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章
第 23 章
祝半雪抿唇不語,甚至不敢擡頭看李瑾玉。
李瑾玉手指輕輕摩挲她的手背,道:“我方才,不是故意兇你的,是不是吓到你了?”
祝半雪搖頭,沒有認。
李瑾玉抓起她的手放到唇邊落下一吻,輕聲道:“我只是生氣,氣你明明這般好,他不僅不懂珍惜還出言侮辱。更氣我自己沒有護好你,若是當初不管不顧将你從他身邊搶過來,你興許就不必受此折磨了。”
祝半雪沒想到李瑾玉會這麽想,她以為他是在氣她的隐瞞,氣她和宇文楓私下見面,氣那人對他的侮辱還有她對那人的維護,可他卻是在為她抱不平,氣自己沒有護好她。
心中咕咚咕咚往外冒酸水,壓抑許久的委屈被李瑾玉三言兩語挑了出來,情緒仿佛洩了洪般傾瀉而出,泛濫成災。
祝半雪到底還是沒忍住,滾燙的淚水順着臉頰滑下,滴在自己被李瑾玉攥着的手背上。
李瑾玉輕輕将她拉了過去,面對面讓她坐在自己腿上,輕聲哄她:“你哭什麽?重話說不得,怎麽軟和話也說不得了?哪有你這樣不講道理的。”
祝半雪不說話,怕自己一開口便洩了情緒,連一句話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李瑾玉伸手撫掉她臉上的淚珠,啞聲道:“只此一次,往後不許再哭了。你一哭,我是真不知道該怎麽辦啊。”
祝半雪擡頭,看到李瑾玉眼中顯而易見的心疼。
他替她拭了淚,柔聲哄她,等緩過那一陣情緒,祝半雪才覺出些尴尬來。
她忙從李瑾玉腿上站起來,丢下一句“我去洗漱”,匆匆跑進了耳房。
洗漱畢,二人躺在床上,屋內已經熄了燭火。祝半雪聽到身旁的人問:“過去的事……你可願同我說一說?”
祝半雪沉默。
Advertisement
李瑾玉道:“我并非想要揭你傷疤,你若想說便告訴我,若是不想說便罷了。”
那日的事,祝半雪确實不想提及,只是眼下,她也沒什麽好隐瞞的,李瑾玉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也都知道的差不多了。
只是此事前因後果牽扯甚多,她斟酌片刻,索性從初來京都開始說起。
“我剛來京都時,并不是這個樣子的。”
鄉下不比京都,沒有那麽多繁瑣規矩,祝半雪因此被養得很是活潑跳脫,比一般的閨閣女子要熱烈肆意許多。
這一點,李瑾玉是知道的。
那年七月初七,他在城南花海見到她時,她還不是現在這般處處拘束着的模樣。李瑾玉在外四處闖蕩,初回京都,身上穿的也不是錦衣華服,是江湖中人最常見的束袖短打。
他閑閑叼着根狗尾巴草,雙手放在腦後閑庭漫步,看似吊兒郎當,卻難掩身上少年俠氣。
恰逢乞巧節,城南花海人并不少,三三兩兩大多結伴而行,他只一人倒顯得有些突兀。
李瑾玉便是那時候瞧見孤身一人的祝半雪,她穿着件緋色海棠留仙裙,在這争奇鬥豔的花海之中,竟也毫不遜色。
“青竹,這些花好漂亮,快!你幫着我采一些,我做兩個花環!”
她笑得爽朗明豔,絲毫沒有路邊野花不能采的自覺,在一片花海裏玩的很是開心,讓李瑾玉心中也跟着愉悅起來。
她似乎察覺到什麽,扭頭往這邊看了一眼,眼睛一亮,臉上的歡喜雀躍毫不掩飾,提着裙子便往這邊撲了過來,一點也不端着架子。
李瑾玉看着她笑着一點一點靠近自己,仿佛下一秒就會撲過來擁住他,胸腔中的那東西砰砰砰一下下猛烈地撞擊着,随着她的靠近跳的越來越快。
李瑾玉仿佛被定在原地,無比期望她能撲進自己懷裏。
可惜并沒有,她帶起一陣香風,提着緋色的裙擺從他身旁經過,徑直撲向他身後的一個男人,臉上的歡喜不減,嘴上卻抱怨似的說:“你怎麽才來啊,我都等你好久了。”
那一刻,李瑾玉心中說不上來的失落。
這麽多年,他頭一次察覺心動,可那嬌俏明豔的女子眼中已有了旁人。
祝半雪并不知李瑾玉心中所想,自顧自說着從前。
“我爹那時接我回來,原也只是想利用我的親事換取些利益。”
祝于明膝下孩子不多,也就祝柔嘉一個女兒,當時已經嫁給了左公儀。恰逢官場上遇到些事兒,對方又是個喜好美人的,祝于明這才想起來她這個已經十五的女兒。
一開始,他可能只是想用她來巴結讨好,等把人接回來,看到她的相貌,他又改了主意。
祝于明想把她送到貴人家裏當個小妾,好為他官場鋪路。
不等祝于明确定好人選,宇文楓先看上了祝半雪,這倒是讓祝于明省了好一番力氣,光是宇文楓丞相府嫡次子的身份,足以讓祝于明上趕着讨好。
因着這層原因,祝于明和大夫人對她維持着表面的疼愛,一直也未曾露出真面目,倒是祝柔嘉時不時便來找她麻煩,只不過祝半雪很少放在心上。
她和宇文楓初時還算好,确實也柔情蜜意了一陣。宇文楓樂意在她面前扮作謙謙公子,她對他一開始的一點好感,也在身邊人有意無意的引導下慢慢加深。
宇文楓喜歡她不同于閨閣小姐的開朗性情,卻又時常對她因出身鄉野帶着的粗俗舉止進行說教。
祝半雪那時候只不滿地抱怨,宇文楓開始還會哄,後來便不了。慢慢地,祝半雪瞧着別家貴女小姐那番做派,下意識會跟着學一學。
她跟宇文楓的事,到底是被丞相大人知道了。祝于明對攀上丞相府這棵大樹喜聞樂見,丞相大人卻愛惜羽毛看不上他的做派。
他暗示宇文楓,娶祝半雪這個庶女進府是絕無可能的,納個妾還差不多。
祝半雪不願意,她學識再怎麽不高,也知道寧為窮人妻,不做富人妾的道理。
為此,她與宇文楓談不攏,幹脆與人分開。
宇文楓自然不願意,對她百般糾纏,祝于明也并不在乎她的想法,他本也沒想過以祝半雪的身份還能做人正妻。
聽雪樓那一日,是因為祝于明與祝半雪因此事起了争執,二人冷了好些天,祝于明突然服軟讓她去散心。
祝半雪念及他到底是自己的父親,這般向她服軟,她這個做女兒的也不好一直冷臉,便順着臺階下了。
她毫不設防,卻沒想到祝于明會給她下藥。
她察覺不對時,宇文楓出現,青竹也被她們拿住了。祝半雪哭着求祝于明,求宇文楓,只是他們都不為所動。
祝半雪終于看清了這些人的真面目,心灰意冷只能任他們宰割。
經過此事,他們都以為祝半雪不可能還不同意做妾,可不願意就是不願意,祝半雪不會因為他們這種肮髒的手段就做出妥協。
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永寧候夫人會替李瑾玉來向祝半雪提親,而且還是世子妃之位。
祝于明本就勢利,兩相對比,自然知道該選哪個,反正無論哪個祝半雪都不同意,祝于明幹脆替她做了選擇,應了這門親事。
祝半雪掐頭去尾省略了一些不必要的細節,算是将一切都交代清楚了。
李瑾玉聽出她的聲音一直在顫,翻身把人抱進懷裏,摸着她的後腦勺輕聲安撫。
“沒事的,都過去了,以後再沒人敢欺負你,我會一直護着你的。”
祝半雪沒有應聲。
方才的話題有些沉重,可她卻莫名想起了今日賞花宴上李瑾玉替她做的詩。
那詩的前幾句再正經不過,無非是嘆景色好看,園裏的花,天上的月,以及宴會上熱鬧的人群。
唯獨最後一句,将所有對景色的贊美,變成了含蓄卻又直白的陳情。
花與月并春滿色,不及我心意中人。
李瑾玉從不吝啬于表達愛意,祝半雪想,若是她一開始來京都時,遇到的人是李瑾玉而非宇文楓,她一定會愛上他,不可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