,進士的話,他有點把握,只是現在想這些都太早了,他這守孝才過了半年。
正想着呢,茉莉跑了進來:“二房夫人發動了!”
“你帶着人去,看有需要幫忙的,就幫一把。”吳有為對二房的寡嫂印象深刻,因為她總會讓他想起《紅樓夢》裏的李纨李宮裁。
所以每次都悄悄的幫忙。
“二房那邊人手夠,只是,他們仿佛沒什麽太好的參,您看.. 能不能給一棵?”茉莉道:“女人生産,有一棵好參在,可以多點準備。
吳有為點頭:“讓芙蓉開了庫房,拿一棵最好的參過去給二嫂。”
吳有為這裏倒是有不少人參,不過在他看來,都不怎麽樣,索性這些都是土生土長的野山參,很是貴重,他留了幾個好的給自己,還想往空間裏種點兒,也不知道能不能行,而且他也沒有人參種子。
芙蓉開了庫房,挑了一棵最好的參,跟茉莉一起去的二房。
吳有為雖然知道那邊生産,卻也無法幫忙,這事兒他也幫不上忙。
古代可沒婦産科,生孩子就跟過鬼門關一樣,如果沒力氣了,只能靠人參了。
可是不一會兒,芙蓉就回來了,不僅自己回來了,還帶了個小人兒。
“瓊兒?你怎麽來了?”吳有為看到小吳瓊,還吃了一驚。
“小叔....“孩子還小,如今看着有點驚慌的神色。
吳有為雖然是當教師的,但是也曾經有同學是學的幼師,知道孩子小的時候要萬般的精細。
“快來小叔這裏。”下人領着,終究不如自己這親叔叔。
小孩兒可能也察覺到了吳有為身上親近的氣息,且他雖然小,卻知道誰對他好,乖乖的走了過來。
吳有為一把抱起他,這才發現孩子有點發抖:“乖,瓊兒不怕,小叔叔在這裏。
自打出生,小吳瓊就沒被長輩男性抱過,一般都是他奶娘抱,或者娘親抱,男性抱他是頭一回,頓時覺得安全許多。
伸着小胳膊,抱住“了吳瓊的脖子:“小叔叔,我娘... 我娘會沒事嗎?”
“會的,你娘在給你生弟弟或者是妹妹,一會兒就好了,瓊兒不如在這裏陪着小叔叔一下,好不好?”吳有為抱着孩子坐在椅子上,慢慢的拍打着他的後背,安撫他。
“好吧。”小家夥兒覺得小叔叔這裏也不錯,逐不再惶恐。
吳有為書桌上沒什麽玩具,但是小小有啊!
小小拿了九連環和小風車,給小吳瓊玩耍,不久倆人就玩到一起了,吳有為将小吳瓊放在地上,小小帶着他出了書房,在客廳裏将桌椅板凳都搬走,留下空曠的地方,舉着風車來回跑。
“怎麽回事?”等到小家夥兒樂呵了,肯下地玩耍了,吳有為才讓小小帶出去的,然後就問一直站在一旁的芙蓉。
芙蓉苦笑了一下:“二房那邊,地方不大,瓊少爺又是個小孩子,二房夫人生産難免.. 有些動靜,孩子太小,大房夫人那邊還要管家理事,老夫人坐鎮二房,瓊少..... 房夫人只好托茶花出來說一聲,送到您這裏暫且幫忙照顧一下。“
吳有為明白了,這孩子是誰都不想帶,就送他這裏了。
他這裏跟二房隔得更遠了,聲音壓根傳不到這邊來,也免了孩子被吓着。
只是,這吳夫人和吳老夫人,也太過了吧?
尤其是吳老夫人,這孩子可是管她叫一聲“祖母”呢!
縱不是親生的,他父親已經去了,何必非要繼續恨下去呢?
“罷了,你過去幫幫忙,如果有機會,就給二嫂子捎個口信兒,瓊兒在我這裏,很安全,很好,讓她不必挂心。“吳有為只好接了小孩兒,吩咐芙蓉:“專心生産即可。我二哥那一房,子嗣淡薄。
“是。“芙蓉也知道這事兒有點過了,只是她一個奴婢,也不能指摘主人的不是。
芙蓉走了之後,吳有為叫了留守在家的阿三家的過來:“想辦法,給孩子找兩身幹淨衣服過來,一會兒去廚房叫膳,将瓊少爺的膳食也一并帶過來。”
“是。“阿三家的出去半天,回來就帶了兩身衣服,從頭到腳,從裏到外。
玩了一會兒,孩子出了一身汗,吳有為趕緊親自給小家夥兒換了一身衣服,又給他擦了擦汗,在屋裏不讓出去,以免吹了風,着了涼。
孩子玩了一會兒餓了,小小端了點心來給他吃,吳有為見了道:“只能吃兩塊,一會兒就要吃午飯了。
小孩兒倒是聽話,讓吃兩塊就吃了兩塊,吳有為一看,好乖!
頓時愛心泛濫,又找了兩個玩具給他先玩着,讓人告訴廚房,蒸雞蛋羹來!
小孩子一般都喜歡吃的,尤其是吳家在守孝,雞蛋羹正好,軟軟滑滑,又好吃,又有營養。
小小去提膳的時候,晚了一刻鐘才回來,臉上雖然有着怒氣,卻硬是噎了下去,只看小老爺哄着瓊少爺吃午飯。
廚房的人如今對吳有為更加的恭敬了,他的膳食也跟家裏主子們差不多,特意點的雞蛋羹,又滑又嫩,小吳瓊很喜歡吃。
豆子餡兒的小饅頭也暄軟的很,還有香菇油菜,蒜蓉油麥菜,涼拌豆腐皮,木耳拌菠菜,以及一碗紫菜雞蛋湯。
這雖然是四菜一湯,但是吳有為總覺得不對。
哄孩子吃了午飯,又讓小小帶着溜達了消食兒,他趁機吃了午飯,然後從小小那裏接了孩子過來,哄着他睡了午覺,就睡在他的炕上,鋪着他的被褥,只是枕頭他枕不得吳有為用自己的一件新的沒穿過的外衫,現疊了個小枕頭給孩子。
可能是有長輩在身邊,吳有為還以為小孩子不好哄呢,結果才哄了一會兒,就自己睡着了,只是小手兒緊緊地攥着吳有為的衣角,他也不敢動,就這麽側卧着守着小侄子
正好小小也在另一邊看着小主子,他從來沒發現,小少爺這麽好玩兒,以前打交道的時候少,根本沒機會多交流,今天帶了一會兒就覺得特別好,有個小孩子跟他一起玩了。
只是他也吃飽喝足了,活動了一會兒,現在正是午睡的時候,頗有點昏昏欲睡的架勢。
“你沒給我帶回來他的午膳嗎?”吳有為看着小侄子的小臉兒,終于知道哪兒不對了。
小老爺的飯食如今已經升級為兩菜一湯,但是吳瓊也應該是兩菜一湯。
偏偏今天這四個菜,哪個都不像是給個小孩兒吃的,倒像是都給大人吃的東西。
因為裏頭有兩道涼菜,孩子吃涼菜,容易拉肚子!
且蒜蓉油麥菜,孩子少吃為好,小孩子脾胃弱,吃多了蒜該辣心了。
涼拌豆腐皮裏頭有不少的麻油,他吃了一口都沒敢給孩子夾,只有木耳拌菠菜還好一點,只是涼菜,他怕孩子涼着,也不敢多喂。
幸好要了雞蛋羹,且廚房可能以為是他吃?
用了好大一個碗整出來,孩子吃了半碗就夠了,吃了個豆餡兒小饅頭,一些菜,加上湯,倒是喂飽了。
不然吳有為還真不知道該給孩子吃些什麽了。
現在正好無事,就小聲的問小小。
小小一 一聽吳有為問,立刻就來了精神,也不昏昏欲睡了:“小老爺,快別提了,二房的日子過得越發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