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章
第 71 章
第七十一章首當其沖
他和堅學達局長在烏鐵市鋼城大廈旋轉餐廳,招呼胡站長和張檢察長吃了頓飯,也就花了一千多塊錢,沒過一周時間,胡站長就給堅學達局長打來電話,讓局裏派人去辦新車養路費免征的手續。他從堅學達局長的辦公室出來,接受了跑腿的任務,正好堅學達局長今天剛好不出去,他就叫上了局司機吳克強。
坐着吳克強開着局裏的新車,他們兩人來到縣養路費征稽站,辦事廳裏的工作人員,好像等着他們似的,麻麻利利地就給他們把手續辦好了,不到半個小時局桑塔納2000新車的養路費免費證就到手裏了,這是要經常查的證件,必須要司機帶着放到車上備用,他翻過來掉過去仔細看了一遍,就戀戀不舍地交給了局司機吳克強。
前兩年,縣委書記巴道推行強硬的政策,要知識分子們專業對口,學農的,從農業院校畢業的幹部們,不能轉行幹行政工作;學教育的,從師範院校畢業的學生,不能改行搞行政工作。一時間,全縣上下形勢十分緊張,特別是改行從事行政工作的農校生和師範生們,個個心中自危,惶惶不可終日。都說巴道書記簡直就是個土皇上,想怎麽幹就怎麽幹,獨斷專行,根本就不聽別人的意見,別人也不敢勸說。先後有兩個他認識的農校畢業的中專生被強行從行政單位調進了農口部門,巴道書記美其名曰專業歸口了,這事在全縣鬧的沸沸揚揚的。
巴道書記要農校生歸口也行,縣上機關單位的幹部就歸口到縣上的農口技術部門,但巴道書記說要充實基層農技部門。把個別農校生直接就調到了鄉上的農技推廣站去了,既然是你要下派農口幹部,那你給挂個科技副鄉長也行呀,解決個副科也行啊,結果是也不給你挂,也不給你解決,這種做法使農校生們心裏很不平衡,特別的氣憤和想不通了。氣憤歸氣憤,想不通歸想不通,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因為蘭原是農業縣的原故吧,每次改革都從農口開刀,農口成了巴道書記的試驗田,實驗室,這就是巴道書記的邏輯。
本來,縣上各機關單位,農校年和師範生就最多,前前後後調進來的都是農校生和師範生,是這些機關單位的骨幹和主體,歷史原因形成的,全部歸口搞專業技術那是不現實的,調出這些單位的工作怎麽辦,誰來搞,再說了這些人現在搞行政工作已經入行熟悉了,原來所學專業已經生疏了,何況是如今知識爆炸知識更新很快,以前學校所學的知識技能都瀕臨落後淘汰的命運。不知道是巴道書記自己想出來或那裏找來的點子,還是縣委那個歪嘴和尚出的瘦主意,害得全縣幹部特別是年輕學農出生師範的幹部,也就全縣大部分幹部們不得安寧。
當時農口幹部要充實基層,孔家旺心裏其實也沒有底,也害怕過自己也被下放到鄉上去。一次,他在堅學達局長的辦公室裏在工作之餘,抽個空兒刺探了一下軍情,笑着對堅學達局長說,往鄉上抽人能不能抽到我們頭上呢?堅學達局長也微笑着若有所思地對他說,單位寫材料一般是舍不得抽的,他聽了之後就放心了。再後來又吵得歷害時,他同樣探聽過堅學達局長的口氣,堅學達局長又對他說,又不要你這樣下去,他心裏想,這意思就是說要給他挂個副鄉長什麽的副科職務下去,這樣是平調,何況上面沒有人,那一年才能轉上來呢,鄉上條件比縣上艱苦,沒有多大意思,還不如不下去的好,他就對堅學達局長表示,自己不想下去,堅學達局長要得就是他這句話,就一本正經地對他說,那就不下去了。
農口幹部歸口,抽農口幹部充實基層,這事兒剛一平息,最近巴道書記又開始折騰一件事,還是從農口部門開刀,農口幹部們真是多災多難,誰讓他們是學農的,進了農門呢。
蘭原縣的商業供銷部門的各個公司都進行改革,什麽縣百貨公司,蔬菜公司,食品公司,供銷大樓,農付公司,果品公司等等單位,都搞企業化管理,承包經營,自負盈虧。緊接着是商業局也搞改革,撤銷縣商業局,成立蘭原縣商業總公司,加挂蘭原縣商業局的牌子,實行企業化管理,下屬各公司都為總公司的分公司。實施方案出來了,牌子也挂了,公章子也刻了,縣委的巴道書記很滿意,在大會小會上表揚商業總公司的改革經驗,號召全縣其它部門學習,在全縣推廣運用。
在縣委巴道書記的推動下,蘭原全縣改革如期進行,農口部門在衆多行政機關首當其沖,縣農牧局是試點單位。這一天,堅學達局長開完局長辦公會,安排孔家旺他們局辦公室盡快拿出蘭原縣農業總公司的改革方案,會上也要求局屬各單位相應制定出各分公司的改革方案。他聽說縣商業總公司的改革出了經驗,他就去縣城中心的縣百貨大樓,從側面的樓梯上到了三樓四樓,找到了縣商業局辦公的地方。
敲開了縣商業局“一把手”楊局長的辦公室門,和楊局長打過招呼後,就直奔主題而去,說,楊局長聽說你就要榮升副縣長了,提前恭喜了,肥頭大耳滿面紅光身材高大的楊局長笑得合不攏嘴,他乘勢而上又說,你們局搞得商業總公司的改革方案很好,我們想學習取經,能給我們複印一份嗎?楊局長對他笑着說客氣話,互相學習互相學習,說完從辦公桌上翻了兩摞文件,從中取出一份來,交給他,他拿着大概翻看了一遍後,笑着對楊局長請求道,我們隔壁鄰舍的很近的,馬上複印完一份給你把底稿拿過來?楊局長卻笑着對他說道,我們辦公室複印一份給你拿走。他想楊局長是怕我們拿走了不還回來,就自己複印一份給他們帶走,就趕緊說好呀行行行。楊局長喊來辦公室主任安排複印了一份交給他,孔家旺千恩萬謝告辭了楊局長拿着蘭原縣商業總公司改革方案,高高興興回到了局裏。
他用了好幾天時間,利用中午和晚上工作之餘,加班加點幹,充分研究和參考了蘭原縣商業總公司的改革方案,又翻閱了一些他能找到的有關文件材料,先拉提綱,再動筆寫,寫出來一份初稿後,又反複進行了修改,蘭原縣農業總公司的改革方案就基本上成形了。他對這次縣委巴道書記全力推動的,全縣機關事業單位特別是縣農業局系統的企業化改革,心裏是非常不滿十分抵觸的,雖然嘴上沒有對別人說,但就是想不通,為什麽上面非得要這樣做?他一千個不同意一萬個不情願。機關事業單位都是搞行政管理和公益性服務的組織,要靠自己掙錢養活自己,那純粹是癡人說夢,離現實太遠了。商業局下屬的各公司正而八經搞經營的單位,企業化改革後,由于個體私營經濟放開進入,現在也是慘淡經營,朝不保夕。何況是從來沒有搞過經營的農業局機關事業單位,那不是找死是什麽。
這幾年,蘭原縣上幹部們中間,鬧得最慌的兩個詞你知道是什麽?就是“斷奶”和“限奶”。縣委縣政府和巴道書記能做出這樣史無前列,後無來者,英明偉大的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化改革,“斷奶”和“限奶”減輕財政負擔的重大舉措。蘭原縣這個典型的農業縣,沒有什麽大型的工商企業,有縣個水泥廠算是個大點的工業企業,人但坐落在烏鐵市境內,還是個虧損企業,財政稅收本來就不多,可全縣財政發工資的人員不少,少數也有好幾千人。財政負擔确實過重,一年正常收入只有三四千萬,而正常支出卻要六七千萬,還有正在不斷逐年增長的趨勢。這幾年發工資的錢,都是從省城金州幾個城區的財政上借來暫時周轉的。
蘭原縣的經濟特別是工業長期發展不起來,比鄰近的槐間縣和向上縣沒法比較,這兩個同樣是遠郊縣,向上縣比蘭原到省城金州還要遠一許多,但縣上有一批省屬和市屬工業企業,縣上的財政收入要比蘭原縣好得多。蘭原縣經濟十幾年發展不起來,除了蘭原是個小縣,只有十幾萬的人口,比槐間少了一半,比向上縣少了三分之二。而且蘭原縣自然條件也十分嚴酷,降水稀少,蒸發量是降水量的七八倍,十年九旱,三年兩頭旱,荒山禿嶺植被稀少。興修沿黃高揚程遠程提灌工程,□□級多級揚黃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大力推廣農作物畜禽良種和豐産栽培實用新技術等,農業生産由“靠天吃飯”的旱作農業轉變為高原灌溉農業,加之改革開放農村聯産承包責任制地實行,農業生産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全縣農民的溫飽問題徹底得到了解決。
富民強縣的夢想對于蘭原來說還剛剛是個開頭。蘭原縣的上層裏,對于蘭原中長期的發展,着力點還沒有落在工業建設和商貿業發展上,而是更多的考慮了“添糧不如減口”的問題。歷來的蘭原縣,都是“極左”言行的試驗區,一種比較激進的文化氛圍裏,在全市和全省是老愛出經驗出典型的地方。這種過頭的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化改革的舉動,也只有這個地方的官員們才能想得出來,做得出來的。
Advertisement
忘了說了,蘭原縣委的這個巴道書記的名字,其實他的名字全稱叫滿巴道,因為他在蘭原政壇一手遮天,一個人說了算,太過霸道了,所在人們都早忘了他的姓氏,只知道他很霸道,就叫他“霸道”書記了。“蠻”與“霸道”放在一齊正好沆瀣一氣地相聚,臭氣相投,相輔相稱,正好湊對了,優化組合了。這個“蠻霸道”書記的将機關事業單位逐步“限奶”到最後“斷奶”的企業化改革的“偉大功績”,最終在幹部群衆的無聲抵制和上面以及其他兄弟地區不明朗的态度中,表面上看是默默地在推進着,實施着,其實是停洩不前,一點實質性進展也沒有,這項改革基本上是等于擱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