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章
第 51 章
第五十一章舍車保帥
他這次會上,在一天多的真正有效工作時間裏,寫了三個材料,并且這三個材料都是水準要求較高的大材料,除縣局領導“一把手”的一個外,其它兩個都是縣委和縣政府領導的發言稿,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要完成,他的心理壓力,他耗費的精力和心血可想而知。
一個堅學達局長的發言材料,一個分管農業的喬副縣長的講話材料,喬副縣長的秘書請假沒有上班,一個是楊副書記的講話材料,楊副書記的秘書推給了他,他前面挨了整的,不敢不寫的。這就是孔家旺的秘書工作,一個成天爬着寫寫不完的材料的辦公室主任,在他的寫材料的歷史上創下了一天寫三個領導講話材料的奇跡,也許在蘭原縣的秘書們中寫材料的歷史上也是屬于第一,創造和刷新了記錄的。
他這次為會議撰寫的材料,是他寫材料生涯以來,達到了頂峰,算得上登蜂造極的功績了。三個材料各有特色,都要站在各自的角色和角度上來把握材料,那是相當的不易和困難,稍有馬虎和迷惑,就會落入重複,大同小異,照抄照搬的俗套,三個材料就如同一個材料一樣,沒有多大的意義了。他憑着多年寫材料的功力,悟出了其中的奧秘和道理,并進行了準确無誤的操作。
堅學達局長是縣農牧局的主要領導,他起草這個會議上的發言材料的時候,從高效節能日光溫室建造,高效節能日光溫室栽培管理技術,農技幹部的技術指導和服務的角度,提煉出它們的一些要點,要領,加以整理,用講話的語言文字,進行闡述,既突出技術性和專業性,又實際實用,通俗易懂。這正好符合了縣上一些領導,對堅學達局長是專家型領導的評價和定位,堅學達局長其實也樂于縣上領導這樣認知自己的。縣委楊副書記就曾經多次,在大會和小會上,私下與人交談時,稱贊堅學達局長是“堅科學”。
喬副縣長是縣政府分管農口的副縣長,撰寫喬副縣長的講話材料時,他就站在比較宏觀層面上來寫,主要側重于全縣推廣高效節能日光溫室蔬菜栽培管理新技術,在基本的保障措施上,如何抓好落實,從行政管理工作上,如何推進高效節能日光溫室建設,不談具體的技術問題和專業方面的問題,只講調整結構布局,連片規劃,統一種植,及早準備和調運良種和建設材料,農口縣鄉領導幹部們搞好服務工作等。喬副縣長是個寫材料出身的領導,對材料歷來十分重視,扣挖得比較嚴,質量要求要比堅學達局長高得多,他起草好了也基本上沒有大的改動就通過了。
縣委楊副書記是分管全縣農口和組織工作的副書記,楊副書記的材料他寫得不多,他就從宏觀的角度來起草,強調農業、農村和農民“三農”問題的重要性、緊迫性,農業生産在蘭原這個典型的農業縣的基礎地位和作用,強調大力發展高産、優質、高效農業,特別是壓糧擴經,推廣高産作物和設施農業,促進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強調發展高效節能日光溫室蔬菜生産物資、資金和組織保障措施,落實目标管理責任制,加強督促檢查,獎優罰劣,搞好宣傳教育和思想發動工作,強調加強組織領導,确保任務目标全面落實。楊副書也是人個寫材料上來的縣領導,弄材料,對材料也扣得相當細致的,但這次他寫的材料,一次性就通過了,也許是對他的寫作水平的肯定,也或許是不好意思批評他,畢竟他是為自己的秘書代勞的。
這個楊副書記,在回顧自己的仕途之路時,曾經就對知已的人,不無感慨地說過這樣的話,我光波(b)坡(p)摩(m)佛(f)就做了整整二十年。可見楊副書記從師範學校畢業,分配基層小學當教師,就幹了二十多年。一步一步爬到縣委副書記這一職位是多麽的不容易,不知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犧牲,才有了今天這樣的局面。雖然有關系和人脈的成分在裏面,但個人的奮鬥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如今的楊副書記,官氣和派頭俨然是一縣之主的氣象,已不是當年那個吃了二十多年粉筆灰的小學老師同日而語了。早已鍛煉成為一個十足的官場政客,在蘭原縣工作的河園人和楊姓人中間,以至于自己提攜的基層領導幹部,親戚們中很有號召力,是一名在蘭原這個小地方上能呼風喚雨的大人物了。
這幾天搞的一個材料,他們蘭原縣農牧局起草的,當然還是農業上的彙報材料。材料他晚上加班加點,總算是寫好了,堅學達局長審閱後通過了,要以縣委、縣政府的名義上報的材料,必須得縣委、縣政府審定。材料報到縣委、縣政府後,等着提出修改意見,再修改完善,或者縣委、縣政府組織“兩辦”的秘書班子們,修改或重新起草。
這一天,早上他和堅學達局長被縣委、縣政府“兩辦”通知,到縣委小會議室開會,他想肯定是讨論這個彙報材料的事兒。他跟着堅學達局長進了縣委、縣政府大院裏,上了三樓中間的縣委小會議室,堅學達局長坐在了前排中間的會議桌上,他撿了個座位,坐在了後排堅學達局長後面,便于私下裏交流。等一會兒,縣水電局的領導,等縣上農口部門的幾個領導都陸續進來了。開會的時間到了,縣政府的喬副縣長來了,最後縣委的楊副書記也來了。
會開了,縣委的楊副書記主持,由堅學達局長念了一遍他們寫得的彙報材料,堅學達局長念完了,開始大家發言讨論。農口各局的領導們先發言,都不是沒有什麽意見,就是談一點自己業務工作上的沒有寫到的內容,希望加以補充,個別數據與自己掌握的不一致,需要再核實一下等,基本上沒有提出來什麽太大太多的修改意見來。
縣上農口各部門發完了言,縣政府喬副縣長講話,農口各局參會的領導和辦公室寫材料的秘書們,都開始作打開筆記本來,做開了會議記錄。喬副縣長先是充分肯定了材料的整體結構,說內容都基本反映出來了,農牧牽頭搞這個材料,确實也是不容易的,其他部門和全縣農口情況掌握的比較全面。至于修改意見,縣委楊書記還要作重要的講話,就按楊書記的意見修改。自己個人的意見是,也要充分吸收各部門提出的意見,有些情況沒有寫進去的,充實完善,有些數據盡快與縣統計局和農口各部門銜接,核實正确,統一口徑,前後不要打架。材料由仍農牧局負責修改,把關,農牧情況熟悉。
喬副縣長講完了話,最後縣委楊副書記作總結講話,安排材料修改完善的事兒。楊副書記說,這個材料縣農牧局堅局長們下了功夫了,寫得不錯,也完全同意喬縣長工作安排和大家提出的修改意見,請農牧局堅局長抓緊修改完善。
楊副書記講到這裏停了下來,伏下身子又看看了材料上前面的一頁,擡起頭來,眼睛盯着堅學達局長,說,材料上全縣今年的農業增加值和農業總産值好像不對,你們再核實一下,農業增加值怎麽會比農業總産值大了?是不是搞錯了?
堅學達局長擡頭一看,楊副書記正在用懷疑的眼神看着自己,就躲避開楊副書記的目光,轉身看着身後面後排坐着他的說道,你們辦公室怎麽寫得的?這個數據是不是錯了?好像堅學達局長他不知道似的,這是把錯誤的責任全向下推到了他們局辦公室起草材料的人身上了。
Advertisement
堅學達局長這一回頭問他,把一身的不自在,全轉移到了他那裏去了,他頓時就漲紅花臉了,吱吱唔唔回答不上來了。這讓他背負了錯誤的罪名,責任全在他身上一樣。他這時是不便解釋的,只能低頭不語,硬着頭皮,好讓這尴尬的場面趕快熬過去。好在楊副書記接着講話了,請農牧下去核實準确數據,這樣的問題下不為例,好了,散會。
他跟着堅學達局長回到局裏的路上,心裏想,領導就是領導呀,堅學達局長在楊副書記追究材料錯誤的地方,自己就馬上就把錯誤的責任下推了,這樣既顧全了自己的面子,又推幹淨了自己的責任,随機應變得很自然,所謂“舍車保帥”,他當了“替罪羊”,堅學達局長卻高高在上,若無其事,這就是當領導的高明之處了。他今天就見識了這招,領導的護身“法寶”之一。
回到局裏,在堅學達局長的辦公室裏,堅學達局長就坐在老板桌後面,好像興師問罪一樣的質詢起他來,農業總産值和農業增加值這個數字是那裏來的?他趕緊笑着作了解釋,這些數據都要是有出處的,是縣統計局提供的,我也曾懷疑過農業增加值怎麽會比農業總産值大了?聽統計局解釋說,原來是今年全國統計體系改革了,農業總産值和農業增加值統計口徑不同,農業總産值是按八○年不變價計算的,十年都用一個不變價計算,而農業增加值卻是按現行價格計算的,這樣計算下來,雖然農業總産值應該比農業增加值要大的,但農業總産值按八○年不變價計算就小得多了,而農業增加值雖然小,但按現行價格計算,就比農業總産值高了。雖然感覺這樣統計不合理,但也說不出什麽理由來,國家規定這樣口徑統計,就只能這樣寫了。
堅學達局長仔細聽了他的解釋,就頓開茅塞似的堆起了微笑說道,噢,原來是這樣的情況,那會上你怎麽不說這些呢?他微笑着回答道,雖然數據是正确的,但我不能當面說清楚了,這樣楊書記問錯了,不就沒有水平,沒有面子了,顯得縣委領導不知道形勢變化,孤陋寡聞嗎。堅學達局長聽他這麽一說,感覺也很有道理,就不再說什麽了。