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昨日回來顧泰半句話未講, 顧運還抱着僥幸心理只當人是把這出輕輕放了過去,因着顧泰以往素日對她都是寬容教養的。
哪裏想,人家這是心裏已經有了打算, 且特地等了一夜, 今日直接過去,一通操作。
讓顧運連個緩沖求情的機會都沒有, 就被帶上了馬車。
早飯都沒叫她吃上。
顧運現在很不敢頂嘴, 乖乖巧巧坐在車上, 悄摸摸看着顧泰。
只是忽然, 她又“哎呀”叫了一聲。
顧泰平靜擡眉:“怎麽了。”
顧運笑了笑, 小聲說:“昨天答應安姐姐, 要将我的作業借給她參考下的,我給忘了。”
顧泰眼皮半擡,道:“放心,已經替你交給人家, 她的丫鬟一早過來拿走的, 說回頭幫你交給你們連先生批改。”
顧運心裏嗷嗷哀嘆一聲,心說看來大家都心知肚明她會受懲罰了。
而後小心翼翼瞅了顧泰一眼,慢吞吞說:“阿姐, 為何一定要去寺廟裏思過啊?在家中不行麽?”
顧泰涼涼說道:“你不是最不喜歡待在寺廟裏的?既不喜歡, 在那裏自省思過, 自然效果應會更好。二來到底我們是客居在張府上, 我在此管教與你多有不便, 只恐還未使手段, 師母等人就要來心疼勸解, 哪有還有效果,究竟是寺廟裏清淨, 更有助你修身養性。”
顧運臉上讪讪,叫顧泰說得沒了反駁之言。
馬兒揚着蹄子噠噠噠往前趕路。
原許多寺廟都會修建許多院舍,都是給官宦之家的貴人香客留備的。
Advertisement
別說昨日顧泰早就提前着人上山去打點過。
馬車在山腳停下,顧運手放在眼睛上,遙遙望過去,看着百來級高的青石板臺階時,腿就先軟了,倒吸一口涼氣。
“姐姐,這、這要走上去啊?”魂都飛了一半。
顧泰道:“你以為你是來做什麽的,難不成是來賞花看景的?我現去租個腳力轎子過來,将你擡上去?”
顧運只聽顧泰今日說話的語氣與以往格外不同,就知道,顧泰已然是下了十二分的決心要管教約束自己。
忙答:“不敢不敢。姐姐,我正經與你開玩笑的,區區這點臺階,我幾步就上去了,咱們快走吧。”
說完身體力行先蹦了上去,顧泰及一個婆子兩個丫鬟跟在後面。
清晨朝霞破雲層而出,現在東方,如一片橙紅色的綢緞錦帶,又仿佛是溫柔而多情少女的羅袖衣袂緩緩飄動,十分好看。
晨風撫面,帶來溫涼的濕潤感覺。
是空氣中的露水。
雖是時辰還早,寺廟這裏已然有趕着上頭柱香的香客早早到來,此日已經要離開回去。
也有更多的人上山,上上下下,時來時往
可見此廟香火鼎盛。
行至一半路程,顧運就覺得小腿泛酸起來,便又在顧泰跟前撒扮可憐相,“姐姐,累了,也餓死了,早上連一口水都沒喝呢。”
這也不為別的,就為博博可憐,打量後面再提要求。
一旁丫鬟聽了,連忙遞上一個水袋子,說:“這水還是溫熱的,姑娘快喝兩口。”
顧運鼓着嘴巴,大眼睛瞪了丫鬟一下,悶悶喝了幾口水。
等她繼續向前走,才聽得顧泰開口:“這寺廟裏頭齋菜做得不錯,原是帶你來這裏用的,快走吧,小祖宗,我也不敢餓着你。”
上山下山的行人游客愈發多了起來。
不知多久,一行人終于到了寺廟。
大殿一旁,早有小沙彌等候着,看見人後,躬身将她們引入寺廟後頭一處小院落。
“幾位施主稍坐歇息,小僧這便去讓後廚準備齋飯。”說完就退了下去。
丫鬟已經進屋子裏面收拾去了。
看來顧泰的吩咐是一點都不虛,顧運的确要在這裏結結實實住上半個月靜心思過,不然不能給她帶了這麽些換洗的衣物。
不多時,熱氣騰騰的素齋送了上來。
顧泰陪顧泰一道用罷早膳,飯畢,漱口淨手,過了兩刻鐘,再吃一盞茶。
顧泰一面布置作業,一面說:“你按着日子認真寫完,遇見不懂的地方就标記下來,五日後我再來與你檢查功課。除此之外,罰你寫的孟子篇亦不能落下,可聽明白了?”
顧很是乖巧,點點頭:“聽明白了,放心吧,我會認真做的。”頓了片刻又說,“姐姐你不跟我一起啊?”
顧泰屈指往她額頭敲了一下,淡淡說:“你當我也與你這般得閑,日日傻玩,出門赴個宴還能打架?當真是放縱你太過,從小家裏教的修身養性宜心宜情之道理,對人則行君子作風,這些你全忘了,越活越回去。”
顧運忍不住反駁一句:“他人若先欺我,那也沒辦法。”
顧泰扶額,“那也不能動手,豈不知你如此那般,是世家的風度全不要了,再頂嘴,可要加倍懲罰了。”
“唔不了不了,知道錯了,下次定然再不打架。”顧運捂着嘴巴用力搖頭。
說完,只留下一個小丫頭在這照看,顧泰領着另外兩人下山離開了。
顧泰走後,顧運在山寺院子後面轉了轉。
旁邊四周,隔着樹木石頭等景,修建有一處一處的小院落,都是提供給往來香客游客們居住的,常有人遇事或會來寺廟居住修養身心,長住的都有,顧運這般的再多不過,見怪不怪。
只見再往後頭裏面走,便是山路,問了小沙彌,也說往裏确能進去,他們日常天氣好時都要上去砍柴,挖些野菜。只是深山老林危險,從前裏面還出過老虎,野豬等野物更是不少見,故而這邊進山的路在外頭圍了一道栅欄,防止游客誤區。
山上景致好空氣清晰,走一圈下來,只覺得心曠神怡。
回來,顧運就讓丫鬟将桌子擺放到院子裏,靜下心來寫顧泰布置下的作業。
再說顧泰回去後,又帶了禮往陳府走了一趟,畢竟是因着顧運和蔣府的小姐打架,鬧得人家宴會不安生。
那陳夫人實是個聰明之人,倒先得得體體使人把她們家姑娘家好生送回來,只說是自己照顧不周,叫小姐們鬧過了頭。
旁人有了動作,顧泰若不做什麽就成了顧家的失禮之處,這一趟是非走t不可的。
到了府上,陳夫人面上笑意盈盈,沒有半點不滿形跡,二人說了一腔話。
“我們兩府不比別個,昔年在京城都是常走動的,九姑娘也是我看着長大的,豈有同她一個小輩計較的。”
顧泰輕言笑說:“我自知道嬸嬸的意思,此番也不為別的,到底阿拙做出失禮之事,如何都要代她賠罪的,不然成了什麽樣子,嬸娘私心并不計較,這是我們的福氣。”
兩人略聊了聊。
陳夫人最後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只是蔣家,原本我們也并不太相熟,他家是江陽這地方的老勢力,那蔣姑娘之父掌着江陽邊防一營的兩萬兵馬的。他們家夫人,也并不是個省油的燈,你心裏有個數才好。”
顧泰謝過人,坐了片刻,才離開了陳府。
陳夫人的确沒說錯,蔣夫人并非什麽善良人,見愛女受傷,臉頰腫得老高,回來越想心中越氣,只覺叫人羞辱了,再加蔣姑娘一直大吵大鬧,直嚷嚷:“娘,女兒都被人欺負成這樣了!你竟不幫我出氣,我要殺了那賤人!”
蔣家在江陽郡盤踞多年,根子勢力都在此處,嚣張跋扈了多少年,此地連太守等人見到他們都是卑躬屈膝笑臉迎人,今日竟被個不相幹外來的打到臉上,斷是不能忍。
當即叫來個下人,沉聲吩咐:“去把你們大少爺叫回來。”
不消半個時辰,蔣家大少爺回來,蔣夫人冷冷将事情告訴了兒子,最後陰沉沉說:“你妹妹受了罪,她不願意再見那丫頭,你使人送她上路就是了。”
“兒子這就去辦。”
蔣大爺出來後院,去了書房見到幕僚,問了這顧家系哪家哪戶。
幕僚便與他講解了一番。
蔣大爺勾起嘴角一笑,“原來是這個顧家,可真是老天助我們,現成的送上眼前了,姚州牧正想除了顧孟慶,我若是先送他份開刀見血的大禮,他便欠我們一個人情了!”
幕僚聽後點頭,“此卻為一良計,十分使得。”
于是蔣大爺招來一手下,吩咐:“去給我把顧家那兩位小姐的事情查清楚。”
“是!”
不多時,顧泰顧運兩姐妹的行蹤就被查了個徹底,報上蔣氏子跟前。
只見人笑了笑,“要是一直待在府裏面不出來,我還需得想想法子,既去了寺廟,這就好辦了。”
說着吩咐跪在地下的人,“你帶幾個人,去一趟,把人給我解決了。”
那手下應聲而去。
寺廟內。
顧運半點不知外頭情況,下午倒也靜心寫了孟子前三篇,直見着日頭即将西沉,才堪堪收了筆。
将晾幹的文章看了看,也十分滿意,才叫丫鬟收起來。
一轉腳去洗個手的功夫,天氣忽然的就昏暗起來。擡頭一看天,大片的烏雲飄了過來,正在聚攏。
“要下雨了,将桌子收回來吧。”顧運吩咐丫鬟。
果然,話說沒一會兒,天幕就跟那破裂似的,瓢潑的大雨嘩啦啦落下來。
噼裏啪啦打在地上,浸濕地面,揚起塵土,傳來一股股腥澀之味。
顧運坐在走廊邊上,支着下巴感嘆,這一個人修身養性的日子實在難捱。
半個月後,只怕她要立地成仙了。
“你把屋裏多點幾盞燈吧,在外頭我怕黑。”顧運說道。
白天不覺得,一到晚上,顧運心裏就開始有着毛愣愣的,不說這天公還如此不作美,下了這麽一場大雨。
怪冷清陰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